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以月季品种'月月粉'为试材,利用CTAB法提取DNA,对影响SSR-PCR扩增体系的主要因子设计了多梯度的优化实验,建立了适用于月季的SSR反应体系:总反应体积为25μL,包括模板DNA溶液(20 ng/μL)2μL,10×PCR buffer(Mg2+free)2.5μL,MgCl2(25 mmol/L)2.0μL,dNTPs(10mM)0.5μL,正反引物各(10μmol/L)1μL,Taq DNA聚合酶(5 U/μL)0.3 μL.利用该优化体系对部分月季品种进行PCR扩增和电泳检测,扩增结果清晰且有较高的多态性,表明该体系适合用于分析月季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以月季品种‘月月粉’为试材,利用CTAB法提取DNA,对影响SSR—PCR扩增体系的主要因子设计了多梯度的优化实验,建立了适用于月季的SSR反应体系:总反应体积为25μL,包括模板DNA溶液(20ng/μL)2μL,10×PCR buffer(Mg^2+free)2.5μL,MgCl2(25mmol/L)2.0μL,dNTPs(10mM)0.5μL,正反引物各(10μmol/L)1μL,TaqDNA聚合酶(5U/μL)0.3μL.利用该优化体系对部分月季品种进行PCR扩增和电泳检测,扩增结果清晰且有较高的多态性,表明该体系适合用于分析月季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水稻叶片cDNA-AFLP选择性扩增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水稻Oryza sativa叶片响应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取食后的cDNA-AFLP试验中,对25μL体系中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的引物浓度、dNTP浓度、镁离子浓度及Taq DNA聚合酶用量4种反应条件影响因子进行不同梯度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PCR选择性扩增反应时,总反应液25μL体系中引物浓度为0.2μmol/L、dNTP浓度为0.2mmol/L、镁离子浓度为2.0mmol/L、Taq DNA聚合酶用量为13.336n kat/25μL时,可得到更多鲜明可辩的TDFs.  相似文献   

4.
以"美登"、"北春"、"蓝丰"为试材,用TIANGEN植物基因组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对SSR反应体系中的Mg2+浓度、dNTPs浓度、TaqDNA聚合酶用量、引物浓度、DNA模板浓度以及引物CA344F的退火温度进行了优化筛选,探讨了越橘SSR技术中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对扩增结果的影响.确定了适合越橘的SSR反应体系:在20μL反应体系中,Mg2+2.0 mmol/L,dNTPs 0.20 mmol/L,TaqDNA聚合酶0.5 U,引物浓度0.8μmol/L,DNA模板1.5ng/μL;引物CA344F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8℃.利用此反应体系对部分越橘品种进行PCR扩增并用6%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扩增结果清晰且DNA谱带多态性丰富,表明该体系稳定可靠,适合越橘的亲缘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5.
利用Tiangen DP305试剂盒对茶藨子(Ribes L.)总DNA进行提取,应用单因子试验分析了DNA模板、dNTPs、引物和Taq酶对ITS-PCR扩增结果的影响,并建立了茶藨子ITS-PCR扩增反应的优化体系,最优反应体系为:25μL体系中,10×PCR buffer 1μL、Mg2+0.4 mmol/L、引物浓度0.5μmol/L、dNTP浓度为1 mmol/L、Taq酶的用量1.0 U、DNA模板用量为50 ng。优化后的反应体系可作为茶藨子属植物ITS-PCR的基本反应体系,为进一步开展茶藨子属的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新疆哈密瓜SRAP反应体系建立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新疆哈密瓜SRAP反应的最佳体系,为进一步研究新疆哈密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均匀实验设计法对新疆哈密瓜SRAP - PCR反应体系的5个主要因子进行优化.[结果]优化后的SRAP - PCR反应体系扩增多态性高、带型清晰、稳定性好,是新疆哈密瓜SRAP扩增的最佳条件.利用该优化体系,对12个新疆哈密瓜地方品种基因组DNA进行SRAP扩增,大部分材料扩增出来的带清晰可辨、条带丰富、背景无干扰,满足分子标记应用的要求.[结论]20 μL的反应体系中各成分用量或浓度为:模板DNA 36 ng、Taq DNA聚合酶2.5U、dNTPs2.2 5 mmol/L、引物0.6μmol/L、Mg2+ 1.75 mmol/L和2μL10×PCR buffer.  相似文献   

