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张影  李金义  陈万隆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67-1170,1193
建立了一个用于模拟SO2浓度分布的简单空气质量数值模式预报系统(SAQMS)。该系统是由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P、ielke中β尺度气象模式和Euler大气平流-扩散模式以及Erisman干沉降模式所组成。利用该系统对沈阳地区SO2浓度分布的数值模拟表明,模式能够很好地模拟SO2的分布范围与强度,可用于沈阳市的空气质量预报业务。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一个简单空气质量数值模式预报系统(SAQMS)。该系统是由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Pielke中-β尺度气象模式和Eu-ler大气平流-扩散模式以及Erisman干沉降模式所组成。分别利用该系统和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提供的高分辨率化学模式预报系统(HRCM)对沈阳地区的SO2浓度值进行了预报试验,结果表明,这2个模式的预测值都非常接近实测值,初步说明该模式系统可用于沈阳市的空气质量预报业务。  相似文献   

3.
李金义  银燕  陈万隆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465-16469
建立了一个简单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系统,该系统由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Pielke中-β尺度气象模式和Euler大气平流—扩散模式以及Erisman干沉降模式组成。该模式系统具有资料获取容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行稳定等特点。应用该模式系统对南京、沈阳等城市的SO2浓度值进行了预报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系统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城市范围内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可用于城市空气质量预报业务,现已在上海和南京的空气质量预报业务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CUACE和CMAQ模式在重庆市主城区对PM_(2.5)、 O_3和能见度的预报水平,分别进行了统计检验和分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CUACE模式对PM_(2.5)预报准确度高于CMAQ模式,对O_3和能见度的预报水平较低,略差于CMAQ模式,两种模式对于超标污染物和低能见度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较低,存在一定的虚报和漏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对预报结果进行订正,并对订正结果进行检验,发现订正后的预报值标准化平均偏差降低至0.5以内,平均平方根误差也明显降低,相关系数显著提高,偏差分布范围变窄,对超标污染物和低能见度天气的预报准确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对当前国内PM2.5数值预报模式及应用作了简单的评述和介绍,重点介绍了北京、上海、南京空气质量数值模拟预报系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城市PM2.5大气污染预报模式的发展方向及存在问题,结合我国目前面临的PM25污染问题,揭示了数值模式对空气质量预报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气象资料的应用意义和空气质量预报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气象资料在空气质量预报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气象空气质量与空气污染指导预报格式,利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6.0(简称为VB)编程实现读取指导预报内容、通过订正指导预报生成新的空气质量报文和空气质量及污染的服务产品,再通过FTP或局域网形式自动传输给相应的单位。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空气质量和污染报文及服务产品制作加工及传输的工作,极大地减轻了业务人员工作强度,避免了人工手动编报及制作服务产品的出错率。  相似文献   

