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近几年来,各地种植了不少千年桐林,但大部分采用直播造林,而千年桐属于雌雄异株树种,直播桐林通常有一半是不结果的雄树。如我站1966年直播造林的180亩千年桐林,平均亩产桐子只有29斤,而同年用嫁接苗种植的1,000多亩千年桐,1971年平均亩产桐子251斤,最高的亩产379斤,产量竟相差10倍。另外,据太平、濑湍两个公社的调查,1964年直播千年桐10,000多亩,已郁闭成林,雄树占53%,有的达70%,平均亩产桐子20斤,高的亩产28斤,低的只有12斤。直播千年桐雄树多,产量低,浪费人力、物力和土地。  相似文献   

2.
以近自然生态条件下千年桐直播造林林分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种内种间竞争关系。结果表明:直播造林林分中千年桐胸径<8 cm时,千年桐种内竞争较弱,胸径在8~13 cm时,其竞争指数增长特别快,种内竞争非常大;当胸径>13 cm时,种内竞争指数逐渐减少;其种间竞争中与杉木的竞争最为强烈。千年桐种内竞争与距离的关系表现为当其距离<1.0 m时,其竞争指数最高,种内竞争最为激烈;距离在2.0~3.5 m时,种内竞争指数较为稳定;当其距离超过3.5 m后,千年桐种内竞争指数逐渐变小,竞争强度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3.
千年桐比三年洞生长旺盛,单株产量高,结果期长,不害枯萎病。其缺点是,直播造林常有一半以上植株为不结果的雄树;而在结果雌株中,也良莠不一,产量悬殊,单产很低,一般仅30斤上下;油质也较三年桐稍逊。广西林科所和崇左县油桐试验站,从1965年开始,开展了千年桐高产优良无性  相似文献   

4.
油桐是我国重要特用经济林木之一,桐油是工、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资。过去长期以来都采用种子直播造林,品种混杂,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少数地方虽采用过嫁接繁殖,但选育成优良无性系则少。千年桐是我区栽培油桐中的一种,主要分布于桂南各地。它比三年桐更适于桂南气候土壤条件,生长旺盛,单株产量高,结果寿命长,未发现枯萎病。其缺点是直播造林通常  相似文献   

5.
2010年在普洱市思茅区万掌山林场、南岛河、澜沧等地进行千年桐不同海拔栽培试验和施肥试验,3年观测结果初步表明:千年桐生长量随着海拔降低而增加;施肥对幼龄千年桐生长效果十分明显,幼林期加强抚育管理是千年桐造林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降雨量对千年桐生长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千年桐优株选择综合评价体系,进行千年桐优株的准确评价,为千年桐育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湘南地区实生繁殖的进入盛果期的5 000 hm2千年桐为选优林分,根据单株结果数、单株产果量、树体大小、树形、果实聚集度等表型指标初步确定565株千年桐,通过复选确定40株备选优树,再从40株备选优树中筛选出优株.根据...  相似文献   

7.
千年桐(Aleurites montana Wils)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经济价值很高。千年桐多系雌雄异株,有一半雄株不结实或结实很少。目前生产上多用嫁接繁殖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嫁接植株也有抗性减弱的现象,产生原因可能与植株的非自根有关。通过扦插繁殖千年桐自根苗,对于保持其优良特性,开展千年桐良种快速繁殖有重大意义。但目前千年桐扦插生根仍很困  相似文献   

8.
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三年桐(Vernicia fordii)和千年桐(Vernicia montana)2个油桐物种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千年桐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无“午休”现象,三年桐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出现“午休”现象。千年桐日平均净光合速率最高,达到5.67~mol/(m^2·s),物质积累能力较强,三年桐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较小,仅为千年桐的55.6%,物质积累能力最弱;在模拟光辐射条件下测定2个物种的光响应曲线,千年桐最大净光合速率较高,三年桐较低,分别为24.24和17.23~mol/(m^2·s)。三年桐光补偿点较低,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千年桐强,千年桐光补偿点较高,利用弱光能力较三年桐弱。千年桐的光饱和点较高,利用强光的能力较三年桐强,三年桐光饱和点较低,利用强光的能力较千年桐弱。  相似文献   

9.
千年桐树形高大、生长快、木材纹理通直,不翘不裂,质软易加工,为绝缘、日用家俱等多种轻工业用材。木材利用是发展千年桐,提高其经济价值的途径。因此,材、油两用林业经营进一步开拓了千年桐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油桐是我国重要的特用经济树种之一。桐油在我国工、农业生产建设中是不可缺少的物资。千年桐是我区栽培油桐的一种,主要分布于桂南。它比三年桐生长旺盛,单株产量高,结果寿命长,无枯萎病。但直播造林往往有半数以上为不结果的雄株,影响了单位面积产量。在毛主席关于“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的教导指引下,自1965  相似文献   

11.
怎样使千年桐雄株结果梁仰贞千年桐是雌雄异株树木,实生苗营造的千年桐林,雄株占50%以上,而千年桐林中合理的雄株比率是占总株数的5%左右,为此有90%左右的雄株是过剩的。设法使过剩的雄株结果,能使全林种实产量成倍增长。下面介绍使千年桐雄株结果的方法。一...  相似文献   

