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李福林 《农业与技术》2010,30(4):122-124
猪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是利用器械采集公猪的精液,再利用器械把经过检查和处理的精液输送到母畜的生殖道的适当部位,使之妊娠,以此来代替公母畜自然交配的一种科学配种方法。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养猪业逐步进入微利时代,如何在养猪生产中降低成本,加快猪遗传改良进展,成为当今养猪生产的前沿课题。人工授精之所以被人们接受和广泛采用,是因为随着养猪生产的发展和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在现代养猪生产和育种工作中,人工授精正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本文对人工授精技术在精液的采集、精液的品质检查、精液的稀释、输精方式及时间等各步骤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养猪应用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蔡亲福 《农技服务》2014,(12):139-139
目前,猪的人工授精在世界各地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猪的人工授精可以提高良种利用率,是进行猪种品种改良的最有效手段,可以促进品种更新和提高商品猪质量及其整齐度。可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将优良公猪的优质基因迅速推广,可将留优汰劣,促进种猪的品种品系改良和商品猪生产性能的提高。大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不仅可提高猪群品质,而且可以减少劳动力和饲料,从而减少养猪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采用人工授精,应是我国养猪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郭勇 《农村科技》2012,(1):62-63
90年代新疆才广泛推广猪的人工授精技术。目前,随着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工授精技术在防止疫病传播、降低公猪饲养量与饲养成本、提高优良种畜利用率等方面的作用,人工授精技术在新疆养猪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的小断提高,母猪的繁殖水平已直接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要提高母猪的繁殖水平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人工授精技术不但能大人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加快猪品种改良的步伐,促进养猪生产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前,工厂化养猪技术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养猪模式.工厂化养猪技术就是以工业生产方式,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设备,进行高效率的养猪生产,提高猪群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猪场的劳动生产率,以达到大量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猪肉的目的.采用工厂化养猪技术后,猪的平均日增重可达到700~800g,育肥猪六个月即可出  相似文献   

6.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实用型畜牧技术,是加快我国猪品种改良和良种推广的关键性措施,在促进养猪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养猪生产场的不断增加,要加快猪人工授精事业的不断发展。然而,人员因素在人工授精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新疆工厂化养猪技术要点严公达,王子荣,陈艳凤,喻春元(新疆农业大学,乌鲁木齐,830052)1新疆工厂化养猪概况工厂化养猪是现代化养猪的重要部分,采用现代化的技术与设备,进行高效率的养猪生产,使猪群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圈舍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  相似文献   

8.
猪人工授精是指用人工辅助器械采集公猪精液,经过实验室检查处理和保存,再用器械将公猪精液输送到发情母猪生殖道内的一种配种方法。1猪人工授精的意义猪人工授精技术替代公母猪自然交配来繁殖后代,所采取的简单实用有效的方法,来提高猪的繁殖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是现代化养猪生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猪群生产是猪场日常工作的核心,一个猪场的效益主要由猪群生产的水平高低而直接体现。而猪群生产中的基础母猪数量、每周配种母猪数、怀孕率、分娩率、窝均产仔数、仔猪存活率、育仔存活率、育成存活率、母猪淘汰率和母猪分娩指数等工厂化养猪参数又是直接衡量猪群生产的水平高低的一系列硬指标,因此,利用工厂化养猪参数可以监测某个时间段的猪群生产的状态。原理是依据现有猪场的基础母猪数量和猪群的某个时间段初期的实际繁殖状态,通过计算机根据工厂化养猪理论参数模拟运算产生出标准猪群生产数据,将之与猪场猪群生产的实际数据相比较,并制出曲线对比图,从对比图中可直观看出猪群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的优劣,这样就实现了对猪群生产的某个时间段的动态监测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一、工厂化养猪的形势工厂化养猪就是现代化养猪。工厂化养猪是采用现代先进学技术,以工业生产方式,进行高效率的养猪生产。工厂化养猪的高效率主要表现在:猪的产品率高;饲料转化率高;生产成本低。三者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养猪生产的发展和产业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猪人工授精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在现代养猪生产和育种工作中,人工授精正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生产途径。在猪的生产方面,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低温保存与冷冻精液相比,具有更好的受胎率和产仔数,而且操作简单,取材方面,更利用推广应用。现将总结的猪精液的低温保存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猪人工授精技术新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人工授精技术的成熟性和众多优点,近些年来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随着相关生理生化技术的进步,其技术的发展加快,特别是精液冷冻保存技术、XY精子分离技术、子宫颈后和子宫深部、腹腔镜人工授精等技术成为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本文简要概述了猪冷冻精液、猪子宫内人工授精及性控精液技术在现阶段的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山东克隆牧业发展有限公司针对我国养猪业正向规模化、工厂化生产方向发展和大量饲养引进优良猪种的实际,根据种猪营养特点及国内外养猪学研究构最新成果,成功地开发出了提高母猪单产的158种猪专用饲料。该产品含种猪所需的各种营养和促进发情排卵的生物活性物质,能提供适合怀孕猪、哺乳猪及种公  相似文献   