7.
建立和优化稳定的葡萄ISSR-PCR反应体系,为进一步开展葡萄遗传多样性研究和品种选优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改良的CTAB法从葡萄嫩叶中提取基因组总DNA,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d NTPs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DNA模板用量、Taq DNA聚合酶用量等5个因素对葡萄ISSR-PCR反应体系扩增结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优化建立葡萄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优化的最佳ISSR-PCR反应体系(20μL)为:10×PCR buffer、0.225 mmol/L d NTPs、Taq DNA聚合酶1.0 U、1.00μmol/L引物、2.75 mmol/L Mg2+、DNA模板30 ng。利用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能够扩增获得清晰、稳定的DNA条带,可用于后续的葡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月季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萨曼莎月季为材料,对影响ISSR-PCR扩增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适于月季的ISSR反应体系:25μl反应体积中,1×Buffer、1.5 mmol/L Mg2 、1 U Taq DNA聚合酶、0.6μmol/L引物、0.48 mmol/LdNTPs、20 ng模板DNA;并将该优化体系应用于其他5个ISSR引物和6个月季品种,证实了该体系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玉米品种真实性鉴定中的SSR技术体系。[方法]以11份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材料,通过对影响SSR扩增质量的Mg2+、dNTPs、引物、TaqDNA聚合酶的浓度等因素进行优化和比较,建立了适于玉米品种真实性鉴定的SSR标记技术体系,并以5个玉米杂交种为例,验证该体系在玉米杂交种真实性鉴定中的可行性。[结果]Mg2+浓度为2.5 mmol/L时,扩增效果最佳。dNTPs浓度为0.3 mmol/L时,扩增效果最好。引物浓度为0.2μmol/L较为适宜。TaqDNA聚合酶浓度为1.0 U时,扩增效果较好。优化后的PCR反应体系为:1×PCR缓冲液,2.5 mmol/LMg2+,0.3 mmol/L dNTPs,0.2μmol/L正、反向引物,1.0 UTaqDNA聚合酶,40 ng样品DNA,总体积25μl。[结论]该研究优化的SSR技术体系可以有效地对玉米杂交种进行真实性鉴定。  相似文献   

10.
以35份香蕉品种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L25(56)对PCR反应中的DNA质量浓度、TaqDNA聚合酶用量、Mg2+浓度、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及甲酰胺浓度等6个因素在5个水平上进行了优化试验.建立了稳定的、可重复的香蕉ISSR最佳反应体系和PCR扩增参数.确定在25μL的反应体系中,DNA模板质量浓度为0.8 ng/μL,Mg2+浓度为1.5 mmol/L,dNTPs浓度为0.3 mmol/L,引物浓度为0.2μmol/L,Taq酶为1.25 U,退火温度为52℃.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兜兰ITS-PCR反应体系,以兜兰属植物为试材,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总DNA,并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对影响兜兰DNA ITS-PCR扩增反应的主要因素即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Mg2-浓度、dNTP浓度、引物退火温度、模板DNA用量和引物浓度等进行优化研究,建立兜兰最佳ITS扩增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最佳反应体系为25 μL体系中,添加10×PCR buffer 2.5 μL、Taq DNA酶1.25U、Mg2+ 1.5mmol/L、dNTP 0.15 mmol/L、引物0.6μmol/L和模板DNA 40 ng,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4 min,1个循环;94℃变性30 s,54℃退火45 s,72℃延伸1 min,35个循环;72℃延伸7 min后终止反应,4℃保存.利用此反应体系可得到预期大小的ITS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黄瓜霜霉菌为材料,采用改良的CTAB方法提取基因组DNA,研究了黄瓜霜霉菌ITS区序列分析中PCR反应体系的各主要成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确立了适宜的退火温度和反应体系。优化后的反应体系(25μL)为:采用引物ITS1/ITS4各40 ng,60 ng DNA模板,2.5 mmol·L-1 Mg2+2.0μL,2.5 mmol·L-1 dNTP 1.5μL,Taq酶1 U。优化的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3 min,94℃50 s,52.2℃40 s,72℃1.5 min。在这一条件下运行35个循环;72℃延伸7 min。采用此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对采自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31份黄瓜霜霉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均可得到一条约为900 bp的条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植物DNA条形码标准基因筛选研究提供参考,减少植物DNA条形码研究中的工作量。[方法]对7种苍耳属植物ITS、ITS2及rbcL基因采用相同的扩增条件(95℃4 min;[35 cycles:94℃30 s;52℃45 s;72℃45 s];72℃10 min;4℃保存)。[结果]3种DNA条形码基因同时成功扩增。[结论]这说明植物DNA条形码基因中ITS、ITS2及rbcL的PCR条件存在合并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和优化滑叶藤 ISSR PCR反应体系,运用正交试验和单因子试验分析模板DNA,TagDNA聚合酶,Primer,Mg2+和dNTPs 5个因子对滑叶藤ISSR PCR反应影响。结果表明了滑叶藤 ISSR PCR 25μL反应体系中5个因子最佳水平:DNA模板为84ng,TagDNA聚合酶为20u,Primer浓度为08mmol/L,dNTPs浓度为068mmol/L,M2+浓度为24mmol/L。该反应体系为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铁线莲属植物提供了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柿属植物目标区域扩增多态性(TRAP)标记技术体系,对影响TRAP-PCR的Mg2+、dNTPs、Taq DNA聚合酶、固定引物和随机引物浓度比5个因素进行了优化。确定优化的反应体系为:模板DNA 40 ng,buffer 1×,Mg2+1.4 mmol/L,dNTPs 0.2 mmol/L,固定引物和随机引物浓度比为11∶1,Taq酶0.5 U,反应总体积为15μL。利用柿属植物EST数据库信息设计锚定引物10条,与11条随机引物组合共110对引物。利用这些引物对柿属植物6个基因型进行TRAP-PCR扩增,其中84个引物组合能扩增出清晰条带,占引物总量的76.36%;36个引物组合表现出良好的多态性扩增,并在20份柿属植物中进行了引物验证。  相似文献   

