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推行节能建筑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节能建筑的概念:建筑节能包括建筑物自身的隔热保温功能、建筑材料生产中的能耗及房屋采暖降温的能耗等。节能建筑系指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和满足室内热环境质量条件下,通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采暖空调系统运行效率和自然能源利用等技术措施,使建筑物的采暖与空调能耗降低  相似文献   

2.
拆装型黄麻纤维后墙温室墙体传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实现日光温室的全年型生产,设计了拆装式黄麻纤维后墙温室,以探讨黄麻纤维材料作为温室拆装墙体的可行性。[方法]以拆装式黄麻纤维后墙温室为试验温室,以当地传统黏土砖后墙日光温室为对照,对温室墙体的热工性能、传热特性以及室内热环境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冬季温室内部气温保持在4℃以上,黄麻墙结构保温效果良好;夏季黄麻墙拆除后,室内最高气温在40℃以下。温室墙体内、外表面温度受太阳辐射及室内、外气温的共同影响,呈现与气温相同的日变化规律。室内气温、墙面温度影响墙内各深度层次的温度分布,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是由内表面向外表面沿厚度方向递减。与砖墙相比,黄麻墙蓄热性能较低,但保温隔热效果较好,能量利用率较高。[结论]黄麻纤维材料保温隔热性能较好,质量轻便于安装与拆卸且建造与维护成本较低,因此可作为一种新型温室墙体材料。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6—2019年浙江省种植屋顶的温度数据,对比覆土蓄水种植和建材隔热2种屋顶,从夏季隔热与冬季保温2方面论证覆土种植屋顶的生态节能效果。结果表明,盛夏时,建材隔热屋顶的板顶温度变化剧烈,平均温度比气温高8.7 ℃,昼夜温差介于10.0~39.1 ℃,平均达25.0 ℃,日变化趋势与气温一致。板底(室内)的昼夜温差在1.2~6.5 ℃,平均为3.7 ℃。而覆土种植屋顶的板顶、板底温度呈平稳趋势,平均昼夜温差分别为0.6、0.9 ℃,在0.2~2.6 ℃小幅变化。经比较,夏季高温时,覆土屋顶的室内温度比建材隔热屋顶低2.5~3.0 ℃,具有更佳的隔热性能。冬季低温时,覆土蓄水屋顶温度平稳且整体高于建材隔热屋顶,室内温度比后者平均高4.52 ℃。屋顶覆土蓄水增加了室内温度的舒适性,真正实现了“冬暖夏凉”的生态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豫西地区地坑窑的热舒适性及影响成因,在冬季和夏季对河南三门峡市曲村的生土地坑窑进行室内外热环境监测,选取相同位置的地上普通砖房建筑作为对照,利用人体热舒适模型对两者室内外热环境和舒适度进行定量分析、对比与评价。结果表明,冬季地坑窑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地面普通建筑4.16℃,黑球温度高于地面建筑5.17℃,夏季窑室内平均空气温度低于地面建筑3.1℃,黑球温度低4.06℃;冬夏两季地坑窑室内热舒适均优于地上普通建筑,测量期间夏季和冬季窑室内分别有100%和44%的时间处于舒适范围,地面砖房建筑内分别有22%和11%的时间处于舒适范围,其中,夏季热舒适优于冬季;空气温度是影响窑洞室内热舒适的首要因素,黑球温度是影响室外院落热舒适的首要因素;但冬季窑洞内部保温性能较低,夏季通风不畅,室内湿度高达71.97%,冬季窑洞室内温度是更加急需改善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我国奶牛舍在寒冷地区应用时保温隔热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建筑热工评价和奶牛热应激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对寒冷地区开放式和密闭有窗式2种牛舍的围护结构热阻进行测算,对牛舍内夏季的热环境参数进行测试并采用温湿指数和奶牛皮肤温度指数对奶牛的热应激程度进行评估,基于已有研究对牛舍内冬季的热环境进行理论预测,对寒冷地区应用不同建筑形式的奶牛舍的舍内热环境舒适性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开放式和密闭有窗式牛舍的屋面热阻值基本满足要求,但侧墙热阻值均显著低于该地区要求的墙体低限热阻值;2)在夏季,2种建筑形式的牛舍在寒冷地区均可提供较舒适的舍内热环境,舍内奶牛热应激问题不显著;3)冬季应用时舍内温度均无法满足要求。开放式牛舍应用于我国寒冷地区时无法提供适宜的舍内热环境,建议采用密闭有窗式牛舍,要求其墙体热阻值≥ 1.137 m2·K/W,屋面热阻值≥1.459 m2·K/W。  相似文献   

