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我看见了高贵的婆婆,不免对母亲感叹:"那通身的气派,竞像个王妃似的."有了孩子,老公自告奋勇,将照看孩子的求助电话打给了婆婆.没想到,婆婆一口回绝.我赶紧把愤怒的老公推到一边,刚叫了一声"妈",婆婆就温和了不少.显然,对刚才的冲突,她也有些后悔.  相似文献   

2.
川气东送工程惠及我的家乡,家家户户开通了天然气。爱人说:“通了天然气,老屋的柴火灶台拆了吧?”我说:“留着吧,父亲爱吃柴锅煮的锅巴粥。”父亲很喜欢吃柴锅煮的锅巴粥。上世纪70年初,父亲在连队上班,工作特别忙。那时候,早餐是稀饭,父亲为工作上事操心,常常没胃口吃。  相似文献   

3.
正正上着班,婆婆打来电话:"昨天煮的粽子呢?""我们昨晚、还有今早,都吃完啦!"我答道。半个多月前,公公做胆囊摘除手术。我妈来探望亲家公,顺道给我们带来一串籼米粽。这串箬叶包的粽子香气扑鼻,因包裹得极紧,粽子很好。我们头几天吃个新鲜,后面还剩几个,一直放在冰箱。婆婆怕粽子时间长了变坏,于是拿出来重新水煮。这会儿打电话来询问,她是怀疑我把这几个粽子扔了。好好的粽子,我怎么会扔掉呢?婆婆之所以有此担心,是因  相似文献   

4.
楼上古寨     
当我看见了高贵的婆婆.不免对母亲感叹:“那通身的气派.竞像个王妃似的。”有了孩子,老公自告奋勇,将照看孩子的求助电话打给了婆婆。没想到.婆婆一口回绝。我赶紧把愤怒的老公推到一边.刚叫了一声“妈”,婆婆就温和了不少。显然.对刚才的冲突.她也有些后悔。  相似文献   

5.
<正>一天早上,妈妈送我和弟弟去上学,在车上妈妈问我们出门她关火了没有。因为妈妈用压力锅煮了稀饭。我和弟弟谁也未留意关火了没有。妈妈当时还约好了医生要去广州看病,回家可能会错过约定时间。无奈妈妈只好打电话给邻居,请她帮忙到我们家看看关火没有。虽然结果是虚惊一场,可是我想:如果在我们早上出门上学前,加好米和水就能自动做好一锅稀饭就好了。这样妈妈从广州回来后就可以立马喝上热粥了。妈  相似文献   

6.
记得小时候,吃塑料袋包装食品,怎么也撕不开。父亲告诉我,先要找到塑料袋上的撕口,然后顺着撕口撕下去,就很容易打开了。生活中,做任何事都有"撕口",也就是切入点,只有找到了切入点,做起来才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7.
一、烧稀饭时,往锅里滴几滴芝麻油,开锅后用中小火煮,就不外溢。  相似文献   

8.
谢华安 《福建农业科技》2014,(5):F0002-F0002
作为一名水稻育种工作者,能获得中国种业功勋人物这一荣誉。我感到十分荣幸。我们这一代人在童年时穷怕了,更饿怕了,对吃饱饭有着特殊的期盼,对粮食有着特殊的感情。我的祖母在临终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上一口饭,哪怕是一口稀饭,却最终未能如愿。所以我毫不犹豫选择水稻育种作为自己的奋斗方向,非常珍惜现在的职业,非常珍惜现在的一切。  相似文献   

9.
正"五一"小长假,闲着无事,感觉该做点好吃的,可是吃什么呢?这"要什么有什么"的日子有时也犯难,于是我和家人到市场去转转。"精猪肉9元一斤,婆婆丁25元一斤。"我愕然了!站在摊位前,脑中泛起30多年前的记忆。"妈妈,我放学了!"我把碎布角拼成的花书包往桌子上一甩,欢快地喊妈妈。"去挖婆婆丁吧,小刀和篮子都给你准备好了。"妈妈应声回答。"好嘞!"小花、小萍、小兰都相继出现在大街上,我们  相似文献   

10.
<正>记得中秋节以后的每个晴天的早晨,婆婆都买来几斤生姜,搓揉、冲洗、浸泡、刮皮,然后用盐腌渍、阳光下晒干,晾凉后在玻璃瓶里压实,用白糖、醋封住,盖子拧紧。每天下班回家,总能看到厨房窗台上又多了一两瓶不同形状的、装满糖醋生姜的瓶子。"搞这么多,累不累?"我心疼地问婆婆。虽然我极爱吃糖醋生姜,看到这些瓶瓶罐罐满心欢喜,但还是有些不忍婆婆的一再辛苦。有一两个早晨,我不慌着赶上班的班车,也拿起小刀帮婆婆刮生姜皮。  相似文献   

