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霉菌性拉稀 牛饲喂发霉饲料极易引起霉菌性胃肠炎.病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反刍减少甚至停止,持续拉稀,粪便恶臭,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但体温不升高,使用各种抗菌剂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2.
(一)霉菌性拉稀 牛饲喂发霉饲料极易引起霉菌性胃肠炎.病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反刍减少甚至停止,持续拉稀,粪便恶臭,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但体温不升高,使用各种抗菌剂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3.
断奶仔猪拉稀在临床上常见,笔者从2009年至今,利用下方治疗断奶仔猪拉稀188例,全部治愈。方法:用生姜25g,水煎30min,取汁100mL,然后加入2%高锰酸钾35mL,取10mL混合液灌服即可2  相似文献   

4.
1霉菌性腹泻牛饲喂发霉饲料极易引起霉菌性胃肠炎。病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反刍减少甚至停止,持续腹泻,粪便恶臭,混有泡沫、粘液和血液,但体温不升高,使用各种抗菌剂治疗无效。每次可灌服0.9%食盐水2.5~4.0升,每天2~3次,同时,供给新鲜青绿多汁饲料。重者需静脉注射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3升、维生素C 2~4克。  相似文献   

5.
仔猪拉稀是长期困扰养猪业而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也是养猪生产者和饲料生产者常常要面对的问题,据调查,仔猪的拉稀问题相当普遍,腹泻率一般在20%左右,死亡率在2%~4%左右,但在有些猪场,断奶后仔猪的腹泻率可达到70%~80%,死亡率达到15%~20%,为养猪生产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作者就此进行调查研究,并收集了有关资料,以给饲料生产者和养猪生产者提供参考。1仔猪拉稀原因分析1.1 病理性拉稀第一,细菌性拉稀: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圆环病毒等引起的仔猪拉稀,如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红痢、增生性回肠炎等。第二,病毒性拉…  相似文献   

6.
牛占东 《北方牧业》2006,(12):19-19
<正> 一、发病原因1、应激因素:是蛋鸡开产后拉稀的主要因素。(1)内源性的因素:蛋鸡开产后,机体由于生长发育,性成熟,内分泌变化造成很大的自身应激。(2)外源性因素:由于换料,光照的变化,防疫饲养管理,天气变化等也会造成一系列的应激反应。2、饲料因素:这是造成蛋鸡开产拉稀的重要因素。(1)饲料中蛋白质的突然增加。(2)饲料中钙磷等矿物质的突然增加。饲料中蛋白质和钙、磷的突然增加,会加重对肠道的刺激而引起拉稀,同时也会加重对肾脏的负担而出现拉稀。  相似文献   

7.
治拉稀:取大蒜200g去皮捣烂,加白酒500mL,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大蒜酊。用其喂兔,1次2mL,连用2-3天即可。  相似文献   

8.
<正>夏末秋初鸡群易暴发胃肠道疾病,最常见的病症是拉稀,其后果是鸡群产蛋率、饲料转化率、蛋壳质量大大下降,同时缩短产蛋高峰期。●发病类型根据致病因素不同,可将鸡群拉稀分为生理性拉稀,即鸡群刚开产便开始拉稀,用药物控制效果不良,产蛋高峰后期可自行恢复,但饲料转化率较低,产蛋高峰期较短;病理性拉稀,即鸡群  相似文献   

9.
<正>1大量貉子拉稀是什么原因?怎样防治?答:在饲养群中出现大量貉子拉稀,首先要考虑饲料问题,是否饲料发霉变质?动物性饲料是否腐败?谷类饲料是否存放时  相似文献   

10.
杨志岭 《北方牧业》2009,(16):19-19
<正>问:蛋鸡拉稀,拉水便,粪便不成形,有过料现象,有的呈绿色,用治疗大肠杆菌病和肠道病的药物,并加入中药,效果不好,请问该如何治疗?答:如果鸡粪呈边上稠,中间稀的硬绿粪,则为生理性拉稀,刚开产的鸡因育成期添加麸皮太多而引起,开产本身也是应激,会引起拉稀。饲料问题也能导致拉稀。中后期粪稀,一般由通风  相似文献   

11.
<正> 引起小猪拉稀的病因较为复杂,常因饲料品质不良,饲养管理不当或继发于某些宣染病及寄生虫病,刺激肠壁,使胃肠功能发生紊乱而出现拉稀。 1985年7月初,本所种猪场在小猪(2—4月份)中发生以顽固性拉稀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正1霉菌性腹泻采食发霉变质的草料可导致牛因霉菌性胃肠炎而腹泻。此类病牛持续性腹泻,且粪便恶臭并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发生霉菌性腹泻时应及时更换草料,并给牛内服0.9%的食盐水2 500~4 000 m L,每日服2~3次,同时供给牛新鲜的青绿多汁饲料,重症牛配合静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 000~3 000 m L、VC 2~4 g。2酸中毒性腹泻牛食入过酸的青贮料、酒糟及一次性采食精  相似文献   

