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3 毫秒
1.
李润藩  贺静  贺红 《中国猪业》2009,4(8):33-33
我国农户养猪虽然规模小、数量少,但其养猪数量总和仍大大超过国营和集约化猪场。农户养猪在我国现阶段仍占据着重要的、不能忽视的地位。因此,科学引导千家万户养猪的积极性,在饲料、防病、管理方面给予养猪户关注和帮助,对稳定养猪生产、防止养猪业大起大落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养猪不应盲目采用国外和大猪场的办法.有些国外的先进技术在采用时是有条件和要求的.  相似文献   

2.
生猪产能恢复超预期,猪价高位盘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甄梦莹 《猪业科学》2021,38(2):16-17
2020年是我国生猪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年份,历经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双重压力,养猪业破茧重生。大企业加速扩张、国外引种数量翻倍增加,楼房养猪、智能化猪场、环保新技术、信息化装备等新模式和新技术频繁应用于养猪产业,使养猪业呈现出高质量的发展新格局,预示着2021更加美好养猪业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消费品。贵州养猪历史悠久,养猪业是农村的传统产业,在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养猪业的发展有力推动了我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人民生活起到重要作用。现将近几年来贵州养猪情况浅述如下,供参考。1养猪生产现状与  相似文献   

4.
随着养猪业良好的发展趋势和食品质量安全的确保,我国的养猪业又迈向了新一轮的发展。农村散养户的生产规模及饲养数量在不断地减少,养猪业正不断地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企业化的方向发展,现有不少的房地产企业、IT公司都转向了我们的养猪业。同样也有不少的养猪企业老板想跳出养猪业的包围圈,可能是因为他们经历了太多养猪风雨(疾病)的洗礼,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飞速发展,养猪工作者在繁育、营养、饲养等各个环节不断探索,使得我国养猪水平逐年提高。养殖规模化、工业化是当今的发展趋势,很多大型养猪企业也在积极转型升级,而母猪批次化生产管理是转型升级过程中一个的重要手段。加之非洲猪瘟对中国养猪业造成重创,目前,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和生猪产能出现了快速下降。这也预示着散户养殖将加速退出市场,高标准、高产能的集团化养殖将成为养猪业发展趋势。批次化生产将会加快推动中国养猪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杨慧杰 《养猪》2023,(5):45-49
养猪产业在畜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全球肉类生产行业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当前,养猪产业已经形成了以规模化养殖为主、中小型养殖为辅的产业格局,据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猪肉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但不容忽视的是养猪产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包括疾病频发、环境污染、饲料安全隐患以及生产效益不稳定等。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深入分析,阐述了养猪业现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旨在为制定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在学习国外先进性的同时,要结合中国的养猪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的提高生产水平的方案,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养猪发展道路,探索出适合中国养猪业发展的养殖模式,推动养猪进步:适度规模应是我国养猪业的主流发展模式,抱着尊重科学的态度来学习国外先进技术,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去积累知识,以解决问题来推动科研创新,营养养猪将是我国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猪肉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养猪规模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养猪数量的变多,其猪病的频频发生也渐渐阻碍了养猪业的发展,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为了更好地防治猪病流行的趋势,本文将对我国猪病流行现状以及其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梁桂 《猪业科学》2009,26(10):58-59
养猪补贴是我国近年来对养猪业扶持与保护的重要政策工具,属于政府对养猪业的转移支付。养猪补贴本质是一种利益的补贴。养猪补贴通过对养猪投资者的利益导向,提高养猪投资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稳定猪肉市场价格,保证猪肉供应充足,这是符合我国社会整体利益的。  相似文献   

10.
正国内养猪业正面临产业变革和升级的关键时期,未来十年,将是我国养猪业发展的黄金期。产业"动荡期"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养猪企业要学会在风口实现软着陆。养猪产业环境已变国际环境过去,我们国内养猪业是为了解决消费者对肉食需求的问题,追求的是数量,要解决的是温饱。当时的国际环境高度封闭,猪肉生产和消费是内循环结构,国外的猪肉进不来,国内的肉产品也无法出口,国家大力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当前我国养猪业生产和科技发展趋势,并从养猪生产形势、影响养猪生产的因素及“十五”期间养猪业科技发展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我国养猪业逐步由传统的养猪方式转向品种优良化、生产规模化、管理科学化、防疫制度化、粪便无害化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养猪技术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如仔猪成活率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出栏率低等,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为了使广大养猪户能尽快的掌握科学养猪技术,提高养猪技术水平,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养猪专家王子忠老师总结了养猪四项原则,其目的是为了使养猪户快速掌握科学养猪技术。  相似文献   

13.
发展集约化规模养猪生产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适度规模的集约化养猪场,对于提高养猪生产水平,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养猪业健康、稳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发达国家养猪业的发展趋势是猪场数量逐渐减少,而猪场的规模却逐渐扩大。如美国目前排名前40位的猪场就拥有了全国1/3的母猪,而排名前10位的大型猪场共饲养了全美国20%的母猪。长期以来,我国的养猪业是以农家分散饲养为主,商品率很低。直至80年代初期,农户养猪的出栏量…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生猪生产大国,但养猪业整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原因之一是我国养猪规模化程度较低,中小规模农户养猪是现阶段养猪业的主体,对我国养猪水平的提高有着制约的作用。研究通过对黑龙江省双城市35个小规模养猪场母猪群体、饲料使用、繁殖技术、母猪生产水平、肉猪生产状况及疫病防治等情况进行分析,目的是通过调研农村小养猪户养猪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给出养猪改进的方法,从而提高农户的养猪水平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重要的养猪大国,对于养猪业十分重视.猪肉的安全和稳定供应,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维持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代养猪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养猪业将会朝着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对现代养猪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能够为养猪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主要是从我国现代养猪业的现实状况入手,针对现代养猪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6.
<正>养猪补贴是我国近年来对养猪业扶持与保护的重要政策工具,属于政府对养猪业的转移支付。养猪补贴本质是一种利益的补贴。养猪补贴通过对养猪投资者的利益导向,从而提高养猪投资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起到稳定猪肉市场价  相似文献   

17.
1 开展三江白猪育种工作的历史背景 养猪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据最新考古发现我国驯养猪的历史已有9000多年,成为农家养猪的历史已有7000多年.我国养猪数量大、品种多、种质特性丰富多采.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20,(4)
我国的规模化养猪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养猪业对环境污染严重,而且养猪不够科学,使得养猪业的发展效率低下。河南牧原公司是科学养猪的缩影,该公司采用的生态循环生产模式和一体化经营模式为国内的养猪业树立了楷模,而且该公司采用的特色技术,提高了生猪品质,降低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符合养猪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部分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发达地区不再养猪而偏远地区养猪规模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的局势将越来越清晰,加上外资强势加入到国内养猪行业中,大型规模化猪场不断增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小规模猪场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情和农村的现状,决定了农村小规模猪场将长期存在,并且数量巨大。据统计,到2007年末,小规模饲养场户生猪存栏量仍占全国总存栏猪只数量的50%,对养猪业的发展仍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国内现代化的养猪业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逐步形成规模,90年代中后期开始蓬勃发展,现代化养猪的规模空前大,集约化猪场数量不断增多,各类瘦肉型猪覆盖率明显提高,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广大养殖场户对当时国外养猪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普及的可为养猪业创造可观经济效益的现代化猪人工授精技术知之甚少,真正用到生产上的更是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