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蔬菜钵苗在导苗管中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序移栽是利用钵苗的重力和导苗管的导向作用来实现的,所以导苗管是移栽机实现有序移栽的一个关键部件。通过对导管式蔬菜钵苗移栽机苗钵栽植过程的动力学分析,建立了苗钵在导苗管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对苗钵在导苗管栽植系统内的运动和影响其直立率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降低机器前进速度和增加土壤塑性可以提高钵苗的栽植质量。通过模型的分析,为导苗管的机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抛秧机导苗管振动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导苗管是水稻抛秧机实现有序抛载的一个关键部件。利用有限元处理方法和ANSYS有限元软件。对2ZQP-1型水稻气力有序抛秧机导苗管建立了弹性壳元模型;对导苗管进行了模态分析,求出了其固有的频率及相应的振型;根据导苗管振动特性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对2ZQP-1型抛秧机导苗管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3.
导苗管是水稻抛秧机实现有序抛栽的一个关键部件。为此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2ZQP-1型水稻气力有序抛秧机田间工作时突然的变速工况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导苗管在变速工况下的瞬态动力响应特性,为导苗管的设计及分析其导苗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瞬态动力响应特性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对导苗管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玉米钵苗的大田高效移栽,避免传统苗钵分离方式造成的秧苗损伤,设计了一种以锯齿刃圆盘切割刀为主体的分苗机构,并重点研究了圆盘切割刀的结构形式。利用UG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搭建试验台进行分苗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构能顺利将单排纸钵苗切割分离成单个玉米钵苗并送入导苗管中,为全自动玉米移栽机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5月11日,甘肃省金塔县农机局在国营生地湾农场召开番茄秧苗移栽机现场作业会,演示了山东省宁津县金利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2ZBX-3型秧苗移栽机番茄秧苗移栽作业。2ZBX-3型秧苗移栽机由喂入器、导苗管、扶苗器、开沟器和覆土镇压轮等工作部件组成,工作时由人工分苗后将秧苗投入到喂入器的喂入筒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水稻气力有序抛栽,一般采用土槽试验或者田间试验的方式,但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为此,提出采用仿真试验的方式,研究水稻气力有序抛栽钵苗运动过程,并通过高速摄影试验验证仿真的合理性。仿真试验采用ANSYS FLUENT和ANSYS LS-DYNA相结合的方式,模拟抛栽气压为0. 5MPa时,水稻钵苗在导苗管内的运动过程。仿真试验表明:水稻钵苗会紧贴导苗管中段侧面下滑,导致钵苗抛离导苗管时,横向位置有集中分布现象;导苗管前后壁无相同作用,导致钵苗纵向位置分布无明显规律。相应研究为改进导苗管结构及提高抛栽有序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棉花营养钵苗机械化移栽中,改善钵苗栽植状态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有关文献提出钵苗的栽植状态包括钵苗直立度、埋苗率、露苗率、栽植深度变化率、伤苗率等指标,目前研究以提高钵苗的直立率为重点.在已有研究中,导苗管式的钵苗栽植机构能比较好地保证钵苗栽直,但要求导苗管与机组前进方向呈一定的夹角,给设计制造安装等均带来一定的困难,并且随耕作地面的起伏,很难保证预期的倾角.经过分析和试验,发现采用垂直导苗管栽植机构,充分利用土壤的回落,也能获得比较好的钵苗栽植状态,特别是栽直率.  相似文献   

8.
