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山东农业科学》2010,(2):F0003-F0003
济紫薯1号是济宁市农科院选育的花青素型甘薯新品种。 该品种萌芽性好,长蔓,分枝数6个左右,茎粗中等,叶片心形带齿,顶叶绿,叶深绿色、叶脉淡紫色、茎色绿带紫色;薯形纺锤形,紫皮紫肉,结薯集中,薯块大小较整齐.单株结薯4个左右,大中薯率高,商品性好,食味糯,耐储藏;  相似文献   

2.
《山东农业科学》2009,(12):F0004-F0004
济紫薯1号是济宁市农科院选育的花青素型甘薯新品种。 该品种萌芽性好,长蔓,分枝数6个左右,茎粗中等.叶片心形带齿,顶叶绿。叶深绿色、叶脉淡紫色、茎色绿带紫色:薯形纺锤形,紫皮紫肉,结薯集中,薯块大小较整齐,单株结薯4个左右,大中薯率高,商品性好,食味糯,耐储藏;高抗蔓割病,抗茎线虫病、根腐病黑斑病:抗旱性好。平均花青素24.18mg,/100g鲜薯。丰产性好,  相似文献   

3.
为生产应用提供依据,在春种马铃薯收获后,采用黑白2种颜色地膜半覆膜方式,研究夏季覆膜栽培对紫芯红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薯2号不同覆膜处理,覆白膜栽培的成活率为78.5%,比裸地种植(CK)高38.5%;黑-白膜和白膜覆盖处理的产量最高,均约2 000kg/667m2,分别比裸地种植增产98.0%和96.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覆白膜处理单株结薯数最高,为5.8个/株,极显著高于CK。在不同紫芯红薯品种(系)覆白色地膜试验中,紫薯3号品系产量最高,达2 150kg/667m2;紫薯2号品系单株结薯数最高,为6.7个/株。结论:夏季种植紫芯红薯以白膜覆盖成活率高,丰产性好;紫薯3号品系适宜在贵州中部丘陵旱作区夏季覆膜种植。  相似文献   

4.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1,(23):21
甘薯品种——南紫薯65南紫薯65由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7年育成,属食用型品种。该品种萌芽性好,出苗多而快,采苗量大。顶叶紫色,叶尖心形带缺刻,茎紫色,蔓较长。栽插后发根还苗快,生长势较强。结薯集中,薯块圆整;薯块短纺锤形,薯皮紫色,薯肉紫色,干率20.8%左右。中抗黑斑病,感根腐病和茎线虫病。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每亩产鲜薯2032.1公斤,适宜江苏省甘薯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紫色甘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8个紫色甘薯新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徐紫薯1号、广紫薯1号、徐22-1这3个品种的茎叶长势旺盛,综合性状优良,结薯习性好,大中薯率高,产量较高,可以在泰州市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甘薯浙紫薯1号早收栽培的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甘薯(Ipomoea batatas L.)浙紫薯1号作为迷你甘薯种植的可行性,并为高效栽培提供依据,开展了浙紫薯1号早收栽培的特征特性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浙紫薯1号结薯早,单株结薯数6个左右,前期薯块膨大快,小薯的粗纤维也较少,食味好,适宜作为迷你甘薯种植.  相似文献   

7.
宁紫薯1号的选育及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宁紫薯1号在2003-2005年国家和江苏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为1901.8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2.6%,薯块平均干物率27.5%,薯块花青素含量22.41 mg/100 g,总可溶性糖含量5.6%,抗茎线虫病和根腐病。研究表明:生物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商品薯产量以施肥量50 kg/667 m2复合肥 10 kg/667 m2钾肥时最高。  相似文献   

