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蚕桑通报》2009,40(1):65-65
2008年江苏省蚕茧市场低迷、茧价下跌、效益下降、生产规模萎缩,全省去年养蚕264万张,同比减少18%,全年产茧9.7万t,同比减产7%,蚕茧平均收购价940元/50kg,同比下降6%,蚕农茧款收入18亿元,减少13%,蚕农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
楼平  王伟毅 《蚕桑通报》2008,39(2):36-37
1新昌县蚕茧质量现状 新昌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据历史记载至少有2500年,是浙江省古老的重点蚕区之一。1949年产茧52t,2006年为1357t,比1949年增长了25.1倍。特别是1994年养蚕67235张。产茧2663t,创历史最高纪录。历史上新昌的蚕茧质量久负盛名,在浙江省各县(市)、区中名列前茅。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蚕茧收购体制和收购方式的变化,蚕茧质量逐年下降,特别是蚕茧的解舒率,近几年在50%左右徘徊,已严重影响到蚕茧的收购价格和蚕农收入的提高,也进一步制约了我县蚕桑生产的稳定与发展。2005~2007年我县茧质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3.
张兴明 《蚕学通讯》2009,29(2):58-59
会理县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南端,是凉山州重要的蚕茧产区,该县的云甸乡是凉山州蚕种场重要的原蚕基地。到2008年全县有35个乡镇131个村栽桑养蚕,全年养蚕17900盒,产茧618.35t,蚕农收入达1385万元,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项目。自2002年以来,会理县蚕茧质量呈下降趋势,特别是上车率、解舒率大幅下降,内染茧增多,干正茧销售价格每公斤比宁南县、会东县蚕茧低10元左右,导致蚕茧企业受损,  相似文献   

4.
诸亚刚 《蚕桑通报》2009,40(2):58-59
2008年,临安市於潜镇桑园总面积653.3hm2,比上年767.5hm2减少114.2hm^2,下降17.5%;全镇全年饲养蚕种17000张,比上年同期20230张减少3230张,下降15.96%;全镇全年蚕茧总产量756.76t,比上年同期的933.62t减少176.86t,下降18.9%;全镇全年蚕茧总产值1326万元,比上年同期的1600万元减少274万元,下降16.4%。在全年4期蚕饲养中,以晚秋减幅最大,全镇晚秋饲养蚕种5900张,总产茧171.1t,平均张种产茧29奴,比上年同期减少14kg,计减32.5%。分析造成晚秋蚕大幅度减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 宁阳县是山东省桑蚕基地县之一,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曾居全省第二位。但由于桑黄化型萎缩病急剧蔓延,桑园面积由1985年的16238亩,下降到1988年的8262亩,蚕茧产量由1050吨下降到620吨,1988年亩产茧仅有75公斤。近几年,采取综合防治和快速更新相结合的措施,桑黄化型萎缩病得到有效的控制,蚕桑生产出现了反降为升的势头。全县桑园面积1991年达到22000亩,产茧1100吨,成龄桑园平均亩产茧增加到15公斤。一、桑黄化型萎缩病的发生情况宁阳县自六十年代开始引进桑苗建园,主要品种是湖桑32。八十年代初期,在城南  相似文献   

6.
蔟具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蚕茧质量和产量,而且影响到缫丝成本和生丝品位.由于蚕茧大战影响,蚕农质量意识淡薄.近年来许多蚕农贪图方便重复使用旧蔟,少数把今年的旧蜈蚣蔟下年度用,只求数量,致使蚕茧质量低下,上茧率低,双宫黄斑茧多,茧色差,茧质下降,不仅蚕农收入减少,而且影响到丝绸工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据调查,1992年我县下茧量达8万多公斤,蚕农经济  相似文献   

7.
龙南县蚕茧收购现状与对策吴宇龙,肖因仿(龙南县缫丝总厂,龙南县农牧渔业局)龙南县的蚕桑始于1986年,当时桑园面积仅有56亩。1991年已发展到8600亩,产茧507吨,列全省第五位。但近两年来我县的桑园面积却逐渐减少,这固然与1992年蚕茧市场下滑...  相似文献   

