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光肩星天牛在杨树上产卵部位的选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光肩星天牛危害杨树的调查表明,光肩星天牛产卵处的高度与杨树胸径呈正线性相关.以往认为光肩星天牛喜在树干分枝处的观点只适用于胸径大于15cm的情况,而在胸径小于15cm的情况下,光肩星天牛主要产在主干基部或中部无分枝处.进一步调查的数据表明,光肩星天牛产卵时对树干直径、树皮厚度有严格的选择.对鲁伊莎杨测量分析的结果表明,树干直径与树皮厚度间存在着密切的正线性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光肩星天牛只要对两因子之一进行选择,另一因子也就同时确定了.据林间观察和分析,树皮厚度在光肩星天牛产卵部位的选择中可能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以3个受光肩星天牛为害的园林作为试验区,分别记为A、B和C区,其中A区为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B区为对照组,释放花绒坚甲虫+喷施20%氯虫苯甲酰胺;C区在B区的基础上,移植糖槭树作为引诱树。对3个试验区不同树木梢部枯死数量、光肩星天牛成虫数量和刻槽数量,以及糖槭树上的光肩星天牛成虫数量和刻槽数量进行了分析,评估了糖槭树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在进行防治后,B、C区的光肩星天牛成虫累计死亡数量显著高于A区;C区原有树木上的光肩星天牛数量、刻槽数量均显著低于B区。综合上述分析可知,释放花绒坚甲虫+喷施20%氯虫苯甲酰胺+移植糖槭树作为引诱树的方法能够有效防治光肩星天牛,起到了保护园林中其他树木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的寄主植物范围广泛,既危害衰弱寄主也危害健康寄主。为了寻找影响光肩星天牛产卵的植物源信息物质,并为研制绿色无公害的光肩星天牛引诱剂奠定基础,通过室内有选择和无选择产卵试验,测定了光肩星天牛对青皮垂柳Salix ohsidare,苦楝Melia azedarach和复叶槭Acer negundo等3种寄主植物的产卵偏好行为,并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3种寄主植物树干挥发物成分。有选择产卵试验和无选择产卵试验结果都表明:光肩星天牛最喜欢在青皮垂柳上产卵,其次是苦楝,最后是复叶槭,其中,有选择产卵试验中,光肩星天牛在青皮垂柳上的产卵成功率达69.4%,在复叶槭上的产卵成功率为0。寄主植物挥发物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青皮垂柳和苦楝分别测到16种化合物,复叶槭检测到11种化合物,其中3-蒈烯和2-乙基己醛只在青皮垂柳中检测到。另外,壬醛、苯乙烯和苯乙酮在青皮垂柳中的质量浓度显著高于苦楝和复叶槭(P0.05)。在以上5种化合物中,有文献报道3-蒈烯和壬醛显示出对光肩星天牛吸引作用,因此推测,3-蒈烯和壬醛可能是对光肩星天牛具有产卵引诱作用的植物源成分。  相似文献   

4.
杨树不同品种对光肩星天牛刻槽产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asteh)成虫对寄主有选择性.在品种林中优先选择大关杨、鲁伊莎杨等品种补充营养和刻槽产卵.低虫口密度下很少选择I-69杨,I-72杨和50号杨等品种。光肩星天牛刻槽产卵后各杨树品种所产生的生理反应不同,抗性品种刻相处大量流液,且伤口愈合快,致使天牛卵的孵化历期延长.卵孵化前伤口愈合,使卵死亡.而感虫品种刻槽处无大量流液,伤口愈合也较慢,虫卵可以正常孵化.人工创伤试验证明,I-69杨、I-72杨等抗性品种的伤口愈合速度和流液量都明显高于感虫品种。生化测定和工人饲养幼虫试验表明,大关杨的营养效应明显高于I-69杨.  相似文献   

5.
