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河北省2009—2013年审定棉花品种纤维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了解近年来河北省育成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状况,对今后棉花品种改良提供指导,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河北省2009—2013年审定的44个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5年河北省审定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同2004—2008年审定品种纤维品质比较,上半部平均长度基本持平、断裂比强度略有提高、马克隆值有所增加;与全国及其他省份棉花品种相比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断裂比强度偏低,马克隆值偏高。河北省近年来棉花品种纤维品质改良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河北省育成转基因早熟常规棉的主要性状,为今后早熟棉品种改良提供指导,以河北省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结果为依据,对2006~2014年河北省审定的13个转基因早熟常规棉品种(夏播棉除外)的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4年河北省审定转基因早熟常规棉的产量水平有所提高;生育期明显缩短,单株果枝数和株高变化不大;单株成铃数有所提高,铃重和衣分略有下降;纤维比强度有所提高,长度略有缩短,马克隆值有所降低;抗枯萎病性能较好,其中,有2个品种枯萎病抗性级别为高抗,其他品种均为抗;抗黄萎病性能较差,其中,有1个品种黄萎病抗性级别为抗,其他品种均为耐。因此,在今后的转基因早熟棉育种工作中,应注意抗黄萎病育种新材料和新品系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针对棉花生产上普遍存在的枯、黄萎病发生严重,纤维比强度偏低,马克隆值偏高以及缺乏早熟性较好的品种等问题,广泛搜集、筛选遗传背景丰富、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作为亲本,利用杂交创造广泛变异,实现目的基因的重组,选择多个优良目标性状集于一体的后代材料,结合南繁北育,在重病圃进行全生育期抗病性鉴定、多点适应性鉴定等,培育出优质、高产、抗病、早熟性较好的抗虫棉花新品种‘冀863’。2006年参加冀中南春播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10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863’高产、抗病、早熟性好,符合纺织工业需要的AA型优质棉标准,各项纤维品质指标匹配合理,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规范Ⅱ型品质标准。与同期和近5年河北省审定的春播常规棉品种比较,具有整齐度指数高、断裂比强度强、马克隆值适宜、反射率高、纺纱均匀性指数高等优良纤维品质性状和早熟性好的特点。‘冀863’是适宜生产需要的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品种,亦可作为培育新品种的优异种质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早熟棉资源材料匮乏、遗传基础狭窄、缺少优质早熟抗虫品种的现状,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采用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的方法,以邯2203为母本、邯685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以高产、多抗、优质为选育目标,成功选育出早熟棉新品种邯901。其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9 mm,断裂比强度32.6 cN/tex,马克隆值4.9,纤维品质优良;皮棉平均产量较对照石早一号增产10.3%。该品种解决了棉花早熟与高产、早熟与优质难以结合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早熟棉产量和品质的重大突破,适宜冀中南晚春播种植或5月中下旬菜茬直播。  相似文献   

5.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T/T 1297-2007》,对2002~2014年黄河流域棉区国家审定春播常规抗虫棉品种的纤维品质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审定品种中断裂比强度指标是影响品种类型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由于断裂比强度指标的下降,造成审定品种归为低一级的品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适宜麦套的晚春播棉花品种冀178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17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选自夏播短季棉品种中棉所16的508系为母本、以综合性状优良的169系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适宜棉麦套作的晚春播棉花新品种,2015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15010号)。该品种具有早熟、稳产、纤维品质优良、抗病性好、适宜棉麦套作等特点,在棉麦套作模式下棉花霜前花率可达87.2%且显著高于其他参试品种,对促进棉田增效和加快河北省棉花种植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棉花育种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九五”以来,河北省育成棉花品种29个,在产量潜力、纤维品质、抗病虫性、早熟性上都有较大提高,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在棉花育种的应用成功,使抗棉铃虫育种有很大突破,率先育成了国内第1个通过审定的抗虫棉杂交种杂66F_1。随着国外优质原棉和高技术品种的竞争加剧以及河北省主产棉区病害日趋严重和水资源日益紧张,今后棉花育种目标应加强棉纤维品质育种,选育耐旱节水、兼抗多种病虫害、产量潜力大的品种和杂交种。提出了育种目标和棉花遗传改良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机械化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必然趋势。河北省是我国棉花生产的重要省份。为了更好地促进机采棉技术的推广,从农艺性状、脱叶率和吐絮率、产量和早熟性、纤维品质4个方面13个指标,对11个中熟常规品种进行了机采棉适合品种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冀丰914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机采棉要求;冀丰1271上半部纤维长度为29.5 mm、断裂比强度为29.4 cN/tex,2个指标略低于机采棉要求,而其他指标均表现良好。冀丰914和冀丰1271可作为机采棉的备选品种。研究还发现,在机采棉种植模式下,加强化学调控,可以较好地控制各品种的株高和果枝长度,满足机采需求。喷施脱叶剂后的吐絮率、脱叶率、产量、品质以及早熟性则由品种特性决定,需要在育种过程中严格筛选符合机采的类型。  相似文献   

9.
辽棉14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从1984年配制的杂交组合“692*1038”后代中选育出的早熟、抗病、丰产、优质棉花新品种,1996年由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审定命名。辽棉14号早熟性好,抗病性强,产量优势明显,纤维品质优良,符合国家棉花育种目标要求,在未来的几种中,将广泛地应用于辽宁等特早熟棉共和黄河流域夏播棉区。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人多地少,粮棉争地矛盾突出,发展麦棉两熟是缓解粮棉争地矛盾的有效途径。邯686是邯郸市农科院育成的短季棉新品种,具有早熟、抗病虫、优质等特点,2011年通过河北省(冀审棉2011006号)和河南省审定。生育期107 d,该品种是邯郸市农科院采用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相结合育成的转BT基因抗虫早熟棉新品种。是河北省第一个通过审定的纤维品质达到Ⅱ型的优质早熟转基因抗虫棉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