8.
1989年全省蚕茧生产量11.4万t,收购量达9.2万t,均创历史最高纪录,初步缓和了我省原料茧供不应求的紧张状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全省蚕茧质量一直有下降趋势,特别是1989年全省蚕茧不论是外观质量还是内在质量,都在大幅度下降,巳退回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水平。我们对此作了调查研究,现将我省蚕蚕质量下降的情况和原因,以及提高蚕茧质量措施的初步设想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蚕桑生产是南通县农村传统骨干副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得到了蓬勃发展。1980年蚕茧首次突破了万担关,以后又连续六年以年均18.8%的幅度递增。到1986年,全县桑园已发展到39121亩,年产茧2195.6吨,且蚕茧质量不断提高,饲养水平不断上升。公斤茧价从1980年的3.35元上升到1986年的4.18元。张产茧从1980年的29公斤上升到1986年的31.4公斤。但是1987年以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我省蚕茧受各种因素影响连续下降,一九八七年收购蚕茧24.63万担,比一九八六年减产37.42%。蚕茧产量已经下降到六十年代后期的水平,这与我省缫丝工业和不断发展的外贸出口需要是不适应的。我省现有17家缫丝厂,需要原料茧60万担;从出口和织绸用丝来看,也需要原料茧60万担,而目前茧蚕缺口较大。近几年,省丝绸公司  相似文献   

11.
目前,茧丝价格一落千丈,从2006年晚秋茧后,蚕茧价格较大幅度的下降,我县鲜茧收购价:2006年每千克为21.35元,2007年每千克为15.89元,比上年下降26.6%,2008年每千克为13.07元,比上年下降17.7%,2008年比2006年下降38.8%,特别是2008年,一部分蚕茧收购站在收购秋茧和晚秋茧时还向农民打白条,严重挫伤了蚕农管桑养蚕的积极性,不仅晚秋蚕发种不足,大量桑叶浪费,不少蚕农翘首仰望,酝酿毁桑种粮栽果,这给国家商务部在我县实施的“东桑西移”工程及我县到2010年实现5000t优质茧示范基地造成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 淮阴县古寨公社有一万八千人口,三万亩土地。一九六八年全社桑园八百亩,产茧三百担,粮食总产六百万斤。一九八二年桑园发展到五千二百亩,占可耕地的百分之十七,户平桑园一亩三分七厘,全年五季蚕共发蚕种八千八百二十一张,总产茧四千五百五十担,全社户平产茧一百二十一斤,创全地区户平产茧最高记录。九房大队总产蚕茧一千零四担,成为全省第一个蚕茧超千担的大队。另外,八二年全社嫁接桑苗三千五百  相似文献   

13.
一、蚕桑生产的概况近几年来,我县的蚕桑生产发展较快。一九七九年全县种桑六百五十亩,产茧七百八十担,到一九八四年,全县有十七个区一百五十五个乡一万一千八百六十六户种桑养蚕,共种桑一万三千五百亩,饲养蚕种六万五千张,产茧二万八千二百四十九担,比一九八三年桑地面积扩大三千六百七十九亩,蚕茧增加一万四千九百六十四担;而比一九七九年桑地面积扩大一万二千八百五十亩,蚕茧增加二万七千四百六十九担。一九八五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山西省蚕桑生产发展较快,到1991年桑园面积达5万多亩,发蚕种十几万张,产茧350多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5%以上。但在蚕茧质量上,却普遍有所下降,主要反映在上茧率低,茧层率低。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经济环境的影响。许多蚕农受前几年蚕茧大战的影响,片面认为售茧早、价格低。人为延长饲养时间,导致蚕儿发育不齐,下茧增加。更由于乡镇丝绸企业的发展,争相抬价,抢购原料茧,干茧分级不严,混装严重,加剧了茧质下降。  相似文献   

