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黄先盛  邓玉琳 《种子》1994,(1):44-45
近年来,种子质量(纯度混杂)事故不断发生,特别是杂交玉米的亲本种子,质量真正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指未进行田间播种鉴定)的单位并不太多。生产上使用的种子,虽然有一些杂株超标,但由于不很严重,经田间去杂即可免于事故的发生,未给生产造成多大的损失。然而确有一些混杂严重的种子。特别是杂株严重超标的亲本种子供应到生产上,难于进行田间去杂,所产种子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些提供种源的单位认为自己在隔离、去杂、去雄、分收、分流等方面都抓得很扎实.为何在大田上种植又混杂呢?笔者认为,关键是外来花粉的污染所致。1外来…  相似文献   

2.
刘爱军 《种子科技》2009,27(10):38-39
杂交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粮食安全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特别是纯度)的优劣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调查认清杂交水稻种子杂株类型,研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制订和采取防杂保纯的技术措施,是提高种子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曾宪堂  游文平 《种子》1999,(3):43-44
1建立“两杂”种子生产技术新体系的必要性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简称“两杂”)种子生产的技术原理,起源于普通栽培学的理论,而又从普通栽培中分离出来,形成以异交栽培为中心的种子生产理论和技术。多年来,人们在种子生产过程中,致力于异交结实变化的神秘性、花期调节的复杂性、寻求父母本最佳行比的可能性、喷施赤霉素的规律性、特殊病害防治的有效性、繁殖制种高产稳产的必然性等重大疑难问题的研究,使种子生产经验得以升华,技术组装配套,形成了独特的种子生产技术体系,对种子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不…  相似文献   

4.
杂交番茄采种期的种子处理技术中国种子集团公司(北京100028)马引萍1采收前1.1通过检查叶型、株型、果柄、果肩、果型、果色等明显特征特性,最后一次逐株清除母本田中的杂株。逐株检查是否有自交果和杂交标记不明显的果,杂交标记不明显的一律按自交果清除。...  相似文献   

5.
玉米制种的几个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质量的玉米杂交种子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在杂交种生产利用过程中,长期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种子整齐度差、纯度差、芽率低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杂交制种各个环节把关不严.质量意识差.以及市场管理不得力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只有切实认识到制种质量的严肃性,在杂交种制种过程中.真正掌握和严格落实杂交种制种技术.严格把好亲本种子质量及播种、去杂、去雄、收获、晾晒等重点技术环节和要求,  相似文献   

6.
1 引言种子纯度是评定种子级别的重要指标。CB4404-4409-84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杂交水稻一代种子二级良种纯度不低于96%,和达标所控制的田间父母本杂株(穗)率0.2%以下。杂株(穗)率以下简称杂株率。种子纯度测算,目前世界各国还没有快速先进的方法,一般都依懒于田间种植鉴定。低产田块户,田间父母本杂株率尽管控制在0.2%以内,种子纯度有时也难达标。86年岩湾制种,大田生产种  相似文献   

7.
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上,常发生不同类型杂株而使杂交稻种子纯度降低,导致产量下降。那么,如何提高杂交水稻制种纯度呢?1制种生产上常见杂株类型1.1不育系中混杂有保持系、变异株。从调查结果来看,这类杂株高的达2%左右。各生育期有不同的特征表现:移栽期杂株较...  相似文献   

8.
宜香1A繁制种时杂株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株影响种子纯度,进而影响种子质量。了解杂株和杂株的形成原因,分辨杂株和掌握去杂的方法,对提高技术水平、指导繁殖制种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结合宜香1A生产的主要环节,谈谈杂株的成因与防止对策。  相似文献   

