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贵州黑白花奶牛的产奶性状与Leptin基因的关联性,试验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190头贵州荷斯坦奶牛Leptin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分析不同基因型与产奶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Leptin基因启动子区在617 bp碱基处发生A→G的转换,表现出AA、AB、BB 3种基因型,AA基因型频率最高为0.468,A为优势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为0.65;基因型与产奶性状的关联性分析显示,AA基因型的产奶量及乳脂率均优于AB和BB基因型,但3种基因型对乳脂率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Leptin基因可以作为贵州黑白花奶牛产奶性状的标记辅助基因。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贵州荷斯坦奶牛嗜乳脂蛋白基因的多态性,采用PCR-RFLP法对100头贵州荷斯坦奶牛的嗜乳脂蛋白基因进行了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实验奶牛的乳蛋白率、乳脂率及产奶量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对贵州荷斯坦奶牛嗜乳脂蛋白基因多态性与产奶性状的关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A、B 2种等位基因,其中A基因频率为0.680 0、B基因频率为0.320 0。共发现3种等位基因型,其中AA基因型频率最高,为0.630 0;其次为BB基因型,频率为0.250 0;AB基因型频率最低,为0.120 0。群体多态信息含量为0.336 3,纯合度为0.572 1,杂合度为0.427 8。BB型个体的305 d产奶量极显著高于AB型和AA型(P〈0.01)。结果提示,嗜乳脂蛋白基因的BB基因型可以作为选择高产奶牛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382头荷斯坦牛DNA样本和产奶量记录为试验材料,用PCR-RFLP方法对与产奶性状有关的主要候选基因β4-defensin-i1和DGAT2-i6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对标记位点基因型与产奶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两个基因中,BB基因型个体305d产奶量显著低于AA型和AB型个体(P0.05),AA和AB基因型个体间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INHA基因的启动子区2个基因座位在西农萨能奶山羊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结果在P1引物所扩增的目的片段发现遗传多态,有2种等位基因A和B,有3种基因型AA型、AB型、BB型;在P2引物所扩增的目的片段未发现遗传多态.对多态片段的测序分析表明:AA型与BB型相比在DNA序列的第506 bp处插入了一个碱基G,在第446 bp处碱基C→T.AB、BB基因型个体的平均产羔数显著高于AA型个体(P<0.05);AB、BB基因型的个体各胎次产奶量均比AA型高,其中在第2、3胎产奶量和前4胎平均产奶量都达到显著水平(P<0.05),AB基因型的前4胎平均产奶量和AA型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INHA基因对奶山羊产羔数和产奶量都有显著影响,因此认为INHA基因的P1位点可作为奶山羊的有效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中国荷斯坦牛甘油二脂酰基转移酶1(DGAT1)基因第8外显子对产奶性状的遗传效应,试验以宁夏地区8个公牛家系的各8头女儿(共计64头)中国荷斯坦母牛为研究对象,采用ABI3730测序仪对DGAT1基因第8外显子进行基因型检测,检测出AA、AB、BB 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94,0.344,0.062;采用SAS 8.02软件对4个产奶性状与DGAT1基因第8外显子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A型校正305天产奶量明显高于AB型和BB型,AB型和BB型乳脂率明显高于AA型,3种基因型的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采用PCR-RFLPs方法,对四川引进外种猪(杜洛克、长白猪和约克夏)ESR基因的多态性进行研究。并对ESR基因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杜洛克出现了AA、AB、BB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6.32%、18.42%和5.26%,A、B基因频率分别为85.53%和14.47%;长白猪中仅出现AA和AB2种基因型,且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7.74%和32.26%,其中,等位基因A、B频率分别为83.87%和16.13%;在约克夏中存在AA、AB、BB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2.22%、61.90%和15.87%,等位基因A与等位基因B频率相当,分别为53.18%和46.82%。  相似文献   

7.
FSHβ亚基基因与繁殖性能及胎盘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7头大白猪为研究对象,以FSHβ亚基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产物直接电泳方法检测FSHβ亚基基因位点的多态性,检出3种基因型,分别为AA、AB和BB基因型。将基因座不同基因型与总产仔数(TNB)、产活仔数(NBA)、初生体质量(BW)和胎盘性状(PT)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FSHβ亚基基因在该位点上,就初产母猪而言,AA和AB基因型比BB型个体的TNB分别多3.25和2.37头(P0.05),AA和AB基因型比BB型个体的NBA分别多3.31和2.49头(P0.05)。就经产母猪而言,AA和AB基因型比BB型个体的TNB分别多2.71和1.60头(P0.05),AA和AB基因型比BB型个体的NBA分别多2.95和1.74头(P0.05)。AA基因型比AB和BB型个体的胎盘效率(PE)分别高16.28%和23.09%(P0.05)。总体而言,FSHβ亚基基因在该位点的A等位基因对TNB、NBA和PE均表现为正效应。  相似文献   

8.
