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旱育稀植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育稀植,是水稻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的简称,除其他各项生产环节外,主要是以优良品种为前提,旱育壮秧为基础,早插稀植为中心,足肥浅灌为保证。1、品种选择。选用标准是,熟期适当,高产优质,抗病耐肥,分蘖力较强和矮秆叶直立。品种是旱育稀植的前提条件,而且是优质米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只有熟期适当,才能充分利用当地热量资源,  相似文献   

2.
1育秧管理 品种选用标准是,熟期适当,高产优质,抗病耐肥,分蘖力较强和矮秆叶直立。品种是旱育稀植的前提条件,而且是优质米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只有熟期适当,才能充分利用当地热量资源,并在高温时段安全抽穗,确保在气温下降到13℃前安全成熟。较强分蘖力和矮秆叶直的株型,才适于插稀长密的需要,而高产优质和抗病耐肥程度,更是确定技术标准的重要根据。  相似文献   

3.
水稻旱育稀植是水稻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的简称。它是将直播变为插秧,将湿润育苗为旱育苗,将密植为稀植。其原则主要是以优良品种为前提,旱育壮秧为基础,早插稀植为中心,足肥浅灌为保证的新型栽培技术。本文介绍了该技术主要环节和要求,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稻丰收,培育壮苗是关键,而旱地条件下进行水稻育苗是培育水稻壮苗的有效途径。旱育稀植水稻秧苗技术是稻作技术上的一次突破,这项技术变直播为插秧,变湿育苗为旱育苗,变密植为适当稀植,这一技术使水稻生产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从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旱育稀植是水稻高产栽培综合技术的简称,除其他生产环节外,旱育壮秧应该是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旱育稀植,是水稻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的简称,主要是以优良品种为前提,旱育壮秧为基础,旱插稀植为中心,足肥浅灌为保证。  相似文献   

6.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是稻作技术上的一次大的改革,该技术变直播为插秧,变湿润育苗为旱育苗,变密植为稀植,它使水稻生产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旱育稀植是水稻高产栽培综合技术的简称,除其他生产环节外,旱育壮秧为重要的基础。1、改水田地育苗为旱田地育苗选好秧田地,是培育壮秧、防止烂秧的基础。因此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上水方便,碱性小、土质肥沃的旱田地做秧田。不提倡在本田地育秧。原因:1.1本田土壤长期处于渍水状态,地下水位较高、  相似文献   

7.
<正>旱育稀植是水稻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的简称,主要生产环节包括优良品种,旱育壮秧、早插稀植和足肥浅灌等,其中旱育壮秧是保证高产的基础。1、选地做床1.1选地。秧田一定选在旱田,包括园田和水田旁的大壕上,绝不要在水田中育苗,—定要具备地势高不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主要是以优良品种为前提,旱育壮秧为基础,早插稀植为中心,足肥浅灌为保证。  相似文献   

9.
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优良品种、旱育壮秧、早插稀植、足肥浅灌等。  相似文献   

10.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一项以培育适龄壮秧、稀植浅栽和合理运筹肥水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新疆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梁乃亭,万恩华,魏玉波(新疆农科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0)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与传统的水育密植技术相比,具有省种、省水、省肥、高产、优质等优点。改传统的水育苗为旱育苗,改密植为稀植,改表层施肥为全层施肥...  相似文献   

12.
“武津粳1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和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共同培育的粳稻新品种,2 0 1 3年4月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抗条纹叶桔病、熟期适宜、穗粒结构合理、分蘖力较强等特点,适宜在京、津、唐地区作一季春稻种植.栽培要点为:适时稀播,培育壮秧,适当密植,主攻穗数,加强肥水管理,注意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3.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就是利用水稻苗期较耐旱的生理特性,在精心培育的肥沃、松软、深厚的“海绵”状的苗床上,实行严格控水旱育,浅插、扩行、缩距稀植,配套改进大田肥水管理措施的高产高效稻作新技术。主要有苗床培肥、控水阜育、浅插稀植、配套大田肥水管理四个方面。其中苗床培肥是控水旱育的基础,控水旱育是培育矮壮秧的关键,壮秧是浅插稀植的前提,浅插稀植、配套大田肥水管理是实现高产高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根据黑龙江省高寒地区生育期短,积温不足及新开发稻田多为肥沃的谷草甸黑土、灌溉水冷凉等特点,为稳定提高该地区水稻产量,进行了2年的水稻旱育和稀植栽培高产攻关试验与示范,提出了选用9-11片叶的极早熟高产品种,采用保温旱育稀植栽培技术,适期早育,培育壮秧,在叶蘖滞增期及时早插,浅水增温,“浅-湿-干”节水灌溉,少施蘖肥和促花肥,增施磷肥,少施氮肥,提高成熟度,实现7500kg/hm^2产量的栽培技术模  相似文献   

15.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我省的高产、稳产、高效、优质的粮食作物,现已经形成了以旱育稀植技术为主导的综合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由直播向育苗、由湿润育秧向旱育秧、由密植向稀植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6.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优良品种、旱育壮秧、早插稀植和足肥浅灌等,其中旱育壮秧是基础。为此,本文就水稻旱育壮秧技术要点作了重点论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水稻旱育稀植主要是以优良品种为前提,旱育壮秧为基础,早插稀植为中心,足肥浅灌为保证。  相似文献   

18.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一项以培育适龄壮秧、稀植浅栽和合理运筹肥水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黑龙江省的高产、稳产、高效、优质的粮食作物,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旱育稀植技术为主导的综合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由直播向育苗、由湿润育秧向旱育秧、由密植向稀植的技术进步。 一、播前准备工作与播种 1、种子选用 选用适宜本地种植的中晚熟品种,如农林314、农林315、丰优516、伊粳12等。  相似文献   

20.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我省稻作技术上的重大改革,它变直播为插秧,变湿润育苗为旱育苗,变密植为稀植的科技进步,使我省水稻在生产上有了新的突破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栽培技术1、苗床准备旱育秧是在旱土状态下进行育秧,必须选择适宜地块作苗床,并加以培肥,培肥以农家肥为主。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