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杨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727-20728,20746
对新生代农民工抗逆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抗逆力培养的内在机制,即:从社会方面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网络,提高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接纳能力,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和就业问题提供保障措施等。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就业培训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顺利实现非农就业的关键。在回顾新生代农民工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变迁特征,给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实施要点,以期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促进其非农就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以兰州市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4个区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对象,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工作状况、就业环境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依然存在就业层次低,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收入低;工作稳定性差;劳动合同签订率及社会保险参保率较低等。就业技能缺乏、就业渠道狭窄、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职业期望值过高...  相似文献   

4.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力之一,在其诸多问题中,就业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这势必对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企业、政府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同时也阻碍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政府、企业环境和人力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推进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公共福利;加强企业内涵建设,创造和谐工作环境;大力提升人力资本,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90后”农民工作为我国特有的存在群体,是新生代农民工里的新生力量。他们的就业问题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90后”农民工存在缺乏就业技能、职业流动快、创业能力低等问题。为解决就业问题,可从“90后”农民工的就业现状以及就业困境出发,从提升就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指导、增加就业岗位容量等方面促进“90后”农民工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化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提升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影响深远。由于农民工自身、企业及政府三方面的因素,导致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创业能力缺乏、职业发展可持续性不足、职业认同感不强、职业素养缺失,总体就业能力弱;提出通过强化自身提升意识、积极应对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提供培训平台,政府改革并改善相关制度等措施来促进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特征、教育、生活、就业现状,分析了教育对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技能及社会地位的现实意义。提出了转变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观念,企业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政府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人社部印发《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2019—2022年)》(以下简称《计划》),要求各地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带动农民工队伍技能素质全面提升。在就业和培训方面,新生代农民工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体现出的特质是"两高、两强和两低",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技能提升意愿强、创业意识强;就业稳定性低、技能水平低。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强烈的市民化需求却因就业问题而严重受阻。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有助于他们退出农村、进入和融入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意愿和能力也影响着他们就业。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存在的市场供需不平衡、制度不公平、渠道不完善、地域不平衡问题,从调整供需结构、构建公平环境、完善信息渠道、统筹城乡区域4个方面,提出推进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就业与市民化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魏顺宝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330-8333
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我国发表在各种核心期刊上的69篇有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当前国内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重点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内涵、就业困境以及解决困境的对策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With the gradual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speed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the number of migrant workers is increasing.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is group in cities determine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and are of great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to Chines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well-off society. This study took the migrant worker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ook the representative new-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as the respondent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employment status. The study focused on these aspects, such as nature information, employment selection, employment quality, and social security, etc. Finally, it provided valuable ideas and methods on the reasonable solutions of the employment problems of the migrant workers to better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and improve their living qualities.  相似文献   

12.
在对山西省18个县外出务工农民进行实地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山西省外出务工农民基本特征,采用修正后的Mincer模型,对影响山西外出农民务工收入的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性别、有无技能等因素对务工收入的影响较为显著,而教育水平及本省范围内务工地点对务工收入的影响不太显著。因此,为了提高山西外出农民务工收入,必须采取培训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拓展就业空间、推进农业产供销一体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辽宁省不同规模城市1 225个农民工的抽样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从代际与城市差异视角分析农民工技能培训选择。研究发现:71.67%的农民工愿意参加技能培训,新一代农民工较老一代农民工、大城市农民工较中小城市农民工技能培训需求更高。进一步考察农民工对技能培训内容的选择,发现越年轻、受教育程度越高、职业类型水平越高的农民工对技能培训内容的选择越趋于高级化。研究从加强技能培训前置、实施差别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体系、加大对企业的培训支持力度、完善基于需求的技能培训机制4个方面提出促进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高低对中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有重要影响。从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入手,阐述了莒县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分析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要构键“一主多元”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采用“二课堂一跟踪”培育模块,旨在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5.
胡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761-22762,22792
以农民工创业能力评价为研究内容,首先针对农民工创业的特点以及农民工创业能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从农民工创业的思维能力、行为能力、语言能力3个方面,构建了对农民工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构建两两比较矩阵,得出相对重要性权重。并给出了应用该指标体系评价返乡农民工创业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新生代农民工归属感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现代职业"的培养,应从职业发展视角出发,主张政府、企业、社会各尽其责,从而实现现代职业期望,使新生代农民工能够从处于双向边缘化位置转变为拥有双向选择权的主动位置。  相似文献   

17.
邵雪亚  邵前程  魏昭林  黄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64-15966,15969
[目的]对重庆市北碚区返乡农民工生活、思想、就业等现状展开调查研究,并就返乡农民工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方法]按行政区范围将北碚区划分为3个不同类型区,采用文献资料法、抽样调查法、座谈法、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返乡农民工状况。[结果](1)返乡后农民工生活质量明显下跌,但不同区域间存在差别;(2)返乡农民工大多希望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提高自身技能,以便就业、创业。[结论]政府加大对返乡农民工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返乡农民工技能水平,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是解决返乡农民工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女性农民工就业能力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占华  赵颖霞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389-2392
就业能力是劳动者实现和保持就业的能力.影响女性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因素是复杂的,包括个体特征因素、个体周边环境因素及外部环境因素等.提升女性农民工的就业能力,要针对女性农民工的特点,从政府、企业和个体等层面寻求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利用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相关数据,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专业技能、工作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是影响模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专业技能对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较大,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对男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较大。建议通过以下途径提高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重视就业教育,搭建校企合作桥梁;注重专业学习,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强政策引导,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农民工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改变传统技能培训方法,创新培训模式,开展学分制、校企合作办学,利用网络平台,拓展技能教学内容,这样农民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培训模式,有利于解决农民工培训难、考核难等问题,可以提高农民工技能培训质量,提高农民工就业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