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种子》2021,(6)
以美蔷薇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营养组分配比对花粉萌发及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H_3BO_3、CaCl_2、MgSO_4·7 H_2O、KNO_3等5因子均对美蔷薇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伸长有显著影响;美蔷薇花粉最佳萌发培养基为100 g·L~(-1)蔗糖+0.1 g·L~(-1) H_3BO_3+0.3 g·L~(-1) MgSO_4·7 H_2O+0.2 g·L~(-1) KNO_3,萌发率可达40.26%,花粉管平均长度为166.77μm。贮藏过程中,干燥剂(无水氯化钙或硅胶)不能显著延缓花粉活力的降低。不同温度贮藏的花粉寿命不同,贮藏360 d时,4℃冷藏花粉萌发率为0,-20℃冷冻花粉萌发率为19.88%,-20℃更利于花粉长期保存。将不添加干燥剂于-20℃贮藏330 d的美蔷薇花粉用于月季杂交育种,结实率超过50%,验证了该条件下贮藏一年左右的美蔷薇花粉具有活力,可应用于月季杂交育种。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黄刺玫的花粉萌发特征,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蔗糖、H_3BO_4、CaCl_2、NAA、GA浓度及培养温度、采集时间、贮藏方式对黄刺玫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温度、培养基中蔗糖、H_3BO_4、CaCl_2、NAA、GA浓度均显著影响黄刺玫花粉萌发,一天中不同的采集时间和不同的花粉贮藏方式黄刺玫的花粉萌发率不同。在25℃、15%蔗糖的培养基上萌发效果最好,花粉萌发率达67.51%。基本培养基上分别添加H3BO4150 mg/L、CaCl_2 20 mg/L、NAA 20 mg/L、GA 20 mg/L时花粉萌发率较高。在室温带花、室温离体、0℃~2℃带花、0℃~2℃离体4种条件下贮藏花粉,5 h、10 h后培养,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在室温下,带花贮藏比离体贮藏效果好;0℃~2℃下,离体贮藏比带花贮藏的萌发率高。花粉于10:00~14:00时段采集较好,12:00时采集萌发率最高。本试验探讨不同条件对黄刺玫花粉萌发的影响,为其杂交育种及理论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梁红 《中国种业》2006,(1):37-38
分别观察开花前1~3d、开花当天和开花后6h、12h、24h的猕猴桃花粉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的萌发状况,发现开花前3d的花粉在培养基上不能萌发,而开花前1d、2d的花粉具有一定的萌发能力;当天开花的花粉在0~4℃条件下贮藏7d仍具有50%以上的萌发能力,但贮藏至第8d其萌发率急剧下降;开花前1d的花粉在0~4℃下贮藏5d仍保持近50%的萌发能力,贮藏6d后萌发率急剧下降至10%以下;开花24h后花粉基本上不能萌发.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培养时间、培养基pH值、蔗糖、硼酸、PEG-4000对百香果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筛选出花粉体外萌发的适宜条件、优化液体培养基组分,本研究以'台农一号'百香果花粉为材料,采用液体培养基离体培养的方法,开展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并用'台农一号'及'黄果'百香果的花粉验证了最适宜培养基的萌发率.结果 显示:培养时间、培养基pH值、蔗糖、硼酸、PEG-4000对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生长均有显著的影响.培养时间为4h,培养基pH值为5.5时萌发率最高,蔗糖、硼酸、PEG-4000为百香果花粉离体萌发的必需物质,适当的浓度可促进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的生长,但浓度过高起抑制作用,因素间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百香果花粉离体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150 g/L蔗糖+150 g/L PEG-4000+25 mg/LH3BO3+300 mg/L Ca(NO3)2·4H2O+200 mg/L MgSO4·7H2O+ 100 mg/L KNO3,'台农一号'百香果及'黄果'百香果花粉在该培养基中的离体萌发率分别为95.99%及92.35%.本研究筛选到的适宜百香果花粉体外萌发的培养条件及萌发率高的液体培养基,为生产及杂交育种中的人工授粉及百香果孢粉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贮藏温度及时间对大叶相思花粉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叶相思花粉为研究对象,对其贮藏温度(-20℃,5℃,室温)、贮藏时间(7 d,15 d,30 d,365 d,2 190 d)以及活力检测进行研究。