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以红富士苹果和新红星苹果为试材,研究了花芽生理分化期叶片内源多胺(PAs)的变化和外源亚精胺(Spd)对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芽生理分化期叶片内源多胺发生明显的变化,红富士苹果叶片内腐胺(Put)含量在5月29日达到高峰,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变化缓慢。而新红星苹果叶片内Put、Spd和Spm含量均在6月2日达到高峰。外源亚精胺(Spd)提高了花芽生理分化期红富士苹果叶片腐胺和亚精胺含量,内源亚精胺的含量在整个测定期都显著高于对照。对于新红星苹果外源Spd提高了叶片内源亚精胺和精胺的含量。外源亚精胺增加(Spd+Spm)/Put的比值,对红富士苹果效果好于新红星苹果。  相似文献   

2.
核桃花芽生理分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化时间段的确定、分化时期内源物质的含量及变化、分化时期外源物质的调控等方面,对有关核桃花芽生理分化研究进行了归纳.①在生理分化期上,雌花芽为5月上旬至6月上旬;雄花芽结束时间在3月下旬;雌花芽生理分化雌先型早于雄先型,雄花芽生理分化雄先型早于雌先型.②分别总结了雌花芽和雄花芽生理分化期的内源多胺、内源激素、内源营养物质(淀粉、蛋白、糖)的含量及变化趋势,以及POD对核桃雌雄花芽分化的推动作用.③在外源物质调控花芽生理分化上,雌花芽分化期合理喷施外源多胺、生长抑制剂(B9、CCC、PP333)能显著促进雌花分化,雄花芽生理分化期合理期喷施整型素能显著减少雄花芽分化量.  相似文献   

3.
内源激素及其受体在板栗雌花分化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板栗雌花分化期是花芽性别分化调控的关键时期,通过对板栗花芽性别分化的调控增加雌花数,降低雄花数是解决板栗低产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比较完全混合芽和雄花芽发育过程中重要激素含量变化及受体表达,研究重要内源激素在雌花发育时期的作用.[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花芽分化形态,采用酶联免疫法和GPC-HPLC-MS/MS法测定花芽中的内源激素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不同时期板栗内源激素受体基因TIR1、CRE1、GID1的表达量.[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完全混合芽可划分为:休眠后花序原基分化期、休眠后花序原基分化中期、花序原基分化后期、花簇苞片原基形成期、花簇原基分化期和花簇原基形成期6个发育时期.板栗雌花发育过程中花芽中内源IAA的启动时间早于ABA,且在以后的发育时期IAA都高于ABA,混合芽与雄花芽的IAA/ABA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但混合芽中IAA/ABA的峰值出现较早,所处的时期与IAA在混合芽中的启动时间一致.在雌花分化末期,IAA含量明显高于GA3和ZR,且在混合芽与雄花芽中IAA含量差异较大.板栗内源激素受体基因TIR1、CRE1、GID1在板栗雌雄花分化的前3个时期表达量变化较大,分化前期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后期,且CRE1、GID1在混合芽内的表达水平高于雄花芽.[结论]说明内源激素作用板栗雌雄花分化的关键时期可能在前三个分化时期,且IAA可能在雌花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番茄具芽分化活性愈伤组织(BDC)、根分化活性愈伤组织(RDC)和不具分化活性愈伤组织(NDC)中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培养的第6天和12天,多胺总量均是BDC>RDC>NDC.BDC在肉眼可见芽分化的前3天(培养第12天),其精胺、腐胺、尸胺含量显著升高,精胺含量分别为RDC和NDC的2.3倍和4.1倍;腐胺含量分别为RDC和NDC的2.4倍和1.5倍;尸胺含量分别为RDC和NDC的1.8倍和1.3倍.结合外源多胺的使用结果表明:外源尸胺和腐胺抑制芽的分化但促进根的分化,精胺对芽的分化有促进作用但对根的分化无效.提出了激素对离体培养物形态建成的调节作用可能通过改变内源多胺含量及其比例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MS培养基中添加0.05 mmol/L spd(亚精胺)处理的离体黄瓜去顶苗的雌花诱导率为46%,CK组(对照)的为5%,而5 mmol/L DCHA(二环己胺)处理的为0.检测发现:Spd处理的去顶苗的内源Spd含量、Spd含量/Put(腐胺)含量比值明显高于CK组和抑制剂DCHA处理的,表明高水平的内源Spd含量、Spd含量/Put含量比值有利于黄瓜去顶苗的雌花分化;Spd处理的内源Spm(精胺)、Cad(尸胺)含量明显低于DCHA处理和CK组,表明内源Spm、Cad含量的变化与雌花分化无直接的关系.由此可见,外源Spd是通过影响黄瓜去顶苗的内源Spd含量及Spd含量/Put含量比值变化,进而影响雌花分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蒜花期前后鳞茎内源多胺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薄层层析-荧光测定法研究了中国石蒜Lycoris chinensis花期前后鳞茎内源多胺质量摩尔浓度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内源多胺与中国石蒜花芽分化的关系。中国石蒜在不同发育期3种内源多胺存在有规律的非同步变化。腐胺和精胺2种多胺变幅较大,亚精胺变幅较小。在开花前的花原基分化期,腐胺质量摩尔浓度明显高于亚精胺和精胺,7月上旬外鳞片、中鳞片、内鳞片和茎尖中腐胺质量摩尔浓度分别为1.238,1.676,2.313,1.451 nmol.g-1,为同期精胺质量摩尔浓度的1.48,1.90,2.56,1.40倍,亚精胺的1.97,2.69,3.66和2.09倍;花期腐胺质量摩尔浓度下降,而精胺剧增,8月中旬外鳞片、中鳞片、内鳞片和茎尖中精胺分别为1.462,1.502,1.682和1.536 nmol.g-1,为同期亚精胺的1.87,1.90,2.04和1.76倍,腐胺的1.28,1.15,1.28和1.00倍。茎尖与内鳞片是鳞茎内源多胺最集中的部位。鳞茎4部分多胺质量摩尔浓度排序为茎尖>内鳞片>中鳞片>外鳞片。图4表2参12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天目铁木不同时期的雄花序3种内源多胺—腐胺(Put)、精胺(Spm)、亚精胺(Spd)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发现:(1)适宜的苯甲酰化反应条件为37℃、30 min。(2)将色谱条件设定为检测波长254 nm,流动相配比甲醇︰水为60:40,流速0.6 mL.min-1,柱温30℃,进样量5μL。在该条件下内源多胺出峰和分离效果最佳。(3)在采样期间,雄花序中Spd含量最高,Spm次之,Put最少,且3种内源多胺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变幅明显。采用优化的HPLC法可有效快速地测定天目铁木雄花序的内源腐胺、精胺和亚精胺,并初步揭示了雄花序发育过程中3种内源多胺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黄瓜种子中存在着腐胺、亚精胺和精胺三种内源多胺.高活力种子在萌发初期,精胺、亚精胺和腐胺含量逐渐增加,在12h时达到最大值、而低活力种子精胺、亚精胺和腐胺含量呈现下降.同时,腐胺与亚精胺和精胺含量之比,在高活力和低活力的种子均随着种子的萌发而逐渐下降,而精胺与亚精胺含量之比在萌发初期均呈下降的趋势,但萌发12h后,高活力种子其比值即转变为迅速的增加,而低活力种子至18h后才可见比值的缓慢增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RNA和DNA含量的变化模式与精胺和亚精胺含量的变化极相似.本文认为,种子萌发的能力与内源多胺含量变化有关,可能取决于多胺间的相对比值.  相似文献   

