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鼠害在稻田为害日益严重。在单季杂交稻田主要表现为剪株为害。选用8种检测剪株分布型方法进行测定,发现剪株的分布的属聚集型。通过分析、提出了产量损失调查计算方法,以及防治鼠害的指标确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不同的聚集度指标测定了以黄毛鼠为优势种的旱作花生果荚鼠害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结果表明:旱作花生果荚鼠害的空间格局均属于聚集分布;花生果荚鼠害的田间调查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值可分别用N=1/(D_2)((2.3842)/m+3.5437)和T_0n=0.14n±1.04n~(1/2)来估计;植保上常用的5种抽样法均适用于田间调查.  相似文献   

3.
采用定点夹夜法,调查鼠密度;用聚集性指数和扩散系数确定黄毛鼠种群空间格局;分析种群聚集均数,探讨引起黄毛鼠聚集的原因。在时间序列中,黄毛鼠雌性、雄性各自统计和两性合起来统计,空间格局主要是聚集分布。其聚集程度随季节、种群密度大小而异,聚集性指数与鼠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引起黄毛鼠聚集分布的原因是环境因素。黄毛鼠在田间的空间格局是聚集分布,非均匀分布;害鼠聚集分布与环境有关。黄毛鼠种群空间格局研究结果为鼠害防制和鼠情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鼠害剪株分布型,发现剪株的分布均属聚集型,高密度下聚集原因主要是鼠类本身习性所为,低密度下是环境与鼠类本身行为两因素作用结果。鼠害一般产量损失调查可用n=26.34/x+7.58进行抽样,产量损失率(剪株率)可用公式y=0.0637+0.6830x来计算。防治指标为6.2%上夹率  相似文献   

5.
西藏砂生槐林地豆荚螟幼虫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不同的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Iwao法,测定和分析了豆荚螟幼虫在砂生槐林地和植株内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豆荚螟幼虫在砂生槐林地和植株内均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而且个体间相互吸引。在砂生槐植株内的水平方向上,以南向的平均虫口密度最大,聚集度最高,北向的虫口密度最小,聚集度最低,各方向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在砂生槐植株的垂直方向上,以上层的平均虫口密度最大,聚集度最高,各层次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烟粉虱在温室番茄植株上的空间分布规律,2018年6至7月对宁夏温室番茄植株上的烟粉虱进行抽样调查,通过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法3种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和若虫在番茄植株上均为聚集分布;明确了烟粉虱成虫和若虫在不同的虫口数量和允许误差条件下的理论抽样数,结果为所需理论抽样数随着虫口数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棉蚜在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青椒上的分布规律,运用聚集度指标和Taylor幂方法,对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2种设施青椒植株上的棉蚜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青椒上,棉蚜的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聚集程度随密度升高而增大。棉蚜种群在青椒上的垂直分布规律为上部叶片分布最多,占整个青椒植株虫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中部次之,下部叶片棉蚜数量最少,但二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花椒瘿蚊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运用5种聚集度指标和2种回归分析方法对花椒瘿蚊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所有的指标表明,花椒瘿蚊幼虫在一切密度下均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且个体间相互吸引;聚集原因是由昆虫本身的聚集行为与环境异质性共同作用所致。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虫口密度在植株的东、南、西、北4个方位无显著差异;植株中部虫口密度较上部和下部大,差异显著,而上部和下部的虫口密度无显著差异。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确定出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模型及一定防治指标下的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9.
对芍药白粉病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芍药白粉病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芍药白粉病的理论抽样数研究结果表明:若想获得精确的调查结果,在常见的发病条件下(每个植株的病级数为1~5),大约需要调查200~700个植株。如果想获得较为精确的调查结果,在常见的发病条件下(每个植株的病级数为1~5),大约需要调查50~170个植株。另外还制定了指导防治工作的序贯抽样检索表。  相似文献   

10.
番茄花叶病病株及传毒介体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1998年广东省番茄花叶病春,秋两季的大田调查资料,采用各种分布型指数分析了病株的田间分布型和秋季植株传毒有翅蚜介体(Myzus persicae)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番茄花叶病毒株在田间的分布型随时间的延续而变化,病株在流行初期呈随机分布,随后呈聚集分布,到后期则趋于均匀分布;秋季植株有翅蚜介体在田间的分布型以聚集分布为主,结合病株在病害流行前期有明显的聚集分布时期,推断有翅成蚜介体是秋季田疃病害扩展的有效媒介。  相似文献   

11.
玉米田桃蛀螟越冬幼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聚集度指标检验、线形回归方程检验和比较频次法,研究探讨了桃蛀螟越冬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该害虫在玉米田呈聚集型的负二项分布,这种聚集主要由环境因素引起。在回归分析检验中,3种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良好,尤以Talor(1961)幂法则最优。  相似文献   

