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芝麻新品种鄂芝5号选育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芝麻新品种鄂芝5号以鄂芝1号作母本,93106作父本杂交后经4个世代定向选育出的优质、高产、稳产、耐渍、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的芝麻新品种。2004年参加湖北省襄樊市农科院品系比较试验,平均产量达1405.50kg/hm2,比对照鄂芝1号增产13.60%;2005~2006年参加湖北省芝麻区试,2年各点平均产量为1211.03kg/hm2,比对照鄂芝2号增产8.58%,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次83.3%;生产试验示范平均产量1857.00kg/hm2,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及稳产性。  相似文献   

2.
贺建文  蒋相国  唐雪辉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4):5606-5607,5620
芝麻新品种鄂芝7号是襄阳市农业科学院以鄂芝3号作母本、豫芝4号作父本杂交后经4个世代定向选育出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芝麻新品种。2009~2010年参加湖北省芝麻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1 202.85 kg,比对照鄂芝2号增产15.18%,201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湖北省芝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鄂芝3号是襄樊市农科院1991年以“1283”作母本,以本院品系“86-302”作父本杂交后经4个世代选育而成的大粒纯白色芝麻新品种。该品种属单杆型,全生育期87.5d,高产、优质、抗病。1998、1999年参加湖北省芝麻区试,2年平均每公顷产量893.6kg,比对照中芝10号增产9.42%,居参试品种(系)第1位,多点大面积试验示范比当地推广品种增产24.32%~36.80%;该品种含油量572.3g/kg。2002年1月26日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芝麻新品种鄂芝6号是襄樊市农科院以鄂芝1号作母本,以宜阳白作父本杂交后,经6代世代定向选出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芝麻新品种.2004年参加本院芝麻新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1315.5kg·hm-2,比对照鄂芝1号增产8.3%.2005年、2006年参加全国芝麻区试,两年20个点平均产量1 256.25kg·hm-2,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8.99%.全国芝麻生产试验,10个试点平均产量1377.3 kg·hm-2,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10.83%,增产点次80%,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芝麻新品种鄂芝4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鄂芝4号是襄樊市农业科学院以河南济源白芝麻为母本、河南芝麻品系"87600"为父本杂交后经4个世代选育而成的大粒纯白色芝麻新品种.属单秆型,全生育期87 d,高产、优质、综合抗性强.2001~2002年参加湖北省芝麻区试,两年平均每公顷产量1 157.4kg,比对照鄂芝2号增9.06%,大面积示范鄂芝2号增9.46%~27.4%.  相似文献   

6.
《湖北农业科学》2006,(1):83-83
单秆型,三花、四棱芝麻品种,襄樊市农业科学院选育,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油2005002。2001~2002年参加湖北省芝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1157.4kg,比对照鄂芝2号增产9.1%。生育期84d,同鄂芝2号。该品种株高中等,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抗倒性较强。成熟时茎秆和叶片呈绿色,蒴果中长,不裂蒴。白花,子粒较大,种皮纯白色。品质测定粗脂肪含量56.26%,粗蛋白含量20.75%。抗(耐)茎点枯病和枯萎病能力与鄂芝2号相当。适于湖北省芝麻产区种植。生产上要注意及时培土防倒伏。  相似文献   

7.
苏芝2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芝麻新品种,于2015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委员会鉴定,鉴定号为苏鉴芝麻201502。该品种2015年参加江苏省芝麻品种鉴定试验,平均产量1 031.1 kg/hm~2,比对照中芝16号增产8.62%。介绍了苏芝2号的选育背景及经过,结合其特征特性,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驻芝18号(试验代号:驻122)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以驻893为母本、驻7801优系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于2009年6月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高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单产可达1 350 kg/hm2,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10.89%;驻芝18号含油量57.89%,蛋白质含量19.28%;抗芝麻茎点枯病和枯萎病。此外,还研究了驻芝18号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江淮地区芝麻新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正确鉴定安徽省选育和引进芝麻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在安徽省3个不同地点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9个芝麻品种进行了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新品种(系)比对照豫芝4号显著增产的有10-4919(增产15.35%)、皖芝7号(增产5.51%)、郑芝0308(增产3.94%)、11PJ07(增产3.54%)、10M4009(增产2.76%)、皖芝8号(增产1.97%)、固芝三号(增产0.39%),新品种产量高,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良,建议作为该地区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驻芝19号(原品系名驻0019)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以驻975为母本、驻99141优系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多元病圃多年鉴定、高代鉴定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其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9-2010年全国(江淮片)芝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驻芝19号平均产量1 262.25 kg/hm2,比对照豫芝四号增产7.62%。种子含油量56.20%,蛋白质含量20.96%。2011年8月驻芝19号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此外,研究了驻芝19号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芝麻新品种漯12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有性杂交选育出的芝麻新品种漯 12 ,河南省区试平均产量 1110kg/hm2 ,比对照豫芝 4号增产6 .0 % ;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92 2 .5kg/hm2 ,比对照豫芝 4号增产 13.7% ,其稳产性优于对照豫芝 4号。抗枯萎病、茎点枯病、叶斑病 ;籽粒纯白 ,粗脂肪含量 5 8.34 % ,粗蛋白含量 17.5 1%。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适宜江西红壤旱地种植的高产芝麻品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9个芝麻品种从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优选黑芝麻5号和赣芝10号的生长势、整齐度和抗逆性优于CK,抗病性强,单株蒴果数和每蒴粒数比CK多,产量分别为1 230.89和1 220.09 kg/hm~2,较CK(1 026.14 kg/hm~2)增产19.95%和18.90%;赣芝14号(1 203.29 kg/hm~2)较CK增产17.26%,但其生长势、整齐度和抗病性不如对照,且生育期远迟于CK;赣芝9号和赣芝3号综合表现也较优良,产量分别为1 138.19和1 076.84 kg/hm~2,较CK增产10.92%和4.94%。[结论]优选黑芝麻5号、赣芝10号、赣芝9号和赣芝14号的产量比CK增产5%以上,表明这4个品种均适合在江西红壤旱地种植,优选黑芝麻5号和赣芝10号最好,赣芝9号和赣芝14号次之。  相似文献   

