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为实现农业信息化和智能化中实时性应用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温室实时监测系统设计方案。[方法]根据温室系统中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的应用特点,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温室监测系统的体系结构,并针对WSN中低功耗自适应集簇分层型协议(Low-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LEACH)存在的负载均衡策略不完备性及系统高实时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实时阈值路由算法(Real-time Threshold Routing Algorithm,RTRA)。[结果]通过MATLAB对RTRA的网络生存期和网络时延性能测试发现,在相同测试环境中,RTRA较LEACH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节点能量,延长了网络生存期,该算法能够满足农作物温室系统对实时性和节能性的要求。[结论]该试验设计的智能温室监测系统满足了实时性需求,为农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研究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基于物联网的设施农业远程智能化信息监测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应用和推广已成为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针对现有农田、果林等大面积栽培种植区域土地利用率低、人力物力浪费严重等问题,开发一套基于物联网的设施农业远程智能化信息监测系统,设计无线局域网Zig Bee与无线广域网GPRS多网络融合的通信模式,构建底层无线传感网络(WSN),以采集农田作物生长及环境信息。基于组态软件设计信息中心显示界面,开发智能信息监测软件,以远程、实时监测现场农作物生长状态,集参数监测、网络通信、数据分析及图表显示为一体,突破地域限制,提高数据的共享性。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在信息无线采集与传输、远程环境监测以及智能化分析等方面均满足实际需求,同时具有很高的实时性与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3.
农业物联网为智能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为了提高农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在深入分析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物联网技术和农产品监测技术,应用传感器、数据传输和3G网络等技术建立了农业信息智能监测系统。描述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拓扑结构,详细介绍了该系统各子系统的设计方案,并以此促进农业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物联网传感技术在大棚草莓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物联网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1-4]。通过物联网技术,管理者不仅可以实现远程信息感知、远程主体监控,也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远程主体。由于物联网的巨大技术优势,我国将物联网作为推进产业信息化进程的重要策略。而农业作为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其信息化、智能化的程度尤为重要[5]。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具有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农业大棚的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需求,构建了一种互联型的农业大棚智能测控系统。系统前端由WSN负责大棚环境参数的采集和控制,利用Zigbee技术进行组网。网关产生本地控制策略以及与管理平台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重点阐述了传感器节点和网关的设计。通过实地应用测得,该系统的WSN网络通信稳定,传感各节点参数采集精确,满足工程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6.
Zig Bee组网技术在智能温室系统中的运用,解决了传统数据信息的交互方式,提升了温室内部温度、湿度的控制能力,实现农作物生长状态的实时监控,满足了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对于控制技术的使用需求。文章以Zig Bee组网技术作为切入点,从多个维度出发,持续推动智能温室系统创新优化工作的开展,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与信息化。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温室大棚管理与监控水平,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一种温室大棚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农作物生长环境参数采集存储、WEB客户端信息处理、预警分析和温室设备的智能控制等,实现了大棚的科学化管理和对农业大棚的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系统结合各种信息技术和智能温室大棚的生产管理需求,采用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3层体系结构进行系统构建,包含了实时数据采集、网络监控、大数据分析平台、设备操控模块。  相似文献   

8.