使用花粉离体萌发法,I2-KI染色法以及过氧化物酶染色法对新鲜的和贮藏的大叶相思花粉进行活力检测。结果表明:大叶相思新鲜花粉萌发率最高为96.09%。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花粉萌发率、花粉管长度以及花粉管条数均呈现下降趋势。在-20℃下贮藏的大叶相思花粉,其萌发率显著高于在5℃和室温条件下贮藏的花粉的萌发率。在-20℃贮藏365 d后,大叶相思花粉萌发率为53.37%,贮藏2 190 d后,花粉萌发率为12.57%。在5℃和室温下贮藏的大叶相思花粉,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萌发率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I2-KI染色法和过氧化物酶染色法检测大叶相思花粉活力,无显著差异。大叶相思花粉适当的贮藏和检测方法有利于提高相思育种效率,并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油松花粉离体萌发及萌发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加强油松有性杂交,为种子园育种研究奠定基础,对油松花粉离体萌发的适宜条件及萌发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油松花粉在无蔗糖培养基中仍具一定萌发能力,蔗糖的添加可显著促进花粉萌发,但高浓度蔗糖可抑制花粉管的生长;油松花粉管易形成分枝,蔗糖浓度与分枝花粉频率呈正相关;硼酸的添加在培养初期可有效加速花粉萌发,但过高浓度的硼酸对花粉萌发具抑制作用;Ca2+对花粉萌发的影响较小,不同浓度Ca2+处理均可获得较高的萌发率;培养温度对花粉萌发的促进作用明显,但温度的持续升高将抑制花粉萌发。综合萌发率、花粉管生长及分枝花粉管频率,油松花粉萌发的最适液体培养基组成为:2.00%蔗糖+0.075%硼酸+0.005% Ca2+,26℃下光照培养,72 h时萌发率可达(96.10±0.47)%。  相似文献   

7.
茉莉花粉离体培养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茉莉花粉育性并为其活力检测提供一种高效方法,研究了取粉时间、基本培养基种类及不同添加物浓度、pH值、温度、光照、时间等因素对花粉离体培养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情况,以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早上8:00-9:00所取花粉活力最高,适宜萌发的培养基为BK(成分为100 mg/L的H3BO3、100 mg/L的KNO3、200 mg/L的MgSO4·7H2O和300 mg/L的Ca(NO3)2·4H2O)+蔗糖80 g/L+PEG4000120 g/L,适宜的pH值6.0,最佳培养温度为25~30℃、光照为35~50μmol/( m2· s)、时间为3~4 h。相关性分析发现,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均与光照强度和培养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培养基pH值呈正相关、与蔗糖和PEG4000浓度均呈负相关、与培养温度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但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研究表明,茉莉花粉总体上活力较低,离体培养萌发不失为一种简单、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但应注意对培养条件的选择和优化以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桃花粉活性检测和离体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果树花粉活力直接影响授粉、受精乃至座果。为了解果树品种的花粉生活力,给引种栽培和杂交育种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以桃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染色方法检测花粉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含有蓝墨水的花粉培养基,花粉萌发率可以达到64.67%,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因此该方法比较适合于快速检测花粉活性;固体培养基培养2个品种桃花粉,萌发率比液体培养基培养分别高25%和20%。另外温度、花粉密度、培养基中蔗糖及硼酸浓度都对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有影响,在温度为24℃、1粒花药/100 μL、10%的蔗糖或100 mg/L的硼酸的条件下,均有利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  相似文献   

9.
