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北海道根钏地区冬季气侯极为寒冷,是牧草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查明几种牧草的越冬性及各器官的耐冻能力,进行了本试验。试验方法禾本科牧草丛生型的有鸭茅(简称及品种名称省略,下同),远东羊茅、黑麦草,地下根茎型的有猫尾草、草地早熟禾、无芒雀麦、冰草、苇状羊茅、草芦。豆科牧草有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探索象草类牧草的消化特性,本试验采集巨菌草、紫色象草、桂牧一号象草、王草、桂闽引象草和矮象草样本,分别进行65℃和105℃烘干后粉碎,按照Orskov E R等的体外产气法进行体外产气试验,记录0、3、6、12、24、48、72、96小时的产气量,研究不同的烘干温度对象草类牧草在人工静态瘤胃系统中的产气曲线特性。结果:不同烘干温度对同一牧草样本的平均产气量有影响,同一烘干温度下不同牧草样本的平均产气量也有区别。因此体外产气法的样本处理温度应根据生产、加工条件确定。  相似文献   

3.
在山地红壤引种冬季牧草鸡脚草、宽叶型一年生黑麦草、牛尾草、白三叶,并利用鸡脚草进行喂鹅试验.引种观测表明几种牧草均适应在福州山区种植,鸡脚草、宽叶型一年生黑麦草、白三叶对鹅适口性很好.鸡脚草喂鹅试验结果表明,经40d饲养,仔鹩平均日增重达43.0g,比饲喂当地野生杂草的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饲料报酬比对照组提高28.6%,在屠体品质方面,也有改善和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产羊草和引自美国的牧冰草共7份材料/品种在内蒙古半干旱地区旱作条件下进行了牧草产量试验.试验结果指出,在建植2~6年期间,所有供试材料的牧草产量年际变幅都比较大,但羊草的变异系数相对低于牧冰草.牧草产量的年际变化受4~7月降水量和牧草生长年限的双重影响,但建植4~5年以后则主要受生长年限的影响.就牧草产量平均值和稳产性而言,羊草LECH-IMC最好,牧冰草Walsh最差;牧冰草Arriba、Barton、Rodan和Rosana对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的草地补播有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覆膜保湿技术种植不同牧草品种,测定牧草产量和蛋白含量,选出适合肃州区种植的牧草品种和最佳配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碱茅、披尖草、沙蒿、沙打旺、冰草等5个试验牧草品种适应性较强,产草量高,均适合在肃州区覆膜穴播种植。特别是碱茅、披尖草、冰草、沙蒿产草量高而稳定,再生速度快,性状优良,耐干旱,草品质好,适应性强,极具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扁穗牛鞭草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饲草来源,但在与豆科牧草混播时却难以成功,因为它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对其他植物的排斥作用。本研究通过牛鞭草根、茎、叶浸出液对豆科牧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以寻找能与扁穗牛鞭草混播的草种,以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质量。试验结果表明,牛鞭草的根浸出液对所有试验豆科牧草种子(川引拉丁诺白三叶、Dory红三叶,Cherokee红三叶、巫溪红三叶、箭三叶)均有抑制作用,而茎、叶浸出液对豆科牧草种子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红豆草又称驴喜豆、粟毛豆,为多年生豆科红豆草属牧草。红豆草在我国只有二十多年的栽培史,经西北、华北、东北等地栽培,均表现良好。是三北旱区有发展前途的草种,它已成为豆科牧草中的一颗新星。我们于1981年开始引种,在几个品种中,以青海红豆草、外高加索红豆草适应性更强。通过引种驯化,在我地均能较安全地越冬。试验结果表明,红豆草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8.
隆林县有宜牧山地213万亩,野生牧草也很多,但产量不高,一般亩产千斤左右,而且品质较差。近年来,在牧草改良中,县畜牧部门引进非洲良种牧草——象草,大力试种推广,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植株长势、产草量及品质均比本地野生牧草为优。我们根据象草多年生的特点,于1984——1985年连续进行栽培试验,探索气象条件对象草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所谓二茬草就是一年一度割完草后又新生出来的牧草。群众习惯利用这二茬草,认为二茬草有营养、牲畜爱吃、增膘快、是秋季牲畜抓膘的好牧草。利用二茬草虽然解决了点牲畜秋膘的问题,但严重的影响了牧草的第二年的返青率,加速了草原退化。我们于1984年9月26日至1985年9月1日在草原上进行了利用二茬草对草原破坏的观察试验,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了青海共和盆地1年围栏封育对退化草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围栏封育对恢复高原退化草地有明显的效果。围栏封育后草地产草量明显提高,牧草种类发生变化,禾本科牧草的种类和产量增加,杂草类的种类和产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在杜泊绵羊饲料中分别添加4种优质牧草对杜泊绵羊生产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对比,探求不同品种牧草在配合使用或者单独使用的情况下对杜泊绵羊生产能力的成效.试验证明,4种牧草中聚合草饲喂效果最好,其次为黑麦草.牧草混合饲喂的效果好于单独饲喂,其中聚合草与紫花苜蓿混合饲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在山地红壤引种冬季牧草鸡脚草、宽叶型一年生黑麦草、牛尾草、白三叶,并利用鸡脚草进行喂鹅试验。引种观测表明几种牧草均适应在福州山区种植,鸡脚草、宽叶型一年生黑麦草、白三叶对鹅适口性很好。鸡脚草喂鹅试验结果表明,经40d饲养,仔鹅平均日增重达43.0g,比饲喂当地野生杂草的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饲料报酬比对照组提高28.6%,在屠体品质方面,也有改善和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三、红豆草 红豆草又称驴食豆、驴喜豆和圣车轴草。原产于欧洲。是豆科红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的许多地方有引种。栽培效果良好。试验表明。红豆草产量高。适口性好。易于栽培管理。营养物质含量高。是各种家畜喜食的优质牧草。被称为“牧草皇后”。红头草还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能力。一次种植可利用4~6年,且与其它豆科牧草相比。红豆草最大的特点是牲畜食后不得鼓胀病。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择百喜草、甜高粱、高丹草、桂牧1号象草在疏林地林间种植,研究优良牧草在疏林地生产情况。结果表明,在疏林地林间种植牧草对牧草出苗、生长影响不大,而土壤环境是影响牧草生长的关键因素;增施有机肥作基肥能显著提高牧草产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林间牧草种植和增施有机基肥具有改良培肥土壤、降低土壤酸度的作用;从土地产出率和生态、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分析,认为林间种植牧草应选择桂牧1号象草类等适应性强的多年生品种为宜。  相似文献   

