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华山松(Pinus armandi)种子胚乳为实验材料,分别采取经典CTAB法、简易CTAB法和SDS法微量法提取华山松基因组DNA,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标准差和标准误、卡方检验和SPSS软件显著性分析,将它们在DNA产量、质量和方法稳定性等方面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得出结论:通过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所有数据都是差异是由方法所引起的,不是偶然误差所引起的;相比于经典CTAB法,SDS微量法和简易CTAB法的(OD260-OD320)/(OD280-OD320)标准差和标准误相差不大,数据相对精确,结果相对精确;通过SPSS软件分析分析,简易CTAB法和其他2种方法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性,SDS微量法与经典CTAB法的P〉0.05,差异不显著,提取效果相差不大。综上所述:相比于简易CTAB法,SDS微量法与经典CTAB法的(OD260-OD320)/(OD280-OD320)都接近2.0,可能存在RNA污染污染,DNA的浓度也相对较低,SDS微量法与经典CTAB法不适合华山松胚乳DNA提取。简易CTAB法的(OD260-OD320)/(OD280-OD320)比率很接近1.80,不存在蛋白质和RNA污染,DNA纯度也最好,DNA浓度最高,比较适合华山松胚乳DNA提取。  相似文献   

2.
平菇DNA不同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外采集的平菇为样本,经菌丝培养后,用FDEB法、FDEB-CTAB法、改良CTAB法和改良SDS法提取DNA,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和标准差及标准误分析,结果表明:FDEB法提取的平菇DNA产率最高,但存在较严重RNA的污染,标准差和标准误比较大,稳定性差;改良CTAB法综合效果不错,提取稳定性高;改良SDS法提取的平菇DNA的纯度最好,标准差和标准误最低,提取效果稳定性最好,但产量相对较低;FDEB-CTAB法提取平菇DNA,去多糖的效果很好,标准差和标准误适中,但产量较低。综合以上结果,改良CTAB法提取蘑菇DNA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CTAB法、SDS法和匀浆CTAB法对白刺越冬老干进行基因组DNA提取,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分光光度计对DNA纯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用常规的CTAB法和SDS法提取DNA纯度低,匀浆CTAB法得到高纯度的DNA,其OD260/OD280值为1.873~1.923。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CTAB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建立了适用于华南五针松成熟针叶DNA提取的CTAB法,该方法具有稳定、操作简单、可靠等特点。使用该方法对不同地理分布的华南五针松成熟针叶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A260/A280在1.60~1.78之间,OD260/OD230比值介于2.0~2.3之间,无降解现象,RNA去除干净。经ISSR-PCR分析,条带清晰,完全能够达到分子标记的操作要求。  相似文献   

5.
高质量丝栗栲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丝栗栲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采用尿素法、柠檬酸钠法、改良CTAB法和SDS法4种方法提取丝栗栲叶片基因组DNA,并对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较适合丝栗栲基因组DNA提取,其提取的DNA产率高,凝胶检测条带整齐清晰,杂质少、无明显降解,OD260/OD280比值在1.8左右;而尿素法难以提取基因组DNA,SDS法提取的DNA得率较低,柠檬酸钠法有蛋白质、多糖等杂质污染均不太适用丝栗栲基因组DNA提取。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得到丝栗栲幼叶、老叶、嫩芽和幼茎基因组DNA,产率分别为177.3、167.1、242.0和156.7μg/g。酶切分析也证明,改良CTAB法提取的不同组织DNA适用于进行后续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芒果总DNA提取质量的影响,以‘紫花芒’等11个芒果品种的叶片为材料,采用SDS法、CTAB法、改良CTAB法提取芒果叶片总DNA,并对提取的总DNA浓度、OD260/280、OD260/230、琼脂糖电泳结果、ISSR扩增产物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能较好地去除芒果叶片中的多酚、多糖、单宁和色素等杂质。提取的总DNA浓度高达387 ng/μL,OD260/280在1.81~1.87之间,OD260/230在2.01~2.09之间。SDS法、CTAB法提取总DNA的ISSR扩增产物条带少,改良CTAB法提取的总DNA的扩增效果图谱清晰,多态性高。3种提取方法的结果比较而言,以改良CTAB法提取总DNA的效果最好,可用于后续实验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改良CTAB法提取复烤烟叶DNA,经U-3000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所获DNA呈典型的吸收曲线,且OD260/OD280在1.7-1.9之间;对烟草叶绿体不编码序列进行PCR扩增,获得理想条带。  相似文献   

8.
乌桕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改良CTAB法和SDS法提取乌桕基因组DNA,对提取条件进行了正交试验,优化出乌桕基因组DNA提取的适宜条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及限制性内切酶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的A1B2C2D2组合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高,无拖尾现象,OD260/280值在1.8~2.0,OD260/230在2.0。  相似文献   