14.
良种是生猪产业发展的关键。猪人工授精技术是种猪培育和商品猪生产最简单有效的一种方法,是实现养猪业规模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对迅速扩大生猪良种的覆盖面,提高良种繁育水平,减少疫病传播,降低公猪饲养成本,增加生猪产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养猪业发达的国家猪人工授精普及率占90%以上,而我国猪人工授精只有15%左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青岛市为加快良种猪场、良种猪人工授精站建设,促进生猪品种改良,保障生猪生产稳定发展,根据国家生猪良补政策,结合青岛市生产实际,依托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技术优势,出台系列对良种猪场和良种猪人工授精站的补贴政策,加强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与服务网络建设,推动了生猪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三、工厂化猪场自繁自养与良种繁育体系工厂化养猪与传统养猪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生产过程中实现流水式均衡生产 ,产品批量化、规格化。理论与实际表明 ,实现流水式均衡生产的前提是猪场内自繁自养制度和良种繁育体系的建立。自繁自养制度保证用于生产的仔猪、保育猪、生长育、育成育肥猪有稳定的来源 ,而良种繁育体系则贯穿于场内种猪生产和商品猪生产的全过程 ,是保证商品猪高产、稳产的技术依托。我国60年代~70年代兴办的一些工厂化猪场之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商品猪苗来源无保障 ,猪种的生产性能参差不齐 ,从而实现不了猪的均衡…  相似文献   

16.
浅析猪人工授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养猪生产中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是将人工授精应用于猪的一种技术手段。该方法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减少猪群中所需公猪的总数,增加优良公猪的利用机会,对于养猪业的良种繁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养猪业趋向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猪人工授精越来越引起重视。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国外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早以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许多规模养猪场已在应用该项技术进行猪的配种。1猪人工授精的优点1.1提高良种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说到工厂化养猪,往往首先想到设备,多讲设备,甚至有人片面理解为工厂化养猪就是机械化养猪。我们说:否!工厂化养猪,应以技术为核心,设备为技术服务,按照技术的要求和生产工艺流程,配以相应的设备。衡量工厂化养猪水平的高低,应以技术水平(体现为产品—猪—质量)为主要根据。设备是工厂化养猪的特有因素,是不同于传统养猪的基本点。  相似文献   

19.
猪生物素的营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素是一种含硫维生素,天然状态为无色针状晶体,溶于热水而不溶于乙醇、醚等,在普通温度下相当稳定。生物素在饲料中有广泛分布且猪大肠微生物可以合成,因此在正常条件下,猪很少发生生物素缺乏症。自从1946年Cunha等人第一次报道了猪的生物素缺乏症以来,随着对猪选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工厂化养猪的普及,陆续发现了猪在生产条件下的生物素缺乏症,营养学家才重新考虑了生物素在猪营养中的作用。而后人们对生物素在养猪生产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生物素的生理功能及体内代谢11生物素的生理功能生物素是机体代谢中羧化和脱羧…  相似文献   

20.
提高猪人工授精效果的综合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3):540-542
猪的人工授精是当前养猪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实现多胎高产的第 1关。提高公猪精液的数量和质量 ,促使母猪正常发育 ,多排活力强的卵子以及实施先进规范的授精技术 ,进行适时的配种是保证猪人工授精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