13.
不同芝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选适宜在南京地区种植的芝麻品种,对豫芝4号等14个芝麻品种进行丰产性分析,鉴定参试品种在当地生态条件下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晋芝2号产量最高,适应性强;冀芝1号、中芝13、驻芝15产量高于对照,适合在南京地区推广应用;鄂芝2号产量极显著低于中芝16,不适合在南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芝麻新品种驻芝1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驻芝11号(试验代号驻J18)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驻81043做母本,驻7801优系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2003年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经多年多点多项试验,平均单产1 294.26 kg/hm2,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10.89%,脂肪含量为57.07%,抗多种芝麻病害,适宜长江以北芝麻产区种植。并总结出驻芝11号高产稳产相关的气象因素、早播措施、适宜密度、施肥技术、治虫防病等各项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良现有芝麻品种的丰产性和抗病性,以早熟、优质白芝麻品种冀芝1号纯合体为亲本,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采用系统选育方法进行芝麻新品种选育,最终选育出高产、抗病芝麻新品种冀航芝4号。该品种籽粒粗脂肪含量为54.25%、蛋白质含量为22.83%,均达到优质标准;茎点枯病和枯萎病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品种冀黑芝2号,抗病性较高;2013~2014年参加全国(北方片)芝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 256.40 kg/hm~2,较对照冀黑芝2号增产9.55%;2015年参加全国(北方片)芝麻品种生产试验,9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为1 285.20 kg/hm~2,较对照冀航芝1号增产13.20%。该品种稳产性好、适应性强,2015年12月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编号:国品鉴芝麻2016003号)。  相似文献   

16.
郑太芝1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利用杂交育种、空间诱变育种相结合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该品种增产潜力大、品质优良、抗性优良。2011—2013年参加品系鉴定、区域试验,平均单产1 499.0 kg/hm~2,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23.74%,均居第1位;粗脂肪含量57.49%,高出我国目前芝麻行业高油标准2.49个百分点,粗蛋白质含量17.49%,属油用型芝麻新品种;高抗茎点枯病、枯萎病(发病率分别为4.6%、3.2%),耐渍、耐旱、抗倒性强,属高抗、广适型芝麻品种,适宜在河南和安徽省芝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以常规杂交育种结合远缘杂交理化处理等方法,选育出亩产150kg以上,稳产、优质、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的芝麻新品种。襄樊市农科院经过几十年的芝麻育各工作,选育出襄芝2号、鄂芝1号、鄂芝2号、鄂芝3号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芝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驻芝15号(试验名称驻03J-3)是以我所选育的育种中间材料驻81043为母本,驻92701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多元病圃多年鉴定、高代鉴定选育而成,2007年5月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其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等优点.该品种经多年多点多项试验,平均单产78.41kg/hm2,比对照豫芝四号增产12.89%,脂肪含量为55.80%,抗多种芝麻病害.我们总结出了驻芝15号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特早熟高衣分棉花育种材料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高衣分棉花品种的选育提供新的育种材料。[方法]采用自然变异、连续选择的系选法,在天然杂交育种圃中选育出稳定的高衣分棉花品种。[结果]株行2008—3的籽棉产量为1705.5kg/hm2,皮棉产量为870.0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3.8%和34.9%,衣分高达51.1%。株行2008-6的籽棉产量为2595.0kg/hm2,皮棉产量为1305.0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73.1%和102.3%,衣分为50.3%。株行2008—8的籽棉产量为2356.5kg/hm2,皮棉产量为1140.0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57.3%和76.7%。衣分为48.4%。株行2008—10的籽棉产量为2458.5kg/hm2,皮棉产量为1215.0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64.O%和88.4%,衣分为49.4%。品系49-26的籽棉产量为1350.0kg/hm2,皮棉产量为675.0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25.9%和50.0%,衣分为50.0%。品系47-7的籽棉产量为1285.5kg/hm2,皮棉产量为637.5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9.8%和41.7%,衣分为49.6%。[结论]该研究为高衣分、高品质棉花新品种(系)的选育奠定了良好的种质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20.
春萝卜新品系 9933- 1是临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对地方品种临夏月萝卜经单株—混合选择、亲系选择法选育而成。该品系在 2 0 0 2 - 2 0 0 3年的多点试验中 ,2 a6点 (次 )折合平均产量 375 82 .0 5 kg/ hm2 ,比对照品种临夏月萝卜增产 2 1.4 % ,居 7个参试品种的第 1位。该品种含 Vc2 33mg/ kg、可溶性固形物 4 8g/ kg,可食性和商品性好 ,抗萝卜霜霉病 ,适宜在甘肃省川塬灌区、高寒阴湿区及省内同类地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