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探讨超声波法提取四方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以乙醇为提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提取时间、超声功率4个因素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是:液固比45∶1(m L∶g),乙醇体积分数50%,超声提取时间20 min,超声提取功率360 W,该工艺条件下的提取率为0.5485%。  相似文献   

2.
芒果多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实验分别以3种芒果叶和芒果皮为原材料,用超声波辅助乙醇的提取方法提取芒果多酚,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分别测定其多酚含量的大小,然后用水杨酸法和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法)分别测定芒果多酚对羟自由基(·OH)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芒果皮的多酚含量较高,3个品种中芒果叶的多酚含量范围为9.173~10.091mg/g,芒果皮的多酚含量范围为10.410~11.518mg/g。芒果叶和芒果皮提取液有很好的抗氧化效用,对于·OH和DPPH都有较强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研究荔枝皮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荔枝皮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如下:提取温度70℃,乙醇浓度60%,料液比1∶7,第1次提取时间40 min,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荔枝皮多酚提取物的平均得率为13.70%,荔枝皮多酚的平均含量为5.40%。  相似文献   

4.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荔枝核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荔枝核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如下: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70%,料液比1∶8(g∶mL),第1次提取时间60 min。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荔枝核多酚提取物的平均得率为18.51%,荔枝核多酚的平均含量为31.36%,  相似文献   

5.
以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地上部茎叶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乙醇体积分数对提取黄酮、多酚和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黄酮、多酚和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黄酮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70℃,料液比1∶80,提取时间2.5 h,乙醇体积分数为90%,黄酮平均得率为4.01%;提取多酚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4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0 h,乙醇体积分数为60%,多酚平均得率为0.62%;提取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8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0 h,多糖平均得率为18.61%。验证试验表明,这3种优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6.
水蜈蚣总多酚提取工艺及其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贤景春  傅彩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63-18764,18767
[目的]研究水蜈蚣总多酚提取工艺及其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比对水蜈蚣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法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水蜈蚣总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1.5 h,料液比1∶20。[结论]采用最佳提取工艺提取的水蜈蚣总多酚含量达5.09 mg/g,水蜈蚣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刺梨果总多酚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使用乙醇回流法提取刺梨果总多酚。基于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探讨刺梨果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料液比1∶20(g/ml),提取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55%,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1次。在该工艺条件下,刺梨果总多酚提取率为(1.76±0.03)%。刺梨果总多酚对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氧自由基和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氮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优于抗坏血酸,表明刺梨果总多酚对DPPH氧自由基和ABTS氮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IC50值分别为7.5μg/ml和8.3μg/ml,提示刺梨果总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为刺梨果总多酚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青椒叶为原料,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青椒叶多酚提取工艺,分析青椒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以多酚的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设计进行响应面试验,确定青椒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多酚清除DPPH和OH自由基的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椒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1%、超声时间41 min,液料比25∶1(mL∶g)和提取温度7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多酚提取率为67.62 mg/g。与模型预测值相比,其相对误差仅为0.21%,证明了基于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青椒叶多酚提取工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青椒叶多酚能够有效地抵抗氧化作用,并且其抗氧化活性与多酚浓度呈正相关,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56.34和125.20 mg/L,该研究为青椒叶多酚在保健品和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小飞蓬多酚最佳提取工艺及其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效果,为充分开发利用小飞蓬的药用价值奠定基础.[方法]用乙醇浸提法提取小飞蓬多酚,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化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等提取工艺参数,并探讨小飞蓬多酚对·OH的清除作用.[结果]各提取因素对小飞蓬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50%,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60min,料液比1∶20.当小飞蓬多酚浓度为0.3 mg/mL时,对·OH的清除率可达35%.[结论]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小飞蓬多酚的提取率可达12.751 mg/g,且小飞蓬多酚对·OH的清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利用作为废弃物的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节资源,采用乙醇超声浸提的方法从莲藕节中提取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p H、温度和时间对莲藕节中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响应面试验进行分析和实际应用考虑,确定莲藕节中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 H 4.0,温度40℃,乙醇体积分数61.04%,料液比1∶20.53(m∶V),提取时间45.20 min,经过该工艺优化后莲藕节多酚提取率提高至6.27%。对通过优化工艺提取的莲藕节多酚进行抗氧化性能测定,结果显示莲藕节多酚有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南湖菱废弃物茎和壳中多酚的提取条件,以菱壳和菱茎为材料,研究提取溶剂浓度、超声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等单因素对其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从菱茎和菱壳中提取多酚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菱壳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超声时间20 min,料液比1∶20 (m∶V),提取3次;菱茎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超声时间20 min,料液比1∶30 (m∶V),提取1次。该提取工艺条件稳定,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玫瑰花蒂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其提取工艺,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测定方法评价对该工艺制备所得玫瑰花蒂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玫瑰花蒂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7.5(g∶mL)、乙醇体积分数52%、超声时间60min、提取次数4次.在此条件下多酚实际提取率为8.33%,与理论值较为接近.玫瑰花蒂多酚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半清除浓度(SC50)均低于阳性对照VC,分别为6.67g/mL和59.32g/mL.【结论】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玫瑰花蒂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的方法可行,且玫瑰花蒂多酚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乙醇溶液提取并对花生多酚提取工艺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选择浸提料液比、乙醇浓度、时间、温度4个因素进行实验,再经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花生多酚粗提的最佳工艺为:浸提料液比1:15、乙醇浓度67%、浸提时间1.5h、水浴温度70℃。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花生多酚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枇杷叶多酚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评价其抗氧化性,为枇杷叶多酚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干燥枇杷叶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依据Box-Behnken原理选择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乙醇体积分数4个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确定枇杷叶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与传统溶剂浸提法的提取效率进行对比;以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对枇杷叶多酚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响应面设计分析得到超声波辅助提取枇杷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7℃、提取时间40 min、料液比1:25、乙醇体积分数60%,在此条件下得到枇杷叶多酚提取率为48.24 mg/g,与理论值48.79 mg/g相近;提取温度、提取温度与料液比及提取时间与料液比的交互作用对枇杷叶多酚提取效果影响显著(P<0.05).与传统溶剂浸提法比较发现,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得到的多酚提取率较高,且所需时间较短.枇杷叶多酚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枇杷叶多酚质量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枇杷叶多酚质量浓度为20 μg/mL时,两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0%和56%.[结论]响应面法优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枇杷叶多酚工艺条件合理可行,与传统溶剂浸提法相比,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可明显提高多酚提取率;枇杷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5.
蒙古栎叶片多酚的超声提取、优化及抗氧化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抗氧化活性为示踪,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在单因素筛选的基础上,对超声提取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多酚质量和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为双响应因子,进行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试验设计,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28.62%,提取时间30.90 min,液料比19.96 mL.g-1,提取次数3次。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2.0 g蒙古栎叶片原料中多酚质量为84.88 mg,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0.79 mol.g-1。蒙古栎叶片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EC50值为223 mg.L-1,高于BHA、BHT、VC和VE等4种合成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6.
苹果渣多酚超声波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苹果渣多酚化合物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并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超声功率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影响显著,其优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超声功率225W,提取时间20min。苹果渣多酚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与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苹果渣多酚提取物对清除羟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均有较强的作用,清除率和抑制率分别达到91.1%和93.4%。  相似文献   

