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对田间小麦叶片进行无损监测,从数字图像处理的途径探讨田间小麦旗叶几何表型的测试方法,以期建立小麦旗叶几何表型与氮肥管理的关系。[方法]以宁麦 13 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不同的氮肥处理,并采用数码相机及辅以数字图像处理的技术手段,探讨小麦旗叶的叶面积、长度和平均宽度与施氮量的关系。[结果]肥料处理是影响小麦旗叶几何表型的重要环境因子,不同的氮处理可令旗叶面积变化达 4 倍,小麦旗叶长度也可从 15.87 cm 增长到 25.33 cm,因此小麦旗叶几何表型是鉴定前期肥料供应量的显著特征。旗叶表型与氮处理之间的高精度拟合关系表明该无损检测技术是研究小麦田间表型、氮肥及环境因子响应规律的可靠技术手段。[结论]该研究表明使用带标尺刻度的动态背景板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获取田间无柄及小叶作物几何表型的有效手段,其为田间条件下作物叶片器官生长动态的无损监测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消费级无人机搭载数码相机更好地用于小麦长势快速监测。[方法]于2015—2017年开展涉及2个小麦品种和4个施氮水平处理的田间小区试验,在小麦关键生育期采用大疆精灵3专业版无人机自带的数码相机获取试验区数码影像,并提取6种颜色指数,同步取样并测定叶面积指数、叶片干物质量及叶片氮积累量等小麦长势信息,在小麦抽穗前、后及全生育期分别运用指数函数和随机森林算法定量分析长势信息与颜色指数的关系。[结果]在小麦各生长阶段,指数函数模型表现较好,可见光大气阻抗指数(visible atmospherically resistant index,VARI)、超红指数(excess red index,ExR)和归一化绿减红差值指数(normalized green minus red difference index,NGRDI)与叶面积指数、叶片干物质量和叶片氮积累量的相关性均表现较好,继而分别建立了基于VARI、ExR和NGRDI的叶面积指数(R~2=0.71~0.82)、叶片干物质量(R~2=0.42~0.71)和叶片氮积累量(R~2=0.52~0.76)的指数函数监测模型。独立试验数据的检验结果表明:在抽穗前及全生育期,ExR(R~2=0.45~0.70和0.42~0.62)监测模型估测的叶面积指数、叶片干物质量和叶片氮积累量与实测值拟合性更好,在抽穗后期,VARI(R~2=0.68~0.72)监测模型估测效果更好。[结论]结合小麦各生长阶段指数函数监测模型,利用无人机搭载数码相机可以快速无损监测小麦长势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底肥施用量对肥力较低的滨海黏质脱盐土条件下的稻茬麦产量构成和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苏北地区主要栽培品种之一的淮麦2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稻茬麦底肥用量对小麦茎蘖动态、产量结构、花后旗叶SPAD值动态变化、旗叶面积及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较高磷肥投入对小麦茎蘖动态变化、产量结构、花后旗叶SPAD值、叶面积、氮肥利用率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以尿素150 kg/hm~2+磷酸二胺300 kg/hm~2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结论]在肥力较低的滨海黏质土壤条件下,应该重视氮、磷肥平衡施用,充分发挥作物的生产潜能。  相似文献   