9.
李花芽分化与体内主要代谢产物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进一步探讨(木奈)李生长发育规律,提高(木奈)李的产量和品质,以5~6年生毛桃砧(木奈)李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花芽分化进程,同时测定体内某些物质含量的相应变化.结果表明:李花芽分化始于6月上旬,止于11月中旬,并可分为未分化期、生理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和雌蕊分化期7个时期.在生理分化期,体内含水量降低,可溶性糖、全氮、游离氨基酸和内源亚精胺等代谢产物含量出现高峰,内源腐胺、精胺代谢产物含量出现低峰,一旦进入形态分化盛期,则大量消耗各类营养物质,使物质积累水平下降,而腐胺、精胺含量变幅不大.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探讨李生长发育规律,提高李的产量和品质,以5~6年生毛桃砧李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花芽分化进程,同时测定体内某些物质含量的相应变化.结果表明:李花芽分化始于6月上旬,止于11月中旬,并可分为未分化期、生理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和雌蕊分化期7个时期.在生理分化期,体内含水量降低,可溶性糖、全氮、游离氨基酸和内源亚精胺等代谢产物含量出现高峰,内源腐胺、精胺代谢产物含量出现低峰,一旦进入形态分化盛期,则大量消耗各类营养物质,使物质积累水平下降,而腐胺、精胺含量变幅不大  相似文献   

