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尔代夫群岛和舟山群岛旅游开发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尔代夫群岛和舟山群岛在资源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很多类似性,马尔代夫凭借其独特的开发模式使海岛旅游独领风骚,也为舟山群岛的海岛旅游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借鉴马尔代夫海岛旅游开发的“一岛一特色”模式,突出海洋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创新旅游开发管理体制,才能提高舟山群岛海岛旅游的档次和品位,使舟山成为对游客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海内外知名的海岛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2.
运用SWOT矩阵分析法对平潭海岛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平潭海岛旅游产业发展的四大战略,以期为其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舟山群岛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舟山群岛无居民海岛数量多,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海岛休闲旅游开发前景良好,但目前的开发缺乏整体规划,旅游产品定位单一雷同.要提高舟山群岛无居民海岛旅游的档次和品位,必须出台专项规划和相关政策,按照“一岛一特色“的模式,突出海洋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实行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才能够使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我国海岛旅游开发模式创新研究 ——以舟山群岛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海岛资源丰富,旅游开发潜力巨大.舟山群岛作为我国第一大群岛,由于缺乏科学的开发模式和管理机制,舟山群岛一些岛屿的旅游开发效果并不理想,富有吸引力的旅游岛很少.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剖析了舟山群岛旅游开发的优劣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要把舟山群岛建成特色鲜明、在海内外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国际性亚热带群岛型海洋休闲旅游目的地,就必须在开发理念、开发与管理体制和模式等方面实行创新,在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上突出"一体两翼三大中心",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重点塑造"海天佛国渔都港城-中国舟山群岛"整体旅游形象品牌,突出海洋文化和海洋休闲两个主题,精心打造海洋观光、海洋文化、海洋休闲、海鲜美食等九大旅游产品,开发好一片特色无居民海岛.  相似文献   

5.
无居民海岛,俗称元人岛。近年来,无人岛开发逐渐走热,但是真正的无人岛开发潮远未到来。近日,《海洋与渔业》记者专访了珠海九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珠海九控蓝色海洋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鸿斌。作为被业界称为“第一挂”(挂牌转让)的无居民海岛——珠海三角岛旅游开发主体的负责人,他认为,拿岛的流程并不复杂,但是要正视海岛开发的难点,比如海岛保护法和城乡规划法之间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6.
渔业是长海县海岛传统的优势产业和支撑产业,其发展直接关系到海岛社会安定和经济繁荣。文章通过对长海县海岛渔业态势的研究,借鉴国内其它海岛渔业发展经验,针对长海县海岛渔业发展中存在的渔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政府管理力度不强、休闲渔业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提出积极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加强渔业管理力度、大力发展休闲渔业等解决方策,以供长海县地区借鉴,并为海岛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决策之参考。  相似文献   

7.
《海洋与渔业》2010,(4):13-14,34
第二十八条未经批准利用的无居民海岛,应当维持现状:禁止采石、挖海砂、采伐林木以及进行生产、建设、旅游等活动。 [释义]本条是关于保护未经批准利用的无居民海岛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海洋发展的黄金时期,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海洋开发和利用的背景下,其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海岛作为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利用问题也日益凸显。我国海岛数目众多,规模不一,地理位置较为分散,自然环境、资源、生产力水平、以及开发条件和基础等又各不相同,海岛开发模式也不宜采用统一模式。再者,海岛所处位置相对封闭,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等,基于此探讨海岛开发模式在指导科学开发利用海岛的同时也是保障海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步骤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放假去哪儿?作为广东省内的海岛旅游"先驱",放鸡岛受到许多游客的青睐。地图显示,放鸡岛呈橄榄形,东北、西南走向长约2公里,最宽为0.91公里,海岸线长5.96公里,最高海拔122米(东北部),全岛面积1.9km~2,是茂名市电白区23个岛屿中最大的海岛。近日,《海洋与渔业》记者乘坐小邮轮,登上了放鸡岛。远离俗世、鸟语花香,放鸡岛给人一种自然、宁静的体验感。茂名放鸡岛海洋度假公园总经理张重阳表示,放鸡岛今日的美好风光来之不易,绿色发展的理念始终指引着他们。  相似文献   

