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蚕桑生产与其它经济作物的竞争愈显剧烈,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日益被人们重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省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不高(以张种产茧量和亩桑产值为指标),成为目前发展蚕桑生产的主要问题。本文以主产区安康地区为例,就如何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提几点技术措施,与读者商榷。  相似文献   

2.
<正> 江苏省蚕桑学会蚕业经济学组于1989年11月28~30日在苏州召开了1989年第二次蚕业经济研讨会,探讨如何提高蚕桑生产的产量、质量和效益问题。大家认为目前我省的茧丝绸产销形势总的说来是好的。但面临的问题是突出的,竞争是日趋激烈的。问题的焦点是质量和效益。我省丝绸产品要有国内外  相似文献   

3.
<正> 一、蚕桑、丝绸在丘陵地区的地位和作用我省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在全国居于重要位置,蚕桑生产一直是我省农村经济的一个骨干项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蚕桑生产发展较快,六年多来,产茧量翻了一  相似文献   

4.
要尽快把我省蚕桑生产搞上去,一靠政策,二靠科学。首先要根据我省蚕桑生产特点和外贸出口、人民生活的需要,加强领导,制定有利于“巩固提高老区,积极发展新区”的蚕桑发展方针、政策,调动广大群众种桑养蚕的积极陸,是加快发展我省蚕桑生产的重要因素。其次,要靠科学技术,不  相似文献   

5.
2005年,我国纺织品的出口配额已被全面取消,看起来,这似乎给我们带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但实际上,我们将面临国内外,业内外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挑战,竞争的实质是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因此,蚕桑行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首先就要提高蚕茧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发展蚕桑产业化经营,是我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定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措施。根据我省目前蚕桑生产现状,必须发展产业化经营才能摆脱困境走向繁荣。我省已具备蚕桑产业化经营的条件,有产业化经营的先进典型,能够加快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建议:合理调整布局,因地制宜规划;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健全服务体系,支持农民生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  相似文献   

7.
<正> 蚕茧是丝绸生产的基础,蚕桑是丝绸工业基础的基础。近年来,由于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和受价值规律的影响,蚕茧生产极不稳定。1987年,我省蚕茧在未提高收购价格的情况下,实行价外补贴和改等差为不等差,拉大质量价差的措施后,养蚕生产出现了多年未有过的好形势。为了正确贯彻执行茧价政策,促进蚕茧生产发展,提高茧丝质量和蚕桑经济效益,特就1987年茧价执行情况,提出个人的肤  相似文献   

8.
蚕桑生产是我省的传统产业,也是农村经济优势产业。经过几年产业调整后,随着蚕茧市场的复苏,蚕桑生产面临着发展的新机遇,同时要超前认识高速发展给蚕业带来的新问题,引导蚕桑生产健康地发展。1蚕桑生产形势和机遇蚕桑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经济产业,其产业布局和行业兴衰与社会的经  相似文献   

9.
11月1~3日 ,省丝绸联合公司、省蚕桑学会、省纺织工程学会丝绸专业委员会联合在淳安召开两年一度的“浙江省提高茧丝质量学术研讨会”。各蚕茧重点产区负责蚕桑生产、蚕茧收烘、丝厂和教育科研的代表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围绕提高茧丝质量这一永恒的主题 ,会上共有二十多篇学术论文进行了交流。并就以下几方面形成了共识 :1面临加入WTO后的市场竞争 ,大力提高我省的茧丝质量迫在眉睫。2提高茧丝质量关键在于体制。茧丝行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蚕茧生产和缫丝加工要保持适当规模 ;要完善茧丝绸经营管理体制 ,建立“公司 +农户”的…  相似文献   

10.
胡智明  王先燕 《中国蚕业》2020,(1):37-42,48
介绍了越南蚕桑产业经历的起步发展阶段、衰退萎缩阶段、恢复发展阶段、波浪式发展阶段,论述了桑园与蚕茧生产、蚕种生产和供应、生丝生产与贸易等蚕桑生产以及桑树品种、蚕品种、蚕桑生产技术应用等蚕桑科技方面的概况,并结合态势(SWOT)分析法对越南蚕桑产业进行了分析,认为越南蚕桑产业发展具有自然环境优越、劳动力充足、对外开放程度较高、蚕桑产业链完整、蚕桑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等优势和越南政府高度重视蚕桑产业、越南国内外茧丝绸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惠及沿线国家、中越两国经贸合作稳步发展等机会,同时也存在桑园布局分散、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品种资源比较匮乏、生产方式落后、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有竞争力的品牌少等劣势和国际生丝市场的价格波动、国际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国内其他产业的劳动力竞争、国内其他农作物的土地竞争、优良蚕品种的数量和质量限制等威胁。提出了发展越南蚕桑产业的对策:加强规划引导,优化蚕桑产业布局;培育龙头企业,提升蚕桑产业组织化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蚕桑产业发展水平;建立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快蚕桑科技推广;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蚕桑产业科技水平;开展高效综合利用,提升蚕桑产业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 我省蚕桑丝绸业历史悠久,蚕区群众蕴藏着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各级党和政府都把它纳入农村深入经济改革、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商品生产工作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了领导。最近一个时期,省委和省政府领导倍加重视蚕桑丝绸生产,对发展生产指导  相似文献   

