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豆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大豆的需肥规律,从施肥种类与施肥方法 2个方面总结了其施肥技术,以期为大豆施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宏青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7):111-111,154
根据商丘市的土壤肥力和大豆的需肥规律提出商丘市高产优质大豆平衡施肥技术,主要从大豆平衡施肥的原则、全生育期施肥指标、肥料使用准则以及拌种、基肥、追肥、叶面喷肥的施用等进行技术概述,旨在为商丘市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一些高产大豆新品种的育成,人们重新对种植大豆产生了爱好。但是,由于很多农民没有把握大豆的生养特点、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错误地以为大豆自身有固氮作用,不需再施肥,因而种植大豆治理粗放,广种薄收,导致产量很低。现笔者根据生产实际将大豆如何科学施肥,夺取大豆丰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大豆的需肥特点1、大豆自身有固氮作用。大豆生长发育所需肥料由根瘤菌供给和从土壤中吸收。  相似文献   

4.
张启敬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9):98-98,136
通过对大豆需肥规律、大豆生产现状及淮北市耕地地力的分析,提出了淮北地区大豆的平衡施肥技术和相应施肥参政。  相似文献   

5.
根据大豆的需肥特点和吸肥规律来确定不同时期大豆的施肥种类及数量。  相似文献   

6.
根据大豆的需肥特点和吸肥规律来确定不同时期大豆的施肥种类及数量。  相似文献   

7.
浅谈黑龙江省大豆栽培技术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50多年来,黑龙江省的大豆栽培技术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着,并在许多方面成绩斐然,为我国的大豆事业做出了贡献。将从大豆群体结构,产量形成规律与源、库、流关系,大豆需水需肥规律,固氮作用,重茬对大豆产量影响以及规范化栽培等六方面回顾黑龙江省大豆栽培技术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8.
孙秀荣 《农技服务》2014,(5):104-104
根据大豆的生育特点和需肥规律,提出科学施肥,夺取大豆丰收。  相似文献   

9.
大豆生育后期的养分由根系从耕层以下土壤中吸收,而耕层以下土壤中养分转化释放能力远低于耕层,这就导致大豆需肥高峰期对养分的需求与土壤供肥能力之间存在不协调性。针对以上问题在大豆初花期采用全方位二次追肥技术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生育后期根外施肥增产效果明显,这可能与大豆吸肥特性及土壤供肥规律有关。  相似文献   

10.
津津 《当代农业》2009,(22):25-25
一、需肥规律 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每生产100公斤大豆籽实及其相应的茎、叶、荚壳等,需要吸收氮5.3~7.2公斤、五氧化二磷1.0~1.8公斤、氧化钾1.3~4.0公斤。大豆吸收的氮、磷、钾比稻、麦要多得多。  相似文献   

11.
津津 《农家致富》2009,(22):25-25
一、需肥规律 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每生产100公斤大豆籽实及其相应的茎、叶、荚壳等,需要吸收氮5.3~7.2公斤、五氧化二磷1.0~1.8公斤、氧化钾1.3~4.0公斤。大豆吸收的氮、磷、钾比稻、麦要多得多。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大豆生育特性、需肥规律的分析,制定合理的大豆推荐施肥方案,提出适合当地的施肥指导意见:根据作物在生育时期内的需肥规律,将所需肥料分成基肥、种肥和追肥分期进行施用,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采用有机无机肥料配施体系,配合氮、磷、钾、钙和钼营养元素,达到大豆高产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大豆属豆科作物,其根瘤菌虽具有固氮功能,但还需从土壤中吸收50%~70%的氮素营养。根据大豆的生长特点和需肥规律,给大豆施氮肥必须掌握两个关键时期。一是苗期。大豆出苗后即从土壤中吸收氮素,这时虽然需氮量不多,但却非常敏感。因为此时根瘤处于形成阶段,尚...  相似文献   

14.
高纬寒地黑土区大豆高产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安市以大豆生产为主,但在大豆生产中存在着肥料施用不合理,施肥数量、施肥时期不当,肥料利用低等现象。根据大豆在不同时期的生长规律,需肥、吸肥特点,提出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龙江县地处高寒地区,农民科学施肥意思淡漠,盲目施肥现象比较普遍,已经限制粮食产量的提高,所以一定要依据作物需肥规律,科学合理施肥,才能达到增产的目的.主要阐述玉米、水稻和大豆的需肥规律及相应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6.
龙江县地处高寒地区,农民科学施肥意思淡漠,盲目施肥现象比较普遍,已经限制粮食产量的提,高,所以一定要依据作物需肥规律,科学合理施肥,才能达到增产的目的。主要阐述玉米、水稻和大豆的需肥规律及相应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7.
张继强 《现代农业》2011,(10):21-21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一些高产大豆新品种的育成,人们重新对种植大豆产生了兴趣。但是,由于许多农民没有掌握大豆的生育特点、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错误地认为大豆自身有固氮作用,不需再施肥,因而种植大豆管理粗放,广种薄收,导致产量很低。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迫在眉捷的问题,即如何科学施肥,夺取大豆丰收。  相似文献   

18.
探究大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测土配方是根据大豆种植地的土壤测试结果和肥料在田间的试验数据为基础,再依据大豆的需肥规律、土壤的供肥性能以及所选肥料产生的效应,合理的使用有机肥料,确定对大豆进行氮(N)、磷(P)、钾(K)及其他肥料的施用时期、数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大豆的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一些高产大豆新品种的育成,人们重新对种植大豆产生了兴趣.但是,由于许多农民没有掌握大豆的生育特点、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错误地认为大豆自身有固氮作用,不需再施肥,因而种植大豆管理粗放,广种薄收,导致产量很低.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即如何科学施肥,夺取大豆丰收?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太和县夏大豆需肥特点,并从有机肥、磷肥、氮肥及微肥等方面总结了施肥方法,以期为淮北地区大豆施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