16.
水曲柳SRAP分子标记反应系统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曲柳叶片DNA为模板,利用SRAP(相关序列多态性)技术及L_(16)(4~5)正交试验和单因子试验方法,分析了不同浓度的DNA模板、Mg~(2+)、dNTP、引物、TaqDNA聚合酶对扩增结果的影响,最终确立的PCR最佳反应系统为:20μL体系中,2×PCR buffer、DNA模板50~100ng,Mg~(2+) 的浓度2.0mmol/L,dNTP0.15mmol/L,引物0.30μmol/L,TaqDNA聚合酶1.0U;最佳退火温度50℃.在此反应系统下,所扩增谱带清晰、稳定、多态性高.  相似文献   

17.
三重PCR检测草莓灰霉病菌、炭疽病菌和黄萎病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楠  王剑  尹丹韩  高观朋  王伟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21):4392-4400
【目的】探索和优化检测条件,建立同时检测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三重PCR检测体系,为3种病害的早期快速诊断和鉴定提供技术和方法。【方法】选择可以组合的3种病原菌特异引物,研究多重PCR的影响因素,优化PCR退火温度,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3个引物组、TaqDNA聚合酶、dNTP和Mg2+六因素三水平优化多重PCR体系。【结果】建立并验证适合上述草莓主要病原菌的三重PCR最佳检测体系,可分别扩增出729、539和450bp的特异条带,最适退火温度为50℃,25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有0.32μmol·L-1C729+/-、0.032μmol·L-1DB19/DB22、0.32μmol·L-1CgInt/ITS4、1.5UTaq聚合酶、0.15mmol·L-1dNTP、1.6mmol·L-1MgCl2。【结论】利用上述引物组合和反应体系进行三重PCR检测,能够快速从田间发病植株和土壤中将草莓灰霉病菌、草莓炭疽病菌和草莓黄萎病菌检测出来,灵敏度可以达到10pg菌丝DNA。  相似文献   

18.
小豆SSR-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对小豆SSR-PCR扩增体系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分析了Mg2+浓度、dNTP浓度、DNA模板浓度、引物浓度、Taq聚合酶浓度对PCR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 μL的PCR反应体系中,Mg2+的最适浓度为2 mmol/L,dNTP最适浓度为0.25 mmool/L,反应体系中Taq聚合酶宜加入1 U,引物的最适浓度为 0.15 mmol/L,DNA模板加入量为20 ng。  相似文献   

19.
In order to optimiz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amplification of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 rDNA region from fungi found in black soil in North China,an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L16(45)] was used to evaluate five factors(template,Mg2+,dNTP,Taq DNA polymerase,and primer) from four levels.Subsequently,the optimal annealing temperature,annealing time,extension time and cycle numbers were evalu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ized PCR solution for amplification of ITS region comprised ...  相似文献   

20.
改进DNA提取方法,利用含2%CTAB、1%SDS、2%PVP、100mmol/LTris-Cl(pH8.0)、20mmol/LEDTA(pH8.0)和1.4mol/LNaCl的DNA提取缓冲液,提取了不同种属12种植物的DNA,并对其进行了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提取的DNA符合PCR试验要求,用真核生物ITS4/ITS5通用引物均能扩增出清晰的条带.该方法无需酚仿抽提,简单、高效、环保,特别适合大规模植物D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