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以番茄品种普罗旺斯为材料,研究高肥力土壤不同养分投入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及植株、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磷肥投入能够提高番茄产量,适当增加钾肥投入能够改善番茄品质。综合分析,处理P_3(基肥施P_2O_5 5.100 g/株,追肥施纯N 3.48 g/株、P_2O_5 5.57 g/株、K_2O 4.87 g/株)单株产量最高、口感与营养品质好,较CK1(不施基肥,追肥施纯N 3.77 g/株、P_2O_5 1.51 g/株、K_2O 5.28 g/株)、CK2(不施肥)相比,单株产量分别提高22.85%和77.85%、VC含量分别提高6.68%和21.42%、糖酸比分别提高21.06%和17.93%。但高肥力土壤,氮、磷、钾施用量高会造成植株、果实和土壤中氮、磷、钾养分累积,同时抑制中微量元素吸收。  相似文献   

2.
西瓜施磷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施磷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山西石灰性缺磷土壤种植西瓜施磷效果明显.施磷比不施磷产量增加80%.含糖量提高2.3%,每亩净增收270元左右。亩产3500~5000公斤西瓜的地块,建议每亩施 P_2O_510.5公斤(折合含 P_2O_514%的过磷酸钙75公斤),施 N12.7公斤.N:P_2O_5=1:0.82.  相似文献   

3.
据本项研究,缺磷白浆型水稻土的公顷纯氮施用量为140公斤时,三年连施磷肥的效果最好的N、P_2O_5比例是1:0.5,其次是1:0.25,三年累积土壤速效磷增长率为N、P_2O_5比1:0.25的9%、1:0.5的36.3%、1:1的77.2%,在不同形态无机磷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铝磷,其次是钙磷。不施磷肥种稻一年后,在土壤中的绝对减少量最多的是Fe—P,其次是O—P和Al—P,最少的是Ca—P。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试验,探究水稻配方施肥对作物产量、养分吸收、肥料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套餐肥与常规施肥相比地上部N、P_2O_5、K_2O的吸收量增加不明显,在作物产量、肥料偏生产力、肥料农学效率、经济效益上均优于常规施肥,产投比高于常规施肥。  相似文献   

5.
几种复合肥的施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磷酸铵。磷酸铵属于二元复合肥。含氮18%、含磷(P_2O_5)46%~52%,也叫磷酸二铵。磷酸铵纯品为白色或灰白色,常因含杂质而呈深灰色。磷酸铵中的营养元素易被作物吸收利用,适用于缺磷土壤和多种作物。它的施用量按五氧化  相似文献   

6.
利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磷肥(P_2O_5)施用量对宁夏扬黄灌区密植高产玉米产量、磷素吸收积累特征,明确宁夏扬黄灌区玉米生产适宜磷肥用量,以指导当地玉米生产。以正大12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玉米密度为9.75万株/hm~2条件下设置5个磷肥(P_2O_5)用量0、45、90、135和180 kg/hm~2,N 300.0 kg/hm~2和K_2O 75.0 kg/hm~2均一致。从磷肥(P_2O_5)对密植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土壤磷素平衡和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用磷肥(P_2O_5)增加了玉米穗粒数和百粒重,增产率为3.1%~7.8%,通过产量获得磷肥(P_2O_5)效应方程为Y=-0.053 7x~2+15.803x+15 450(R~2=0.981 9~*),通过模拟计算最高产量P_2O_5用量为147.1 kg/hm~2,从实际最佳经济产量P_2O_5用量为112.2 kg/hm~2。经济效益角度分析P_2O_5用量在135 kg/hm~2时利润最高,比对照增收5.7%。施用磷肥(P_2O_5)促进了玉米磷素的吸收累积,籽粒、秸秆和地上部磷素累积量,100 kg籽粒需P_2O_5量均随磷肥(P_2O_5)用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以施P_2O_5 135 kg/hm~2最高,较对照分别提高24.0%、19.3%、22.1%和15.7%。P_2O_5用量为135 kg/hm~2时磷肥利用效率最高为36.2%(P0.05),磷肥偏生产力、磷肥农学效率和生理利用效率均随着磷肥用量增加呈下降趋势。施P_2O_5量为45~135 kg/hm~2时耕层土壤速效磷均为当季匮缺。从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土壤磷素平衡和磷肥利用效率多个角度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域密植高产玉米磷肥(P_2O_5)用量适宜的范围为135~147 kg/hm~2。  相似文献   