10.
海岛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民俗独特,其生态的脆弱性、资源的稀缺性等特点,有利于也有必要开展生态的旅游活动。文章在定义了海岛生态旅游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开展海岛生态旅游的比较优势和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海岛生态旅游的开发对策:海岛生态旅游开发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科学规划和管理;完善海岛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体系的建设;根据海岛生态旅游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培养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人才。  相似文献   

11.
海洋     
《海洋与渔业》2013,(11):16-17
国家海洋局规范无居民海岛出让市场目前,我国沿海各省正积极开展无居民海岛使用仅“招拍挂”出让的相关工作。浙江甫已卅台《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管理暂行办法》,广东、山东、海南等省正在研拟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办法,但都是一地一办法.缺乏统一规范。为加强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工作,规范无居民海岛的出让市场,促进无居民海岛资源的合理配胃,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司不断推进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招拍捧”出让工作。相关指导意见近期将出台。  相似文献   

12.
信息集粹     
《齐鲁渔业》2011,(4):57-60
青岛市落实四项措施规范海岛管理今年以来,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以海岛规划、保护和无居民海岛使用管理制度建设为重点,全面落实四项措施,进一步规范海岛管理。一是开展无居民海岛整治项目。年内将对辖区内60个无居民海岛进行整治,办理海岛“身份证”,规范海岛的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赵燕  许洁 《水产科学》1995,14(2):35-37
微机在海岛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赵燕,许洁,王秀艳,吴春平(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大连116023)关键词:微机,海岛,档案管理一、序言根据辽宁省海洋局和辽宁省水产局的指示,我所科技人员利用3年多时间对我省沿海岛屿的海洋生物进行了综合调查,掌握了大量有关海水...  相似文献   

14.
近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市场化出让办法》进入实施阶段,有效期三年。作为国内率先推进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市场化出让工作的地区,《办法》的实施,为广东无居民海岛的经营性开发利用打开了一条市场化通道,在全国范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仅是我国海洋事业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海岛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海岛作为大陆领土在海上的延伸,在海洋发展的关键时刻,因岛制宜,提高海岛在战略价值地位、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的特殊作用,加快对特殊区域和重点区域的海岛战略价值评价工作,逐步挖潜海岛的军事中转补给和通道保障作用,开拓海岛地区发展和管理新模式,进一步促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相似文献   

16.
福建海岛潮间带软体动物鉴定248种,绝大多数为暖水性种类。种类组成以瓣鳃类(120种)和腹足类(114种)占绝对优势。不同底质生态类型的软体动物的种数依次为岩相93种,泥沙滩83种,泥滩55种,沙滩36种,红树林区6种;生物量大小依序为岩相943.89g/m~2、泥沙滩 51.64g/m~2、泥滩 38.68g/m~2和沙滩 9.07g/m~2;栖息密度大小依序为岩相956.8个/m~2、泥滩 92.5个/m~2、泥沙滩 25.9个/m~2、沙滩 22.1个/m~2。种类分布的总体特点是:南部海岛多于北部海岛,外海海岛多于近岸内湾河口的海岛;生物数量分布的总体特点是:近岸内湾、河口的海岛大于外海的海岛。本文还对海岛潮间带软体动物资源的开发作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17.
海洋     
《海洋与渔业》2012,(5):16-17
我国为6000海岛立碑 我国将完成6000个海岛名称标志设置,包括在海岛上立碑、建设海岛监视监测系统等。4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海洋局正式公布实施《全国海岛保护规划》。  相似文献   

18.
海洋     
《海洋与渔业》2011,(5):5-5
广东60个无居民海岛招“岛主” 去年10月,沿海各省启动了第一批无居民海岛开发名录的制定工作。近日,国家海洋局公布了中国首批176个可以开发利用的无居民海岛名录。这些无居民海岛最长开发使用年限为50年。外籍人士和外资企业可以申请上述无居民海岛的开发使用,但必须报国务院批准。  相似文献   

19.
经济运行的实践表明,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现代化程度越高,生产对流通的依赖程度越大.长期以传统渔业生产为主业的海岛要加快商贸经济发展,务必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充分发挥其区位和资源优势,抓住重点,大力发展具有海岛特色的现代商贸流通业态,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海洋     
《海洋与渔业》2011,(10):5-5
湛江市颁发第一张海岛“身份证” 9月22日,湛江市在徐闻县二墩岛现场顺利完成了海岛立碑工作。二墩岛成为了湛江市第一个拥有海岛“身份证”的海岛,这标志着该市海岛立碑工作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