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候变暖是全球性问题,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气候变化会加剧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影响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该文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影响,并提出完善预警机制、创新病虫害防治技术、完善排水系统、提升大棚种植水平等应对措施,以期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保证农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全球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引起了气候变化的不稳定,导致农业气象灾害的加剧,而农业气象灾害的加剧也大大影响了农业的产量。为了最大程度上减少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需要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杨利 《农业与技术》2013,(8):186-186
由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已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于农业生产负面影响更是引发了社会警惕。结合全球气候大变暖的背景,总结了宁夏气候变化情况,根据宁夏气候变化的规律,结合宁夏的农业情况与地理概况,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宁夏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应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收集了近30年来安徽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安徽省气候变化的特征,讨论了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来安徽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上世纪90年代以来增温明显。降水则表现为变率增大的趋势。当前全省处于气候高变率时期。气候变化对水稻生长期及水稻产量均有明显影响,气候变暖下双季稻生育期明显缩短,在一定程度上对水稻产量产生负面影响,极端气候事件对水稻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调整作物布局,加强极端气象灾害应对防范体系与能力建设是农业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综述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农业湿地作物产量,使水稻产量减少;CO2浓度的增加既有利于作物生长,又会抑制利于作物生长的其他因素;紫外线增多直接使作物产量降低、蛋白质和脂肪减少;气候变暖会影响我国的农业气候条件和种植制度、作物品种的布局、产量、施肥水平;气候变暖将使江河水量、水资源的供需状况、旱涝灾害出现的频率、水质等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农业。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当前全球都呈现出气候变暖态势,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详细介绍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针对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暖和CO2浓度升高不仅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产量及品质等,同时也对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制度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CO2浓度升高以及气候变暖和CO2浓度升高交互作用对农作物物候期、光合作用、产量及作物安全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为气候变化对作物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越来越显著,无形中加大了对农业生产以及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众所周知,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体系中作为最基础性的物质生产部门,其发展程度直接关乎国计民生。本文通过分析气候变化特点,探讨其对农业生产的综合性影响,根据我国国情和具体区域情况,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提高农业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根据浚县气象台站近38年气温资料,分析了浚县气候变暖特征,并分析了气候变暖对浚县农业生产的影响,为提高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及抗灾减灾水平,应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调整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调整管理措施,确保农业稳产增产。  相似文献   

10.
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对气候把环境的变化十分的敏感,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在整个地球气候改变的大背景之下,山东省最近几年的气候温度逐渐升高,气候变暖现象十分明显,其已经成为了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整体趋势,但是地区间的气候变化又呈现出一定的地域色彩。本文主要对从1964~2014年山东省的气候变化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山东省小麦、棉花和玉米等作物种植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李学欣 《北京农业》2014,(27):180-181
农业作为气候变化中最为脆弱与敏感的领域之一,直接受到气候变化及气象要素的制约。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平顶山市的气候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及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基于此,通过分析平顶山市近50 a的气象资料,指出该地区气候变化的特点,并研究了平顶山市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以期为平顶山市的农业生产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重庆市綦江区气候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綦江区农业气象灾害及病虫害发生率也更高,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分析了綦江区气候变化特征,并重点阐述了气候变化对綦江区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影响,最后梳理了几点应对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全球气候变暖加大了我国农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本文基于我国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导致气温和降水变化,对我国作物生长、产量和农业潜在生产力等产生重要影响,对作物品质和产量带来直接影响,加剧了农业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进而加大了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同时还影响了我国农业种植制度。本研究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确保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嫩江县气候特点及其对嫩江农业的影响: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气候背景下.分析了嫩江县气候的变化趋势.并就气候变化对嫩江农业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嫩江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战略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垦》2010,(2):37-39
我国是一个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减轻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增强农业抗御气候风险的能力,应当成为我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58~2011年海拔在1 400m以上地区年平均气温及6~8月年均降水量等气象资料,应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气候变暖对该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将造成粮食产量存在下降的风险。因此,为避免或减轻气候变化对高寒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需要优化农业结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选育抗高温产品、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如上综合措施能够较好地减缓气候变化对高寒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春  郭磊  宋波  李永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779-15782
利用莱阳市1952~2007年冬小麦生育期内的气象资料,对该期的气候变化特点以及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了气象要素变化对莱阳市小麦产量的影响,提出了调整播种期等农业气象建议和措施,为莱阳小麦生产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小麦生育期间,气温上升,降水量以每10年2.56mm的幅度下降,日照时数以每10年21.02h的速率减少;气候变暖使小麦播种期推迟,全生育期缩短,干旱程度加重,气候产量下降,气候变化不利于小麦生长。  相似文献   

18.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客观存在并在继续发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2001评估报告指出,最近20多年来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冬季变暖非常突出.黑龙江正处于这一纬度位置,是我国对温度变暖反应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在气候变化诸多方面影响中,农业是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的产业.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正效应同时也有负效应.IPCC报告(2001)指出中纬度的农业生产在气候变暖几摄氏度以下,一般为正面影响,超过这个范围为负面影响.现从气候变暖对主要粮食作物生长发育、种植结构、农业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加以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介绍了我国气候变暖的特点,从辰溪县农业种植作物的变化、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以及农业的投资等方面,列出了气候变暖对辰溪县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从农业科技化、生态化、高效化等方面阐述了应对气候变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进而提出对策,以期为保障该县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由于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全球气候呈现变暖的趋势,气候变化将继续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在SRES各情景范围之内,未来20a仍会以每10 a约0.2℃的速率上升,存在进一步变暖趋势.综述了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农业生产能力的实际影响,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