赣北松墨天牛成虫发生及产卵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野外调查及室内观察对赣西北地区松墨天牛成虫的羽化规律、产卵特性及生活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松墨天牛成虫在该地区1年发生1代,羽化始、末时间分别为4月30日和8月31日;雌虫平均寿命63.2(42~73)d、一生平均产卵量为169.6(91~227)粒;在马尾松树上有卵刻槽占刻槽总数比率室内为59.5%、林间为38.5%;雌虫刻槽主要集中于树干中段2~6 m,对树干直径的选择主要集中在5~14 cm处,对树皮不同厚度的选择为3~13 mm,在此范围以外的厚度树皮上虽然有少数刻槽但刻槽内并无产卵。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不同树种树皮物理特性对光肩星天牛Anoplohora glabripennis刻槽产卵的影响。在调查光肩星天牛对甘肃省河西地区不同树种危害情况的基础上,对其4种常见寄主(新疆杨Populus alba var.pyramidalis、二白杨Populus gansuensis、柳树Salix babylonica、沙枣Elaeagnus moorceroftii)的树皮粗糙度、厚度、硬度及木质部厚度等物理特征进行测量,并对寄主物理特征与危害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在不同寄主上的刻槽数量为二白杨>柳树>沙枣>新疆杨,羽化孔数量为:二白杨>柳树>新疆杨>沙枣,其中沙枣虽有较多刻槽但未发现天牛羽化孔。柳树与二白杨的树皮粗糙度和树皮厚度显著大于新疆杨。沙枣木质部厚度最大,二白杨的木质部厚度最小,2种杨树的树皮硬度均较低。相关性分析显示光肩星天牛的寄主选择与寄主树皮粗糙度和树皮厚度呈正比;与木皮比值呈负相关。树皮粗糙度和树皮厚度越大对光肩星天牛危害的抗性越弱,故新疆杨受天牛危害较轻;光肩星天牛虽喜欢危害沙枣树但并不能发育成功,可作为光肩星天牛的诱杀树种。  相似文献   

7.
一、蛀干害虫桑天牛桑天牛一般是在1—2a生的树干和树枝上危害,成虫食桑树、构树小枝的树皮,幼虫蛀食杨树髓心,导致树木缺枝断条。桑天牛2a完成1代。产卵时间为6—8月,产卵时一般选择4个部位:一是在树的顶部,二是树干上,三是上端的枝条,四是中下部当年生的嫩枝上。每产一卵都在树干或树枝上先咬一"U"字形的刻槽,产卵后有的咬断树枝留5—15cm长的桩,卵就产在桩上,有的产卵后将树  相似文献   

8.
光肩星天牛对不同柳树选择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光肩星天牛对不同柳树的选择性,为杂交筛选抗虫性强的柳树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北京市和河北省部分地区的柳树受光肩星天牛危害情况的调查及田间网室接虫试验,对光肩星天牛对不同寄主柳树品种(系)的选择危害情况进行了排序。[结果]在立地条件、树木年龄和树木生长状况比较一致的条件下,不同柳树品种(系)受光肩星天牛危害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绦柳、旱柳、垂柳、馒头柳。网室接成虫试验结果与该树种在自然界的感虫情况相接近,树木对害虫的抗性,最终将反映在越冬幼虫存活数上,越冬后的幼虫将给树体带来最大的危害。根据越冬幼虫存活数,参考产卵刻槽数和孵化幼虫数3项指标综合分析,6个柳树品种(系)对光肩星天牛抗虫序列为:垂柳、馒头柳>金丝垂柳、南京柳>速生柳、旱柳。[结论]研究认为,光肩星天牛对旱柳、速生柳选择危害最重,而垂柳、馒头柳较轻。  相似文献   

9.
光肩星天牛对小美旱杨幼林生长量危害损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1987年在山东费县祊河林场大滩分区栽植了3片感光肩星天牛的小美旱杨试验林,其立地条件一致,分别为天然接虫区、人工接虫区和对照区,整个试验区与外界虫源地之间由祊河自然隔离.1988年开始人工接虫,并逐年记录虫口密度和树木生长量.当光肩星天牛危害7年生以下的小美旱杨,且每株4年的累积刻槽数为9.4个,或排粪孔数为5.7个时:①与对照区相比较,人工接虫区小美旱杨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分别下降14.06%、21.15%和37.49%;生物量下降37.75%;②光肩星天牛在侵害胸径约为7.0cm以下的小美旱杨幼林时,喜选择在径级较粗的树上刻槽和产卵.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不同寄主树皮内含物与星天牛寄主选择的关系,探寻星天牛寄主选择机制,在室内水培环境下,进行星天牛对8种寄主取食、栖息和产卵选择试验,观察星天牛在各寄主上的取食面积、取食痕迹数量、栖息和产卵数量,并对寄主树皮内含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星天牛偏向于取食红枫、复叶槭和糖槭,喜好在复叶槭、糖槭和苦楝上栖息、产卵,极少在纳塔栎和垂柳上取食、栖息和产卵。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星天牛取食面积、栖息数量、产卵数量与寄主树皮内氨基酸总含量、氨基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单宁、总酚含量无显著相关。星天牛取食痕迹数量与本次试验所测的寄主内含物含量无显著相关。寄主树皮的碳氮比、氨基酸含量是影响星天牛取食、栖息和产卵选择的重要因子,适宜的碳氮比、较高的氨基酸含量是星天牛寄主选择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符真  胡兵  涂小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423-16423