烟草移栽机送苗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烟草按照时节实时移栽,提高移栽质量和效率,降低烟草移栽成本,实现烟草移栽机械化,设计一种烟草移栽机送苗机构。该机构主要由机架、导苗管、变速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和摆杆机构等组成。通过变速机构的合理配比实现曲柄摇杆机构、摆杆机构、转盘式投苗机构三者动作的协调;投苗时,摇杆机构前端的推板和摆杆机构控制的挡板在导苗管下方构成苗仓,保证所投烟苗落入苗仓中;送苗时,变速机构驱动摆杆机构打开苗仓前端的挡板,紧接着摇杆机构带动推板把烟苗推入开沟器开好的沟中,完成送苗。该送苗机构不仅工作频次高(55株/min)、伤苗率低(≤3%),而且还能完成移栽株距(500~650 mm)可调,能够达到高效作业的目标。同时该机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装配维护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导苗管式移栽机作业质量,简化核心部件结构,通过AHP-模糊综合评价法优化提出了凸轮-六杆式导苗机构,根据导苗管式移栽机作业农艺要求,并结合导苗机构作业时序设计规定,确定了导苗机构的关键结构与运动参数。当株距δ=225mm、作业效率ξ=80株/(min·行)时,ωc=8.3 8 rad/s,υm=0.3 0 m/s,φc 0∈(-15°,72°),φg 0=3 5 0°,l1=2 4 mm,l2=6 0 mm,l3∈(285,295)mm,l4=1 8 0 mm,l5=1 0 5 mm,l6=4 5 mm,l7=3 5 5 mm,l9=2 9 0 mm。在该设计参数下,对凸轮-六杆式导苗机构进行了虚拟样机分析,结果表明:钵苗从导苗管滑道斜抛落入开沟器底部能够保持直立姿态,验证了结构分析和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运用ANSYS/LS-DYNA软件,对水稻气力有序抛秧过程中钵体苗与导苗管碰撞机理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通过对钵体苗的应力分析,得出了相应的应力时间关系曲线.通过设置不同的碰撞速度和不同的碰撞位置,得出碰撞过程中钵体苗内部的应力分布,并对应力时间关系曲线进行分析,发现所得的结果与碰撞理论基本相符,为水稻气力有序抛秧机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导苗管式移栽机的烟苗移栽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烤烟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大。烟草是以育苗移栽为主的作物,移栽是烤烟种植的重要环节,机械移栽的质量关系到烤烟的后期生长。目前,使用的移栽机主要有导苗管式、链夹式、盘夹式和吊篮式移栽机等。为此,重点分析了在移栽烟苗过程中导苗管式移栽机的优势及影响导苗管式移栽机作业质量的因素,对烟苗在移栽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运动轨迹进行了分段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分析认为,导苗管的倾斜角度、地轮的滑移率与移栽机的行走速度对烟苗移栽质量中的直立度、株距稳定性和漏栽率都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多熟制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解决南方多熟制水稻移栽时对不同高度秧苗的适应性问题,对分插机构进行了研究。在选定最大适插苗高,并求得秧针端点运动轨迹后,计算确定了分插机构诸参数。经对该机构进行理论分析、验证和田间实插试验,证明对苗高10~30cm 秧苗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气力有序抛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气力”和“有序”工作原理研制了抛秧试验台,进行了气流场、钵体苗运动高速摄影和抛秧作业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钵体苗由超音速喷射气流顺利吹至导苗管,经导苗管的导向后能够有序落入田间,验证了气力有序抛秧技术的可行性,揭示了该技术的工作机理,获得了喷射气流压强、喷嘴直径和育秧钵土等作业参数,并改进设计了有关部件,为水稻气力有序抛秧设备的研制和进一步完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赵凤芹  赵匀 《农机化研究》2005,(1):199-201,204
在高速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试验台上,采用高速摄影和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对正齿行星轮分插机构运动、推秧杆的推秧动作是否准确和适时、秧苗姿态等进行了三维动态检测,并利用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对分插机构秧针尖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以及秧针在整个插秧过程中的相对角位移和绝对角位移等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与理论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达到了理论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导管式番茄移栽机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疆独特的自然资源对番茄种植非常有利,为此针对大规模机械化种植发展的要求,提出了番茄移栽机应用的必要性.在调查及分析了众多移栽机的基础上,提出了间歇式导苗管式移栽的人工投苗设计方案.运用实验的方法,根据钵苗与土壤接触塑性变形特征,总结出导苗管后倾最佳角度和机具的行驶速度.确定了整机结构中各部件的主要参数,并进行了应用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分析认为,实现新疆番茄种植全程机械化,番茄移栽机械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6.