8.
甘薯不同品种及密度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甘薯5个品种、6个不同密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甘薯品种不同,适宜的栽培密度不同,产量不同。京变、紫薯4600株/667m2、豫薯10号4200株/667m2、徐薯23以3400株/667m2、遗薯138以3800株/667m2的密度较为适宜,产量较高。紫薯各处理的产量及产值均较低,不适合在怀柔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金徐薯69是从徐781和徐薯18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鲜食烘烤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红皮、橘红肉,表皮光滑,纺锤形;单株结薯66个,大中薯率906%;长蔓,茎绿色,分枝数4~7个;顶芽凹,顶叶绿色,脉基紫色,叶浅缺刻;可溶性糖含量59%,淀粉含量152%,烘干率260%,胡萝卜素含量1082 mg·kg-1;浙江省多点品种比较试验2年平均667 m2产量2 2048 kg,比对照品种徐薯18增产270%;具有萌芽性好,结薯集中、丰产性好,较耐贮藏,烘烤食味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1个马铃薯早熟新品种(系)在黔中地区的丰产性和薯块品质等综合性状进行适应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兴佳2号产量最高,达到2 090.86 kg/667m2、商品薯率81.77%,其次是费乌瑞它2 060.28 kg/667m2、商品薯率84.00%,中薯8号2 023.23 kg/667m2、商品薯率78.92%,且外观品质良好,综合性状较优,适宜在黔中地区进行轮换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凯里番薯的经济效益,以当地红皮白肉红薯为对照,与引进的西瓜红、烟薯 25、越南紫薯、徐紫 8 号、紫罗兰紫薯进行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宜凯里市种植且经济效益高的红薯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番薯的生育期相差不大,均为 160 d 左右。植物学性状方面,各品种叶形均为心形,株形均为匍匐长蔓,除越南紫薯的薯形较短,为短纺锤形外,其他5个品种的薯形均为长纺锤形;商品薯率为52. 00%~80. 00%,西瓜红最高,当地红薯最低,商品薯率普遍不高主要是因为薯块膨大期遇雨天易开裂导致品质降低;小区产量为 49. 45~81. 67 kg,折合产量为 2 335. 35~3 856. 27 kg/667m2,烟薯 25 最高,为 3 856. 27 kg/667m2,但其薯块偏大,商品性低。西瓜红和紫罗兰口感最受当地市场欢迎,其产量分别为 3 418. 19 kg/667m2、3 032. 59 kg/667m2,且商品薯率较高,分别为 80. 00% 和 79. 33%。建议当地种植的主推品种为西瓜红和紫罗兰...  相似文献   