以黄、紫、粉三种花色的香水莲花(Nymphaea hybrid)花粉为试验材料,设计L9(34)正交试验研究香水莲花花粉离体条件下,蔗糖、硼酸、温度三种因素对其萌芽率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以确定适宜香水莲花花粉离体萌发培养的最佳条件组合。结果表明:在不同培养组合处理下,香水莲花花粉的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情况均不同,差异显著,各因素对三种花色香水莲花花粉离体萌发影响的大小顺序均为蔗糖>硼酸>温度,适宜香水莲花花粉离体萌发的最佳条件为氯化钙浓度为20 mg/L,琼脂浓度为1%的固体培养基中附加5%的蔗糖,0.001%的硼酸,30℃下培养,以此培养组合培养的‘黄花型’、‘紫花型’、‘粉花型’香水莲花其平均花粉萌发率分别为60%、48.26%、56.67%,且花粉管长度等级均为Ⅳ,显著高于其他培养组合的处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蔗糖、硼酸和温度三种因素对三种花色香水莲花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对香水莲花花粉的采集、贮藏和活力检测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为香水莲花人工授粉和杂交育种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甘肃省枸杞炭疽病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生长速率和孢子活性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从温度、光照、pH、湿度及营养条件几个方面对病菌菌丝生长、孢子产生及萌发的环境条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菌丝在10%枸杞汁PDA培养基、25℃、pH6、葡萄糖、甘露糖、甘氨酸条件下生长最好;产孢的最佳条件为25℃、pH6、光照条件、蔗糖及硝酸钠;分生孢子在30℃、pH5、相对湿度100%条件下萌发率最高;病菌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5℃,10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5℃,10min。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对枸杞炭疽病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甜柿花粉萌发及贮藏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甜柿“禅寺丸”花粉为试料,研究了不同蔗糖浓度,不同硼酸浓度,不同酸碱度,不同培养温度以及不同贮藏条件对“禅寺丸”花粉发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禅寺丸”花粉最适培养条件为25℃下培养基附加10%蔗糖,50mg/L硼酸,pH值6,该培养条件下花粉萌发率达到最大值69.53%;适宜的花粉贮藏条件依次为:-20℃冷冻干燥,-20℃冷冻,4℃冷藏干燥,4℃冷藏,常温干燥和室温保存。此研究可为甜柿生产上的花粉贮藏和人工授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绿肉饼’兜兰为试验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花粉块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花粉块可分为两半,表面光滑呈现紧密网状结构。为获得‘绿肉饼’人工授粉最佳时间,采用TTC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进行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的研究。TTC染色法结果表明,‘绿肉饼’的花粉活力呈现从弱到强再到弱的趋势,其中开花15~20 d的花粉活力最大,授粉率较高;联苯胺-过氧化氢法结果表明,‘绿肉饼’的柱头可授性随开花时间先弱后强再变弱,其中开花10~20 d的柱头可授性最高。  相似文献   

13.
以烟草品种N. rustica、Maryland 609和云烟85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参试烟草品种花粉的活力、形态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以烟草品种N. rustica冻存花粉活力检测结果为例,在-196℃和-80℃保存条件下,花粉贮藏16个月后活力分别为0.64±0.06和0.65±0.09,与贮藏前0.66±0.04相比,未出现显著下降,而4℃贮藏的花粉在保存5个月后即丧失活力。花粉电镜图片显示,在-196℃和-80℃贮藏条件下,花粉形态仍然规则饱满,而4℃条件下贮藏16个月的花粉则发生皱缩、畸形,萌发沟扭曲。-196℃贮藏条件下N. rustica的花粉可溶性糖含量(309.276mg/g)、可溶性蛋白含量(55.216mg/g)、游离氨基酸总量(15.817μmol/mg)、脯氨酸含量(1.596mg/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4.284U/g)均显著高于4℃贮藏条件下的花粉;-80℃贮藏条件下花粉脯氨酸含量(1.626mg/g)和SOD活性(5.546U/g)高于-196℃(液氮)条件下贮藏的花粉,可能与不同温度下花粉冻结速度有关。结果表明,-196℃和-80℃条件下保存对烟草花粉的活力保持更有利。  相似文献   

14.