组合振动式导苗机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针对提出的一种新型导苗机构,分析了钵苗在导苗机构中的运动过程,通过落苗过程模拟分析建立了导苗机构动力学模型。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导苗机构结构与性能关系,得出影响移栽性能的主次因素和优化导苗机构与开沟器的结构参数,为移栽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果园开沟施肥不均匀的问题,采用离散元仿真设计对果园开沟施肥机的导肥机构进行优化。首先,分析肥料颗粒的物理参数,结合肥料颗粒下落过程中的动力学分析,建立肥料颗粒在三种导肥机构中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先对A型、B型、C型三种导肥机构进行离散元仿真试验,分析优化出最佳C型导肥机构;最后对不同曲率半径下的C型导肥机构进行施肥均匀度仿真试验,利用边缘区域与中间区域的变异系数评价施肥均匀度,分析优化出C型导肥机构的最佳曲率半径。仿真与样机果园试验结果表明:C型导肥机构边缘区域与中间区域变异系数最小,施肥均匀度最高,A型导肥机构次之,B型导肥机构最低;在不同曲率半径的C型导肥机构中,曲率半径为600mm时,C型导肥机构边缘区域与中间区域变异系数最小,施肥均匀度最高;优化后变异系数由0.48减小到0.21,施肥均匀度提高56.25%。为果园开沟施肥机设计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探入式番茄钵苗移栽机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避免移栽机构在夹取秧苗过程中对秧苗茎秆造成损伤,针对夹取土钵的取苗方式,提出了一种探入式番茄钵苗移栽机构。依据结构特性和工作原理,建立了机构运动学理论模型,根据设定的优化目标开发了移栽机构优化设计软件,通过优化得到一组符合番茄钵苗移栽要求的结构参数。对栽植臂绝对转角和移栽机构绝对运动轨迹进行分析,验证了机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建立了探入式番茄钵苗移栽机构的三维模型并虚拟仿真,对物理样机进行了高速摄影试验验证,通过对移栽机构实际工作轨迹与理论及仿真轨迹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机构设计的正确性。对机构进行性能台架试验,取苗成功率为92. 8%,移栽成功率为89. 7%,栽植合格率为86. 4%,栽植优良率为59. 4%,符合移栽要求,验证了机构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移栽机构取苗速度快导致钵苗易损伤和栽植器在栽植过程中水平方向与地面存在相对运动导致钵苗栽植直立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全自动滑道式旱地钵苗移栽机构,该机构通过滑道控制栽植臂实现取苗、送苗、栽植和复位功能,使取苗和栽植运动轨迹和运动速度达到最优状态。通过对移栽机构的理论分析,建立运动学模型。基于VB开发了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软件,优化出一组满足理想移栽轨迹要求的机构参数,根据此参数对移栽机构进行整体设计,完成三维建模。应用ADAMS软件对移栽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在物理样机上利用高速摄像系统进行了轨迹验证试验,通过对比可知理论轨迹、仿真轨迹与样机工作轨迹基本一致,验证了机构设计的正确性。在栽植频率为62株/min工况下进行了机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平均取苗成功率为95%、秧苗平均栽植直立度为82°、秧苗平均直立度合格率为93.4%,满足钵苗移栽要求。  相似文献   

20.
陈斌  胡广发  刘文  孙松林  孙超然  肖名涛 《农业机械学报》2022,53(11):131-139,151
针对现有蔬菜自动移栽机茎秆夹持式和钵体顶出式取苗方式的缺点,基于顶出-夹取结合式取苗方式,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对称布置可弯曲秧盘的交替式取投苗机构。阐述了该机构工作原理、关键点运动轨迹和结构组成。分析了关键因素对秧苗夹持点运动轨迹的影响方式并优选了取值:驱动曲柄转速10r/min,取投苗摇杆长度为 309mm,驱动气缸伸出速度25mm/s,0.8s内完成拔苗,伸出时刻为提前0.4s。该参数组合下秧苗夹持点在拔苗阶段最大横向位移9.6mm,累计横向位移0mm,理论提升高度44mm,满足取投苗作业理论要求。以苗龄45d的辣椒秧苗为作业对象,进行了栽植频率70~120株/(min·行)的取投苗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交替取投苗机构在栽植频率100株/(min·行)时可实现取苗成功率93%,投苗成功率95%,总体成功率88%,满足取投苗作业要求,验证了该取投苗机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