7.
密度及肥料对机插水稻武运粳30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近年来常熟地区的常规粳稻主栽品种武运粳30号为试验材料,开展栽插密度及肥料运筹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水稻栽插1.6万穴,行距30 cm、株距14 cm,基本苗6.4万,基肥每667 m~2施复合肥(N 15%,P_2O_5 10%,K_2O 15%)30 kg、氯化钾(K_2O 62%)4 kg,分蘖肥分2次施用,每次施尿素(N 46%)6.0 kg,促花肥施复合肥(N 15%,P_2O_5 15%,K_2O 15%)20 kg、尿素10 kg,保花肥施尿素5 kg,全生育期肥料投入折纯为N 19.92 kg、P_2O_5 6.00 kg、K_2O 9.98 kg时,穗粒结构、理论产量及实产结果较优。  相似文献   

8.
利用原状回填土渗漏池研究了在不同施氮水平下钾素在紫色土中的渗漏淋失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油菜季钾素的渗漏淋失波动较小,水稻季钾素的淋失波动较大.钾素淋失量酸性紫色土(AS)>中性紫色土(NS)>钙质紫色土(CS).水稻季钾素淋失量和表现淋失率各为29.1 kg/hm2,26.1%,油菜季分别是9.44 kg/hm2,8.5%,水稻季比小麦季多3倍.油菜季钾素淋失量作物生长前期(0~50 d):中期(51~100 d):后期(100 d~收获)的比约为5∶1∶3.氮肥用量、降雨量、气温以及土壤性质都影响了钾素的移动与淋失.  相似文献   

9.
在肥力高、低2个土壤进行氮肥减施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水稻相比,施氮肥水稻籽粒产量、穗粒数和有效穗分别提高29.9%~51.8%、10.9%和27.1%。氮素在水稻体内的累积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而提高。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高肥力土壤肥料减施,水稻籽粒产量并没有显著降低,而且氮肥表观利用率、偏生产力和氮素内部利用率均略微提高。低肥力土壤肥料减施,水稻产量降低13.0%。尽管氮肥表观利用率只有23.9%~28.1%,但水稻当季所吸收的氮占施氮量的67.1%,这说明,施入的氮肥绝大部分被水稻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汉中盆地不同磷肥施用量和施肥方式对水稻生长、肥料利用率、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两种磷肥施用方式(B:全作底肥;T:全作追肥、分蘖期50%、孕穗期50%)和4个磷肥施用梯度(P0:0 kg·hm~(-2),P1:45 kg·hm~(-2),P2:90 kg·hm~(-2),P3:135 kg·hm~(-2),研究不同处理下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磷肥肥料效应以及土壤磷素平衡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磷肥能通过增加水稻有效穗数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施磷量在0~45 kg·hm~(-2)范围内,产量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TP1处理(45 kg·hm~(-2) P_2O_5全部追施),实际产量增幅最大,为19.0%,该处理磷肥贡献率、磷肥农学利用率、磷肥偏生产力和磷肥吸收利用率四个指标也表现为最高;施用45 kg·hm~(-2) P_2O_5,水稻收获后土壤含磷量略有下降,但土壤磷素平衡值表现为盈余,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收获后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上升,土壤磷素平衡值随之增加,导致环境污染风险增加。综合考虑水稻产量、磷肥肥料效应及土壤磷素平衡等方面的因素,在土壤背景值20 mg·kg~(-1)时,磷肥施用量减少至常规施肥量的50%,并全部追施,为该区域最适宜施肥量和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1.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