15.
阳春县合水公社高圹大队高圹村林善超,全家8人,劳力5个。从一九八○年开始,种桑养蚕三载,年年增产增收,八○年试种旱地桑四分,当年养蚕成功,全年收入茧款296元,平均亩桑值产740元。一九八一年桑地面积扩种到3.2亩,投产面积2亩,共养蚕种11张,总产茧756斤,总茧款1380元,加上蚕茧外汇奖,养蚕总收入  相似文献   

16.
<正> 自三中全会以来,我县蚕桑生产发展迅速,桑园面积从1980年的314亩发展到1985年的5325亩,蚕茧产量由1.2万斤增长到4万斤。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产后服务工作没有跟上,出现了群众“卖茧难”问题。1984年前,全县仅农付公司和两个基层供销社收购蚕茧。他们业务项目比较多,无专人收茧,加上人员经常调换,业务生疏,不能贯彻收购价格政策,1984年全县平均斤茧价只有1.36元,严重挫伤了群众植桑养蚕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广西蚕业》1997,34(2):52-52
自1989年起,江西省把桑蚕产业列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并把实施蚕桑工程列入了农业开发总体战的重要战役。经过几年的努力,到1994年全省桑园面积达54万亩,蚕茧产量由1989年的1000多吨增加到1.5万吨,增长11倍,列全国第7位,涌现出修水、永新、金溪等10个产茧万担县。但自1995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茧丝绸市场疲软的影响,江西蚕桑生产出现较大滑坡。到1996年底,桑园面积下降到24万亩,蚕茧产量降低到8400吨,蚕桑技术推广队伍也被削弱,蚕茧质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一) 我县种桑养蚕有较长的历史。解放前,合江、那务、林尘等地的农民就利用地界种桑,农民养蚕生产的蚕茧只是作加工丝被或织造士丝布。解放后,各级党委、政府加强了对蚕桑生产的领导,我县的蚕桑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到1985年,全县的种桑面积达2.8万亩,产茧4.15万担,这一年,全县农民养蚕收入茧款840多万元,地方财政从缫丝工业获税利100多万元。尔后两年,由于桑青枯病的严重危害和蚕茧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县的蚕桑生产出现滑坡,到1987年我县桑园面积仅剩下0.87万亩,产茧1.45万担,只有1985年产茧量的34.93%。从1985年  相似文献   

19.
《蚕桑茶叶通讯》2004,(1):40-40
据统计 ,浙江省桑蚕丝的出厂价从 2 0 0 3年 10月开始一直在上涨 ,今年 2月份桑蚕丝的出厂价同比上涨了 12 6 .5 % ,桑蚕丝绸 (坯绸 )的价格同比上涨了 10 5 .3%。主要原因 ,一是 2 0 0 3年秋茧价格虽然已经有大幅回升 ,但由于秋茧饲养蚕种张数比 2 0 0 2年下降达2 7.2 % ,产量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二是茧价的持续低迷也导致了部分地方毁桑。至 2 0 0 3年底 ,浙江省桑园面积降为 75 0 30hm2 ,比 2 0 0 2年减少 7.3% ,桑园面积为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最低。丝绸价格上涨主要是受蚕茧产量减少的影响。2 0 0 3年浙江蚕茧总产量仅 7.91万t,是 198…  相似文献   

20.
夏秋茧质量与蚕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伟波 《蚕桑通报》1991,(2):48-50,55
一、近几年夏秋茧质量状况嘉兴市是我国的重点产茧基地。近年来,由于政府的重视,茧价政策的调整,及丝绸工业的扶持,蚕茧生产扶摇直上,1990年产茧量已达4.92万t。但在蚕茧生产迅速发展的同时,蚕茧质量却出现了明显下降,拿1989与1986两年对比来说,全市发种量增长了34.46%,鲜茧收购量增长了30.03%,干茧进仓量增长了26.53%,但按省试样的毛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