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茶炭疽病是油茶的主要病害,在严重发病区因病落果可达20%以上,因此该病的防治是油茶丰产措施的重要一环。病菌主要在病树上的枝、蕾(芽)、叶、果的病部越冬。次春病组织中菌丝向健部蔓延,孢子随雨露及雨夹风传播,先侵害春梢,继而多次侵染新果及叶、蕾(芽)等。夏秋时还侵染不定芽萌发梢,导致落果、落蕾、枝条溃疡和枯死。秋后可以从果皮蔓延侵染近熟种子,并可侵染花器。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每年7—9月初是果实炭疽病的发病盛期,也是  相似文献   

2.
一、芒果炭疽病芒果炭疽病菌主要侵染嫩叶、花、果和嫩梢,造成落花和落果,采摘后的芒果可继续被危害和腐烂。枝叶感病后有许多圆褐色小点,四周有黄色晕圈。后扩大成圆型、多角型或不规则形斑,严重时  相似文献   

3.
国外松枯梢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证实湖南地区湿地松和火炬松枯梢病发生规律一致,均以4月开始出现病梢(芽),且逐渐增加,7月以后不再出现新的病梢(芽)。发病高峰期在5—6月。套袋试验证明病原菌的侵染关键时期为3—5月。病害发生除与温湿度有密切关系外,还与当年新梢木质化程度有关。可在病原菌侵染的关键时期进行喷药防治。林间防治以防治松梢小卷蛾危害,减少病原菌滋生场所,加强抚育管理,提高树木抗病性,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油茶炭疽病是油茶的主要病害,在严重发病区因病落果损失量达20%以上.因此该病的防治是油茶丰产的重要一环.病菌主要在病树上的枝、蕾(芽)、叶、果的病部越冬.次春病组织中菌丝向健部蔓延,孢子随雨露及雨夹风传播,先侵害春梢,继而多次侵染新果及叶、蕾(芽)等,夏秋时还侵染不定芽萌发梢,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林科所与汨罗县林科所经过3年多的定点、定株、定期观察,探明该省的国外松枯梢病发病原因有二:一为松色二孢菌(Diplddid Pinea)侵染引起,一为立地条件贫瘠所致。由病原菌侵染的湿地松和火炬松发病规律一致。发病期4—7月,高峰期5—6月。该  相似文献   

6.
松树枯梢病潜伏侵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艳  叶建仁 《林业科学》2003,39(4):67-72
研究表明在火炬松、湿地松、短叶松和马尾松健康梢上整年都能分离到松枯梢病菌,其中在火炬松上的得菌率为15%—37.7%,且大多数月份高于20%;湿地松上的得菌率稍低于火炬松,为7.5%~29.1%;短叶松梢上的得菌率是13.8%—57.1%,月份之间的差异较大;马尾松得菌率最低,为9.7%—22.4%,多数分离得菌率低于20%。健康梢的不同部位得菌率有一定差异,枝和新梢较高,芽稍低,叶最低。在1年中,健康梢上得菌率有3个高峰期,即4—5月、7—8月和10—11月,是潜伏侵染的的主要时期。将健康芽和梢进行诱发培养,lOd后组织块上及周围产生松枯梢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得菌情况与常规分离相似。在当年孢子散发之前,对健康梢套袋隔离试验,发现套袋梢仍会发病,说明在发病的春梢中,有一部分是由于潜伏侵染的松枯梢病菌造成的。从而证明松枯梢病菌在火炬松、湿地松、短叶松和马尾松上普遍存在潜伏侵染。  相似文献   

7.
板栗白粉病是危害板栗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树叶、新梢和幼芽.发病初期,叶的正反面出现黄斑,随后黄斑上出现白粉,嫩叶感病处生长停滞,叶片扭曲变形,受害严重的嫩梢枯萎,嫩芽不能展开,树叶枯黄提前脱落,造成栗树不能挂果或形成大量空苞.白粉病原茵成熟后,秋冬季以闭囊壳形态在落叶和病梢上越冬.翌年春季放出孢子并借风传播,萌发后从气孔侵入叶片或新梢和嫩芽,继续再侵染或扩大侵染危害.  相似文献   