番茄花粉生活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从制种实践出发,对番茄花粉生活力曲线及影响花粉生活力的诸多因素--不同采花时间、干燥时间、干燥方式、贮藏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冀东番茄杂交制种适宜的时期是5月26日以后.标准蕾、较大蕾的花粉生活力极低,为适宜的去雄时期;盛开的花花粉生活力最强,为适宜的采花时期;开花当天上午的花粉生活力极显著高于下午的新鲜花粉生活力,但干燥至第2天早晨,二者无显著差异,故开花当天上午、下午采花均可;室内自然阴干是花药的最佳干燥方式,干燥时间以8 h内为宜;花粉贮藏以低温干燥法最好.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将通过低温(3℃~5℃)干燥处理花椰菜完全开放的花和不同大小的蕾,利用花粉活力测定、花粉萌发观察和杂交结籽率检测等手段分析了低温保存对其花粉活力及授粉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天开放花的花粉活力和萌发率最高,分别达到91.3%和45.6%,授粉效果也最好,每角果平均可收获11.3粒种子。3℃~5℃干燥储存8 d后花粉活力和萌发率显著降低,储存16 d后花粉杂交结籽率显著降低,不适合作为花粉供体;开花前1 d和2 d的蕾,3℃~5℃干燥储存8 d的花粉活力分别为88.3%和85.2%,萌发率均为32.4%左右,授粉杂交结籽率分别达到9.8和8.3粒种子/角果。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花粉活力及萌发率逐渐降低。3℃~5℃干燥储存32 d的花粉杂交结籽率仍可达到8粒种子/角果。本研究结果为花椰菜杂交一代制种和组合测配的花粉保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稻花粉的离体萌发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王胜华  陈放  周开达 《作物学报》2000,26(5):609-612
选出适合于水稻花粉萌发的液体培养基: 20%蔗糖+10%PEG4000+40 mg.L-1H3BO3+3m mol/L Ca(NO3)2+10 mg.L-1VB1, 得到80%的萌发频率。 离体萌发时, 花粉管生长很快, 在30 min内可达700 μm。 最适萌发的温度范围较宽, 27~33℃都可以得到较高的萌发频率。  相似文献   

17.
油茶优良无性系花粉形态和生活力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了解油茶优良无性系花粉形态及花粉生活力,探讨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方法,并对花粉生活力进行分级。【方法】以新鲜花粉为试验材料,观察花粉形态,采用人工直接授粉法、TTC染色法和过氧化物酶法测定其花粉生活力。花粉生活力分级采用聚类分析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在光学显微镜下油茶花粉颜色呈黄色或淡黄色,形状从平面角度观察呈椭圆形、三裂圆形、圆形等,花粉大小为44.1μm×29.2μm;不同品系的油茶花粉生活力差别很大。【结论】油茶花粉形状绝大部分为椭圆形,花粉大小属于中等。花粉生活力可分为5级,其测定必须结合多种方法,而TTC法是较为理想的快速测定法。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人工授粉中巴旦木的产量,本研究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筛选新疆‘晚丰’巴旦木品种花粉萌发中不同培养基组分的配方施用量,研究不同培养基配方组分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实验中在培养基内添加尿素、硼酸、氯化钙、吲哚乙酸、赤霉素和蔗糖,均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在一定范围内,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均随培养基配方组份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添加量时,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并出现抑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添加0.1%尿素、0.01%硼酸、0.005%氯化钙、0.0001%吲哚乙酸、0.0015%赤霉素和10%蔗糖时,新疆‘晚丰’巴旦木品种花粉萌发率最高,花粉管长度也达到最大值。本研究结果为实践生产中人工授粉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也为进一步顺利进行亲和授粉研究提供前期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矮牵牛花粉生命力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颖  罗凤霞  年玉欣  王贤 《种子》2005,24(8):26-28
以矮牵牛的新鲜花粉为试材,利用单因子试验比较了液体培养基中蔗糖及硼、钙、镁、钾对矮牵牛花粉萌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L25(56)的正交试验,比较了H3BO3、CaCl2及其交互作用对矮牵牛花粉萌发的影响;通过对醋酸洋红染色法、次甲基兰染色法、TTC染色法和过氧化物酶沉淀法四种方法的比较,寻找快速测定矮牵牛花粉生命力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H3BO3、CaCl2、H3BO3×CaCl2的交互作用对矮牵牛花粉萌发有显著影响.适宜的花粉培养液为:蔗糖150g/L H3BO3 20mg/L CaCl2 10mg/L;过氧化物酶沉淀法是快速测定矮牵牛花粉生命力的最适染色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