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富硒谷子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根据试验示范结果,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要求,从原粮生产产地环境条件、选地整地施肥、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及产量指标等方面规范了富硒谷子绿色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对谷子叶片喷施4种不同叶面富硒肥,来初步确定洛阳地区生产富硒谷子适宜的硒肥品种,保证谷子硒含量在有效和安全范围内达到富硒含量标准,从而指导农户生产食用安全的富硒谷子,进而提高农民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十诺牌富硒肥、丰友牌富硒专用叶面肥,绿维康牌有机富硒肥和农合牌螯合硒肥4个品牌的硒肥喷施叶片均能提高谷子籽粒的硒含量和谷子产量,并且达到富硒谷子的硒含量范围;其中,十诺牌富硒肥因其喷施简便成本低,作为洛阳富硒谷子生产的推荐硒肥。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8月20日,河北省农科院谷子所在山东省淄博市举办了富硒谷子生产技术观摩会,来自淄博市农业局、淄博市农科院、博山区、淄川区和桓台县的领导、技术人员以及相关公司、合作社的80多人参加了观摩会。谷子所李顺国研究员就谷子轻简化栽培技术进行了讲解,介绍了谷子所培育的简化栽培谷子品种和当前发生的谷子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并就富硒谷子生产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培训。观摩  相似文献   

4.
<正>南和县种植谷子历史悠久,自然条件、气候条件适合种植优质谷子。2013年南和金米就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识产品",2017年南和县被授予"富硒金米之乡"称号。富硒小米,是指在无公害生态环境下,谷子种植在富硒土壤或人为施入硒肥,再经谷子生理转化,硒含量在100微克/千克-300微克/千克范围内的小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南和县在富硒谷子生产方面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河北省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等科研院所合作,全面推广轻简化富硒谷子生产技术,小米硒含量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淄博市淄川区天然富硒土壤的硒含量、理化性质及谷子品种与谷子硒聚集能力的相关性,进而选育出富硒小米品种,指导淄川区富硒产业的发展,本试验以20个土壤样本、20个土壤附属谷子样本(11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了此研究。结果表明,谷子硒含量随土壤硒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硝态氮含量的增加而减少;而速效磷、速效钾、pH的变化与谷子硒含量的相关性不大;在供试的11个谷子品种中,淄谷03、淄谷19、济谷28、廖谷21、廖谷20等对硒的吸收能力较强,可以作为富硒谷子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稻米硒、镉元素含量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湖南省湘潭县3个乡镇8个水稻品种的4种施肥方式下生产的稻米硒、镉含量检测及统计分析,初步明确影响稻米硒、镉含量的主要因子是土壤母质,其次是施肥方式.提高稻米含硒量、生产富硒大米的有效技术途径之一为叶面喷施富硒营养剂.降低稻米镉含量的技术途径主要是选择适应的种植区域,避开土壤母质含镉量高或受到工业"三废"污染的环境.当地普遍采用的施肥方式对早、晚稻的镉含量影响不大,从施肥技术上降低稻米镉含量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介绍富硒豇豆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基地选择、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硒肥施用及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为富硒豇豆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广大农民生产富硒豇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育时期喷施硒肥对谷子籽粒含硒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巽  王宏富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4):85-86,235
谷子在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分别喷施富硒液体肥后,在拔节期施肥能够增加穗长和穗粒重,孕穗期施肥对穗长、穗粒重、千粒重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叶面喷施硒肥可以有效地提高籽粒中的硒含量,通过不同生育时期施肥效果的比较,在灌浆期喷施硒肥对籽粒硒含量的增加效果最为显著,两个品种籽粒平均硒含量都表现为灌浆期〉孕穗期〉拔节期。  相似文献   

9.
在如今农产品市场中,富硒食用农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与好评,为农业生产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思路。本文分析了红薯的需肥特点,并从深耕整地、首次追肥、二次追肥等方面入手,针对富硒红薯生产施肥技术予以系统分析,为富硒红薯的生产栽植与施肥技术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谷子生产农机农艺不配套造成的生产效率低、损失率大、产量低等问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将地膜覆盖技术和机械化生产技术进行集成,形成了谷子农机农艺结合生产技术;并对其中的生产整地、施肥、品种选择、播种、中耕施肥、收获等环节进行技术规范,促进农机与农艺的配套,提高谷子机械化、生产化水平,力争达到轻简化生产,节约劳动力成本,预期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