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池塘选择:面积3~5亩,水深1.0~1.5m。底质为泥沙土结构,池底平坦,保水性能好,进排水方便。pH值7.2~8.5,溶氧在4mg/L以上。  相似文献   

2.
鱼用药物大全──第三章商品鱼药和生化制品戈贤平编著王伟俊审稿第三节水质(底质)改良剂及增氧剂一、活性酵素活性酵素为一类活性微生物,它能通过特殊同化机制吸收水中氨态氮、硫化氢等有害废物,减少水体中的化学耗氧量,达到改善水质、底质环境的目的。1.特点(1...  相似文献   

3.
观察了3种底质对饲养中华鳖效果的影响。120天的对比试验结果;硬质池底,垫砂和垫稻田表层土3种底质,3.15g稚鳖的平均增重分别为22.10g,57.60g和53.60g,饲料系数分别为4.4,1.94和1.81。生长指标分别为0.05463,0.07768和0.07590。硬质底撕咬严重,试验中断。  相似文献   

4.
虾池水质和底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和实验室研究对虾养殖池水和底质,研究得到结果:虾池底质中有机质,硫化物和Eh随深度的变化,底质受残饵及对虾排泄物有机质污染,并与虾池养殖池龄有关,测定了虾池水质周日变化,下半夜水中溶解氧值最低。虾池水质在养殖过程逐渐下降,可能阻碍对虾生长,显示养殖存在自身污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探究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自然繁殖对底质环境的偏好性,可为其仿自然人工产卵环境的营造及野外种群重建提供参考。以人工养殖的长江鲟子一代亲本为对象,在直径3.0 m、水深0.8 m的圆形池中铺设长江河道中常见的卵石、砂及人工养殖光滑底质,模拟不同的底质环境,利用发光标记和Ethovision XT行为跟踪技术,研究长江鲟亲鱼对不同底质环境的栖息偏好性和行为活跃性。结果显示,在两两对比的3种实验底质环境中,长江鲟亲本在光滑底质停留时间比57.56%显著长于砂底质42.15%(P<0.05),在光滑底质停留时间比88.63%也显著长于卵石底质10.77%(P<0.05),砂底质中停留时间比75.50%显著长于卵石底质23.89%(P<0.05),表明长江鲟显著喜好停留在光滑底质,其次为砂底质,在卵石底质栖息时间最短,且偏好性无雌雄差异(P>0.05)和昼夜差异(P>0.05)。行为活跃性分析表明,不同底质环境中长江鲟的行为活跃度明显不同,在有卵石底质存在的情况下,其急速游动平均时间要显著高于砂质和光滑底质。结合人工模拟产卵环境中观测到长江鲟多次重复产卵发生在卵石底质上的现象,表明卵石底质虽然不是长江鲟最佳栖息偏好底质,但对诱发其自然繁殖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今后开展长江鲟亲本野外放归后的栖息地选择和偏好评估。  相似文献   

6.
菲律宾蛤仔死亡环境条件效应模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菲律宾蛤死亡状况及生态环境的调查,初步定了温度,底质类型和底质中的硫化物是导致菲律宾蝓仔死亡可能因子。死亡效应模拟试验采用正交设计对其进行组配,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表明,泥温F=76.52〉F0.05(2,2)=19.0,对死亡呈显著影响,而底质类型和底质中的硫化物。  相似文献   

7.
小窑湾浮筏养殖区底质沉积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10月对小窑湾底质沉积物进行了 10个项目的海上调查 ,结果表明 :小窑湾底质重金属含量均为国家一类标准 ,符合渔业生产条件 ;硫化物、有机质含量虽然为国家一类标准 ,但已趋于上限 ,说明底质已被污染 ;油类已达国家二类标准 ,超出了渔业生产的许可范围 ;底质沉积物中每天向海水中释放的氮为 12 936mg/(m2 ·d) ,释放的磷为 0 4 95mg/ (m2 ·d)。  相似文献   