12.
千年桐系异花授粉,实生千年桐雄树比率较高(据调查约占半数),存在单株产量高,单位面积产量低的问题。从1979年开始,本县千年桐生产发展很快,在嫁接苗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又营造了近万亩实生千年桐林。  相似文献   

13.
千年桐播种密度、播种时间与苗木生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千年桐大田播种育苗试验,分析不同播种密度、不同播种时间、浸种处理对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千年桐实生苗培育以4月15日播种、播种密度36株.m-2、温水浸种处理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千年桐炭疽病是我区千年桐的主要病害之一。据调查,最高发病率可达96.6%,感病指数为63,导致整片桐林一片红褐色焦枯状,它的发生与蔓延,严重地影响着千年桐的生长和结实。为此,我们于1979—1980年对该病害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油桐枯萎病是一种土传的根部真菌病害,严重危害油桐主栽品种三年桐,极大地限制了其规模化栽培。而同属的千年桐具有抗枯萎病能力,其根部防御作用机制的研究可以为抗枯萎病防治和抗性育种提供思路。【方法】利用乙酸乙酯萃取法获得三年桐和千年桐根部提取物;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和串联质谱检测病原菌侵染后三年桐和千年桐根部代谢物成分;利用Illumina HiSeqTM2000、检测病原菌侵染过程中三年桐和千年桐根部基因表达变化规律和通路变化,并利用实时定量PCR试验验证基因表达规律;利用R软件包等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与三年桐相比,千年桐根部提取物对油桐枯萎病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病原菌侵染后千年桐根部产生的芒柄花苷、橙皮苷等异黄酮和黄烷酮化合物是三年桐的1 000倍以上;3)病原菌侵染后千年桐根部负责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上游关键通路“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途径”显著富集;4)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途径中有4个中心基因,包括4-香豆酸CoA连接酶、β-D-木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和过氧化物酶N1,通过实时定量PCR试验验证在病原菌侵染早期上调表达,且与其他1 625基因具有极高的相关...  相似文献   

16.
雄桐高接换性技术梁仰贞千年桐是雌雄异株树木,实生苗营造的林木,有50-60%的植株是雄性,而千年桐林合理的雄株比率为5%左右,因此有90%左右的雄桐是过剩的,如把过剩的雄桐用高枝嫁接方法换上雌桐枝条.可望全林种实产量成倍增长。现介绍其技术要点。一、嫁...  相似文献   

17.
三年桐、千年桐感染枯萎病病原菌后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枯萎病是油桐毁灭性病害。中国广泛种植的油桐有三年桐和千年桐,三年桐易感枯萎病,千年桐抗枯萎病。为探讨三年桐与千年桐在枯萎病应答过程中的差异,在对油桐枯萎病灾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并进一步探讨三年桐、千年桐接种枯萎病病原菌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油桐枯萎病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接种试验显示千年桐在接种尖孢镰刀菌后SOD、POD、CAT较三年桐均呈现较高活性,在接种后SOD、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CAT活性升高并维持高活性,MDA含量变化不明显;三年桐SOD活性和MDA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POD活性先降低再升高,CAT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又降低。千年桐作为抗病种,其抗病性可能与其本身具有较高的SOD、POD、CAT活性有关,并且和病原菌感染后酶活上升有关;三年桐为易感病种,接种后SOD、POD、CAT活性有变化,但仍不能抵御病原菌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千年桐通过嫁接,可提早开花结实,并能保持优良性状,是迅速繁育良种的重要手段。来嫁接的千年桐植株,一般栽后5—7年才结果;而经嫁接的千年桐植株,栽后第二年即普遍开花结果。近年来,我们对千年桐嫁接技术作了探索。据试验,以“下”形半环带皮套芽接和“工”形板状带皮芽接效果最好,愈合快,成活率高,生长迅速,节省接穗。切接法虽成活率较高,但接穗太费,  相似文献   

19.
研究千年桐种子特征和发芽规律.结果表明:千年桐种子千粒重为3.752 kg,出籽率为30.15%;种子的优良度为93.8%.千年桐种子的发芽率达到91.5%,播种后第14~15天开始发芽,第19天发芽势达到最大,第19~21天种子发芽数达到高峰,第21天后种子发芽数量逐渐减少,第27天后发芽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源千年桐种子质量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年桐是我国特有的工业油料树种,具有良好的速生抗寒特性,可作为用材树种在温度较低的区域有良好的开发潜力,并且有发展为生物质能源林的潜力。本文针对不同种源千年桐种子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建阳市内种源千年桐种子重量和净度均存在差异,徐市种源千粒重最高(3 752 g/千粒),漳墩种源净度最高(98.6%)。不同县域种源千年桐种子重量和净度亦存在差异性,顺昌种源(4 223 g/千粒)和尤溪种源(4 186 g/千粒)的种子重量较其他种源有较为明显优势,政和种源净度最高(99.08%),不同种源千年桐种子重量和净度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