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近些年来,随着人类对生态问题的重视,森林博物馆作为承载生态文化的载体,在宣传和普及生态文化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有些森林博物馆在发展中也遇到一些问题,阻碍了它们健康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国外相关案例,阐述森林博物馆展示形式室外化的诸多优势,来说明森林博物馆展示形式的室外化将有利于森林知识和生态文化的宣传和普及。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的外流,乡村开始逐渐走向衰落。以传承客家文化为目的,通过对新店社区的文化、历史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进而提出了"户外博物馆"的设计理念。通过详细阐述其分区设计和景观分析,旨在为有特色的乡村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微缩竹雕是以土家族传统建筑为对象,通过竹雕技艺再现建筑特色的一种雕刻形式。文章详细介绍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微缩竹雕"技艺传承人王仕辉竹雕作品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征。王仕辉老艺人依靠自己掌握的竹刻技艺,以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民间文化为己任,将土家族传统建筑特色、民俗民风、习俗礼仪等有机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不遗余力地推广土家族竹雕艺术和土家文化,使竹雕成为一种传播文化和历史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城市纪念性风景源于地方独特的山水环境与文化基因,是地方城市重要的文化标识。文章从史学和人居科学的视角,通过对城市风景的地方性文化基因的产生与文化脉络演化的研究,阐述城市纪念性风景与城市人文空间秩序、人文精神传承的关系,进而倡导在继承传统风景营造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城市纪念性风景的保护与营建树立地方文化坐标,传承地方传统精神与文化脉络,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当代山水城市。  相似文献   

5.
云南民族竹文化在维系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引领精神价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民族竹文化的传播不但能加强文明间的对话、谋求更多共识,更能维护文化多样性、提升中国话语权。文章分析了云南民族竹文化的内容体系、新时代下传播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大政策支持、加快人才培养、培育文化产业等方面提出了云南民族竹文化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人类精神文化传承的主渠道,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形式。在当今科技、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个体精神世界愈来愈难以适应外在物质世界的变革速度,这种不适应性对传统教育思想与体制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教育体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已成...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凤凰文化是中国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凤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酒店景观设计的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营造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如何将凤凰文化融入酒店景观设计是实现其传承和创新的一种良好途径。以桂林阳朔丽水酒店景观设计为例,为将中国传统凤凰文化应用于酒店景观的设计中,重点从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主题与目标、设计文化元素提取、功能分区、组团景观文脉解析、景点营造等方面探讨了凤凰文化在酒店景观中的传承与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8.
高校美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文化育人理念,有效地吸收、传播和创造性地发展人类积累的丰厚传统文化艺术,将文化传承创新充分融入到艺术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有助于提高艺术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艺术教育发展。阐述了武职艺术设计学院传承传统文化的人才培养理念,探讨了其传承传统文化的人才培养策略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随着我国对中华传统文化创新继承的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显得更加尤为重要。职业院校作为区域技艺传承的主要承担者,有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先天优势。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非遗活态传承实施路径为蓝本,提出了职业院校非遗活态传承切实可行的有效形式,以期为职业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现代公园在传承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儿童公园更是肩负着向儿童传承传统文化、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任。以广州市儿童公园为例,介绍了广州市儿童公园景观建设特点与现状,尤其是公园景观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从主题性、艺术性、科技创新性这几个原则出发,提出了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儿童公园景观建设相融合的进一步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竹家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本文论述了传统竹家具的人格化、浩然正气和自然雅趣的文化特征。并希望能从文化角度、从文化层面上出发,而开发设计出富有民族特色的竹家具产品。  相似文献   

12.
楚漆器作为楚文化最直观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返璞归真的艺术特色,是当代设计师不可忽视的瑰宝。从文化传承角度出发,探究了楚漆器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将楚漆器文化因子进行提取与创新,将其运用于城市家具设计中,从而满足用户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解决城市家具设计中文化内涵研究不充分、文化特点不够显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传统村落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见证,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村落发展层面上看,应对传统村落、民居进行保护;从现代居住舒适性层面上看,需要对传统民居进行保护和修缮。只有对传统村落民居进行更新保护和发展,才能使历史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对景迈山传统村落进行现场调查,摸清传统村落所面临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空间格局的保护与利用以及传统民居建筑的修缮与利用两方面提出可提高居住舒适性的修缮保护措施,并提出做好整体保护规划和旅游规划等村落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创产品是传承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是学校形象、精神、历史和特点的重要表达方式。故提出了在进行校园文创产品设计时可以结合校园特色、校园文化、地域特征等进行文化梳理和元素提取。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分析了校园文创产品开发现状,以"韶华金陵"校园文创产品开发为例,将南京地域文化与金陵科技学院校园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使校园文创产品不仅能有效传播高校文化,也对地域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竹子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能陶冶和升华人的高尚情操。竹文化是传统文化当中重要的一部分,以其丰富而又独特的内涵,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意识和伦理道德,对民族的精神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应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原理和方法,分析中国竹文化精神象征、竹与文字、诗词、绘画和生活等的密切关系;从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竹文化的领导、竹文化在实践中发展、竹文化与时俱进竹文化教育和竹文化宣传方面等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中国传统手工工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科技的不断更新,中国传统手工工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现在,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实操技能的同时,也同样注重培养他们的文化修养,聘请了非遗传承人作为"师傅"来校园传道授业,为职业院校传承传统文化和传统手工技艺提供了方便,体现了文化传承。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发展与传承情况,结果显示:在高职院校中传承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可行性很高,能够更高效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并为手工技艺的传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视角下鄂西南竹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中国古典哲学沃土之上,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智慧,是现代艺术设计不竭的创作源泉。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分析了鄂西南民间竹编的文化内涵、造物理念与工艺特征,并从文化传承、持续发展、创新设计、技术革新等4个方面提出了鄂西南竹编传承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游牧生活使蒙古族牧民频繁搬迁,居住在蒙古包之中,牧民盘腿而坐,席地而眠的传统使坐卧类家具在蒙古族传统生活中所占比重较小;但是在定居的砖瓦房中,坐、卧家具已在蒙古族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寺庙家具中座的形式与高度具有不同的意义。蒙古族家具中坐具包括高台、宝座、椅、凳、马扎等;卧具包括床、榻。在蒙古族由游牧到定居的生活变迁中,其家具种类与使用形式既传承了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也形成了目前各文化交融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游牧生活使蒙古族牧民频繁搬迁,居住在蒙古包之中,牧民盘腿而坐,席地而眠的传统使坐卧类家具在蒙古族传统生活中所占比重较小;但是在定居的砖瓦房中,坐、卧家具已在蒙古族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寺庙家具中座的形式与高度具有不同的意义。蒙古族家具中坐具包括高台、宝座、椅、凳、马扎等;卧具包括床、榻。在蒙古族由游牧到定居的生活变迁中,其家具种类与使用形式既传承了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也形成了目前各文化交融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传统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但现阶段不少地区显现出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流失,逐渐边缘化,大众认同感和参与度不高,民俗文化旅游小镇的开发趋同化严重等现象。以"小锤敲过一千年"的白族古老村寨新华村为研究对象,从传统民族工艺与民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新华村银器的文化内涵,传统民族工艺的传承概况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困境,探讨了传统民族工艺与民俗文化旅游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融合发展新路径,使传统民族工艺文化价值有效转变为经济效益,走出一条少数民族村寨传统民族工艺与民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