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267日龄的产蛋母鸡150只,分为三组,分别放在上、中、下三层鸡笼,采用同样的饲养管理制度。由于笼位的高低不一,使得三层鸡群在同一鸡舍内所接受的光照强度不一,导致鸡群产蛋不一致;上层鸡群产蛋率为84.50%,中层鸡群产蛋率为82.00%,下层鸡群产蛋率为73.66%。上层鸡群比中层鸡群产蛋率高2.50%(P<0.05),上层鸡群比下层鸡群产蛋率高10.84%(P<0.01),中层鸡群的产蛋率比下层鸡群高8.34%(P<0.01)。  相似文献   

2.
蛋用鸡经雏鸡和育成鸡两个阶段的精心培育.一般于131日龄转群上笼并过渡到成鸡饲养阶段。上笼后为了减少饲料应激。可继续喂育成鸡料,经1周后改喂产蛋前期料。要求140日龄时光照这12.5小时,并于141日龄开始每周增加光照30分钟,直至每天光照达16小时。在正常情况下,母鸡于21周龄开始产蛋,产蛋率逐渐增高.当产蛋率达50%时,再改喂产蛋高峰料,于28~29周龄达产蛋高峰。优良品种产蛋高峰产蛋率可达92%~95%.持续5~6周后产蛋率以每周下降1%左右缓慢下降,产蛋白线、非常平缓,这是正常鸡群产蛋的规律。如果违反这个规律,达产蛋高…  相似文献   

3.
一 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 产蛋前期是指上笼后到全群产蛋率达50%左右的这段时间。要想获得较高的产蛋率和维持较长时间的产蛋高峰期,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1998年9月,我县重阳乡半川村刘某饲养的31周龄伊莎褐鸡,因停电缩短光照时间,引起鸡群死亡87只,产蛋率由93%下降到68%,直接经济损失三千余元。经笔者建议采取紧急补光、抗应激药、激素催蛋等措施后,停止死亡,产蛋率恢复,效果显著。为引起广大养鸡户重视,特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和症状:刘某阶梯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八个褐壳蛋鸡商用品系为对象,观测了在自然采光舍内不同笼层光照强度对其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罗曼与金慧星笼上层(19.51x)的比笼下层(9.51x)的产蛋率分别高出7.5%和6.13%,差异极显著(P〈0.01);宝万斯则笼下层的比笼上层的产蛋率高2.8%,差异显著(P〈0.05);其余五个品系则上下笼层产蛋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光照强度对笼养罗曼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170日龄的罗曼蛋鸡1500羽,分为3组,分别放在上、中、下3层鸡笼,采用同样的饲养管理制度由于笼位的高低不一,使得3层鸡群同一鸡舍内所接受的光照强度不一,鸡群产蛋性能不一致。通过30d的试验表明,上层鸡层蛋率为89.7%,中层鸡群产蛋率为92.1%,下层以鸡群产蛋率为88.7%。中层群比上导产蛋率高2.4%,比下层鸡群高3.4%,上层鸡群比下层鸡群产蛋率高1%,从3层笼位鸡群平均蛋重来看,各  相似文献   

7.
1补充光照 冬季由于自然光照少,鸭的内分泌减少,影响产蛋,故必须采取人工光照补光。一般要求每天的连续光照时间应达16h,可在每10 m^2的棚舍安一盏40~60 W的灯泡,灯泡离地面1.2~1.5m。鸭群晚上进棚舍后也可通宵亮灯。在充足的光照作用下,排卵诱导素分泌增加,卵泡发育加快,产蛋率提高,比不补光的鸭群多产蛋20%-25%。  相似文献   

8.
徐京生 《动物保健》2005,(12):42-42
问:徐老师,您好!请问.220日龄的蛋鸡,1550只.现在产蛋率60%,已经持续50天了,现在采食95克,有花斑肾.精神很好.鸡冠尖部干瘪.零星出现腹水的鸡,有的鸡腹腔内,有干烙样坚硬吸收后的卵黄.并没有发现一直不产蛋的鸡.只是产蛋的时间间隔长.有的需要4天左右.18—60天,鸡一直漫呼,死亡100多只,装笼时.鸡大小不均.130日龄开产。  相似文献   

9.
鸡群产蛋达到80%就进入产蛋高峰期,一般在21-47周龄。本期管理的原则在于尽可能地让鸡维持较长的产蛋高峰,23周龄产蛋率达90%,高峰产蛋率值达95%~96%,90%以上产蛋率维持6个月;产蛋高峰下降慢,48周龄以后产蛋率从90%逐步缓慢下降,72周龄下降到78%,每周平均下降0.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用产蛋高峰后期的罗曼蛋鸡1361羽,根据试验条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期问,对照组采用原来的常规饲料配方,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用5%和10%的优质蛋白纤维替代玉米。经31d饲养试验,对照组产蛋率为77.5%,平均蛋重66.6g;试验I组产蛋率76.0%,平均蛋重67.3g;试验Ⅱ组产蛋率76.0%,平均蛋重67.1g;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料蛋比,对照组为2.64:1,试验Ⅰ组为2.52:1,试验Ⅱ组为2.37:1。经济效益分析,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6.83%和35.27%。  相似文献   