以海南五指山猪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对称PCR-SSCP和测序相结合技术,对海南五指山猪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第3内含子(intron 3)进行多态检测,并分析其与生长性状(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五指山猪H-FABP基因in-tron 3中发现了3种基因型,分别命名为AA、AB、BB,对其中的纯合子AA、BB进行测序,发现intron 3的第335位点处发生了突变,都是由碱基A→G的转换造成。AA、AB、BB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3.5%,18.2%,18.2%,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3%和27%。不同基因型个体各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基因型之间的生产性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五指山猪H—FABP基因不对称PCR—SSCP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南五指山猪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对称PCR-SSCP和测序相结合技术,对海南五指山猪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第3内含子(intron 3)进行多态检测,并分析其与生长性状(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五指山猪H-FABP基因intron 3中发现了3种基因型,分别命名为AA、AB、BB,对其中的纯合子AA、BB进行测序,发现intron 3的第335位点处发生了突变,都是由碱基A→G的转换造成.AA、AB、BB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3.5%,18.2%,18.2%,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3%和27%.不同基因型个体各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基因型之间的生产性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199头中国荷斯坦奶牛STAT1基因内含子11、19、25及3-′UTR 4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将其与3个胎次的产奶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内含子11和3-′UTR 2个位点发现多态性,在内含子11中发现2个单核苷酸连锁突变,分别为28739碱基处发生的G→A转换,28873碱基处发生的G→C颠换;在3-′UTR 141930碱基处发现C→T突变。利用最小二乘分析研究3个位点不同基因型对中国荷斯坦奶牛3个胎次305天产奶量,乳脂率及乳蛋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内含子11中,BB基因型个体第一、二胎次乳蛋白率均显著高于AA和AB基因型个体(P〈0.05);3种基因型对各胎次产奶量及乳脂率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呈现出BB〉AB〉AA的趋势。在3-′UTR中,CC、CT基因型个体的第一、二胎次产奶量均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P〈0.05);CC基因型个体的第一、三胎次乳蛋白率均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P〈0.05),3种基因型对3个胎次乳脂率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呈现出CC〉CT〉TT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甘油二酯酰基转移酶(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 1,DGAT1)是控制甘油三脂合成的关键酶。近年来DGAT1基因被鉴定出来,被认为是奶牛乳脂率的一个重要功能候选基因。该研究以贵州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利用奶牛DGAT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R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检测了奶牛DGAT1基因第8外显子的碱基突变。结果共检测到AA、AB和BB 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588、0.3824和0.0588,等位基因A和B的频率分别为0.7549和0.2451;该碱基突变对305 d校正产奶量和乳脂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乳蛋白率影响不显著(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AA和AB型对305 d校正产奶量和乳脂率均显著高于BB型(P<0.05)。结果显示,DGAT1基因突变对贵州荷斯坦奶牛泌乳性状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用于其泌乳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2.
利用PCR-SSCP技术,对中国荷斯坦奶牛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基因第34外显子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存在A、B两种等位基因和AA、BB、AB三种基因型,其中等位基因A和B的频率分别为0.890 8和0.109 2,基因型AA、BB和AB的频率分别为0.908 0、0.011 5和0.195 4。A为优势等位基因,AA为优势基因型。群体遗传学分析发现,荷斯坦奶牛FASN基因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遗传杂合度(He)、遗传纯合度(Ho)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184 5、0.195 7、0.804 3和0.175 6。卡方检验表明,该群体已经极显著地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说明中国荷斯坦奶牛FASN基因exon34区存在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13.