6.
天津一种典型砖墙日光温室热环境现状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天津一种典型的砖墙日光温室进行连续2个冬季的热湿环境现状测试.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日平均气温大部分时间可维持在10℃左右,最冷时仅为5.0℃;日最低气温1月份平均为3.4~5.5℃,极端日最低气温为0.8℃,此温度持续过长则会造成植物的冷害;温室内夜间温度较低,12-02月份室内夜间平均气温最低仅2.5℃;夜间室内外温差为10~15℃.1月份室内白昼平均相对湿度为66%,当采用无土栽培时,湿度仅50%左右;夜间室内相对湿度在整个测试期间都高达99%.可见,日光温室温湿环境大多适宜植物的生长,但仍存在低温和高湿等不利因素.可通过提高屋面透光性、增强北墙吸收太阳辐射作用、增强维护结构蓄热保温性、加强透风并改良栽培方式等方法改善日光温室的环境性能.  相似文献   

7.
2组轻型木结构建筑外墙热湿耦合性能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处冬冷夏热的中国南京地区建筑A(软木)和建筑B(防腐木)2幢轻型木结构建筑4种外墙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结构材料的热物性和热湿性参数,并对墙体的热工性能及其热湿耦合性能进行了模拟及其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墙体传热系数、室内外温湿度以及室内外露点温度值的模拟值和实测值的结果一致,可有效利用WUFI模拟预测建筑外墙的保温特性;2幢轻型木结构建筑均适用于严寒地区,建筑A的整体保温性能优于建筑B,且合理优化设计建筑外墙组成结构是建筑外墙保温的关键;轻型木结构建筑具有良好的温湿度调节作用,建筑A的温湿调节性能高于建筑B;2幢轻型木结构建筑全年室内平均相对湿度分别是54.92%和56.13%,全年温度及冬季相对湿度均在全年温度18~28℃、冬天相对湿度30%~80%的适宜区间内,墙体设计适用于南京夏热冬冷气候区;4种墙体结构的室内墙面霉菌孢子萌发可能性较小,不易产生霉菌。  相似文献   

