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以多叶棘豆种子为材料,通过观察种子形态特征,研究种子生活力、种子吸水率、种子破除硬实、种子萌发等指标,分析多叶棘豆种子休眠的原因。用不同的方式处理种子,探索种子休眠的解除方法。结果表明,多叶棘豆种子生活力达77.80%,但不处理种皮的完整种子发芽率极低。用砂纸打磨能破除种子硬实,硬实率降低至7%,发芽率为86%。砂纸破除种子硬实后,50 mg/L IBA对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表现最为明显,发芽率高达97%,平均发芽天数短于对照。综合比较,先用砂纸打磨种皮,再用50 mg/L的IBA溶液处理后多叶棘豆种子的发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不同处理对打破野生黄花苜蓿种子硬实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风艳  王晓娟  杨鼎  邱晓  孙海莲  贾明  刘思博 《种子》2018,(1):28-31,37
为了探索打破锡林浩特野生黄花苜蓿种子硬实的适宜方法,提高种子发芽率,分别采用6种不同方法处理种子。结果表明:切割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达到98.50%,硬实完全破除,砂纸打磨发芽率达到93.00%,硬实率下降到4.00%;浓硫酸处理15~50 min,发芽率均达到95%以上,硬实完全破除;100℃热水浸种对破除硬实效果显著,但发芽率(69.00%)相对较低;液氮处理5~20min,均能不同程度地打破种子硬实,提高发芽率,但幼苗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损伤;0.3%高锰酸钾处理1~6h对破除种子硬实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扁蓿豆种子发育形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常规发芽法测定了扁蓿豆种子不同发育时期的发芽能力,并利用石蜡切片法对扁蓿豆种子发育进行了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1)栽培驯化后的直立型扁蓿豆种子千粒重和体积小于野生扁蓿豆。(2)种皮外的角质层、种皮的栅状细胞和种脐的结构是造成扁蓿豆种子硬实的重要原因之一。(3)开花后21天左右,种子形成成熟胚。成熟种胚存在3片子叶的异常现象。(4)胚乳发育属核型发育类型。(5)直立型扁蓿豆种子在黄熟后期发芽率最高为81%,硬实率最低为19%;野生扁蓿豆种子在黄熟前期发芽率最高为20%,硬实率也最高为80%。  相似文献   

4.
不同处理方法破除扁蓿豆品系90-36种子硬实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扁蓿豆品系90-36硬实率高达41%.采用打磨、KNO<,3>、KMnO<,4>、HCI、NaOH、H<,2>O<,2>、H<,2>SO<,4>、赤霉素、高温干燥、热水浸种、低温放置和液氮处理12种方法,探讨破除其种子硬实的适宜方法.结果表明:98%H<,2>SO<,4>处理25~60 min,发芽率可达90%左右,硬实率可下降到8%以下;砂纸打磨能使发芽率达84%,硬实完全破除;30%H<,2>O<,2>处理40 min、400 mg/LGA处理24 h、70℃干燥处理0.5 h、0.3%KMnO<,4>处理2 h可破除部分硬实.  相似文献   

5.
陈辉  张文明  张磊  江绪文  李琳 《种子》2008,27(2):29-33
采用低温冷胀、高温水浴、机械损伤、浓硫酸酸蚀、砂纸打磨+水引发及砂纸打磨+化学试剂6种处理方法,对合肥地区野生大豆种子进行破除硬实试验。结果表明:刀片破皮和98%浓硫酸浸种50min效果较好,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分别达到98.0%和98.7%。本研究认为,合肥地区野生大豆硬实的主要原因是种皮不透水。  相似文献   

6.
乔雨  石凤翎  熊梅  张凯旋 《种子》2016,(3):98-100
采用0.9%EMS(甲基磺酸乙酯)对缘毛雀麦和直立型扁蓿豆进行不同时间(15,18,45,48 h)浸种处理,测定其发芽起始时间、发芽率、幼苗鲜重等,以探讨EMS对2种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9%EMS浸种处理15h对缘毛雀麦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但延长处理3h后则有较显著(p<0.01)的抑制作用;直立型扁蓿豆种子在处理45 h时相对发芽率显著下降.以相对发芽率达半致死剂量为标准,缘毛雀麦和直立型扁蓿豆种子用0.9%EMS处理的适宜时间分别为18h和48 h.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方法对猪屎豆种子进行处理,并测定了种子的硬实率、吸水率和发芽率.结果表明:猪屎豆种子有较高的硬实率,砂纸摩擦5 min可显著提高种子的吸水率;砂纸摩擦1~7 min均可提高种子的萌发率,摩擦5 min的发芽率达36%,而未摩擦种子发芽率只有11.3%.丙酮处理种子1、2、3、4h不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时间越长,种子的发芽率越低;过氧化氢处理对种子的催芽没有显著的效果;摩擦后种子在室温(10 ~27℃)、15、25、30、35℃条件下均能萌发;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没有显著的影响,说明猪屎豆种子是中光种子.  相似文献   