9.
大叶栎总DNA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叶栎的总DNA两种提取方法进行对比试验,从外观、浓度、A260/A280、A260/A230、电泳检查和ISSR扩增对所提取到的DNA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用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在各方面都达到ISSR扩增的要求,是大叶栎总DNA提取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SDS/酸酚法、Trizol试剂法、常规CTAB法及改良的CTAB法,分别提取5种化学类型樟树叶片总RNA,并对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Trizol法难以提取樟树叶片总RNA,得率很低;SDS/酸酚法和常规CTAB法得到的RNA存在DNA污染,富含蛋白、多糖、多酚等杂质;这3种方法均不适于富含多糖多酚类物质的樟树叶片总RNA的提取。改良的CTAB法能够提取得到樟树5种化学类型叶片总RNA,且在操作过程中,异樟比油樟和脑樟更易提取。此法能有效去除多糖和蛋白,提取得到的RNA 28S和18S rRNA条带清晰,OD260/OD280值为2.0左右,平均产率分别为115.8μg/g FW。经RT-PCR检测,所得总RNA质量高、完整性好、成功率高,可以满足下一步实验的要求,可作为樟树叶片总RNA提取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红锥总DNA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TAB方法提取红锥叶片的DNA.结果表明,红锥DNA的A260/A280值在1.8以上,得到DNA完全能满足ISSR分析.  相似文献   

12.
山核桃胚和胚乳总RNA的提取与cDNA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快速高效地提取山核桃胚/胚乳的总RNA,满足后续实验的要求,借鉴Jaakola等的总RNA提取方法,针对山核桃种仁富含油脂及次生代谢物质的特点,对山核桃胚/胚乳总RNA提取的方法进行了改良,这种改良的CTAB法与TRIzol试剂盒法相比,虽然消耗时间较长,但得到的总RNA完整性好,纯度高,所提取的总RNA在体外能成功进行反转录.  相似文献   

13.
基于CTAB法提取毛竹基因组DNA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CTAB法、改良CTAB法、改良CTAB-高盐沉淀法对毛竹基因组DNA进行了提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3300)、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分析对提取的DNA进行了检测,对DNA的产量、质量、PCR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改良CTAB-高盐沉淀法是提取高质量毛竹基因组DNA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方法提取三种生态型沙地云杉总DNA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地云杉为内蒙古特有树种,干旱适应性强,是我国西部重要造林树种。在长期适应干旱生态条件的过程中沙地云杉形成了紫果型、绿果型和红果型3种生态型。前期研究证明:紫果型沙地云杉有更强的抗旱能力,绿果型抗旱能力弱,红果型处于二者之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过渡类型。本文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详细叙述了沙地云杉总DNA的提取过程、方法,并对已知的植物DNA提取方法作了针对性的改良;对实验过程提取DNA的影响作了分析。为今后针对进行沙地云杉的植物基因研究和生物工程打下基础,对扩大沙地云杉造林面积和西部大开发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柳树DNA提取改良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质量的DNA是进行林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与关键。该研究利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垂柳基因组DNA,并与常规CTAB法、CTAB-硅珠裂解法、SDS法和试剂盒法进行了比较。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显示,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浓度和纯度较高,质量优于其他4种提取方法。同时利用改良CTAB法提取了柳树16个自然种及杂交种基因组DNA,并经SSR-PCR扩增反应验证,表明改良CTAB法可作为一种柳树基因组DNA提取的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棕榈藤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反应条件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棕榈藤(rattan)是棕榈科(Palmae Juss.)藤本植物,属棕榈科省藤亚科(Calamoideae)省藤族(Calameae)植物,包括13属600余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棕榈藤是热带森林宝库中的多用途植物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是仅次于木材和竹材的重要林产品,其中黄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Hance)Seccari)和单叶省藤(Calamus simplicifolius Wei)是我国大面积栽培的2个重要藤种。  相似文献   

17.
以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群落的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米槠基因组DNA,并对获得的基因组DNA进行浓度检测、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含量测定分析以及扩增结果测序。结果表明:米槠叶片提取的基因组DNA质量和浓度较好,具有良好的完整性,PCR效果好,电泳图谱条带显示清晰,测序结果长度符合要求。利用该方法提取的DNA可用于米槠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可进一步为米槠和格氏栲等其它栲属植物的DNA提取以及其它分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无患子总D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无患子富含多酚、多糖、蛋白质及其他次生代谢物质的特点,以无患子叶片为材料,分别采用改良的CTAB法和CTAB与SDS相结合法提取不同种源无患子的总DNA。结果显示,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总DNA,得率较高,纯度好,可用于酶切、PCR扩增等后续试验,并能获得清晰、稳定的扩增产物。而采用CTAB与SDS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的基因组DNA效果不稳定,无法检测出DNA。改良的CTAB法具有简单、经济的特点,可用于无患子总DNA的提取,成功地进行SRAP分子标记分析,为研究无患子遗传资源多样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CTAB法提取瓜叶菊不同组织基因组DNA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得高质量DNA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通过CTAB法提取瓜叶菊叶、茎、花的基因组DNA,提取的DNA质量良好,电泳条带清晰,提取过程无明显的DNA降解,分子量接近21Kb。以提取的DNA为模板,用一对引物扩增瓜叶菊中与花色相关的特异基因,得到条带单一、大小与已知一致,说明提取的DNA可以满足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CTAB法提取瓜叶菊不同组织的DNA产率不同,其中叶的DNA产率最大,茎的产量居中,花的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