试验利用PCR-RFLP法研究了三江白猪OB基因3 469位点的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OB基因经HinfⅠ酶切后出现3个条带,表现为3种基因型(AA型、AB型和BB型)和2个等位基因(A和B),A等位基因为优势基因,基因频率为67.6%;头胎产活仔数BB型极显著高于AA型(P<0.01),BB型高于AB型,AB型高于AA型,但差异都不显著(P>0.05),BB基因型比AB型和AA型的头胎产活仔数分别高出1.65头、2.19头;不同的基因型对前5胎最高产仔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利用PCR-RFLP技术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三河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3个奶牛品种207头个体的TLR2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奶牛群体的扩增片段为448bp,PCR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Ⅴ酶切后均表现出中度多态,其中中国西门塔尔牛PIC为最高,且3个奶牛品种在该基因座位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最小二乘值表明:该酶切多态位点对3个奶牛品种SCS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且BB基因型个体的SCS显著低于AA和AB基因型个体(P<0.05),说明BB基因型为抗乳房炎的有利基因型。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对松辽黑猪L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基因C276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检测,并对其肉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含子1第276位点处发生C→A突变,导致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由亮氨酸变为蛋氨酸,分为3种基因型AA、BB、AB。松辽黑猪群体中L-FABP基因基因型频率AB〉AA〉BB,等位基因频率A〉B,且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在肉质方面,松辽黑猪肌内脂肪含量,AA、AB基因型极显著高于BB基因型;大理石纹,AA型高于AB型,AB型高于BB型,均差异显著;滴水损失,BB型显著高于AA型和AB型,而AA型和AB型差异不显著;其他肉质性状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奶牛群体生长激素基因多态性与产奶量关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7对引物,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GH基因在13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群体的遗传多态性,研究该基因对产奶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GH基因的第3内含子、第5外显子和3′端存在多态性。GH基因第3内含子等位基因A、B的基因频率为0.775和0.225,3′端等位基C、D在奶牛群体中的基因频率为0.729和0.271,GH基因第5外显子等位基因E、F和G、H在奶牛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507、0.138和0.259、0.096,GH基因第3内含子座位上不同基因型对305d产奶量有显著效应,AB基因型305d产奶量显著高于AA和BB型(P0.05)。  相似文献   

17.
ESR和PGR基因在5个山羊品种中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测贵州白山羊、河北绒山羊、河南槐山羊、美姑黑山羊、承德黑山羊5个品种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试验采用PCR-SSCP技术和DNA测序技术分析雌激素受体(ESR)、孕酮受体(PGR)基因外显子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山羊产羔率的关系。结果表明:ESR基因在这5个山羊品种中不存在多态位点,保守性高。PGR基因在146 bp处有C→G的突变,产生3种基因型,即AA基因型、AB基因型、BB基因型。贵州白山羊AA基因型比BB基因型多0.03只,AB基因型比AA基因型多0.49只;河北绒山羊AA基因型比AB基因型多0.07只,BB基因型只有1只产羔数为2.00只;河南槐山羊AB基因型比AA基因型多0.27只,但不同基因型对3个品种的产羔数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利用PCR-SSCP技术对石歧杂鸡的催乳素(prolactin,PRL)基因外显子2进行SNP检测和测序分析,并对该基因与石歧杂鸡产蛋、就巢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RL基因外显子2存在多态性位点,该位点由于在3838位点发生C→T的碱基突变,产生了AA、AB和BB3种基因型,并导致氨基酸的改变,由亮氨酸变为苯丙氨酸。基因型AA和等位基因A的频率最高;BB基因型个体首次就巢时间显著晚于AA和AB基因型(P0.01);BB基因型的就巢次数显著多于AA和AB基因型(P0.05);3种基因型与产蛋性状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京海黄鸡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斑联蛋白(zyxin)基因外显子9的SNP,探讨zyxin基因该位点多态性与京海黄鸡屠宰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该位点存在1个SNP突变位点,表现为3种基因型:AA、AB和BB。统计分析表明,公鸡的胸肌重AA基因型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活体重和屠体重AA基因型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母鸡的活体重、头重、爪重和屠体重AA基因型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全净膛重AA基因型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  相似文献   

20.
米猪与大白猪、长白猪FSHβ基因多态性分布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方法对FSHβ基因在中国地方猪种米猪和外种猪大白、长白这2种群体共193头母猪中的多态性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群体均有2个等位基因A和B,3个基因型AA、AB和BB。米猪各种基因型数量AA型>AB型>BB型,AA型为其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A、B的频率分别为0.841 5、0.158 5。外种猪BB型>AB型>AA型,BB型为其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A、B的频率分别为0.108 1、0.891 9。由此可见,中国地方猪种米猪与外种猪长白猪和大白猪的FSHβ基因多态性分布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