11.
在同一批25周龄海塞克斯父母代种鸡中,随机选择5760只,分为大群笼养组(对照组)和小群笼养组(试验组)进行对比试验。对照组共有8个大笼,每笼饲养种鸡360只;试验组共有64个小笼,每笼饲养45只;公母均按1:8搭配。在饲料营养和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过26周饲养,得出以下结果:(1)试验组全期平均产蛋率达88.02±2.29%,对照组为79.63±6.87%,两组间差异十分显著;(2)试验组全期平均死淘率为1.18±0.18%。对照组死淘率达到7.25±5.43%;(3)试验组总产值为254192元,比对照组增值37.9%;;(4)蛋均耗料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将蛋鸡432羽,分别放入笼底角度分为3°、6°、9°的笼内。笼底材料分为塑料和镀锌两种。试验期间由20周龄到79周龄共60周。对照组的笼底角度为0度和12度。结果是笼底角度对产蛋率无影响。在日产蛋重、产蛋率和饲料耗用上.塑料笼底比镀锌笼底好。前者产蛋率高3.3%,日产蛋增重2.1克,饲料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走访用户的过程中,发现用户饲养肉种鸡产蛋差异很大,有的高峰产蛋率达到90%,并且80%以上的产蛋率维持3个月;而有的鸡群产蛋高峰不高,甚至没有产蛋高峰,高峰产蛋率仅能达到70%,且维持时间较短,根本达不到饲养管理手册标准的要求,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在生产中,造成肉种鸡产蛋达不到高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240只60周龄的海赛克斯褐壳蛋鸡用于作K94的应用效果试验。试验开始2周后,试验组(基础日粮中添加1%K94)产蛋率提高7.85%,对照组(添加无活菌的1%K94)则降低2.34%。日粮中未添加维生素后.试验组产蛋率下降28.15%,对照组则下降38.49%。重新添加维生素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产蛋率都迅速回升,但试验组回升速度比对照组快。整个试验期(9周),试验组产蛋率和枚蛋重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料蛋比明显比对照组低。饲喂K949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采食量增加8.01%,饲料干物质(DM)和粗蛋白(CP)消化分别提高14.79%和18.49%;盲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明显减少,而厌氧乳杆菌、梭状芽胞杆菌以及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增多。结果表明,K94能明显改善盲肠微生态环境,提高饲料消化率,从而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改善日粮中维生素不足对产蛋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某个体户,一笼养1100羽罗曼商品蛋鸡群,进入产蛋高峰期不久即发生不明原因的产蛋下降和零星死鸡。综合诊断为脂肪肝综合症。经采取调整日粮配比等措施,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一发病精况及创检变化该鸡群饲养于开放式鸡舍,13周龄上笼。倡周龄见蛋即始喂蛋鸡产蛋期浓缩料配制的全价料。代谢能2.万兆卡/公斤、粗蛋白含量15.2%。其它饲养管理参照该品种鸡“饲养管理手册”进行。鸡群于26周龄进入产蛋高峰期,产蛋率达90%。28周龄初,产蛋率突然下降,降幅达20%。随给环丙沙星饮水,治疗数目无效。产蛋率一直维持在70%左右,并…  相似文献   

16.
蛋鸡第二产蛋年的产蛋率和产蛋数量均较第一产蛋年低,但可节省购买雏鸡、育雏、育成的费用,而且第二产蛋年产蛋时蛋鸡抗病力较强,死亡率较低,喂养时料蛋比相差不大,综合来说,经济效益还是较可观的。现将蛋鸡第二产蛋年的利用技术介绍如下。1.强制换羽早产蛋强制换羽比自然换羽提前3~4周产蛋。方法有两种:一是饥饿法:鸡的产蛋率下降到30%左右时,停止人工补充光照,停料7天左右,不停水;以后9~10天内每只鸡每天给料30~40克;然后自由采食蛋鸡饲料。此法换羽掌握鸡体失重20%~30%为宜。二是化学法:鸡群中有…  相似文献   

17.
某商品蛋鸡场存笼12万羽依莎鸡,1991年11月产蛋鸡群发生以鼻孔流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两眼发炎、厌食、产蛋迅速下降等症状的传染性疾病,后确诊为鸡传染性鼻炎病.经防治,自1992年下半年至现在,该病再未发生.现将诊断和预防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某舍存栏1.3万羽自繁的依莎商品代蛋鸡,于1991年11月4日(180日龄)开始发病,发病率达25%,产蛋率由发病前的83%下降至66%,死亡率2%左右.同时,该病迅速波及其它产蛋舍和后备会.全场存栏产蛋鸡的产蛋率由发病前的74.34%下降至63.52%.该病死亡率低,淘汰率较高,且多次复发,…  相似文献   

18.
1分阶段饲养不可忽视 把商品蛋鸡的产蛋期分为3段,各阶段喂给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以满足其产蛋需要。产蛋前期,即从开产到产蛋高峰,产蛋率大于80%以上,这一时期日粮中蛋白质、钙等营养含量应随鸡群产蛋率的增长而增加:产蛋中期,即产蛋高峰过后的一段时期,产蛋率在65%~80%;产蛋后期,产蛋率小于65%。后两阶段日粮中蛋白质、钙、磷等含量随鸡群产蛋率的下降而减少。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145日龄的罗曼粉开产鸡群,共计2304只,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分为A、B、C、D等4个试验组,再分设4个重复试验组;试验期间观察试验鸡群的产蛋率、蛋重、死亡率等3项主要生产指标;采用Excel进行分析,其试验结果表明D组(笼位密度6只/笼)在产蛋率指标显著优于其它3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蛋鸡生产应注意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分阶段饲养不可忽视 把商品蛋鸡的产蛋期分为三段,各阶段喂给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以满足其产蛋需要。产蛋前期,即从开产到产蛋高峰,产蛋率大于80%以上,这一时期日粮中蛋白质、钙等营养含量应随鸡群产蛋率的增长而增加;产蛋中期,即产蛋高峰过后的一段时期,产蛋率在65%~80%产蛋后期,产蛋率小于65%。后两阶段日粮中蛋白质、钙、磷等含量随鸡群产蛋率的下降而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