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大葱田甜菜夜蛾化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选择了6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化学农药,进行甜菜夜蛾田间防治药效对比试验,对甜菜夜蛾田间防治效果以及对作物的安全性进行科学评估。结果表明,10%氟苯虫酰胺SC20g/667m2防治效果,为93.71%;20%虫酰肼SC80g/667m2防治效果,为90.42%;5%阿维·氟铃脲EC40mL/667m2,防治效果为88.75%。试验期间,各参试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均对大葱安全。上述3种农药防治效果较好且持效期长,建议在甜菜夜蛾2~3龄幼虫盛期,按试验剂量开展防治。  相似文献   

2.
文章测定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abr NPV)对农业生产中5种主要夜蛾科害虫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MabrNPV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粘虫、小地老虎幼虫均有致病性,但致病力存在差异,其对五种夜蛾科害虫2龄幼虫致死中浓度LC_(50)分别为1.19×10~5、2.02×10~5、4.30×10~5、2.15×10~6、1.29×10~(16)PIB·mL~(-1),MabrNPV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毒力最高,对小地老虎毒力最低,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与其他3种夜蛾毒力差异显著。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毒力随虫龄增加而降低,幼虫对病毒易感性随虫龄增加而下降。在同一饲毒浓度下,MabrNPV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致死中时间LT_(50)随虫龄增加而升高;同一虫龄下,LT_(50)随MabrNPV浓度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3.
丙硫磷在田间药效试验中,对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均有较好的防效。1~3龄幼虫期用40%丙硫磷乳油250倍液喷雾防治,药后7天校正的防效分别为92.4%,89.9%和90.9%与进口农药抑太保防效相当,优于国产农药辛硫磷,显著好于常规农药氯氰菊酯。  相似文献   

4.
<正> 鳞翅目幼虫尤其是甜菜夜蛾、斜纹夜蛾、银纹夜蛾、菜青虫在菜田发生逐年严重,许多农药诸如卡死克、抑太保等仿生农药和敌杀死、氯氰菊酯等菊酯类农药施用时间一长就产生抗性,而且对高龄幼虫的效果不佳,为了更好地防治这些害虫,并达到蔬菜生产无公害的要求,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显得尤为重要。米螨作为一种昆虫脱皮促进剂是一种很好的候选药  相似文献   