[目的] 观察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在实验室自然条件下的产卵情况。[方法] 在实验室自然条件下,以龙葵叶饲养茄二十八星瓢虫直至雌虫死亡,每天观察产卵情况并记录产卵量,最后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茄二十八星瓢虫雌虫的实际产卵天数平均为19.0 d,平均寿命为56.3 d,即实际产卵天数约占其寿命的1/3;其产卵前期平均为6.1 d,最长为13.0 d,最短为3.0 d;其产卵期平均为44.0 d,最长为59.0 d,最短为16.0 d;每雌一生的产卵总数平均为618.0粒,最多为791.0粒,最少为263.0粒,产卵期的平均每天产卵数为14.0粒,按实际产卵天数计算的每天产卵数为32.5粒。茄二十八星瓢虫产卵呈现一定的间歇性,大部分间歇时间为2-3 d,最长间歇时间为10 d。茄二十八星瓢虫在第1、2、3、4周分别平均产卵73.0、120.0、156.6和76.0粒。[结论] 该研究为茄二十八星瓢虫的田间防治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2.
雌蛾冷藏对家蚕产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雌蛾冷藏对家蚕产卵性能的影响。[方法]将中系1303、日系1302家蚕在交配前于51、0、15℃下分别冷藏122、43、6、48h,交配产卵后计算产卵蛾率、单蛾遗腹卵率和不良卵率。[结果]中系1303雌蛾的平均产卵蛾率以冷藏12 h较高,平均单蛾遗腹卵率以冷藏364、8 h较高;日系1302雌蛾的平均产卵蛾率以冷藏12 h较高,平均单蛾遗腹卵率以冷藏48 h较高。5℃下冷藏12 h的1303雌蛾的单蛾遗腹卵率平均值最低,1302雌蛾的平均单蛾遗腹卵率受冷藏时间的影响,以冷藏12 h的最低。1303、1302冷藏雌蛾的平均单蛾良卵率有随冷藏温度的降低、冷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5℃冷藏12~24 h的家蚕雌蛾的产卵性能较好,且1303较1302耐冷藏。  相似文献   

13.
枝叶油对四纹豆象成虫的产卵趋避及熏蒸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传忠  章玉苹  曾玲  曾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02-13803
[目的]探讨桉叶油对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es(Fabricius)]成虫的产卵趋避及熏蒸作用。[方法]采用简化后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作为评价指标,评价了桉叶油对四纹豆象成虫的产卵趋避作用,并采用药纸熏蒸法测定了桉叶油及其主要成分1,8-桉叶素对四纹豆象成虫的熏蒸毒杀作用。[结果]桉叶油对四纹豆象成虫具有显著的产卵驱避作用,在800μg/cm2的剂量下24 h的产卵IIPC达0.204 5。桉叶油及1,8-桉叶素对四纹豆象成虫均具有强烈的熏蒸毒杀作用,24 h的LC50分别为3.28和3.30 mg/L,而72 h的LC50仅分别为1.83和2.08 mg/L。[结论]为非嗜食性植物次生物质在害虫控制中的利用研究以及对植物次生物质作为粮食保护剂的生产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非嗜食植物在害虫防治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用8种非嗜食植物的水提取液处理过的龙葵叶饲喂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研究非嗜食植物对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产卵量及所孵化率的影响。[结果]羊蹄茎、犁头草、水蓼、羊蹄根的水提取物对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产卵影响最大,产卵量明显下降,每雌每天产卵量分别为(5.7±1.1)、(6.1±0.6)、(7.8±1.5)和(8.2±1.3)粒;苦楝组和鸟桕叶组的每雌每天产卵量分别为(10.8±1.7)和(13.5±1.2)粒;而辣蓼组和苍耳组的每雌每天产卵量分别为(17.8±3.5)和(18.2±3.5)粒。苦楝组的孵化率最低,为(52±12)%;水蓼组、犁头草组、辣蓼组、羊蹄根组、羊蹄茎组和乌桕叶组的孵化率分别为(57±6)%、(65±7)%、(67±16)%、(67±10)%、(70±13)%和(73±6)%。[结论]8种非嗜食植物中的7种对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产卵量及孵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选择性农药是否是稻纵卷叶螟再猖獗的诱导因素。