8.
郑天翔  陈叶 《种子》2016,(6):90-93
为提高黄芪硬实种子的发芽率,采用浓硫酸、赤霉素、双氧水、温热水浸种、砂纸摩擦处理黄芪的硬实种子,破除黄芪种子的硬实.结果表明:用浓硫酸处理可以明显提高黄芪硬实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但在后期发芽种子会有死亡,用砂纸摩擦也可以明显提高黄芪硬实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破除黄芪硬实种子可以采用此方法.温水浸种,赤霉素处理,双氧水处理虽然也可以提高黄芪硬实种子的发芽率但效果不明显,以98%浓硫酸处理30min和砂纸摩擦的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不同方法破除黄花苜蓿新品系种子硬实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20,(6)
为获得破除黄花苜蓿新品系种子硬实特性的最佳方法,采用低温,液氮,热水浸种,高温干燥,砂纸打磨,激素(赤霉素GA),酸(HCl、H_2SO_4)、碱(NaOH)、盐(KMnO_4、KNO_3、NaCl)和双氧水(H_2O_2)13种处理方法,对破除黄花苜蓿新品系种子硬实的效果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适度砂纸打磨处理效果最好,能完全破除黄花苜蓿的种子硬实,发芽率可达98%;其次是98%浓硫酸处理种子25~60 min,硬实率可下降到16%以下,即发芽率可达84%以上;再次是100℃热水处理,能使发芽率提高到62%,硬实率降至38%。3~15 min的液氮处理,也能使发芽率达62%~64%,但幼苗在后期生长过程中死亡率高达20%~26%,不宜采用。其它处理,如70℃高温干燥0.5~3 h处理,-18℃7 d的处理等,与对照相比效果显著(p0.05),但处理后的种子硬实率依然在45%以上,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价值较小。KNO_3的所有处理对破除参试黄花苜蓿种子硬实的效果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对苜蓿和扁蓿豆种子进行<20 s冷等离子体处理,并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特性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经不同剂量冷等离子体处理后,2种豆科牧草种子的发芽率有明显变化.其中260 W功率处理下苜蓿种子发芽率升高,其他功率处理下发芽受到抑制.在20 W、40 W和280 W功率处理下扁蓿豆种子发芽受到抑制,其他功率处理下发芽率较对照均有升高.对冷等离子体处理后发芽率最大的处理进行人工气候培养箱培养,25 d后扁蓿豆的苗高、根长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根径和地上生物量影响不明显.苜蓿苗高、根长、根径和地上生物量均有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
喀斯特地区造林先锋树种任豆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了石英砂和砂纸摩擦、氢氧化钠溶液浸种、热水浸种、浓硫酸浸种和浓硝酸浸种等5种不同方法对任豆种子进行处理,并对不同处理方式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石英砂和砂纸摩擦,不仅可以明显改善种皮的通透性,提高任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而且操作简便,设备简单,无污染,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浸种,种子的吸水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尤其是用浓硫酸浸种30min,任豆种子的发芽率可高这99.0%,但废酸的处理比较麻烦,成本较高,并且有一定的环境风险;用80℃的热水浸种,其发芽率也较高,可达75.0%;用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种,任豆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显著的变化;用浓硝酸处理,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发芽率逐步增加,浸种时间为30min的发芽率最高(45.5%)。当浸种时间大于30min时,任豆种子的发芽率反而有所下降。综合成本、技术难度及环境风险等因素考虑,热水浸泡处理方法,可作为任豆种子发芽处理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黄花棘豆种子发芽试验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汤涛  周青平  李玉玲 《种子》2007,26(9):33-35
为探寻破除黄花棘豆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采用预冷、细沙和砂纸摩擦、热水和浓硫酸浸种4种方法对其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4种处理均可显著提高黄花棘豆种子的发芽率,其中砂纸摩擦方法简单、效果最佳,其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从8.2%和10.7%提高到51.9%和58.6%。  相似文献   