4.
曾繁薇  张春艳  杨允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280-10281
[目的]为大叶黄杨与金边黄杨的培育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浙江省慈溪市内的卫矛属大叶黄杨及其变种金边黄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叶片长度和宽度、面积和生物量的生长规律,比较2种植物叶片在生长上的差异。[结果]2种植物的叶片有着相似的数量特征,大叶黄杨叶片长度为39.5±8.6cm,宽度为22.2±5.8cm,叶面积为635.1±274.6cm^2,叶生物量为0.046±0.024g;金边黄杨叶片长度为37.2±8.6cm,宽度为18.8±4.4cm,叶面积为499.8±207.8cm^2,叶生物量为0.03±0.016g。大叶黄杨叶片的宽度与长度呈极显著直线函数关系,金边黄杨叶片则为极显著对数函数关系;二者的叶生物量与叶面积均呈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呈现异速生长规律。[结论]大叶黄杨和金边黄杨成株叶片在叶长、叶宽、叶面积及叶生物量等数量性状均具有较大的表型可塑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利用高光谱技术实现作物氮素营养状况无损快速监测提供途径.[方法]通过不同品种小麦不同氮素水平试验,分析小麦不同氮素营养状况下,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叶面积指数、冠层光谱角的关系,定量分析光谱角指数,并建立相关模型对小麦氮素营养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结果]冠层光谱角指数与差值叶绿素含量和差值叶面积指数的相关性最高为0.919 7,两者之间建立的模型决定系数为0.739 2,0.617 8,具有很好的拟合效果.[结论]利用光谱角可以监测小麦叶片叶绿素及叶面积差异,在此基础上进行小麦氮素营养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以262份小麦微核心种质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2年2点共4个环境型的旗叶形态性状(长度、宽度、长宽比、叶面积)表型鉴定,并分析了旗叶形态性状与籽粒千粒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旗叶形态性状数值均呈单峰的偏正态分布。旗叶长度、宽度、长宽比、叶面积变异幅度分别为10.41~39.31 cm、0.83~2.32 cm、7.83~28.38、7.61~61.00 cm2。不同环境型和基因型下的旗叶形态性状均差异极显著。旗叶长度、宽度、长宽比、叶面积遗传力分别为89.44%、39.51%、90.18%、95.17%。旗叶长度、叶面积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旗叶宽度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该研究为进一步利用微核心种质发掘与小麦旗叶性状相关的新基因位点提供基础数据资料,并为小麦旗叶形态的分子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缺氮条件下烤烟叶片性状变化特征,明确叶片性状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为优化烤烟氮肥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云烟87为材料,设置对照施肥和不施氮肥2个处理,在移栽90 d后比较不同处理叶片性状特征(包括叶片干重、叶面积、比叶重、叶片厚度、叶片密度、叶长、叶宽)和叶绿素含量的差异,分析叶片性状和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以及单位质量叶绿素含量间的关系.[结果]在缺氮条件下,烤烟中、上部叶的叶片干重、叶面积、比叶重、叶长、叶宽和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减小,叶片厚度无显著变化.下部叶的叶面积和叶片厚度显著减小.单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与比叶重和叶片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单位质量叶绿素与叶片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不施氮肥影响了烤烟叶片性状,烤烟通过减小叶面积保持叶片厚度来提高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8.
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作物产量的高低与其叶片的面积、作用的时间都有重大的关系。试验设栽培模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3个因子。研究发现:小麦叶面积通过影响产量构成可显著影响其产量。但是,叶面积过大,特别是旗叶面积和上二叶面积过大时,易造成群体郁蔽,导致单位面积穗数减少,引起籽粒产量降低。因此,研究不同栽培模式、施氮水平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分蘖及其叶面积动态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该试验结果表明:覆膜栽培模式单株绿叶面积最大,为234.66cm^2/单株;从增加绿叶面积角度考虑,以施氮、覆膜和低密度播种处理在挑旗期叶面积最大;氮肥的影响效果大于栽培模式和播种密度。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大田条件下氮肥运筹对郑麦9023旗叶生理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氮量不同追氮时期条件下,以孕穗期追施氮肥(60%)处理的叶绿素和氮含量最高,硝酸还原酶(NR)活性最强,并且该处理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较拔节期、返青期追施氮肥及氮肥全部底施处理分别提高了5.8%、17.2%和38.5%。由此可知,小麦生产上少施基肥,中后期适当重施追肥,不仅有助于旗叶叶绿素和氮含量的同步增加及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改善,而且有利于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提高,防止叶片早衰。  相似文献   

10.
倪红山  郑钦玉  李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078-11080,11083
[目的]为郑麦004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和产业化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优质弱筋小麦品种郑麦004为材料,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对其施以不同的氮肥处理(氮肥基追比分别为7∶3、5∶5、3∶7),研究不同处理对小麦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结果]氮肥基追比为5∶5的处理郑麦004生育期间的株高、叶面积、旗叶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态指标均有利于产量的形成,该处理小麦产量最高,为8917.5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氮肥基追比为3∶7的处理小麦各生理生态指标和产量次之。[结论]在施氮量一定的条件下,氮肥在一定程度上后移有利于提高郑麦004的产量,且后移比例为5∶5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烟农19号小麦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烟农19为试材,研究了行距、基肥和追肥比例对其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行距、氮肥基肥和追肥比例及其互作效应对POD和SOD活性,旗叶MDA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明显影响;行距为16 cm时,基肥和追肥比例为4∶6的处理,小麦POD、S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始终最高,MDA含量最低。行距为20、24 cm时,基肥和追肥比例为5∶5的处理,小麦POD、SOD活性均较高;行距为20 cm、基肥和追肥比例为5∶5的处理,小麦POD、SOD活性、叶绿素含量始终比其他处理高,MDA含量始终最低。[结论]行距为20 cm、氮肥基肥和追肥为5∶5时,烟农19的栽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N后移对超级稻组合淦鑫688源库特征的影响。[方法]以超级稻组合淦鑫688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源器官性状(叶面积指数,叶重,叶绿素含量,剑叶光合速率,茎鞘干物质积累及输出)及产量,并研究了氮肥运筹对源库关系,产量及N肥利用的影响。[结果]适量N肥后移有利于优化群体质量、协调源库关系、增强叶片功能、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N肥利用效益。抽穗后,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随穗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且其下降速率随穗肥用量增加而减缓。适量增施穗肥,可延长下位叶功能期、提高抽穗期茎鞘物质贮藏量、总库容量和单位叶面积承载的库容量、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减少籽粒库对茎鞘物质的需求量、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还能提高N素的物质生产力和稻谷生产力,提高N素吸施比和N素总积累量。对于淦鑫688而言,在施N量为175-205kg/hm2时,穗肥用量以占总施N量的40%~45%为好。[结论]该研究为超级稻建立协调的巨库强源关系而制定合理高效的施N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胡建斌  王政  尹永强  王学杰  齐永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55-10355,10377
[目的]寻找适宜烟草生产的叶面肥,为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叶面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烟草K326为供试品种,研究分别喷施1.5 kg/hm2瑞培乐、保得微生物增效剂和多效开片剂3种叶面肥对烤烟上部叶开片效果、叶斑病害情况、烤后叶片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喷施3种叶面肥均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烤烟上部叶生长和品质的提高。喷施瑞培乐和多效开片剂能有效促进烤烟上部叶开片,改善烟叶结构,协调内在化学成分,提高评吸质量。[结论]在烟草生产中,应根据叶面肥特点和烟株生长情况选择叶面肥。含有中、微量元素的叶面肥能明显促进烤烟生长和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4.
王宝元  马二登  张庆珠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060-5062,5120
[目的]研究有机肥种类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2年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常规肥+抗病生物肥、常规肥+土壤保育肥、精制有机肥及复混肥等有机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无机肥处理相比,常规肥+抗病生物肥、常规肥+修复土壤肥、精制有机肥和复混肥处理均不同程度增加烤烟农艺性状参数值.其中以复混肥处理增幅最大,采烤前1天,其最大叶面积和平均叶面积参数值分别比常规复合肥处理高47%和44%;各有机肥处理不同程度降低了初烤烟叶烟碱和氯离子含量,其中以常规肥+抗病生物肥最为显著,与常规复合肥处理相比,其初烤烟叶烟碱和氯离子含量分别下降8%和19%;与常规复合肥处理相比,复混肥处理初烤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增加4%,其余有机肥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同有机肥处理中,以复混肥处理烟叶经济性状增加最为显著,与常规复合肥处理相比,其烟叶产量和产值分别增加6%和8%.[结论]有机肥施用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因有机肥种类而异,如何因地制宜施用有机肥以保障烟叶产量和改善品质,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一种羊草叶面积方便、快捷的测定方法。[方法]试验在分析羊草叶面积和叶长宽积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数字图像法为对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确定了计算羊草叶面积的修正系数k值为0.6555,通过相关回归分析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k值精确度较高。[结论]利用长宽数据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对照实测结果相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适于野外羊草叶面积的快速、无损测定。  相似文献   