为了方便对温室环境的监控和控制,使用Netty网络框架设计了一个农业物联网服务器系统,能够简化物联网服务器端的开发,实现下位机与上位机的实时通信。本文阐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总体设计,以期为实现大棚农作物生长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针对温室环境监控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GSM无线技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技术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该系统以GSM网络为远程通信平台,以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监测和近距离通信平台;采用ARM9微处理器和MSP430单片机为核心构建系统硬件平台实现对温室环境的远程监控。该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可扩展性强和装设灵活等特点,是一种实现智能监控温室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温室环境监控存在的地域、距离限制以及监控系统布线冗杂、数据时延性等问题,设计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和可编程控制器(PLC)的温室监控系统。首先以CC2530芯片为核心,搭建了基于ZigBee的星型拓扑无线传感器网络。然后设计WSN与PLC的通信协议,实现环境检测数据的实时动态传输。最后,提出PLC现场控制的温湿度模糊控制策略,以应对温室控制的强非线性。该系统传感网络组网灵活,温室数据实时远程发布,为物联网和PLC现场控制系统融合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综合农业园区农业物联网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升综合农业园区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提高农场生产效率与效益,设计了综合农业园区农业物联网前端信息采集系统和后端智能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开发了物联网信息采集设备及农业智能化控制装备;前端信息采集结合传感器节点、无线传输网络和传感器配置等进行信息采集,后端智能控制系统结合专家系统、农业智能化变频灌溉系统、自动温室控制系统等进行智能化控制。开发的系统和仪器在浙江海宁的实际应用收到了较好效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对现代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农业管理的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大棚管理工作量,针对传统有线大棚农业环境监测系统信息存储的局限性、移动测量的不变性以及有线通信方式难以扩展、升级等缺点,设计出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大棚农业监测系统方案。通过对传感器节点的相关性能的测试和验证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可靠地对目标监测区域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因素进行远程采集和传输,大大减少人力投入、降低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日光温室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本文设计了基于四层物联网架构的日光温室智能控制系统。感知层组建ZigBee无线传输网络,实现温室环境数据采集和农机装备控制。接入层设计了温室智能控制终端,支持多种协议转换解析,实现了异构设备和网络的接入和共享。网络层基于MQTT协议传输,实现了本地和云端数据的双向传输。应用层开发日光温室智能控制云平台,具有数据采集分析、远程智能控制、策略模型自主学习等功能,实现对温室的精准、智能、联动控制。本系统经过一个茬口的椰糠无土栽培高品质番茄的试验显示,日光温室软硬件的集成应用创造出作物最佳生长环境,每亩每年产量提高11.4%,节省人工33%,实现了温室环境的实时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14.
李琼杨军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2):2109-2112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低功耗协议,使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来进行温室环境监测更节能。【方法】以温室环境监测系统为背景,提出一种改进后的低功耗LEACH协议,并利用NS2仿真软件对改进后的协议进行仿真验证及分析。【结果】改进后的协议能够通过简化簇头选择的过程和加入数据融合模型来节约能量,减缓节点死亡的速度,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结论】改进后的协议(New DA)比LEACH协议更适合在温室监测系统中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提高温室控制系统的性能。[方法]将CAN总线应用于温室控制中,建立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控制系统。[结果]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具有布线简单、系统控制器稳定、数据传输可靠性高等特点,满足温室环境的要求。[结论]将CAN总线应用于温室控制中,改善了温室控制系统的通讯性能。  相似文献   

16.
北方日光温室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日光温室智能监控系统,能够推动我国北方日光温室设施园艺现代化,对日光温室的智能监控有助于提高设施园艺的产量,实现对日光温室的现代化管理。针对中国北方日光温室设施农业环境数据的监测与环境控制需要,设计了一套以ST公司的STM3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并符合北方日光温室环境的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综合运用传感器技术,自动检测技术和通讯技术等实现对日光温室温度、湿度、光照度、CO2浓度的采集、存储、显示、监测和控制,并对采集到的温室环境因子数据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完成了对环境温室的实时遥测,遥调和遥控,同时能提供各温室环境因子的历史记录和数据。运行结果表明:该智能监控系统运行稳定,测量结果准确可靠,扩展性强,可以满足控制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蔬菜大棚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郭清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487-4488
[目的]研究蔬菜大棚智能温度控制系统。[方法]设计一种基于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智能蔬菜大棚温度控制系统,详细阐述了该系统温度采集、温度显示、控制系统、加热器控制电路等系统硬件的设计思想,改进了系统的控制算法,最后利用MATLAB进行系统仿真。[结果]采用模糊控制结合PID控制改进了系统的控制算法。仿真曲线说明该系统有较好的控制和跟踪性能,控温精度较高,还可以和上位机组成二级计算机控制系统,便于实现生产的集中管理。[结论]该研究设计的蔬菜大棚智能温度控制系统人机界面良好,操作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高,造价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个智能农业环境监测系统,系统通过Internet和GPRS网络,远程实时监测农作物种植地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嵌入式Linux终端接收Zigbee网络各节点的环境数据,将数据存入到数据库中,同时可以发送给远程监控中心。远程监控中心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入数据库,并且进行数据分析,实现远程调控,优化作物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9.
多功能智能温室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8086-8088
设计了一个基于无线传输的单片机控制智能温室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实现实时采集温室参数信息,利用红外对射模块实现入侵报警。给出了该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设计,结合有线和无线通讯技术,将从机的采集信号实时传送计算机,经过数据比较处理,发送控制命令,实现温室大棚的最优控制,从而提高温室大棚的农产品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