8.
金丝小枣浆烂病发病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多年大量室内和田间试验与调查,研究了金丝小枣浆烂病病原菌仁果囊孢壳菌Physalospora obtuse对金丝小枣各器官和枣果的侵染、孢子萌发、越冬寄主、子实体形成规律和侵染率与降水量关系.结果表明,病原菌于6月上旬侵染枣吊、果柄,7月上旬开始侵染枣果,8月下旬为侵染高峰期,9月中旬为田间发病高峰期,前期侵染呈潜伏侵染状态.金丝小枣树皮、枣头、枣股及落果、落叶、落吊均为病原菌越冬场所,其中以落果为主.枣园周围杨树、榆树、刺槐、苹果、梨树、桃树亦为病原菌越冬寄主并传播病原菌造成危害.病原菌在越冬病枣果上可形成有性和无性繁殖体;当年病枣果形成分生孢子发生再侵染.8月中旬、下旬雨量大,是造成金丝小枣浆烂病大发生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9.
一、庭院柿树落果原因 柿树落果的原因比较复杂,大概有如下几个因素:1.营养不良,养分失调,落果期间新梢继续生长,养分为新梢生长所消耗。  相似文献   

10.
山茶炭疽病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伟国 《云南林业》2004,25(3):19-19
1分布与危害山茶炭疽病多发生在长江以南各省区,以及北方的河南、陕西省南部地区,是山茶、油茶的主要病害,常引起落叶、落蕾、落果和枯梢,严重影响茶树的生长。2症状主要危害茶树叶片和新梢,在叶片上病斑多自叶尖或叶缘开始。初发生时为小点,后扩大成不规则的黄褐色至褐色大斑,  相似文献   

11.
庭园栽培的雪松,遇到严重积水,土壤酸度偏低等不良环境时,在植株新梢停止生长后,易感染落梢病。采取排除积水提高土壤酸度等方法,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侵染,防治效果明显,是目前防治雪松落梢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造成主梢结果不足的原因,一是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对葡萄开花结果不利。据研究,当气温低于14℃时,葡萄开花授粉受到制约。长时间的低温阴雨不仅使葡萄开花授粉不良,也使根系发育不良。二是光照不足,新梢生长纤细,叶薄色淡,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少,落花落果多。  相似文献   

13.
油橄榄炭疽病是油橄榄果期主要病害之一,在陕西汉中地区普遍发生。该病危害油橄榄果实、叶片、枝梢、芽及花等不同器官,只在果实和叶片上呈现典型症状。严重发病植株造成落果、落叶、枝梢枯死,树势生长衰弱,病果含油率降低30.4—42.3%。油橄榄炭疽病病原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异名 Gloeosporiumolivarum Alm.]在陕西汉中地区尚未发现有性世代。病菌初次侵染来源为在病枯枝、病叶和病落果的旧病组织中越冬的病原体,来年经春雨浸湿产生新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布侵染危害。该病每年4月下旬在幼嫩叶尖端出现病状,5月中旬花有发病,6月中下旬果实发病,9、10月份果实进入转色成熟期,病害发生,蔓延迅速,11月上旬达到发病高峰;多雨高湿条件下有利于病害发生和发展。室内、外接种均能发病,潜育期2—7天。品种抗病性差异可能与果实表皮细胞层次及缀密度有关,爱桑、米扎的抗病性可能受此特性所决定。根据调查,该病随着树龄的增长,病害发生有加重之趋势。冬春剪除油橄榄病枯枝,清除病叶和病果,结合使用1%波尔多液和50%退菌特800倍液防治油橄榄炭疽病效果显著。油橄榄炭疽病是由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侵染所致。该病是油橄榄果期主要病害之一。国外 Almeda 和 Gorter 曾有过报导。我国湖北、四川等省均有发生,但尚无正式研究报导,对病原、病名叫法不一,更无有效防治办法。陕西省油橄榄定植区结果树普遍遭受炭疽病危害,城固县柑桔育苗场油橄榄严重感病株造成落果、落叶、枝梢干枯,树势生长衰弱,降低果实产量,病果含油率降低30.4—42.3%。油橄榄炭疽病已成为当前发展油橄榄生产的严重问题。因此,我们从1978—1980年与城固县柑桔育苗场协作,对油橄榄炭疽病的症状、病原、周年侵染循环和流行规律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兹将试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症状 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新梢、花蕾、幼果等幼嫩部分也受侵染。叶片感病后,在叶正面出现淡黄色半透明油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黄绿色,边缘界限不明显,多为数个小病斑连成一个不规则或多角形的大病斑。在叶背面产生一层霜状灰白色霉状物,即病菌孢子囊梗和孢子囊。病斑后期变成淡褐色,干裂枯焦而卷曲,严重时叶片脱落。嫩梢感病后也...  相似文献   