13.
正1病因1)导致羊腹泻除了感染病原微生物外,饲料的原因也会引起腹泻。具体原因有突然换草、换料、精料过多、饲料发霉等,长途运输到新的环境导致水土不服,也会出现消化不良性拉稀。病程一长,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继发其他病原感染。2)一般由于吃食饲料造成的拉稀很少有发烧和水状粪便的。吃食造成的拉稀,比如精料过多,虽  相似文献   

14.
野鸭是多种野生鸭的统称,目前人工饲养的野鸭主要是绿头野鸭。野鸭的抗病能力很强,一般成年鸭较少患病,但饲养管理不当,也会引发疾病,甚至死亡。1预防措施在育雏阶段,可在饲料中加0.05%的土霉素,防止下痢。一旦发现鸭群拉稀,应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或黄胺类药物。14日龄时注射鸭瘟疫苗;40日龄时注射禽出败弱毒菌苗;60日龄时驱除体内寄生虫1次;80~90日龄以及种鸭产蛋前15~30d和停产后,分别注射鸭瘟疫苗和禽霍乱菌苗。鸭瘟疫苗和禽霍乱菌苗用灭菌蒸馏水稀释200倍,每只肌肉注射鸭瘟疫苗1mL,禽霍乱菌苗2mL。防疫后,一般有减食、沉郁现象,但2~3…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蛋鸡刚开产便出现顽固性拉稀的现象较多,主要表现为鸡群精神正常,采食基本正常,但饮水量大,出现水样腹泻,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颗粒,生产性能达不到预期的标准,产蛋高峰不明显。拉稀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或暂时有效,停药后复发,但到产蛋后期,拉稀症状自行减少。1发病原因分析1.1育成期添加麸皮量太高有很多养殖户为了降低饲养成本,从蛋鸡育成后期开始使用自配料,往往在饲料中添加大量的米糠、麸皮,使饲料中粗纤维的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建立同步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玉米赤霉烯酮及呕吐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样品用乙腈-水提取,经涡旋、高速离心,移取2 mL上清液加入28 mL含1%吐温-20的磷酸盐缓冲液(PBS,pH 7.0),过三合一免疫亲和柱净化,用2 mL甲醇洗脱;洗脱液经50℃浓缩氮气吹干后用50%甲醇-水复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串联光化学衍生器、荧光检测器和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B_1标准品溶液浓度在2.5~50.0 ng/mL、玉米赤霉烯酮标准品溶液浓度在50~2 500 ng/mL、呕吐毒素标准品溶液浓度在250~5 000 ng/mL时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1.2%~92.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3%~9.5%。采用该方法检测了4种不同饲料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_1、玉米赤霉烯酮及呕吐毒素含量,所有样品均检测出1种以上霉菌毒素,说明饲料中霉菌毒素混合污染较为普遍。由此可见,本试验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稳定性好,可作为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玉米赤霉烯酮及呕吐毒素的同步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牛腹泻防治     
1霉菌引起的腹泻 严禁用发霉变质的草料喂牛。对已发生腹泻的牛可用0.9%食盐水2500-4000 mL内服,每日内服2-3次,同时供给患牛新鲜的青绿多汁饲料,重症患牛配合静脉注射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00-3000 mL、VC 2-4 g。  相似文献   

18.
6鸡饲料中混适量木炭粉,可防鸡胀肚、胀嗉及拉稀   根据鸡群的消化情况,可在饲料中加入木炭粉1%~3%,可防止胀嗉、胃肠产气及拉稀,并可促进食物消化吸收.   ……  相似文献   

19.
现向养兔场、户介绍几种用中草药治疗兔拉稀的方法,不防一试。①对由于吃了含水分过多的青饲料引起的拉稀,可用百草霜30~50g,分2次拌料喂兔,或用大蒜苗5株,与青饲料混合切细喂兔。也可用桔子皮10g,切细拌料喂兔,每天3次,连喂2~3天;②对因吃了不易消化的饲料引起的拉稀,可取酒曲或甜酒曲,炒后研细,混在饲料中喂兔,每次5~10g,每天2次,连喂2~3天,必要时辅以桔子皮、大蒜,混在饲料中喂兔,效果更佳;③对因吃了腐败饲料引起的拉稀,可取防风5~10g,甘草5g,加水煎浓汁,再加绿豆25g,待冷后…  相似文献   

20.
近来,发现饲喂全价配合饲料的产蛋鸡突然拉稀,产蛋率下降;肉仔鸡发育不良、死亡率增加。病鸡主要表现在消化不良与营养不良。按消化、营养不良症治疗,毫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