12.
在南安市良种场鉴定了近年福建省选育或引进的闽薯1号、中薯3号等7个菜用型新品种(系)和坝58等3个加工型新品种的丰产性、生育期、薯块品质和抗病性等性状,结果表明:中薯3号和闽薯1号等2个菜用型品种鲜薯产量高(分别为3241.5kg/667m2、3158.5kg/667m2),分别表现迟熟和中熟(生育期分别为114d和98d),均表现较好的结薯性能、块茎品质和抗病性;加工型品种坝58鲜薯产量较高(1891.5kg/667m2),中迟熟(生育期103d),表现较好的结薯性能、块茎品质和抗病性.这3个品种具有较好的综合性状,适宜在南安市种植,可进一步进行多点比较试验和扩大试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福建省不同生态区域对优质、抗病甘薯新品种的需求,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于2007年以兰葡萄×南薯88杂交选育而成福薯90号。经过多点试验、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14年5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35~150 d,株型中长蔓半直立,叶色绿带紫,叶型心带齿,茎紫色,薯块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黄色;单株结薯数2~5个,鲜薯产量41004.45 kg·hm^-2,薯干产量10694.1 kg·hm^-2,淀粉产量6695.85 kg·hm^-2;干物率25.99%,出粉率16.25%,食味评分80.9分,外观评分82.0分;薯块萌芽性好,较耐贮藏,高抗蔓割病。福薯90号属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适宜在福建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泰中9号"甘薯高产、干物质含量高、淀粉含量高,2010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耐储存,萌芽性好,顶叶褐色,叶绿色,叶脉紫色,叶心形.茎紫色,茎粗细中等,中长蔓形,最长蔓长150~250厘米,茎端无茸毛,基部分枝7.8个.薯皮深红色,薯肉白色带紫晕,薯块纺锤形,薯干洁白平整.结薯集中整齐,单株结薯3~4块,大中薯率87%.食味甜度中等,纤维量少.高抗根腐病.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新品种毕薯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新品种毕薯3号系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于2009年6月12日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病性强、薯块经济性状好、商品薯率高.历年品种鉴选共26点次试验,总平均产量为2094.9kg/667m2,比对照米拉(1 611.3kg/667m2)增产483.6 kg/667m2,增产率为30.0%.区试、生产试验结果显示,该品种适宜贵州省海拔高度在750~2530 m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紫肉甘薯新品种"渝紫薯7号"的产量与食用品质2010-2013年在北方薯区、重庆薯区、长江薯区3个区域试验中的表现,并采用AMMI分析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渝紫薯7号"在3组区试中,鲜薯产量平均28.672t/hm2,比对照品种"宁紫薯1号"增产23.57%,稳定性好,并优于对照"宁紫薯1号";薯干产量平均8.483t/hm2,比对照增产42.19%,稳定性与对照"宁紫薯1号"相当;食用品质总体优于对照,稳定性好.因此,"渝紫薯7号"是一个高产、优质、稳定性好、适应性广的食用型紫肉甘薯新品种,适宜北方、重庆和长江流域薯区种植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不同生态区对马铃薯新品种的需求,筛选出抗性强、品质优、高产稳产的马铃薯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应用,在赫章县水塘堡乡塘口村引进青薯9号一级种、合作88一级种、米拉一级种、希森6号一级种、宁蒗5号一级种等5个新品种,以威芋5号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一级种产量最高,为2 301.93 kg/667m2,较威芋5号增产653.77 kg/667m2,增产率39.67%,其商品薯率为92.31%;其次是米拉一级种,产量为1 746.21 kg/667m2,较威芋5号增产98.05 kg/667m2,增产率为5.95%,商品薯率为92.29%;希森6号一级种第三,产量为1 683.17 kg/667m2,较威芋5号增产35.01 kg/667m2,增产率2.12%,商品薯率为86.90%。青薯9号一级种、希森6号一级种、米拉一级种3个品种抗性强、薯块性状、综合性好,商品薯率高,植株生长好、植株较繁茂,适合在赫章县海拔1 800 m左右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8.
1.宁紫薯1号.顶叶绿色带紫边,叶脉绿色,叶片心脏形,长蔓型,单株分枝6~8个.薯块长纺锤形,薯皮紫红色,薯肉紫色,干物质率27.2%,可溶性糖含量5.6%,花青素含量22.4毫克/100克,烘烤熟食品质优良. 该品种排种后出苗早,萌芽性好,排种量以20公斤/平方米左右为宜.单株结薯5个左右.每667平方米(1亩)春栽密度为3300~3500株、夏栽密度为3500~3800株,适宜在中等肥力以上的田块种植,在丘陵薄地上种植应施足基肥.(彩图参见81页图4)  相似文献   

19.
徐紫薯8号为高花青苷型甘薯新品种,生育期影响结薯习性、产量及品质性状。本试验研究78~188 d共12个生育期下徐紫薯8号薯形、单株结薯数、大中薯率、产量、花青苷含量及淀粉含量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徐紫薯8号各个性状差异显著。大中薯率、亩鲜薯产量、淀粉含量和花青苷产量随生育期延长逐渐升高;薯块长宽比、小薯率、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生育期延长而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亩鲜薯产量与单株结薯数、大中薯率、烘干率、亩薯干产量和淀粉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148 d甘薯单株结薯数最多,亩鲜薯产量和花青苷产量均最高,分别达每667 m23 927.00 kg和4. 25 kg,大中薯率达90%,甘薯商品性好,食用品质佳。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四川丘陵地区适宜机械化甘薯新品种,分别从四川大面积种植的食用型、淀粉型、紫薯型3个类型中选取材料,进行人工收获与机械收获,分析了藤蔓长度、薯形和大小、薯皮厚度和硬度等对机械化收获的影响.结果表明,广薯87的植株藤蔓长度最短,适宜机械化藤蔓粉碎;在人工收获时,破损率最小的品种南紫薯018,其扁率也较偏小,破损率最大的甘薯品种宁紫薯1号,其扁率也较大(第2位),说明扁率大小跟破损率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在机械收获时,大多数品种基本上都没有破损的薯块,说明机械收获能够明显改善薯块破损的情况;而扁率最大的南紫薯008其机械收获时的破损率比人工收获时明显大得多,说明薯形越长,越不适合机械化收获;另外薯皮厚度和硬度与破损率之间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