16.
高寒旱区N·P·K肥不同用量对春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荣  朱春来  孙小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098-14099
[目的]探讨N、P、K肥对旱地春油菜品种青杂2号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3414”试验设计,通过田间施肥试验研究了N、P、K肥用量对青杂2号产量的影响。[结果]3个肥料因子与产量的回归关系极显著(F=14.87),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高(拟合系数r=0.982)。N、P、K肥对产量的影响依次为:N肥〉K肥〉P肥。N、P、K互作对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氮肥×磷肥〉氮肥×钾肥〉磷肥×钾肥。产量与N、P、K肥的一元二次回归关系式分别为:Y1=2024.66+343.15X1-19.74X1^2;Y2=2849.97+165.53X2-6.62X2^2;Y3=3708.01—207.23X3+18.56X3^2Y1的最大值为3534.22kg/hm^2,对应的施氮量为130.35ks/hm^2;Y2的最大值为3884.41kg/hm^2,对应的施磷量为187.50kg/hm^2。Y1的最佳值为3534.16kg/hm^2,对应的施氮量为129.60kg/hm^2;Y2的最佳值为3884.22kg/hm^2,对应的施磷量为184.95kg/hm^2。[结论]N、P、K肥用量及其互作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均较显著。  相似文献   

17.
张志  翟瑞常  张东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660-14661
[目的]研究不同N素形态及其不同水平对黄瓜幼苗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地利用氮肥,提高黄瓜产量和改善黄瓜品质提供参考。[方法]以大叶三黄瓜为试验材料,于日光温室内进行盆栽试验,用尿素、NaNO2、NH4HCO3 3种N肥以200、300、400、500和600kg/hm^2施肥水平进行16个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处理。[结果]当NH4HCO3使用量为600kg/hm^2时,黄瓜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为2.37mg/gFW;当尿素的使用量为500kg/hm^2时,黄瓜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9.82mg/gFW;当尿素使用量为300kg/hm^2时,Vc含量最高,为0.5632mg/100g;当3种N肥的使用量都为600kg/hm^2时,黄瓜幼苗叶片硝态N含量均达到0.18%;施用N肥对黄瓜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在不同水平有不同的影响;当尿素使用量为400kg/hm^2时,呼吸作用强度最强,迭0.128mg/(dm^2·h)。[结论]尿素是更适合黄瓜幼苗生长的肥料。  相似文献   

18.
甲壳素包裹缓释肥料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肥料利用率,获得高产高质的农作物打下基础。[方法]考察自制甲壳素包裹缓释肥料对番茄、黄瓜和玉米生长的影响,并对其在农艺性状、产量、肥料利用率和残效方面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番茄-黄瓜试验表明甲壳素包裹型缓释肥料的氮素利用率可达58%。[结论]甲壳素包裹型缓释肥料较速效氮肥能够更好地促进农作物植株的稳定生长,实现作物的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