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影响奶牛乳成分的因素很多,其中饲粮条件是影响乳成分的决定性因素。保护性脂肪属于过瘤胃脂肪,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保护性脂肪能够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本试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脂肪能够极显著地提高乳脂率(p<0.01),并使乳密度显著降低(p<0.05),对产奶量、乳蛋白质和非脂乳固形物的含量影响不大(p>0.05)。  相似文献   

2.
饲料营养对牛奶主要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产量和牛乳成分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除遗传、生理、环境控制及饲养方式外,奶牛日粮的营养素含量是调控乳成分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日粮精粗比、能量、蛋白质、脂肪及干物质采食量。调控牛乳成分时,各成分问有互作效应,在生产实践中,当生产者使用某种饲料原料或改变某种营养成分的浓度时,在提高牛奶中某~指标含量的同时往往会降低另一指标的含量。因而系统地研究这些因素并综合调控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2021年从安徽、浙江、福建牧场收集生乳为研究对象,探究季节等因素对生乳体细胞数(SCC)、蛋白质含量、脂质含量及菌落总数影响,及SCC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及菌落总数的相关关系。[方法]通过乳成分分析,获得生乳SCC、蛋白质含量、脂质含量及菌落总数。用相关分析法探究乳成分变化趋势及相关性。[结果]SCC、蛋白质含量、脂质含量及菌落总数变化趋势受气候影响较大,生乳SCC与产奶量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含量显著负相关、与脂肪含量显著负相关、与菌落总数显著正相关。[结论]温度、湿度是影响生乳SCC及乳成分含量的重要因素,应控制生乳SCC,进一步优化牛奶品质。  相似文献   

4.
8头泌乳中期的奶牛被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对照组(每头牛:基础日粮+棕榈酸钙200g/d)和试验组(每头牛:基础日粮+共轭亚油酸钙200g/d),试验期14d,检测了奶产量、乳成分,分析奶牛的血液变化,并采用荧光定量PCR对乳汁体细胞中脂蛋白脂酶(LPL)、乙酰辅酶A羧化酶(ACACA)的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的乳产量、乳蛋白、乳糖和乳汁体细胞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显著降低了乳脂肪含量(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奶牛乳脂肪含量分别为0.0326g/mL和0.0244g/mL。检测血液指标发现,共轭亚油酸钙显著升高了奶牛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P〈0.05)。基因分析发现,试验组奶牛乳汁体细胞中LPL、ACA—CA的基因表达显著下调,表明共轭亚油酸钙抑制了奶牛乳腺细胞脂肪酸合成酶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5.
奶中体细胞数是评价乳房健康状况和生鲜乳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产奶量和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有关牛奶体细胞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山羊奶体细胞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并且由于泌乳方式、乳成分等方面存在差异,不能将牛奶中体细胞的研究结果直接适用于山羊奶。本文围绕山羊奶体细胞的产生及与产奶量和品质的关系进行综述,为正确认识山羊奶体细胞、科学制定山羊奶体细胞数标准、提高山羊奶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混合饲粮对奶牛产奶性能、乳品质和免疫力的影响,确定泌乳中期奶牛饲粮的适宜精粗比。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45头产奶量相近的泌乳中期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Ⅰ组、Ⅱ组、Ⅲ组分别饲喂精饲料与粗饲料比例为40∶60、50∶50、60∶40的混合日粮,试验期为60d,通过测定各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产奶量、料奶比、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乳干物质率、乳体细胞数、IgG含量、IgA含量、IgM含量等检测指标,比较分析不同精粗比饲粮对奶牛产奶性能、乳品质和免疫力的影响。结果显示Ⅱ组与Ⅰ组相比较,平均日产奶量、乳蛋白率、IgG含量、Ig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Ⅲ组与Ⅰ组相比较,平均日采食、平均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IgG含量、IgA含量、Ig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料奶比、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Ⅲ组与Ⅱ组相比较,平均日产奶量、IgG含量、IgA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表明饲喂不同精粗比饲料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的产奶性能、乳品质、免疫力的影响较大,日粮中精粗比为60∶40的饲喂效果最好,精粗比为50∶50次之,精粗比为40∶60最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述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奶牛牛奶中体细胞数研究进展。方法:以体细胞数为关键词,运用中国知网(CNKI)和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Pub Med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结果:体细胞是奶牛牛奶中有益的天然成分,对奶牛乳房炎具有免疫防御功能。体细胞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抗生素残留会引起高水平的体细胞数。应用中兽医药控制牛奶中的体细胞数、防治奶牛乳房炎可能更符合有机奶或无抗奶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奶牛日粮中脂肪(酸)是很重要的营养素之一,尤其在缓解奶牛能量负平衡和热应激等方面作用明显,此外,通过日粮添加不饱和脂肪酸还可以改变牛奶乳成分占比,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功能性产品。本文对2020年国内外脂肪(酸)对瘤胃代谢、牛奶成分、生产性能、氧化应激、繁殖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 [关键词] 2020年|奶牛|脂肪|脂肪酸  相似文献   

