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果品质量的技术措施在农业生产上的综合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1991年、1996年我国农产品出现周期性的"卖难"问题,先是连续性的"卖粮难",接着就是"卖水果难"等等.之所以出现"卖难"问题,究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农产品的质量普遍较差.美国的1kg"舌果"苹果在我们的商店里能卖到20~30元,而我国自己生产的苹果在市场上最高也只能卖上5~6元/kg.因此,质量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关键性问题,这已经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针对我国质量农业的发展需要,本文就提高果品质量的技术措施在农业生产上的综合运用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梨目前已发展面积近130万hm~2,产量达770余万吨,居世界首位。但由于所栽品种老化,果品质量低劣,出口量很少,以致卖果难、经济效益低的问题日趋严重。更新具有竞争力强的优良品种,生产优质高档果,将果品打入国际市场,增加出口创汇是我国大梨生产的唯一出路。近几年来,烟台市果树科学研究所先后从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国引进10余个砂梨系  相似文献   

3.
熊斌生 《果农之友》2006,(10):43-43
卖果难愈演愈烈,但在果品销售中却出现抢购"早熟西洋梨现象".现将这一现象的相关情况叙述于后,供果农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果品产量的逐年增加和果品市场的极大丰富,低档劣质果品价低卖难问题越来越严重。近几年我们大力进行果品优质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生产出的果品价格是普通果品的2~5倍,并且非常畅销,收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我国果树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一个时期。果树的面积和产量激增,到1997年果树总面积达866.66万hm2,总产量达5089.3万t,居世界首位。果树产量迅速增加,市场供求发生根本变化,果品产销形势出现历史性转折,果品市场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从现在果品总产量看,已经基本上能够满足市场和人民对果品量的需求,果品短缺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改变。根据我国果树生产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市场的需求,今后果树生产应是稳定现有面积,提高单产、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6.
果品如何才能卖高价.这是果农和从事果品经营商家共同关注的问题。经过对产果区的观察以及对果农果商的采访。对从事果品经营成功案例的分析.总结出果品卖高价的六个宝典。  相似文献   

7.
1999年苹果销售出 现前所未有的“卖难”局面,对广大果农的心理和果业的发展将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怎样正确看待去年的销售形势?今年的果品市场走势如何?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和措施?对此,我们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分析。 ′99果季果品价格一波三折——应该怎样看 1999年,在遭受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情况下,栖霞市果品生产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结构,加大投入,仍然实现了丰产丰收。全市果品总产达到9.5亿kg,增长18.6%,苹果套袋18亿个。相对果品生产全面丰收而言,果品销售却演绎了波澜起伏、悲喜交…  相似文献   

8.
所谓“名牌果品”,应当是保持第一流质量,具有一定规模产量,经过商标注册,在国内外市场畅销而负盛名的商品果。 实施果业名牌带动战略,是推动果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大举措。名牌产品,有突出的竞争力,有巨大的市场效益。日趋严峻的果品市场竞争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尽快创出名牌果品。那么,怎样开展果品创名牌呢?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笔者一直从事果品促销工作,每年都要多次深入各个果品批发市场开展调研,见证了市场兴带动诸业兴的喜人场面,也目睹了市场衰、果难卖的无奈情景,对果品主产区市场建设有亲身的体验和长期思考。现就河南阳店苹果批发市场的衰退现象进行粗浅剖析,供果区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杨杰 《中国果菜》2009,(4):49-50
中国果品产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迅速发展,果品产量已经成为世界果品第一生产大国,果品总产量直达亿吨。果品产量上来了,但果品质量虽有所提升,但质量和效益水准仍远远未达到和果品生产大国相适配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