5.
以甜菜夜蛾为试虫,研究荧光增白剂OB对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在0.25% ~1%的浓度范围内,随着荧光增白剂OB浓度的增加,其对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不断升高,最高增效倍数达110.2倍.而在2~4龄幼虫范围内,荧光增白剂OB对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随着甜菜夜蛾虫龄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研究印楝素和银杏酚酸复配对甜菜夜蛾幼虫的协同增效作用,为开发植物源农药提供理论依据。用印楝素和银杏酚酸及其复配混剂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进行室内毒力和拒食活性测定,筛选对甜菜夜蛾高效低毒的药剂。结果表明,印楝素和银杏酚酸复配质量比为6∶2,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2d后的致死中质量浓度(LC_(50))为20.31mg/L,共毒系数为295.36;当印楝素和银杏酚酸复配质量比为3∶5时,拒食活性测定共毒系数为225.22,AFC_(50)为27.03mg/L,增效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7.
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冰  袁盛勇  田学军  孔琼  朱文禄  陆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653-20654
[目的]利用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甜菜夜蛾幼虫的致病性,为该菌株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开发应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喷雾法进行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分生孢子液对2龄和3龄甜菜夜蛾幼虫致病性测定。[结果]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2龄甜菜夜蛾幼虫的最高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4.82%,LC50为2.269×104个/ml,LT50为4.186 d;而对3龄幼虫的最高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4.76%,LC50为2.429×104个/ml,LT50为4.492 d。[结论]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的致病性高于对3龄幼虫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8.
新一代吡咯类杀虫剂除尽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用40μg/ml的除尽处理甜菜夜蛾3龄幼虫,8小时后死亡率达93.3%,除尽对甜菜夜蛾3龄、4龄、5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25.1、47.17、55.8μg/ml,可见除尽是防治抗性甜菜夜蛾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9.
张秀丽  王炎  刘斌  徐东  敖红  张会慧  孙广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891-12893,12922
[目的]为桑叶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甜菜夜蛾为研究对象,利用桑树叶片提取物1-DNJ饲喂甜菜夜蛾4龄幼虫,研究1-DNJ对甜菜夜蛾拒食、触杀、胃毒和生长等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1-DNJ浓度为0.25g/L,48h检测的拒食率高于69%,浓度为2.00g/L时拒食率达到99%以上;1-DNJ浓度越大,对甜菜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越明显,1.00g/L处理的试虫体重在48和72h均较24h时低,出现负增长。随着1-DNJ浓度的升高,甜菜夜蛾化蛹率显著下降,但对甜菜夜蛾的蛹重作用不大。1-DNJ对甜菜夜蛾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效果不如其对拒食和生长抑制的作用明显。[结论]桑叶1-DNJ主要通过拒食作用影响甜菜夜蛾生长,进而达到防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温、湿度和饥饿胁迫对白僵菌防治甜菜夜蛾幼虫的影响,进行了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白僵菌的致病力有显著影响,24~27℃下有利于白僵菌感染甜菜夜蛾幼虫;湿度对白僵菌的致病力也有显著影响,高湿环境有利于白僵菌感染甜菜夜蛾幼虫;饥饿胁迫能显著缩短甜菜夜蛾幼虫被白僵菌杀死的时间。因此,在利用白僵菌防治甜菜夜蛾幼虫时,只有充分考虑温、湿度等天气因素,害虫的食物摄取,幼虫虫龄等基本情况,才能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感染白粉菌玫瑰对甜菜夜蛾幼虫取食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感染白粉病的玫瑰叶片饲养甜菜夜蛾3龄幼虫,测量取食量,观察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无选择试验中,甜菜夜蛾从3龄幼虫至化蛹,对健康叶片的取食量达1125.6mm^2/虫,而对感病叶片的取食量只有764.0mm^2/虫;在有选择试验中,甜菜夜蛾总偏好取食健康叶片,从3龄幼虫至化蛹对健康叶片的取食量达979.7mm^2/虫,而对感病叶片的取食量只有165.7mm^2/虫。感病玫瑰叶片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进入预蛹期时间延长,死亡率高,化蛹率低,蛹质量明显降低;表明甜菜夜蛾取食感染白粉菌的玫瑰叶片后生长发育和取食量均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15%安打悬浮液防治甜菜夜蛾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5%安打SC2500倍液与3750倍液进行防治甜菜夜蛾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5%安打SC对各龄甜菜夜蛾幼虫均有理想的防效和叶面保护效果,且不伤害天敌,适合在湖南省无公害蔬菜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甜菜夜蛾颗粒体病毒毒力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菜夜蛾2—3龄幼虫为供试虫,对国内外首次发现的甜菜夜蛾颗粒体病毒(Laphygmaexiguegranylosisvirus,LeGV)进行了生物测定.在23—25℃相对湿度70%—80%下其样品死亡机率值与浓度对数值的回归方程是y=0.45x+3.76(r=0.99),LC50=572.4颗粒体·mL-1,LC50的95%置信区为158—2084颗粒体·mL-1.甜菜夜蛾不同龄期幼虫对LeGV的敏感性不同,初孵幼虫敏感性最强,2、3龄次之,4龄幼虫极不敏感.此外,贮藏期温度对LeGV感染力的影响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甜菜夜蛾二龄幼虫的致病性,为该菌株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开发应用及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不同孢子浓度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的致病性。[结果]在4.5×10^5、4.5×10^6、4.5×10^7、4.5×10^8个/ml浓度下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1.367×10^7、3.245×10^6、3.202×10^5和7.803×10^4个/ml。[结论]用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甜菜夜蛾有较强的致病性,因而对甜菜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小菜蛾、甜菜夜蛾等害虫抗药性极强,用一般的杀虫剂防治效果极差,下面介绍一些防治要领及适用药剂. 1.掌握防治适期幼虫在2龄以前抗药性最弱,是防治施药的最佳时期;2龄以后虫体抗药性剧增,虫体越大,抗药性越强,防治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16.
室内毒力测定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不同浓度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eNPV)感染甜菜夜蛾2龄幼虫后,浓度越高,甜菜夜蛾死亡率越高,开始死亡时间越早,全程感染至死亡的天数越短,致死中时(LT50)为2.44~5.60 d,致死中浓度LC50=7.11×104PIB/m l。以剂量为2×105PIB/m l的SeNPV样品感染甜菜夜蛾1~4龄幼虫,低龄幼虫的死亡高峰期为4~5 d,全程期为6~7 d;3龄以上幼虫死亡高峰期为7 d左右,全程期为10~12 d。  相似文献   