11.
多胺在高等植物个体发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胺作为具有调控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与高等植物生长发育关系密切。大多数研究表明,多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种子萌发、植物生长与分化有促进作用。在植物花芽分化过程中,多胺水平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单独或混合外施Spm、Spd与Put能够促进花芽形成,增加花芽的数目。多胺对植物雌雄蕊、果实的发育与坐果具有重要调节作用,雌花与雄花所包含的多胺在种类及数量上均有差异。而多胺延缓衰老的作用在植物中普遍存在。因此,多胺参与了高等植物个体发育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两系杂交稻胚乳内源多胺及其与粒重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粒重差异明显的两系杂交稻为材料,研究上部籽粒和下部籽粒胚乳内源多胺变化及其与粒重的关系.结果显示:灌浆前期,籽粒中Put(腐胺)、Spd(亚精胺)和Spm(精胺)的含量,上部籽粒高于下部籽粒,粒重大的组合高于粒重小的组合,尤以Put和Spd更明显;籽粒胚乳中Spd和Spm的含量,以及Spd/Spm,Put/Spd和Put/Spm的值与实粒平均千粒重呈正相关。表明多胺特别是Spd和Spm对水稻籽粒充实和增加粒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内源多胺在蟠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方法]对石河子地区主栽蟠桃品种贵妃红进行自花、异花授粉,并以天然授粉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授粉方式下贵妃红果实发育过程中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在贵妃红果实发育过程中,亚精胺(Spd)、腐胺(Put)和精胺(Spm)的含量变化均呈现先增加再减小的趋势,在果实授粉后第6周达到最大;且果实发育过程中亚精胺(Spd)、腐胺(Put)的含量始终明显高于精胺(Spm);自花、异花授粉后的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内源多胺水平均高于天然授粉.[结论]在蟠桃品种贵妃红果实发育开始,自花、异花授粉以及天然授粉组合的多胺水平差别不大,但是在授粉后,异花授粉组合的果产内源多胺的合成速度明显增高,在果实的发育后期,多胺的水平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4.
以一年生平邑甜茶幼苗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盐胁迫下平邑甜茶叶片内源游离态多胺、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以及外源多胺和多胺合成抑制剂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平邑甜茶叶片中MDA含量显著增加,精胺(Spm)和亚精胺(Spd)含量明显降低,腐胺(Put)含量显著增加,(Spd+Spm)/Put显著降低,多胺总量...  相似文献   

15.
以Peng柑果实为试材,就果实成熟期及贮藏期内源多胺和水杨酸含量变化以及用多胺和水杨酸浸果的保鲜防腐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实成熟期及贮藏的较高的多胺和水杨酸含量有利于采后贮藏保鲜;果实采后用100mg/kg的腐胺、亚精胺、精胺或400mg水处理处理,贮藏3个月后,腐烂率和失重率仅为对照的1/6 ̄1/2,其防腐保鲜效果以水杨酸和精胺最佳,其次为亚精胺和腐胺。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促进切花菊‘神马’(Chrysanthemum morifolium‘Jinba’)开花的最佳亚精胺(Spermidine,Spd)溶液浓度,采用整株喷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1.0 mmol/L)的Spd对成花诱导期间顶芽和叶片多胺(Polyamines,PAs)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mol/L处理提高了成花诱导前期和中期顶芽内Spd的含量,提高了中期时顶芽内精胺(Spermine,Spm)的含量,降低了前期叶片内Spd的含量。1.0 mmol/L处理区成花诱导中期顶芽内Spd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但是在后期顶芽和叶片内腐胺(Putrescine,Put)含量都突然升高;0.01mmol/L处理变化与对照相差不大。虽然0.1 mmol/L和1.0 mmol/L处理均增加菊花的舌状花数,但前者可以提前2 d开花,延长盛花期天数,而后者则延迟2 d开花,并缩短盛花期天数3 d。结果显示,Spd与小花原基分化有密切关系,0.1 mmol/L Spd促进菊花开花,1.0 mmol/L Spd则抑制开花。  相似文献   

17.
18.
以新疆塞买提杏为试验材料,用质量浓度为0.01 g/L 的水杨酸(SA)以减压渗透方式处理,置于温度为0℃、90%~95%相对湿度的冷库贮藏.定期测定杏果实的冷害指数、腐胺(Put)、精胺(Spm)及亚精胺(Spd)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水杨酸处理可以明显降低杏果实冷害指数和腐胺的含量,冷害较对照推迟7d 发生,并显著提高精胺和亚精胺的含量,使其在冷藏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水平.试验结果说明,水杨酸处理能够有效的减轻杏果实冷害的发生,与水杨酸对内源多胺含量变化的影响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对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PAO)活性及腐胺(Putrescine,Put)、亚精胺(Spermidine,Spd)和精胺(Spermine,Spm)等3种多胺(Polyamines,PAs)含量的变化动态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花后果皮PAO活性变化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但从种子中未能检测到PAO活性;花后第2d果皮中的Spd含量最高,随后Spd和Spm含量变化大致呈“W”型,而Put含量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花后第2d,种子中的Put、Spd和Spm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在果皮中的含量,但在花后第2—8d迅速下降,随后降速趋缓;花后果皮和种子中3种PAs的总含量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且花后第2~8d种子中的PAs总含量远高于果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