12.
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预测林木的直径分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提出了在解析植物群体的直径分布时不划分直经阶,直接求累计频度的方法;2.提出和讨论了用最小二乘法求解Weibull分布函数的参数的方法,并用此法推算了日本落叶松(Larix leptolepis)模拟密度试验林分的直径分布的各参数;3.weibull分希函数的两种形式(1式和2式)在解析直径分布时,都具有较高的拟合度;4.对平均直径和Weibull分布的各参数之间的关系作了探讨,提出了它们之间的近似表达式。利用这些关系式,可简单地由平均直径预测林分的直径分布。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条锈病中心病株上夏孢子在风向不变的一段时间内,气流传播的二维空间分布。优用模型 E=exp(A—BD~n)拟合叶面孢子着落量(Z)随距离(D)增加而递减。在试验条件下,以 n=1拟合最好。建立了 A 因初始菌量(S)和平均风速(W)、B 因平均风速而变的预测模型。根据田间病情分布形状推断,孢子的二维分布形状近似椭园形,并可假设抱子与风向垂直的横向分布为正态分布。孢子横向扩散程度受大气稳定度和初始菌量的影响,用椭园率(E)描述孢子的横向扩散程度,用初始菌量和平均风速建立了估计离心率的模型。采用正态分布密度函数与梯度模型 y=A-BD~n[y=Ln(Z)]组建了孢子密度二维空间分布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稻瘿蚊对水稻为害空间格局和抽样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10个聚集度指标分析了不同时期稻瘿蚊为害株的空间格局,用Fuzzy聚类分析法测定空间格局的时序状态,并对田间抽样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田间受害株密度不超过3株/丛时,受害株的空间格局是聚集型的;超过3株/丛时,则为均匀型的;受害株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基本成分的分布是聚集型的;不同时期的为害株的空间格局可归纳为低密度前期和高密度后期两大类;田间的最适抽样部位是水稻的分蘖株;为害株的Iwao和改进的Iwao序贯抽样模型分别是: T′_0(n)=0.15n+t·(0.18n)~(1/2);T″_0(n)=0.15n-t·(0.18n)~(1/2) 和T′_0(n)=0.15n+t·(0.1342n)~(1/2);T″_0(n)=0.15n-t·(0.1342n)~(1/2)式中,T′_0(n),T″_0(n)分别为序贯抽样过程中累计标葱数的上限和下限;n为序贯抽样数;t为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下的t分布值.  相似文献   

15.
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结构与数量成熟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直径分布的偏态指标及Weibull分布模型,分析现有落叶松人工林的结构状况,提出了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结构合理分布的理论参数和相应的经营措施。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分析林分生长过程,得出落叶松人工林的数量成熟龄,为合理经营利用落叶松人工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降水的季节分布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因素的主次,6月降水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提出了丰产的降水分布为4月23.8~32.3mm,5月50.6~58.7mm,6月94.7~103mm,7月161.2~172.8mm;分析了边际产量效应,各月均是在干旱时灌水边际产量效应高,超过适宜水分后为负效应。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和节水灌既提供科学依据。模型也可用于省内地区降水对小麦产量影响的测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用条纹倍增法分离全息组合条纹的单模型法。作为应用实例,测定了地下管道与基础的接触应力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通辽地区所有深层粘钻孔资料,对第四系含不层厚度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由于地质钻孔空间上分布严重不均,主要集中在通辽发电总厂一、二、三期水源地及通辽市周边,用逼近厚度漂移m^*(x)的办法及其它方法推求第四系含水层厚度的结构函数rR(h)均不能奏效,故而我们选用模拟计算技术去推求rR(h)。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GIS技术对泰安市气候资源即日照时数、年平均气温、≥0℃积温、≥10℃积温、温度年较差、年降水量和春、夏、秋、冬四季降水量等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气候资源分布图,直观的体现了泰安气候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泰安气温总体分布南部高于北部,西部高于东部,山区气温偏低。降水总体呈从西向东递增趋势,四季降水极不均匀,主要降水集中在夏季。年日照时数总体分布北高南低。  相似文献   

20.
小麦株型结构分析法与消光系数分布的基因型间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拟定了快速而无需破坏样本的“株型结构分析法”及其计算机程序。调查了小麦冠层结构与消光系数(K值)分布在21个基因型间和同一基因型的不同处理间的差异。对该方法所作的验证表明:采用该法调查结果和分层切片法与Ross法的结果基本一致。此法是可靠的。冠层结构与K值垂直分布在基因型间差异极显著;同一基因型不同密度之间仅达显著程度。K值是比较稳定的遗传性状,广义遗传力为76.9%。总K值对籽粒产量影响不大。由于长江下游地区辐射条件较差,高产群体表现出冠层重心较高,K值分布呈上层大、中层小的特点。说明该地区选育的品种上部叶水平角宜小(倾斜至水平),中部叶宜直立。讨论中提出了以株型结构分析法对K值分布作选样和培育高产品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