17.
不同温湿度下球孢白僵菌对甜菜夜蛾幼虫的致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研究了球孢白僵菌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对甜菜夜蛾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温度、相对湿度、幼虫龄期对白僵菌的致病力具有显著的影响,24~27℃是球孢白僵菌感染甜菜夜蛾的最适宜温度;相对湿度大于90%,甜菜夜蛾的幼虫虫龄越低,越有利于球孢白僵菌对幼虫的感染。  相似文献   

18.
甜菜夜蛾是一种抗药性极强、暴食性的蔬菜害虫之一。通过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农药防治甜菜夜蛾试验,在甜菜夜蛾低龄幼虫盛发期每667m2采用1%威克达EC20~30g、10%除尽悬浮剂40~50g、2.5%菜喜悬浮剂40~50g、10%福先悬浮剂45~60g、1.5%华戎1号EC13g、2.2%斗夜EC50g,替代高毒农药进行喷雾防治,药效持效期为7d以上,防治效果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9.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是芦笋、番茄、棉花、萝卜、玉米等植物上的重要害虫。明确该虫幼虫的龄数和龄期,可为其预测预报和科学防治提供依据。对甜菜夜蛾幼虫各龄期的头壳宽度、体长和体重进行测量,并根据频次分布图、戴氏定律、Crosby生长法则和回归分析推断和验证甜菜夜蛾幼虫的虫龄数。结果显示,甜菜夜蛾1~5龄幼虫的头壳宽度范围分别为0.21~0.30、0.40~0.49、0.65~0.75、1.05~1.15、1.65~1.80 mm,频次分布呈现出5个明显的集中区域;1~5龄幼虫的体长范围分别为1.0~3.1、2.5~6.5、4.0~10.0、5.0~15.0、11.0~27.0 mm,各龄期体长出现重叠,频次分布集中区域不明显;1~5龄幼虫的体重范围分别为0.025~0.567、0.200~6.000、1.100~15.200、6.200~65.600、32.900~275.200 mg。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甜菜夜蛾幼虫共5龄,幼虫头壳宽度可作为分龄指标,而幼虫体长和体重在各龄期出现较大程度的重叠,不宜作为分龄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茚虫威对甜菜夜蛾幼虫 的作用特点,采用浸叶法和点滴法测定了茚虫威对甜菜夜蛾3龄和4龄幼虫的毒力,及其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茚虫威对甜菜夜蛾3龄和4龄幼虫均有胃毒毒力和触杀毒力,且胃毒毒力高于触杀毒力.同时,茚虫威对4龄幼虫的胃毒毒力(LC50为2.69 mg·L-1)稍高于其3龄幼虫(LC50为3.65 mg·L-1).茚虫威对不同龄期的甜菜夜蛾幼虫体内羧酸酯酶的影响均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且对4龄幼虫的影响更强烈.茚虫威不同剂量处理对4龄幼虫的化蛹率、蛹重、羽化率及子代幼虫成活率产生了明显影响,影响程度为LC50> LC30> LC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