8.
石家庄农村处于寒冷地区,为加强农村建筑的保温隔热效果,提高室内舒适性,根据当地传统做法以及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习惯,从外墙、外门窗、屋面及地面进行分析,因地制宜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同时为寒冷地区农村建筑节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住宅建筑室内热环境研究的不足,以曲靖师范学院一自然通风房间为对象,对其室内温度、湿度、风速、墙面温度、地板温度、天花板温度、室外环境温度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地测试,对室内空气平均温度、平均辐射温度、PMV(predicted mean vote)值和PPD(predicted percentage of dissatisfaction)值进行了计算.为便于快捷预测和调控云贵高原干季室内热环境,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室内外主要参数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获得了一些相关性较好的回归方程,在相似气候下对热环境预测和设计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温室墙体     
<正>墙体作为日光温室的建设基础和热介质(贮热、隔热),构成中国温室的特色,由于温室建筑费用昂贵,关于温室墙体的热特性、结构、高矮研究难度较大,也因为温室墙体温度测试困难等问题,使得墙体的研究受到许多的限制。本期从结构设计、材料、类型等方面,介绍了日光温室墙体保温、传热、蓄热等性能,以及日光温室墙体结构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发能代替传统保温被且性价比更高的新型日光温室保温被。[方法]朝外面料分别选用了淋膜无纺布、淋膜军用基布、珍珠棉(EPE)复合黑色PE编织布、无纺布复合黑色PE编织布,朝里面料选用了强力无纺布;芯材分别选用了喷胶棉、杂羊毛、珍珠棉(EPE)、化纤棉、微孔发泡材料,试制了5种保温被,通过静态检测及室外试验,以市场主流保温被(牛津布+化纤棉)和(淋膜无纺布+化纤棉)为基准,对照分析了其保温性,且对面料测试了抗拉强度。[结果]静态检测报告表明,喷胶棉保温被和杂羊绒保温被的保温率分别为84.0%和83.3%,而淋膜化纤棉保温被和牛津布化纤棉保温被的保温率分别为75.0%和65.0%。室外试验表明,当室外温度最冷为-24.4℃时,喷胶棉保温被保温效果最好,室内温度达5.4℃;室外平均温度为-9.3℃时,室内平均温度为14.7℃;其次是杂羊绒保温被,室外温度为-24.4和-9.3℃时,室内温度分别达4.2和14.3℃;最差是牛津布化纤棉保温被和淋膜化纤棉保温被,室外温度为-24.4℃时,室内温度分别是2.8和3.6℃。[结论]喷胶棉保温被和杂羊毛保温被性能良好,可作为日光温室的新型高效保温材料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寒冷地区输气管道站场日益增多,但对站场保温设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为了保障站场运行安全,节约运行成本,开展了站场保温设置原则及必要性研究。通过模拟保温对停输管道温降的影响,分析了保温设置对维持管壁温度的效果;通过模拟保温对站内热损失的影响,分析了保温设置对节约运行成本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设置保温对维持停输后管壁温度、降低站内温降损失效果显著。提出以下原则:根据达到设计输量年限确定站场是否设置保温;加热设备选型需要充分考虑站内温降等工艺参数。该研究成果已在中国东北地区哈沈线、中俄东线等工程中应用,并可进一步指导后续同类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日光温室土质墙体温度场模拟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日光温室墙体中温度梯度及其变化规律对于日光温室墙体的蓄热保温性能分析评价、设计与建造有着重要的意义。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采用自制多点温度测试仪,对山东泰安地区日光温室土质墙体的温度进行采集,并与ANSYS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温度场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相吻合。进一步模拟结果表明,墙体蓄热/放热层一天中呈周期性变化,保温隔热层随外界温度变化较小,墙体下部温度较高,且在水平方向上温度梯度变化较小,在10~14℃持续时间长且稳定;距墙体内表面0.2 m处温度最高,并沿墙体厚度方向逐渐平缓降低,墙体外表面温度最低。基于模拟结果,对山东省泰安地区日光温室土质墙体进行结构优化,其最小厚度应为2.2 m,蓄热/放热层为0~0.5 m,保温隔热层为1.3~1.7 m。  相似文献   

14.
日光温室墙体不同保温材料对其保温性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保温材料应用是提高日光温室保温性能重要措施之一,文章选取常见保温材料聚苯乙烯泡沫板(EPS),聚苯乙烯挤塑板(XPS),酚醛酯板(酚醛树脂),聚氨酯(聚氨基甲酸酯)作试验材料,在温室其他参数一致前提下,以日光温室典型夹芯墙体为对照,对比墙体相同热阻值下日光温室墙体不同保温材料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聚氨酯外保温复合墙体表现最优,XPS外保温处理效果次之,酚醛酯最差。聚氨酯外挂有效热积累量分别较对照提高1.021 MJ·m~(-2),较其他处理最大提高0.835 MJ·m~(-2),温室晴天、阴天气温比对照分别提高2.3、2.0℃,日平均地温提高1.6℃,晴天、阴天气温较其他处理最高分别提高1.2和1.1℃,日平均地温提高0.8℃。综上,聚氨酯可作为日光温室墙体外保温推荐材料。  相似文献   