11.
一、农村婆媳矛盾的原因分析 (一)婆媳缺乏血缘亲情 婆婆与媳妇在血缘上没有关系,在婆婆眼中,媳妇只是个"外来人",不像自己亲生的女儿那样贴心,于是婆婆就对媳妇产生一些偏见;在媳妇眼中,婆婆毕竟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于是也就认为没有必要对婆婆孝顺.所以,在没有血缘关系的情况下,双方之间很容易出现矛盾,生活中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成为引发矛盾的导火线.  相似文献   

12.
正年关越来越近,又快到吃腊八粥的日子了。在我们乡下,每逢腊月初八,都有煮腊八粥吃的习惯。媳妇早早地准备了花样繁多的各种杂粮杂豆,比如花生、芸豆、红豆、红枣、莲子、糯米等,逐一淘洗干净,一边忙活,一边说,在县城住校读书的儿子下午就要回来了,先煮些给儿子尝尝。儿子回到家的时候,首先闻到了腊八粥的香味,贪婪地深呼了几口香气,就  相似文献   

13.
正"安健大米"是经工商部门批准的商标,2016年被省农业厅认准为"无公害"产品,"安健大米"被确认为"无公害、无污染、无激素、无重金属、无农残",其最大特点是此大米无农残,消费者吃的放心,吃的健康,农民自己种植的心里最清楚,此大米绝对安全,因此,与农户签订的种植回收合同,农民总是借各种理由留取一部分自己吃。第二个特点,此大米柔而不粘、可口好吃;第三个特点是含支链淀粉较高,即使等到下餐食用,仍然保持新鲜不变味;第四个特点煮稀饭是上等  相似文献   

14.
不洗衣服不洗脸,不去工作不挣钱,躺在家里睡大觉,这样的人被称为"懒汉"。人间有懒汉,动物界有懒货,动物懒货们还各有各的懒惰口号。懒考拉——我懒,我懒得可爱考拉又称树袋熊,是澳大利亚国宝级小动物。有的动物长年生活在水中叫水栖动物,有的动物长年生活在陆地上叫陆栖动物。考拉既不生活在水里,也不生活在陆地上,而是长年生活在树上,所以算是树栖动物。考拉以桉树为家,每天要在桉树上睡18个小时,睡醒了就懒洋洋地吃几口桉树叶,并且只吃树叶,连水都懒得喝。懒懒的  相似文献   

15.
<正>家住四川邻水县城西坛社区的王贤君在邻居眼里是个不折不扣的"怪人"。别人早餐都吃稀饭馒头什么的,但是老王的早餐有时却多出了一个灯泡。今年54岁的王贤君从12岁就开始练习吃灯泡,42年来,被他吃掉的灯泡约有1500个了。  相似文献   

16.
正在我的衣柜里,始终珍存着一个"补袜桩",它外形如同成人脚一般大小,是补袜子时撑在里面的木疙瘩。虽不起眼,可它却是婆婆留给我的传家宝。每次拿起它,我就会联想起婆婆那一辈人生活的艰辛,它时刻提醒我: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不能丢。  相似文献   

17.
正上世纪70年代初,我对家乡叶县农村的回忆就一个字:饿!那时我没有太大梦想,只盼着有一天顿顿白面馒头随意吃该多好呀!听妈妈讲,当时我爸的愿望是从田里干完活回家,杂面馍能吃饱就行。梦想很丰满,现实红薯干。那个年代,我家每天早上喝能照出影子的红薯干稀饭,中午和晚上大都是野菜粥,偶而吃一顿用野菜和泡黄豆做的懒豆  相似文献   

18.
读周作人先生《生活的况味》一书,我对其中《萝卜与白薯》一文记忆犹新,文中写到:“至于白薯自然煮的烤的都好,但是我记得那玉米面糊里加红番薯,那是台州老百姓通年吃了借以活命的东西,小时候跟了台州的女佣人吃过多少回,觉得至今不能忘却.”  相似文献   

19.
<正>吃、穿、住、行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活动,而"吃"又是生存之本,没有能量的及时和有效地补充,人类就无法继续生产和生活。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随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古代人们以狩猎为生、吃草根树皮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人们在"吃"的种类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从以前的食品发展到今天所食用的食品,其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初的食品主要是指  相似文献   

20.
待嫁时,我常常想象婚后的生活,这包括对婆婆的想象。母亲那个时候也常常念叨:“千万给我家四儿找个善良的婆婆。”婆婆似乎成了婚姻里最重要的因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