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中心村培育建设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近年来,浙江省长兴县根据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建设中心村的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完善规划,强化扶持,大力推进中心村培育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其主要做法如下。1.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中心村培育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加强中心村建设,是城乡二元结构仍将长期存在的现实条件下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护好基本农田,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该研究以碱巴拉村为例,结合吉林省特点,编制新农村中心村示范点建设规划,旨在提升碱巴拉村居住条件和生产水平,并为吉林省其他地区中心村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蔡安宁  赵海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919-10921
中心村信息化是农村信息化的重要环节,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心村信息化要依附于中心村建设载体,加快电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利用村级信息资源,提高村民信息能力,实现中心村经济和社会事业跨越式发展。分析了我国中心村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提出实施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10,(11):3-4
力争到2012年培育建设1200个左右中心村,其中2010年启动培育建设420个左右中心村;2013-2020年,每年按县(市)域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村总量的10%左右进行培育建设。通过培育建设,使中心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人口集聚力、公共服务辐射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力明显增强,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5.
<正>中心村是集聚农村发展要素的重要载体,是打造幸福乡村,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推进中心村建设为欠发达地区推动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1中心村建设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张家口市重大旅游项目的引进、矿业开发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特别是2013年提出要与北京联合申办2020年的冬奥会,使得农村产业结构和村庄布局都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较为分散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是连接农村与城市的桥梁,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基地。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成为全国各地共同行动的大背景下,小城镇建设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佳木斯市一些地方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汤原县汤旺乡的大胆实践为例谈一下加快“撤并自然屯、壮大中心村、发展小城镇”模式的经验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甘肃中心村建设发展模式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本文通过对甘肃中心村建设中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今后甘肃中心村建设的基本原则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及策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乡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所在。推进城镇化建设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笔者就农村城镇化问题予以解析,并就推进城镇化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百年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通过新农村建设,可以消除城乡二元制度壁垒,有效解决农村产业发展问题和科技水平低下的问题,还可以推动农村文化创新和发展。从发展经验看,建设新农村需要新的视角思路,即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农村产业、必须在城乡互动推动、必须提升政府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深入研究了农村人口非农化的科学涵义,从劳动分工、新制度经济学和市场经济三方面分析了实现农村人口非农化的理论基础,从土地制度、劳动力素质、创建农村工业园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城市规模、扩展中心集镇、建设中心村庄、户籍制度以及三大"功能网络"建设九个方面指出了我国农村人口非农化的一些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心村建设是乡村重构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建设中心村,提高农村居民点人口集聚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和居民点的生活服务功能,是农村居民点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必然选择。本文旨在立足长治市中心村建设的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研究如何在发展模式、用地管理、完善制度等方面建设中心村。  相似文献   

12.
<正>中心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也是加快农村城镇化、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是优化农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结合我县实际,必须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强化农村社会治理,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着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村美、民富、人和"的美丽乡村,进一步提升麻江县建设品质。打造"美丽乡村"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需要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1999,(10)
中心村建设不是一般意义的农村村居建设问题,而是在小康村建设取得进展、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的情况下,改变农房过于分散、土地过于零碎的格局,使村庄和人口适当集中、变革住房结构的战略措施。1.中心村建设的意义(1)中心村建设有利于改善民居,优化环境中心村建设为部分富裕农民房屋的“升级换代”起了示范和带动作用。目前已进入中心村的近1800户都是按别墅式样建设的。图纸是参照各地农村住宅,重新设计而  相似文献   

15.
中心村规划和建设既可以满足政府和农民的经济利益需求,优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促进人口集中、土地集中,又能兼顾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既能保护农民短期的资产利益,又能够维护其可持续生存。因此,在小城镇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与传统的安置区规划建设不同的中心村规划内涵,以便于更好地实施中心村建设。在基于上海市中心村规划建设的历史进程基础上,梳理法律法规体系,总结上海中心村规划体系特点,从村域规划和居住点规划两个方面构建中心村规划的编制体系,以驱动机制来说明中心村建设的动力和资金来源,以安置方式来说明中心村搬迁安置模式和农民利益的保障方法。结合上海区域特点,从规划引领、公共政策运用的视角来分析上海市已实施的中心村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的土地利用、产业结构、特色风貌等情况,最后综合衡量中心村规划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深入分析带来的社会问题,为未来上海和全国其他城市新一轮中心村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与中国同属亚洲国家,两国的农业环境及小农经营方式类似,日本乡村振兴的经验对中国开展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机构设置、产业政策、人才计划、文化建设、生态保护和组织结构等方面对日本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建议:(1)采取多样化补偿方式,优化农业种植结构。(2)注重乡村建设和农业开发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3)成立"中心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辐射附近村落。(4)发挥妇女老人的主体力量,培育农业农村的新生力量。(5)创新治理体系,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城乡人口流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城乡人口流动促进了农民社会化,提升了农民的文化素质;推动了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激发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推动了农村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丰富了农村文化产品供给。分析了城乡人口流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不利影响,加剧了传统文化的衰落,使农村公共文化日渐式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文化市场的混乱。提出了规范城乡文化交流,推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防范城乡人口流动有可能导致的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不利影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寻乌县以北亭中心村建设为模式 ,在全县逐步推开中心村建设 ,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发展环境 ,并把村级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教育发挥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教育不仅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需要,而且在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调查显示:泰安市农民受教育的水平较低,农村城乡基础教育设施落后,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素质的需求。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应从丰富办学形式、优化专业设置、灵活组织教学、提升完善"三农"教育服务体系等方面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使教育在实施"科教兴衣"战略中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2014,(1):F0003-F0003
创新机制 创新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机制,把城区和五县市一张图规划、一盘棋统筹。成立了由62家市级部门组成的统筹委,下设一办七组,牵头协调统筹委日常工作和城乡区域统筹中区县协作,产业发展、中心镇、中心村、土地综合整治、“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等七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