15.
金玲  刘妍华  贾佳一  葛平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83-10486
爬狮类住宅是潮汕地区在农村传统住宅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类重要的现代农村住宅,对其进行研究可为农村节能住宅设计提供有效依据。该研究选取汕头市金浦镇的单层爬狮住宅、保留天井的多层爬狮类住宅、取消天井的多层爬狮类住宅3种典型的爬狮类住宅,进行室内温湿度实测,并使用Ecotect进行室内光环境模拟,综合比较3种典型爬狮类住宅的室内光热环境。研究结果表明:①应保留开敞的厅堂等灰空间;②夜间应将室外较凉的空气引入室内,这有利于住宅夜间降温;③打破传统爬狮类住宅对北向墙面不开启外窗的束缚,可以改善采光效果,建议使用屋顶隔热构造;④多层住宅的天井增加的顶盖会影响室内热环境,对气候调节的作用效果不如单层住宅。  相似文献   

16.
冬季地表层温度测试及其对地埋沼气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哈尔滨地区地表层温度对地埋式沼气工程的影响,对哈尔滨地区地表层地面至地面-3m内的温度变化规律进行了一年多的跟踪测试。结果表明,哈尔滨地区地埋式沼气池由环境提供的温度距离厌氧发酵所需要的温度都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对沼气池的加热保温以及精确的温度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日光温室墙体特性及性能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为了确保蔬菜安全越冬生产以及温室内的温度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着重于提高日光温室的节能效果、探索能有效提高温室热环境的墙体材料及组成,研究针对塔城地区温室现状进行资料收集和数据测试,根据热工学原理,结合地域、土壤、经济等因素,对不同结构墙体进行总结和对比,引用结构相同、材料不同的温室环境温度测试结果,选择最优化的蓄热保温材料,提出最优化的温室墙体结构方案.从而改善温室的保温蓄热能力,提高温室围护结构的整体性能,降低投资成本,使得农户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8.
城市热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它与城市气候、城市生态、城市灾害有着重要的联系.以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为研究区,选取近10年MODIS的夜晚地表温度(LST)产品MOD11A2,分别采用质心迁移、景观格局指数、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京沪穗三地近10年的不同等级热力景观质心迁移演变、格局变迁和空间集聚特征.主要结论为:三地热力景观随郊区向市中心趋近,体现了由低温区、次中温区向中温区、次高温区、高温区过渡的趋势;三地的中温区所占比例最大,城市热力景观破碎度三地中上海市最高,5种热力景观比较,次中温区和高温区的破碎度最高;城市热力景观离散度三地中北京市最高,低温区和高温区的离散度较高.热环境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三地均以高温-高温区,低温-低温区集聚为主,北京、广州高温-高温区分布于南部,且集中成片分布,而上海市高温-高温区分布比较离散,相对较为复杂.从分布面积来说,10a中北京、上海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而广州则持续减少.总体而言北京热环境恶化,而广州、上海热环境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9.
南方日光温室的结构、环境特点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日光温室是一种冬季保温效果优良的设施类型,其长度50 m,跨度8 m,南面肩高1.7 m,北面顶高3.85 m。东、西、北三面由支柱、聚氨基泡沫板、多功能薄膜为主要材料构成可以拆卸的保温墙,南面由钢管弯曲而成的屋架、支柱及覆盖在屋架上的多功能薄膜、保温被和卷帘机组成。为了加强通风降温性能,在南、北屋面和北保温墙上都设计安装了通风窗。南方日光温室光照强度、温度的日变化呈现出早晨和傍晚较低、中午高的趋势,湿度则呈相反的趋势。与普通大棚相比,南方日光温室的总进光量较大。由于南方日光温室夜间有外保温被覆盖,与露地温差可达4.7~12.7℃,可使室内气温维持在5℃以上。南方日光温室的气温晴天上升较快,中午可达到40℃以上,需开窗通风降温。由于南方日光温室密封性较好、温度高、相对湿度高,需适当通风降湿。番茄种植的结果表明,南方日光温室可明显改善一月、二月和三月份番茄生长的环境条件,生长期和采收期可延长一个月,产量增加2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