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的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718-5719
针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首先分析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类风险,主要表现在自然风险、产品加工、市场、政策等方面,论证建立健全农业风险防范体系,切实避免和减少农业风险给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带来的损失,对农业产业化的顺利发展十分必要,并从利益分配、运营约束机制等方面对如何防范风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农业市场风险规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业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农业市场风险性逐渐加大。农业市场风险已成为农业生产经营者面临的主要风险。主要表现为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需求的多变性、预测的偏差性、政策的变动性,并具有长期性、阶段性、连锁性等特点;其成因主要包括价格调节滞后、市场信息不畅、农业产业化组织程度低等。可通过完善农业市场信息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程度、发展期货交易等途径规避农业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提高我国农业的产业化、农产品市场化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抵御由于资源和市场两种制约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人为决策风险,则是我国发展农业所要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李彩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344-4344,4386
我国农业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信息风险、信用风险、技术风险、仿冒风险等风险的严重威胁。农业风险管理面临观念、资金、人员、制度、信息、法制等诸多条件的制约。通过建立农业组织机构,培育建立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建立农业风险基金,健全法制,改善农业教育,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措施可以降低农业风险,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农民进入市场难,农民组织经程度低,农业比较效益低是我国农业突出的问题,实施农业产业化是解决这些问题有产措施,推行农业产业化应重视农业产业化组织建设。作者认为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是关键;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核心;风险化解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组织内在稳定器。  相似文献   

6.
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风险防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既有来自于农业生产经营系统内部的风险,如技术风险、管理风险、部分市场风险等,又有来自于系统外部的风险,如部分自然风险、政策风险、行政干预等;对于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风险控制应遵循科学性、适度性、分散性及市场性原则;对于一些不可控制的风险,应通过农业保险、农业产业化、定单农业等形式建立风险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总被引:6,自引:12,他引:6  
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作为组织制度创新的农业产业化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组织的缺陷,使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由农户向企业汇集,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可以规避产业化过程中的风险,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文章论述了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及其对农业产业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业项目投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农业项目投资在日常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其具备的特性突出表现了它的高风险。分析结果表明,防范农业项目投资风险可采取充分利用投资组合原理、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认真分析和研究农产品市场等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9.
浅议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风险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窦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4):808-809
分析了我国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并探讨了从与产业化经营有关联的各方来阐述规避风险应采取的措施,旨在为最大限度降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风险管理具有市场风险已成为农业的主要风险、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等特点;目前并无专门的农业风险管理机构、且重灾后补救而轻灾前预防、尚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技术风险管理机制等.由于农业风险管理受到观念、资金、人员、制度、信息和法制等因素制约,所以,应当大力开展农业风险管理的宣传、教育与普及;增强农业资源的综合抗御风险能力;形成农业保险为主、灾害救济为辅;建立农业技术风险管理体制、完善农业市场风险管理措施、保持农业长期稳定的基本制度.通过建立农业组织机构、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建立农业风险基金、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来防范和管理农业风险.  相似文献   

11.
何学松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308-5309
订单农业是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的一种重要实现形式,但在实施过程中普遍面临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价格风险。期货市场通过合约的标准化和交易保证金制度防范订单农业中的信用风险,通过为经营主体提供有效的避险工具来防范市场风险,通过价格发现机制防范价格风险。因此,应通过增加大宗农产品交易品种、完善粮食流通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的金融政策等措施来推进期货市场和订单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岷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在岷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施农业产业化既可以降低经营农业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又可以减少各种中间环节,节约流通费用,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明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特别是一些龙头企业通过与农民建立长期稳定的经济契约关系,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农民除可以得到种植业、养殖业的直接利润外,还可以在一体化经营体系内部通过利益分配,  相似文献   

13.
农业保险——农业产业化的必要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目前我国对农业生产风险的保护状况和可能保护农业产业化农业风险的组织形式以及及保证措施,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风险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14.
构建农业产业化的风险防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建立农业产业化风险防范机制的必要性,提出了构建农业产业化风险防范机制的途径。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构建农业产业化风险防范机制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党和国家在农业生产进入新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应对W TO挑战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现代企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一些地方的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进展的并不顺利,出现了“上热下冷”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没有建立规避和化解农业风险的有效机制。农业是高风险低效益的弱质产业。农业生产经营经常遭受来自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变化大,尤其是风、霜、雪、冰、冻、旱、…  相似文献   

16.
订单农业在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订单农业面临着来自市场、技术、制度等方面的诸多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使得订单农业契约合同有着很高的违约率,因此研究如何完善订单农业契约合同、降低违约率是订单农业问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以往订单农业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着重讨论了如何从金融市场创新角度提高订单农业合同履约率,并提出"企业+农户+期货市场"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旨在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做到产品与市场有效衔接,减少交易环节费用,增加农业和农民收入,降低农业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8.
利用资本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先从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规模经济的制度创新及资本经营与规模经济的关系两方面,分析说明了利用资本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规模经济的必然要求;其次,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交易费用方面的特性及在节约交易费用方面的优势,并从资产专用性的角度分析了阐明了农业产业化引入资本经营机制的必然性;最后,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两方面论述了利用资本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在消减和抵御风险方面的优越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现状、运行效果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上市品种范围广泛,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积极参与,投资主体结构合理,制度设施完善。发达的农产品期货市场有效化解了美国农业市场风险,稳定了农产品产销关系,有利于国家调控和推进农产品产销标准化进程,金融机构通过农产品期货市场为农业产业化提供金融服务。我国应积极引导农民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监管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新品种上市机制,促进期货市场品种创新。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业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业生产面临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冲击.黑龙江垦区在统分结合的大农场套小农场(家庭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下,也面临着千家万户的家庭农场进入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和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以及效益差、收入低等问题.而产业化农业是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的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社会化大生产的最佳组织形式;其可以转移农业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职工收入.实施农业产业化是保证垦区农业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