8.
贻贝粉酶解液中系统提取分离氨基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以脱脂贻贝粉为原料,采用酶解法从其酶解液中分离,提取及纯化复合氨基酸和六种单一氨基酸的工艺。确定了贻贝粉以胃蛋白酶、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联合的酶解工艺,采用超滤方法去除酶解液中未水解的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及进行脱色处理。将超滤液通过701#[CO=]型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及[H+]型1×25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脱盐,得到的脱盐液经真空浓缩、结晶、洗涤和烘干得复合氨基酸粉末,得率为20%左右(相对子贻贝粉,w/w,下同)。将超滤液通过活性炭柱吸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再用洗脱液洗下,经浓缩、结晶、洗涤和烘干得单一氨基酸成品,L-苯丙氨酸得率为2.45%,L-酪氨酸得率为1.21%。活性炭柱的通过液经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及7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组吸附、分离、洗脱得纯 L-精氨酸组分、纯 L-谷氨酸组分、L-亮氨酸及L-缬氨酸组分。再经赶氨、浓缩、结晶、洗涤和烘干得成品,得率分别为3.01%、1.02%、1. 46%及 1. 34%。单一纯化的氨基酸产品,经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定性、定量测定及红外光谱分析和通过自动指示旋光仪测定其比旋度进行鉴定,证实确为本物质。复合氨基酸产品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90.  相似文献   

9.
乳山湾海水,底质及贝类体内砷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1995年6-9月对乳山湾的综合调查,初步摸清了乳山湾海水,底质及贝类体内砷的分布。该水域内砷的浓度范围为0.72-6.80μg/L,其平均值为1.94μg/L;底质中砷的含量范围为5.0-9.6mg/kg,平均值为7.77mg/kg;  相似文献   

10.
鱼是生活在水中,所谓鱼的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界的大气、水、土、光、热等非生物因素,以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因素。它们又可以归纳为物理的(底质、水温、光照、透明度、水流等)、化学的(氢离子浓度(PH值)、溶解氧、盐度、碱度、营养盐类)和生物的因素(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捕食者和被捕食者)。鱼类的各种环境因素,对鱼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都有明显影响,因而在养殖生产上也影响着鱼产量。例如:在人工养殖的池塘中,鱼类中有些种  相似文献   

11.
山东近海香螺资源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近海香螺的分布取决于海区底质,水温,盐度,水深四个因子,底质为泥质粉沙质和沙质粉沙质泥,水温8-20℃,盐度31.0~32.5℃,水深20~30m,为香螺的最适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一、臭氧的特性臭氧,又名三原子氧,因其类似鱼腥味的臭味而得名。其分子式为O3,自然条件下是一种不稳定的淡蓝色气体,有类似雷电后的腥臭味,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氧气的13倍,臭氧比空气重,是空气的1.658倍。臭氧在空气中的半衰期为20~50min,在水中的半衰期为35min,臭氧在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为2.07V,它的氧化能力高于氯(1.36V)、二氧化氯(1.50V)。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力,是已知最强的氧化剂之一。  相似文献   

13.
滩涂筑堤拦网养蚶是指在海滩筑堤上部用拦网养殖泥蚶的一种半蓄水养殖方式,近年来在福建省厦门市郊得到迅速发展,也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该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养殖条件和材料1.场地选择:要求选择在海区没有污染、潮流畅通、地势平坦、能避风浪的海滩,面积5亩~15亩,底质以软泥为主,表层为黄色浮泥5cm~10cm为佳,中下层为泥沙底质,海水比重5‰以上,pH值7.8~8.6。2.堤坝:堤坝结构视地质状况,一般堤高1.5m,底质较硬的用毛石干砌,中间留1m以上填海泥作断漏层及插竹竿挂网之用;底质较软的底部用石渣压…  相似文献   

14.
池塘养殖淡水青虾实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虾有两个不同于一般鱼类的生态特征,一是青虾不耐低氧,窒息点为1.1毫克/升,比四大家鱼高得多,养鱼池中青虾先于鱼浮头便是这个原因;二是青虾游泳能力不强,逃避敌害能力十分弱,且青虾属底栖动物。人工养殖青虾时,从虾池建造到饲养管理整个过程,都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两个特点,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1.虾池条件1.1水源与水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溶解氧>5毫克/升,pH7.0~7.5。1.2面积与水深适宜面积l~10亩,3~5亩为佳,可灌深度1.2~1.5米。1.3底质与坡比池底平坦略向出水口倾斜,底质硬结,淤泥层不超过10厘…  相似文献   

15.
一、池塘的选择1.水:要求选用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易排易灌、池塘水深能保持1.5~2米的一类鱼塘。肥水塘和只有雨水补给的死水塘不宜饲养长吻。2.面积:单个池塘面积在300~2000米’的长条形鱼池最好,因为长吻的喜欢沿地边、角和低凹处呈团堆状栖居,鱼池太大既增加了均匀投饲的难度,也浪费了水体。3.底质:以砖石护坡、硬泥底质的鱼池最为理想,上池反倒比“五面光”的水泥池好(流水池例外),但底泥的厚度以不超过10厘米为佳。4.常年有微流水人地或有配套增氧机具的池塘其亩产量可获得超过500千克的高产。注意…  相似文献   

