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检测水稻中稻瘟酰胺残留及评价其在水稻上使用的安全性,建立了稻瘟酰胺在水稻植株、土壤和田水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Florisil小柱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稻瘟酰胺在水稻植株、土壤和田水中的添加浓度为0.05~5.00 mg.kg-1时,平均回收率为74.98%~102.9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8%~8.07%。稻瘟酰胺在水稻植株、土壤和田水中的最低检测浓度(LOQ)均为0.05 mg.kg-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稻瘟酰胺在稻田样品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在水稻植株、土壤和田水的半衰期分别为3.62~5.51 d,3.60~24.32 d,2.29~26.66 d。稻瘟酰胺在水稻植株、土壤和田水中均属易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2.
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各水稻产区都有发生,尤以山区、丘陵地区发生重,只要条件适宜,容易流行成灾。农民也称它为"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等。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一、发病症状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稻粒瘟等,其  相似文献   

3.
稻瘟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颈瘟,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该病对水稻生产威胁极大,其危害程度跟品种、栽培管理以及气象条件有关,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局部田块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4.
稻瘟病是水稻的三大病害之一,近年来发生面积不断扩大,感病品种逐步增加.水稻受稻瘟病危害后一般减产10%~30%,高的可减产50%以上甚至失收. 一、病症种类的识别 根据危害的时期和部位,稻瘟病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尤其以叶瘟、穗颈瘟较为严重,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稻瘟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各水稻产区都有发生,尤以山区、丘陵地区发生重,只要条件适宜,容易流行成灾。农民也称它为"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等。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6.
水稻稻瘟病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分布在全国各稻区,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因为害病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根据调查,一般发生较轻的田块减产8.5%~20.0%,发生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36%稻瘟灵·戊唑醇EW对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防效、用药量以及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特进行相关试验。结果表明,36%稻瘟灵·戊唑醇EW 1 125~1 275 mL/hm~2,对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防效均较好,且对水稻生长无明显影响、安全性好,故36%稻瘟灵·戊唑醇EW可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水稻稻瘟病发生量大,且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各水稻产区都有发生,尤以山区、丘陵地区发生重,只要条件适宜,容易流行成灾,农民也称它为“稻热病”、“禾发瘟”、“火烧病”、“吊颈瘟”。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  相似文献   

9.
张绍明 《农家致富》2010,(12):38-39
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各水稻产区都有发生,尤以山区、丘陵地区发生重,只要条件适宜,容易流行成灾,农民也称它为"稻热病"、"禾发瘟"、"火烧病"、"吊颈瘟"。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0.
张绍明 《当代农业》2010,(12):38-39
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各水稻产区都有发生,尤以山区、丘陵地区发生重,只要条件适宜,容易流行成灾,农民也称它为"稻热病"、"禾发瘟"、"火烧病"、"吊颈瘟"。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水稻稻瘟病发生量大,且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各水稻产区都有发生,尤以山区、丘陵地区发生重,只要条件适宜,容易流行成灾,农民也称它为"稻热病"、"禾发瘟"、"火烧病"、"吊颈瘟".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2.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颈瘟。稻瘟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流行性和毁灭性,影响水稻产量和米质。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水稻产区都有发生,尤以山区、丘陵地区发生重,只要条件适宜,容易流行成灾,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  相似文献   

13.
稻瘟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 ,属真菌病害 ,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水稻整个生育期都会发病 ,因危害稻苗、稻叶、穗颈、稻节、稻粒等 ,故称为苗瘟、叶瘟、穗颈瘟、节病、谷粒病。特别是苗瘟、叶瘟和穗颈瘟常会危害成灾 ,是水稻优质、高产的大敌。正阳县 2万hm2 水稻发病 1.12万hm2 ,一般减产 15 %~ 2 0 % ,严重的高达 40 %以上。1 症状1.1 苗瘟多由种子带菌引起 ,早稻、麦茬稻秧田发病严重。三叶期前一般形不成明显病斑 ,幼苗多变黄褐色 ,而后枯死 ;三叶期后发生在叶片上 (即苗叶瘟 ) ,病斑短纺锤形至棱形 ,或密布不规则的小斑 ,灰绿色或褐色 ,天…  相似文献   

14.
75%肟菌·戊唑醇WG不同施药量防治水稻后主要病害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WG对水稻穗瘟、稻曲病、纹枯病等主要病害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药量225g/hm2,于水稻破口前3d、齐穗期各防治1次,对水稻穗瘟防效高于40%稻瘟灵EC 1500mL/hm2,对稻曲病、纹枯病的防效显著高于40%稻瘟灵EC 1500mL/hm2。75%肟菌.戊唑醇WG防治水稻主要病害对水稻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主要是结实率提高、千粒重增加、空谷率下降。75%肟菌·戊唑醇WG防治水稻穗瘟、稻曲病、纹枯病等主要病害,建议用药量为150~225g/hm2;若防治感稻瘟病的水稻品种,75%肟菌·戊唑醇WG用药量应为225g/hm2,于水稻破口前3d、齐穗期各防治1次。  相似文献   

15.
水稻稻瘟病又称稻热病,俗称火风、烂颈瘟,是水稻种植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其中以苗瘟、叶瘟、节瘟和穗颈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较大。本试验进行了4种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稻瘟灵乳油1500 ml/hm2、2%春雷霉菌素水剂1500 ml/hm2,25%咪鲜胺乳油1 200 ml/hm2对苗瘟、叶瘟、节瘟和穗颈瘟具有理想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在生产实际中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我省稻区以稻颈瘟和枝梗瘟为害最为突出,在品种单一施肥量大的情况下,水稻抽穗期,如连遇20℃以下,兼有降雨天气,易流行.流行年份一般可造成损失10%~20%,严重者可达50%以上.通过栽培措施和药剂防治,可防治稻颈瘟和枝梗瘟.  相似文献   

17.
<正>水稻穗颈瘟是一种由稻梨孢诱发的感染性疾病。水稻在穗期染病后,穗茎节坏死,输送到稻穗的养分通道被阻断,从而形成白穗或瘪粒的稻穗。水稻穗颈瘟流行时会导致水稻减产10%~30%,严重时甚至可导致绝收。8月份是水稻穗颈瘟发病的高发季。目前防治穗颈瘟的方法主要是依靠药剂防治。为提高防效,降低农药使用量,确保水稻增产  相似文献   

18.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水稻三大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一、发病症状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稻粒瘟等,其中以叶瘟发生最为普遍,穗颈瘟危害最重。1.苗瘟:秧苗3叶期前发病,苗基部灰黑色,上部黄褐色,卷缩枯死。3  相似文献   

19.
40%敌瘟磷乳油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验证40%敌瘟磷乳油对水稻的安全性及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2009年进行了40%敌瘟磷乳油防治水稻穗颈瘟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敌瘟磷乳油在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均匀茎叶喷雾,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水稻非常安全,增产效果显著,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较好,适宜用量为450~600 g.hm-2。  相似文献   

20.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穗颈瘟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穗颈瘟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稻瘟酰胺悬浮剂、30%嘧菌环胺悬浮剂、30%甲基硫菌灵·嘧菌环胺悬浮剂、30%稻瘟灵乳油、5%已唑醇悬浮剂、35%已唑醇·稻瘟灵悬浮剂、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药效较高,因此均可用来防治水稻穗颈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