17.
龙利叶多酚提取条件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龙利叶中多酚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以期为龙利叶多酚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提取剂采用乙醇溶液,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这5个因素对龙利叶多酚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龙利叶多酚最优提取条件如下: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30、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龙利叶多酚的得率为4.38 mg/g。龙利叶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1.91 g/mL,抗坏血酸的IC50为6.75 g/mL。还原力的测定中,当吸光度同为0.5时,龙利叶多酚与抗坏血酸质量浓度分别为9.94 g/mL与32.06 g/mL,表明龙利叶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力均强于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18.
槐花中清除自由基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槐花中清除自由基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槐花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结果表明,槐花中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50%乙醇为提取溶剂,预处理时间12h,提取时间1h;清除羟自由基的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30%乙醇为提取溶剂,预处理时间12h,提取时间2h;清除超养阴离子的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50%乙醇为提取溶剂,预处理时间0h,提取时间1h。提取液浓度是影响槐花中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活性物质的最主要因素。[结论]为槐花提取物应用于抗衰老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优化黑柿子多酚的提取工艺,并考察黑柿子多酚的抗氧化性能。以黑柿子为原料,确定黑柿子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并评价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以黑柿子多酚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黑柿子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乙醇浓度70%,料液比1∶4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50 min的条件下,黑柿子多酚提取率可达23.1 mg·g~(-1)。黑柿子多酚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半清除质量浓度为10.66μg·mL~(-1)。表明黑柿子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给刺苋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对刺苋总多酚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考察了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刺苋中总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浸提时间1 h,料液比为1:10,提取温度4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刺苋中总多酚提取量可达4.89mg/g.从刺苋中提取的总多酚对羟基自由基有很强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