13.
扁蓿豆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扁蓿豆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做相关、通径和回归分析,找出呼和浩特地区扁蓿豆种子产量构成因子中的限制性因子是生殖枝数/株;预测栽培扁蓿豆单株实际种子产量的模型为Y=1.651+0.025X1。利用种子产量构成因子计算潜在种子产量、表现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不同热水处理方式对14种硬实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19,(1)
为探求热水浸种对14种硬实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60℃和70℃热水处理(处理时间为10,20,30min)对14种植物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种子腐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0℃、30min浸种条件为山毛豆的最佳处理方法;70℃、10min浸种处理可使车桑子萌发率最高;70℃、30min浸种处理可有效破除苦豆子、金合欢、银合欢、台湾相思和任豆种子硬实,促进其萌发。因此,热水浸种可有效解除某些硬实种子的机械休眠,在实践应用中可根据需求选择热水浸种这种经济环保的种子处理方式进行浸种催芽。  相似文献   

15.
扁蓿豆不同种质材料种子萌发期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5个PEG渗透势梯度模拟干旱胁迫,以黄花苜蓿作对照,探讨了4份扁蓿豆种质材料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通过对种子相对发芽率、相对活力指数和半致死渗透胁迫强度3项指标的综合分析,扁蓿豆种质材料在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高于黄花苜蓿,4份扁蓿豆种质材料抗旱性大小顺序为:材料4>材料1>材料3>材料2。其半致死渗透胁迫强度分别为:-1.30MPa、-1.03MPa、-0.85MPa、-0.78MPa。  相似文献   

16.
苦参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苦参种子硬实的最佳破除方法、最适发芽的温度、光照条件及盐浓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98%浓硫酸处理、烫种和砂纸磋磨处理均可提高苦参种子的发芽率,其中以98%浓硫酸处理40min为最佳处理方法;25℃为苦参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光照条件非苦参种子萌发的必备条件;适量的NaCl(<5 g/L)有利于提高苦参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高浓度的NaCl(>7 g/L)则明显抑制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7.
东方野豌豆种子休眠及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方野豌豆种子的休眠特性、破除种子休眠方法及种子萌发适宜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东方野豌豆种子具有硬实休眠特性,自然成熟种子硬实率为65.75%.采用砂纸打磨和98%浓硫酸浸种均可有效破除种子硬实休眠.98%浓硫酸浸种10~18 min破除东方野豌豆种子休眠效果最好,并对幼苗正常生长无影响.东方野豌豆种子适宜萌发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发芽温度为25℃恒温,最高发芽温度为30℃恒温,最低发芽温度为10℃恒温,最适发芽床为纸上发芽.置床第3天作为种子发芽的首次计数时间,第15天为末次计数时间.  相似文献   

18.
韩君君  王美怡 《种子》2019,(6):10-12,18
利用砂纸打磨、硫酸处理、盐胁迫、热水浸种等实验方法对醉马草种子进行破除休眠实验,并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培养,以研究醉马草种子的最适萌发条件。结果表明,醉马草种子在50%的硫酸中浸泡30min发芽率最高,可达99.1%。  相似文献   

19.
白刺花种子硬实率高达88%,需进行种子处理。本试验采用浓硫酸10、20、30、40、50、60 min浸泡处理100、80、65℃热水浸种处理,不同浓度GA3、IAA处理和NAA处理以及机械破皮4种方法处理硬实种子。结果表明:白刺花硬实种子浓硫酸处理50 min效果最好,在25℃温度下发芽率达45%;以100℃热水处理效果最好,在25℃温度下发芽率为23.3%;200 mg/L的GA3浸泡种子发芽率达到45%;机械破皮时种子发芽率达50%。在上述4种破除硬实方法中,以机械破皮的处理效果为最好,热水处理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20.
披针叶黄华种子硬实与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披针叶黄华种子的形态特征、种子大小、千粒重和硬实率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浓硫酸和热水浸种及机械摩擦处理破除种子硬实,同时,对其发芽的温度和发芽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披针叶黄华种子长4.690mm,宽3.616mm,厚2.328mm,净度为98.9%,千粒重为27.64 g,自然成熟后硬实率达85.5%;破除硬实方法中,以沙子研磨的处理效果最好,种子发芽率达89.2%,浓硫酸处理5 min也可使种子发芽率显著提高,热水处理效果最差;23℃(14 h)/15℃(10 h)的变温条件是披针叶黄华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20℃和25℃亦为较适宜的发芽温度;在滤纸、双层纱布上培养,其种子发芽率高于在河沙和沙质土壤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