[方法]在盆栽和田间试验中,以武运粳7号为供试水稻品种,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25%扑虱灵和10%吡虫啉对稻纵卷叶螟2龄和4龄期的幼虫进行喷雾处理,研究这2种选择性农药对稻纵卷叶螟产卵的影响。[结果]在稻纵卷叶螟幼虫2龄期用扑虱灵300.0、112.5、60.0 g/hm2进行喷雾处理能刺激稻纵卷叶螟成虫产卵;在稻纵卷叶螟幼虫4龄期用吡虫啉60.0 g/hm2喷雾处理也能刺激稻纵卷叶螟成虫产卵,并且其成虫产卵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结论]扑虱灵和吡虫啉能刺激稻纵卷叶螟成虫产卵,是稻纵卷叶螟再猖獗的诱导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 是我国林业上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补充的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以幼虫在树干内蛀食危害,成虫在树干和枝条上刻槽产卵造成破伤口导致树木干枯.危害轻者使树木枝枯叶黄,生长衰弱;重者大面积整株死亡并降低用材价值,对新疆的绿洲生态安全和林业发展都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为了掌握该天牛的防治最佳时机进行有效控制,对其主要习性和发生规律进行系统的观测.[方法]从2006~2009年采用物候、期距、形态特征和有效积温预测法,对黄斑星天牛发生期预测预报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对该天牛的成虫、蛹、幼虫和卵的发生期预测预报方法.[结论]制定了黄斑星天牛发生期预测预报方法,为准确预报该天牛各虫期出现时间提出了科学的方法,并为选择最佳防治时机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姚永生  张敏  潘存建  张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351-4353
[目的]为棉铃虫的综合治理和预测预报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在室内将棉铃虫雌、雄蛾按单倍性比和双倍性比设置10个处理,研究棉铃虫成虫不同性比结构对繁殖力的影响。[结果]随着性比结构中雄蛾比例的增加,产卵前期缩短,产卵期增长,雌蛾寿命延长,卵孵化率增加。不同性比结构下,单雌产卵量在786.6~922.6粒之间浮动。在同一性比结构中,卵孵化率随产卵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以产卵高峰日为最高。同一性比结构不同倍比相比,单倍性比处理的卵孵化率相对较高。[结论]不同性比结构对棉铃虫成虫的产卵前期、产卵期、成虫寿命、产卵量和卵孵化率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汤占岐  李晓瑞  姜国平  康亚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853-22854,22899
[目的]探讨动压槽的槽深、槽数对农用潜水泵机械泄漏量、液膜刚度等密封性能的影响。[方法]在潜水泵机械密封的设计上应用流体动压润滑理论,通过密封端面的斜直线槽产生流体动压效应,以提高密封装置的寿命。应用CFD技术建立密封的几何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以确保密封具有较小的泄漏量和较大的液膜刚度为优化准则,探讨动压槽的槽深、槽数等结构参数对泄漏量、液膜刚度等最佳密封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外装式内侧斜直线槽密封具有明显的流体动压效应,能产生较大刚度的液膜,可实现密封端面非接触,减少摩擦磨损,能抵抗较为剧烈的外界工况变化;内侧斜直线槽能产生上游泵送效应,密封泄漏量小,当槽数为30,槽深为5—8μm时,密封综合性能最佳。[结论]斜直线槽密封具有泄漏量小、液膜刚度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采用喷菌法将3种不同密度的绿僵菌孢子悬浮液(106、107、108个.mL-1)接种到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u lsky))成虫上,以0.1%吐温-80溶液为对照。研究其对光肩星天牛取食、产卵、孵化及其幼虫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的选择取食效果随时间的推移均逐渐增大。与对照相比,其产卵量、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均明显降低,且接种密度愈大,降低愈多。接种15 d后,3种染菌处理每对天牛产卵量分别为(21.25±1.71)、(18.00±1.41)、(11.50±2.88)粒,而对照可产(24.75±1.26)粒;孵化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38.34%、30.43%和12.41%;幼虫死亡率分别比对照高67.53%、58.99%和46.68%,幼虫最终存活率分别为13.04%、20.83%和35.29%,而对照为79.80%。可见,光肩星天牛成虫感染绿僵菌MS01后可降低其取食量与产卵量,并通过水平传播传递给子代从而降低子代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