9.
如何搞好农作物杂交种子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兰 《种子科技》2010,28(1):37-38
杂交种子通常指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F1种子。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必须年年生产F1种子,同时也必须年年繁殖杂交的亲本种子,因此配套的杂交种子生产包括亲本繁殖和F1制种。对于玉米这种需要人工去雄的作物,亲本繁殖同纯系品种种子生产,只是防杂保纯更加严格:而对于水稻这种利用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性的作物,亲本繁殖方法同杂交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10.
种子是农作物技术和各类农用技术装备发挥作用的载体。种子加工是种子质量保障的主要手段,是实现种子商业化的关键条件。杂交谷子具有优质高产、节水耐旱、抗逆耐瘠、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市场需求量高,但是杂交谷种子的精选加工机械相对落后,含杂量较高,导致种子发芽率较低,通过了解杂交谷种子生产加工过程,提出一种新型精选加工工艺,并对加工过程中技术关键环节进行说明,为进一步促进杂交谷种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1保证并提高亲本种子纯度只有提高原种及亲本种子纯度,才能保证杂交种的纯度。在亲本不纯的情况下,杂交种质量就无从谈起。一般情况下,亲本生产分3次去杂,第1次在苗期至拔节期,砍掉杂形株、杂株;第2次在拔节期至开花期前,砍掉异形株、杂株;第3次收获后穗选,把杂穗、劣穗彻底去除后方可脱粒。另外,一是严格按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亲本种子。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种子特别是"三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杂交油菜)种子的推广历史告诉我们,由于杂交种子的增产优势,使粮油的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粮食生产得以快速发展.正是由于大力推广"三杂",特别是水稻、玉米杂交种子,从而使中国很好地解决了拥有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1存在的问题1.1种子企业违法违规生产行为1.1.1少申报多生产少申报多生产的问题普遍存在于种子生产过程中,也是导致2012年底全国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种子(两杂种子)大量库存积压的重要原因。一是大多数生产企业在申请种子生产许可时,为获得生产许可证号和产地检疫证号,又为了规避或少交种子总产量6‰的产地检疫费和按种子类别、生产面积缴  相似文献   

14.
曾卓华 《种子》2008,27(3):40-43
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是种子行业中的“黄金”产业,也最易出现种子质量问题。本文对“两杂”种子真实性和纯度鉴定技术作一阶段性总结,并对未来检验技术发展的方向进行展望,以利于“两杂”种子纯度检验技术的发展提高。  相似文献   

15.
玉米茎基腐病在高原地区杂交玉米生产中发生较为普遍。该病为急性发病,可导致植株在乳熟期全株急骤青枯,严重影响制种产量,甚至造成种子成熟度差而不能作种,已成为制约杂交玉米生产的障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种子世界》2008,(6):14
2008年,种子行业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问题。两杂种子(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种子)严重过剩、近两年审定品种价格上涨、气候原因市场启动推迟、农民观望心理较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给2008年种子生产与经销带来了新障碍。2008年注定是种子企业的一道坎。  相似文献   

17.
晋四清 《种子科技》2010,28(1):42-43
杂交萝卜的采种方法主要有成株采种法、半成株采种法和小株采种法,目前生产上主要应用杂交一代种子,济源地区主要采用半成株采种法生产种子。现根据实验情况和多年实践经验对杂交萝卜阳畦育苗半成株高产制种技术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芦笋是雌雄异株作物,雄株比雌株产量高,品质好。当前采用的种子为雌雄对等分布。要得到全雄性种子,必须首先选出超雄株(MM),然后与雌株(mm)杂交,便得到全雄性种子(Mm)。我们采用了花药半程脱离培养和在开两性花的植株上选种的育种途径,均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田的除杂去劣工作是否及时,严格,直接关系到生产出来的种子纯度。纯度低的种子不但不能增产增收,还会给大田生产带来损失。但是,在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中,常常因为面积大,人员素质不一,特别是种子生产新区,农民往往分不清什么是杂株,什么是种株,而难以顺利完成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国内外杂交种子生产现状,综述了杂交种子生产在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黄瓜杂交种子生产的适宜密度为5500株/667m2,授粉的适宜温度为25℃左右,每667m2施钾肥40kg增产效果较好,并指出了中国黄瓜杂交种子生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