15.
2003~2004年,在海北州西海镇进行了多年生栽培牧草不同播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播种密度,对牧草发育期不产生明显影响;对牧草草层高度有一定影响,密植时草层高度普遍较大;对种植当年的牧草覆盖度影响明显,第二年返青牧草覆盖度的密度间差异变小;对牧草产量的影响在种植当年也较为显著,豆科牧草三种密度产量比值为0.81:1.00:1.01,禾本科牧草三种密度产量比值为0.84:1.00:1.20。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区禾本科牧草引种观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9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2年的品种栽培比较试验表明,在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区寒冷干旱的环境下,9种禾本科牧草生长正常,表现良好,其中产地山西的冰草、产地山西的蒙古冰草、产地俄罗斯的沙生冰草、产地内蒙古的无芒雀麦和产地波兰的无芒雀麦5种牧草综合评定表现最佳,可在黑龙江省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7.
试验对16种从国外引进的禾本科牧草在荒漠草原的适应性及营养价值评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赖草、美国灰赖草、沙生冰草及西伯利亚冰草越冬率较高,均在90%以上;披碱草和赖草属牧草生长速度较快,尤其是灰赖草;美国赖草、灰赖草鲜重均达到6000kg/hm2以上,加拿大新麦草、保加利亚新麦草鲜草产量均在4000kg/hm2以上;护坡型冰草、西伯利亚冰草、沙生冰草营养价值较高、适应性强、抗逆性好,是优质牧草,可以作为荒漠草原地区推广种植的首选牧草;美国赖草、灰赖草虽然产量高,抗逆性强,能够适应荒漠草原地区低温和干旱等极端条件,但适口性较差,可作为生态用种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赤峰地区牧草与草坪草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云芬  李世雄 《草业科学》2003,20(12):30-33
对自百绿集团引进的6种牧草,5种草坪草进行引种试验。对牧草的出苗速度、产量、抗寒性、抗病性、倒伏性,草坪草的出苗返青速度、盖度、抗寒性、抗病性、颜色等性状在内蒙古赤峰进行了2年的观察。综合表现较好的5个草坪草品种及2个牧草品种,可在当地推广。  相似文献   

19.
高寒地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综合治理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1~2002年在泽库县高寒地区"黑土滩"大面积发生的典型地段,选择退化草地进行大田试验和小区试验,4种多年生牧草垂穗披碱草、老芒麦、普通早熟禾、星星草为大田供试品种,16种多年生牧草为小区供试品种,通过对牧草出苗、株高、株数、产量及草群结构等指标的测定,选择垂穗披碱草和老芒麦草,是治理"黑土滩"较理想的牧草。  相似文献   

20.
农牧交错带种植多年生禾草可明显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该试验于2004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塞北草业科学实验站(河北省张家口塞北管理区,沽源),对种植4年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新麦草、无芒雀麦、蓝茎冰草和一年生饲料作物燕麦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生长第4年从春季到秋季,0-30cm所有供试草地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经一个生长季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多年生牧草较一年生燕麦对土壤有机质的贡献大。3种牧草对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大小顺序为兰茎冰草>无芒雀麦>新麦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