15.
梨黑斑、黑星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斑病是由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病原物以分生孢子及菌丝体在病枝梢、病芽、病果上越冬 ,次年从病组织上产生新的分生孢子 ,靠风雨传播。当孢子萌发后 ,通过梨树皮孔、气孔侵入或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 ,引起初次侵染。然后在梨树整个生育期可多次产生新孢子进行侵染危害 ,形成重复侵染。1 病  状梨黑斑病主要危害叶、果实、新梢。嫩叶最易受害 ,初期出现针头大小圆形黑色斑点 ,随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直径为 1cm左右的病斑 ,病斑中心呈灰白色 ,边缘黑褐色 ,病斑多时可相互结合成凹陷的不规则大斑 ,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表面形成黑霉物 ,…  相似文献   

16.
桃褐腐病,也被称为菌核病,是桃树上的一种传播迅速、发生偏重的常见病害,该病害在我国东部的沿海和湖滨地区发生较多。其病原菌不仅可侵染桃树,还可侵染李树、杏树、樱桃等。可造成烂果、落果、叶片早落,不仅对当年果品质量与产量造成影响,还对翌年桃树成花坐果不利,严重时对桃树可造成毁灭性打击。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气候变暖等诸多自然环境的变化,杨树腐烂病(烂皮病)的发生呈上升势头,其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较严重。杨树主干部位和新生枝条是腐烂病主要侵染区域。腐烂病侵染杨树后呈两种形态,一种为干腐,另一种为(枯梢)枯枝。对于腐烂病的防治要坚持病前预防、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多管齐下的防治方法,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又称核桃黑腐病或核桃细菌性枯萎病,它是由细菌Xanthomonasjuglandis(pierce)Dewson所引起。主要为害核桃幼苗及成年树的叶和果,也为害新梢、花和芽,引起叶枯死或早期落果。它是我区核桃生产的一大病害,一般被害株率达30—70%,核仁减重40—50%,出油率减少近50%。为了防治和控制此病的发生,针对我区核桃  相似文献   

19.
《河南林业科技》1993,(4):54-54
<正> 板栗由于经营水平低,管理粗放,树体营养水平高,造成雌花少、落花落果严重、空苞多、出实率低,严重影响单位面积产量。为此,湖北省林科所彭雪梅等人利用中国林科院经济林室开发的MN制剂进行试验取得良好效果,具体方法是当新梢长至10cm时,即4月23—24日喷第1次药,2周后喷第2  相似文献   

20.
联峰山油松枯梢病病原菌越冬方式及场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油松枯梢病病原菌Sphaeropsis sapinea的越冬方式及场所,于2015年11月—2016年3月越冬季节田间采集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的松针、松梢、球果等越冬组织及林下的落针、落果等,观察子实体着生情况,测定越冬子实体内孢子萌发率,发现油松枯梢病的病原菌可以子实体的形式在松针和落针上越冬。通过对以上组织进行室内病原菌的分离、分子生物学检测,确定该病菌也可以菌丝体的形式在发病的针叶、球果、松梢和落针、落果中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