12.
<正> 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产品质量是行业的生命力。四川蚕桑生产多年来由于单产低、质量差、效益低而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阻碍越来越突出。蚕茧、丝绸产品已具有完善的国际国内销售网络,也具有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销售市场,关键是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尤其是蚕茧质量,才能拥有这个市场。要使四川蚕桑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就必须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道路,提高单产、提高质量、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农村原蚕区生产一代杂交种,是根据我省蚕桑生产迅速发展,靠原有的专业种场生产杂交种,已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的需求而不断发展的.目前,我省农村原蚕区生产量已占蚕种生产总量的80%左右,因此原蚕区的蚕种质量好坏,将对整个茧丝绸行业起有不同  相似文献   

14.
海盐县是浙江省蚕茧的主要产区县(市)之一,蚕桑生产是其传统的优势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近年随着农村各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蚕业生产受到各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不利的生产局面下,为提高蚕业在农村生产中的竞争力,根据浙江省蚕桑生产优化改造规划,海盐县被列为浙江省蚕桑生产优化改造的重点县,这对老蚕区的蚕桑生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海盐县面对这一机遇,以蚕桑生产优化改造为切入点,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紧紧围绕提高蚕桑生产效益,增强蚕业竞争力,开展桑园规模小区建设,大力引进桑蚕优良品种,不断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增加蚕茧产质量,促进了蚕桑生产效益的全面提高,初现了优化改造的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蚕桑生产基本要素变化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近2年陕西省蚕桑生产基本要素变化调查情况看,一是养蚕劳动力结构呈数量缺乏、男性化、老龄化、素质下降的趋势;二是蚕桑生产经营观念由过去的农村多种经营转变为规模产业化经营;三是在政府退出农村技术服务体系后,蚕桑技术服务体系功能要社会化。针对蚕桑生产基本要素发生的变化,提出要将实施蚕桑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作为应对生产基本要素变化的思路和对策,重建蚕桑产业发展基础、开发蚕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等支撑体系;要重点解决蚕桑生产主流方向、生产规模效益、蚕病危害与农村技术服务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蚕桑生产是我市农村的一项传统副业,历史悠久,蚕茧质量曾在全省名列前茅。但由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两次蚕茧大战侵袭,加之体制等原因,我市的蚕茧质量急剧下降,市场竞争能力低下,蚕桑这  相似文献   

17.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一场重大的历史性变革,农业生产形势大好.我省蚕桑生产情况也很好.1982年重点蚕区虽遭受氟化物中毒,春蚕严重减产,但经过各地努力,全年仍取得可喜的成绩.从1978年以来,我省蚕桑生产的情况是:蚕茧产质量不断提高,屡创建国以来最高水  相似文献   

18.
在我区蚕桑生产发展中,农村原蚕生产是扩大蚕种生产,保证蚕种供应的主要途径;农村原蚕生产有利于蚕桑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有利于增加农民种桑养蚕的收入;有利于提高蚕种场生产的效益。建议农村原蚕生产要加强做好防“微”工作,加强农村原蚕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桑园管理,加强原蚕管理人员的培训,确保我区蚕桑生产蚕种的供应,促进我区蚕桑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产品质量是行业的生命力。四川蚕桑生产多年来由于单产低、质量差、效益低而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阻碍越来越突出。蚕茧、丝绸产品已具有完善的国际国内销售网络,也具有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销售市场,关键是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尤其是蚕茧质量,才能拥有这个市场。要使四川蚕桑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就必须  相似文献   

20.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蚕桑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1982年产茧量达到8.74万担扭转了我省缫丝工业长期以来吃外调茧的局面,这是我省蚕桑战线上的一个重要转折。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情况,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一) 蚕桑生产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