16.
1文蛤养殖池的结构1.1池形与大小文蛤养殖地的结构主要以能提供文蛤适宜的生活环境条件为原则。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既便于换水,又可增加文蛤潜居的有效面积.池子大小以30~60亩为宜,进排水方便,他深1.5~2.0米,有环沟的池底优于平底池底。1.2底质含沙量自然海区中文蛤多潜居在较为平坦而松软的沙质滩涂里,含沙县以75%以上为宜。文蛤养殖池如底质含沙量偏低.可适当加入建筑用的细沙使达规定的含沙量,以利文始的生长。1.3底质的处理苗种投放前应对底质进行认真处理.方法是:清池(旧油要去污).翻耕20~30厘米深,经消毒后碾…  相似文献   

17.
鱼类鳃病,或细菌感染,或真菌感染,或被寄生虫侵袭复被细菌感染,其诊断可通过目测、镜检等手段确定病因,依据检测结果,针对不同的病原体,采用相对的杀虫杀菌方法,即可得到有效的治疗。细菌、真菌性鳃病,只需用杀菌药物,按使用说明书标示的用法、用量进行治疗;被寄生虫侵袭继发细菌感染,则采用先杀虫(如甲壳类用菊脂类杀虫剂液,蠕虫类用有机磷杀虫剂,原生动物用重金属盐类)后杀菌,或杀虫杀菌同时进行,这在生产中,已为人们熟识并得到广泛运用。 对于水质恶化、水中有害物质引起中毒,过量滥施药物及鱼类肝脾病诱发的鳃病,…  相似文献   

18.
底质是沉水植物扎根生长并稳定繁衍的基本条件,不同类型底质物化特性存在差异。为了探究沉水植物大规模引植过程中产生形态学顶端颠倒现象对其恢复生长的影响,通过室内水族缸模拟实验和杭州西湖茅家埠湖区原位盆栽实验,研究不同类型底质(湖泥、湖泥+沙子、沙子、黄土)和正反向扦插对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生长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底质类型对黑藻生物量积累、分蘖数等形态指标影响显著(P<0.05),湖泥中黑藻生长最佳,其增加生物量(6.27 g)、分蘖数(19.8枝)在4种底质中最大;其次为黄土(5.14 g和18.8枝),其能促进植株和根系伸长;叶绿素、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测定结果进一步印证以上结果。各种底质中,反向扦插处理的黑藻分蘖数和根数较正向扦插均有显著减少,尤其是黄土底质中,反向比正向扦插分别减少10.2枝和22.8根,生物量降低2.961 g,但不影响最终形态学上端的形成。西湖茅家埠原位实验表明,在含水率和营养较低的底质中,盆栽黑藻长势相对优于含水率和营养较高底质中的黑藻,且同一底质盆栽于原位时比异位时更有利于生物量积累。建议恢复沉水植被时可以适当改良底质,尤其是物理特性,种植时需区分植物形态学的上下端。研究结果可为不同类型底质的浅水湖泊沉水植物群落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额尔齐斯河异育银鲫培育与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额尔齐斯河银鲫(Carassiusaruatusgibelio)系新疆特产鱼类,我国仅在额尔齐斯河水系有所分布。该鱼生长速度明显优于普通鲫鱼,且抗逆性高,抗病力强,是个很有开发前途的优良品种。1994年,我们将其与五家渠103团渔场人工饲的鲤鱼进行人工“杂交”,并获得“杂交”异育银鲫。后经多批试验,在亲鱼培育、人工催青,“杂交”选育、人工孵化和鱼苗饲养管理等方面均获得成功,育成鱼苗多批。现将近年试验情况报道如下。1试验地点选自五家渠103团渔场作为试验地,共有12个池塘,面积11公顷,池塘均为长方形东西走向,底质肥沃,水深1.5—2.…  相似文献   

20.
<正>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水生植物指生理上依附于水环境、至少部分生殖周期发生在水中或水表面的植物类群。水草有挺水、浮叶、湿生和沉水等生活型。挺水植物指根生底质中、茎直立、光合作用组织气生的植物生活型。主要为单子叶植物。浮叶植物为茎叶浮水、根固着或自由漂浮的植物生活型。沉水植物指在大部分生活周期中植株沉水生活、根生底质中的植物生活型,主要为单子叶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