8.
将2011年1~8月乌鲁木齐大气成分观测资料应用于多尺度箱格城市空气污染数值预报系统(CAPPS3)对空气质量预报结果的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预报值与监测值的线性相关系较好,其中平均准确率NO2、SO2和PM10分别为90%、79%和49%,夏季的预报准确率优于冬季,经过实际运行试验和预报能力的统计分析,大气成分观测资料应用于CAPPS3模式开展空气质量预报业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5种大气环境多尺度数值模式系统,包括全球环境大气输送模式、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区域空气质量模式、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系统、公共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并对这些模式在研究光化学污染、气溶胶、酸沉降3种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空气污染指数(AQI)及地面气象资料,对比分析了AQI指数和空气污染级别日数的月、季、供暖期和非供暖期变化特征及年际变化趋势,并进一步讨论空气质量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期对城区空气质量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超然  文强 《农学学报》2019,9(3):75-78
本文以黄石国家气象观测站地面气象数据为例,研究如何将软硬件差异较大的主备双套自动气象站数据放到同一平台进行数据对比分析。从数据获取、分析角度探寻数据实时动态对比的方法,提升国家级自动气象站的自动探查错与纠错能力,并以地面气象数据中的气温数据为例,将本文数据处理方法代入后进行自动判别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使用本文方法,可以达到自动判别错误数据源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型站与备份站自动气象站数据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4年本溪国家基本气象站有效数据资料,将新型和备份2套自动气象站逐时气温、气压等要素的观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探讨,并根据相关标准对本溪气象数据资料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套自动气象站数据较为完整,缺测率较低,表明自动站设备较为稳定。通过差值分析2套数据的差异,大部分要素差值小,数据一致率较高,粗差率和超差率较低,个别要素差异略大的原因可能与仪器的型号、性能有关,但检验中大多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2套站自动观测数据可互相替代,从而保证了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大大提高了数据观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应用自动气象观测站温度反演陆面温度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反演的原理与流程、耦合模型分类规则等方面阐述了应用自动气象观测站温度反演陆面温度(LST)的方法和流程,并介绍了应用Visual Basic 6.0语言工具开发应用自动气象观测站温度反演LST系统软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结合质量控制相关理论和方法,介绍了山东省自动气象站实时资料质量控制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通信业务、省级质量控制系统的整合,并建立了以Web为主要方式的人机交互平台。该系统在充分保证业务运行的基础上,提高了自动气象站资料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城市气象参数与城市近地面污染物对水平面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并尝试建立水平面太阳辐射与气象、城市空气污染物观测数据的回归模型.1)收集了广州市2009~2012年水平面日太阳总辐射、地面气象数据、近地面空气污染物历史记录数据;2)根据太阳辐射传输理论和前人相关研究进行水平面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分析,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3)对水平面太阳总辐射、地面气象、近地面污染物浓度的观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分别建立了总体样本和分区间样本下的水平面太阳总辐射与气象、空气污染物观测数据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用单一回归模型解释各种影响因素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并不合理,而分区间样本下的分段回归模型反映了水平面太阳总辐射的随气象变化和颗粒物浓度变化的规律,预测结果也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武汉市分层水温的变化特征及预报方法,本文以武汉市金银湖为例,利用2019-2020年地面观测和分层水温资料,分析气温、气压、蒸发、地温、日照及辐射等气象要素对垂向水温变化的影响,建立武汉地区基于拟牛顿法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20cm、40cm、60cm及80cm等层次水温预报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拟牛顿法BP神经网络的水温预报模型能够表达水温和气象要素的非线性关系,平均预报准确率超过90%,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HYSPLIT4.8的常州市大气污染扩散应急响应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正翠  张备  臧晓钟  夏瑛  陈雨  焦振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527-13530
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大气扩散模式及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建立了常州市大气污染扩散应急响应系统,该系统以中尺度数值模式CWRF输出的大气背景场作为气象初始场,运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最新开发的大气污染扩散模式HYSPLIT4.8计算大气污染物的轨迹、扩散、沉降浓度及扩散范围,采用叠加了常州、金坛和溧阳加密观测站点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oogleEarth)精确地显示出大气污染物的传播路径、影响区域和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3~2014年武汉市空气质量指数和气象要素因子,分析了武汉市环境空气质量分布特征以及气象要素因子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武汉市空气质量严重污染天气占全年的4%;近10年(2005~2014年)武汉市PM10、SO2污染物浓度逐年下降,首要污染物以细颗粒物为主。武汉市空气质量变化与气温、低云量、平均风速、降水量等气象因子相关性最好,均呈明显的负相关性。利用数理统计方法,选用与空气质量指数相关性较好的气象因子制作逐日空气质量指数多元回归预测方程,可结合气象预报产品及时制作空气质量预报。  相似文献   

19.
呼和浩特市春季气象要素与空气质量指数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环保部门互联网公布的呼和浩特市2014年春季(3-5月)空气质量指数,及气象部门同步观测的有关气象要素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探讨日平均风速、日平均地面温度、日平均水汽压、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对呼和浩特市春季空气质量指数影响程度,从而为进一步做好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及空气质量预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2014年春季,各气象因素对空气质量指数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日平均风速、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水汽压、日平均气温、日平均地面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