9.
乳房炎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学等因素刺激而发生的一种炎性反应。它不仅影响奶牛产奶量,给奶农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影响乳品质,危及人类健康。其特点是乳中体细胞特别是白细胞增多,乳中体细胞通常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等组成,当乳腺受机械损伤被感染后,体细胞数就会上升。一般来说,体细胞数超过正常范围(20万~30万个/mL)是乳房受到感染的前兆。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牛奶中体细胞数量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试验随机选取齐齐哈尔市某规模化奶牛场375份乳样,探讨奶中体细胞数与奶量、不同胎次、不同泌乳期、感染乳区、奶损失之间的变化规律及与牛奶主要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体细胞数越多,产奶量下降越明显;胎次增加,牛奶中体细胞数呈上升趋势;产后时间的延长,体细胞数也会增多;体细胞数与乳脂率、乳糖率和乳蛋白率之间没有显示相关性;乳区的感染越严重,牛奶中体细胞数越高,同时产奶量的损失越大。研究对奶牛状况作出评价,以便做好预防,为指导奶牛生产提供建议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牛奶质量直接关系到奶产品的质量和销售,进而影响牛场和乳品厂的经济效益。影响牛奶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乳成分,因此根据市场需要改善牛奶品质成为各国营养学家研究的热点。牛奶产量和牛奶乳成分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除遗传、生理、环境控制及饲养方式外,  相似文献   

12.
原料奶中体细胞是间接反应奶牛乳房是否健康的一个有力数据。同时过高的体细胞也将直接影响到原料奶的质量和价格。因此,本试验选择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80头,探讨日粮添加34g生物抗氧化剂对原料奶中体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抗氧化剂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无显著影响。但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原料奶中体细胞数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本研究表明,生物抗氧化剂能够有效降低原料奶中体细胞数,提高原料奶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平安县奶牛乳成分含量和体细胞数量,本文对平安县20个生鲜乳收购站及奶农户进行抽检,共检测奶样10批次、545份。结果发现:平安县生鲜乳脂肪含量平均为3.41%、蛋白含量平均为2.99%、乳糖含量平均为4.55%,体细胞数平均为46.72万/mL。说明平安县生鲜乳质量状况良好,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放心饮用。  相似文献   

14.
牛奶体细胞数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奶体细胞数是作为优质奶质量评判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关系着牛奶的品质安全。文章对牛奶体细胞的来源和危害,体细胞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技术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低体细胞数的优质奶生产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养牛者从牛奶获得多少收入是由产奶量和乳成分决定的。定价体系最常用的价格指标是乳脂肪成分,但越来越多的市场是用脂肪和蛋白质两项指标。养牛者主要考虑饲养与乳成分的关系。有许多控制营养因素的方法,可以改变牛奶成分。 1.日粮中饲草和粗纤维含量。这是与乳脂肪含量有关的关键营养因素。饲草  相似文献   

16.
徐刚 《广东饲料》2006,15(1):38-39
牛奶因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各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被誉为几近“最完善的食品”。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牛奶需求量也逐渐增长,这与我国奶牛业发展较慢,牛奶产量及品质不高形成突出矛盾,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奶牛体系已势在必行(谢宝柱等,2005)。能量摄入量不足是影响高产奶牛泌乳量和乳品质的因素之一,特别是高产奶牛泌乳初期,能量代谢往往处于负平衡,日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脂肪可以提高日粮能量浓度,从而使能量代谢呈正平衡.使泌乳高峰提前出现,达到增加产奶量、影响乳品质及减少泌乳奶牛低乳脂综合征的效果。本文综述了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对牛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在奶牛日粮中添加高羊毛氨酸硒,探究牛奶中硒含量受其影响程度及奶牛生产性能的变化情况。选择规模化牧场健康泌乳牛270头,整个试验期共计150d,每天每头奶牛饲喂2g高羊毛氨酸硒及1g维生素E,比较试验前后试验牛群乳硒、乳指标、血硒、奶量、体细胞及繁殖指标的动态变化,分析饲喂有机硒对乳中硒含量及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每天饲喂2g高羊毛氨酸硒可生产天然“含硒”的功能奶,30d可使原料乳中硒含量达到0.048mg/kg,即达到“含有硒”水平;饲喂90d时,原料乳中硒含量可达到峰值0.057mg/kg。与上一年同期相比,热应激期间泌乳牛单产稳定在32kg左右,奶量同比增加3.2%,体细胞数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DHI检测方法对云南高原饲养的萨能奶山羊进行体细胞数统计和相关分析,探讨奶山羊体细胞数对羊奶主要成分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萨能奶山羊乳体细胞数与乳脂率呈正相关(P=0.141),与乳蛋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总固形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尿素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乳汁体细胞数的增加对羊乳的品质产生很大影响,造成羊乳蛋白、脂肪含量和总固形物含量上升;乳糖和非蛋白氮含量降低。从多种因素考虑,6月份所测得的体细胞数和乳成分含量可作为萨能奶山羊乳品质质量标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产奶牛日粮中添加反刍专用酵母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乳中体细胞数的影响。选择40头高产荷斯坦牛,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反刍专用酵母50g/(头·d),试验期共27d,预期7d,正试期20d。结果发现,对遭受热应激的两组奶牛,试验组日产奶量降幅显著低于对照组,日产奶量相对于对照组增加了6.5%(P<0.05);整个试验期试验组体细胞数下降了3.68万/m L,而对照组增加了27.67万/m L,差异显著(P<0.05);两组奶牛的乳成分无明显的差异(P>0.05)。提示在高产奶牛日粮中添加反刍专用酵母可以提高奶牛的日产奶量和降低体细胞数,但对乳成分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牛奶质量从内在讲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体细胞数和细菌总数。体细胞数是乳腺内受感染程度的定量指标;细菌总数和乳腺内的感染有一定的关系。一种是在乳腺内部繁殖的细菌。一种是通过乳孔导管从外部感染的。控制细菌总数对控制乳房炎有重要意义。各个国家对于判定乳腺炎的牛奶的标准不同,美国的规定是:正常牛奶的体细胞数小于10万/毫升。乳房炎奶大于20万/毫升。因此,控制体细胞数就是控制乳房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