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杉木是速生优良用材林树种,材性好,经济价值高,群众喜欢栽培和使用。全国杉木地理种源试验表明:广西融水种源杉木比本省当地种源杉木有明显的增产效益)。在中等立地条件下,12年生平均树高达8.13米,平均胸径11.6厘米,立木蓄积比当地杉木大92.64%。镇江市在江苏省农林厅,江苏省林科所指导下,从1984年起,逐年调种育苗,扩大推广造林,已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苏南低山丘陵地处杉木北缘区的自然条件,推广杉木造林优良种源采取的技术。通过实施遗传控制、立地局部控制、初植密度控制和有关育苗、造林、幼林间种配套技术,使优良种源显示出明显生长优势和增产潜力。幼林达到或超过部、省速丰林标准。4年生树高、胸径分别比当地杉增加31.7~94.5%、83.2~207.1%。中等立地条件,12年生每公顷小径材平均比当地杉木增产18m~3,新增经济收益0.9~1.08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7.5~9.0。按推广缩值系数0.6,平均遗传改良增产40%,出材率0.65,每立方米小径材500~600元,推广面积4666.7公顷计算,可增产小径材8.4万m~3,新增纯益4200~5040万元;并因幼林提早2年郁闭,节省抚育费用14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杉木二代优良种源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杉木第二代种子园优良种源的种子育苗,在永春县营造二代杉木示范林,开展杉木良种推广应用,并在一都镇和坑仔口镇分别设置调查试验区,调查分析二代杉木幼林的遗传增益和集约造林的速生丰产效应。试验结果:1)杉木第二代种子园优良种源在永春推广造林具有较高的遗传增益,与普通种源的杉木相比,3年生树高生长量增长31.0%,胸径生长量增长52.1%;4年生树高生长量增长31.5%,胸径生长量增长45.2%。2)二代杉木幼林集约造林速生丰产效应明显,4年生幼林施肥比不施肥树高生长量增长33.3%,胸径生长量增长53.3%;高密度造林5年生二代杉木幼林蓄积量达到87.75 m3/hm2,年平均材积生长量达到17.55 m3/hm2,年平均产值达到15 795元/hm2。  相似文献   

4.
用平均解析木的测定材料研究表明,杉木不同种源的地上干材生长和生物量有显著置信的差异。变异具有纬度和温度(热量)影响为主,冷暖变化明显的地理效应趋势,并可用线性回归模型表示。在较差立地条件下,9年生时,广西融水、湖南江华、贵州锦屏、四川犍为等优良种源,比当地同龄对照杉木生长量高,高径比大,冠径比小,树皮率低;每公顷林分地上部份和干材部份的生物量(鲜重,干重)分别增加23.42~32.19%和38.01~77.19%。  相似文献   

5.
在杉木北缘区苏南低山丘陵江宁、句容两试点的观测研究表明:从优良种源间杂交组合子代幼林、优树半同胞子代幼林以及优良种源超级苗木群体中,选择优良单株无性系和优良种源超级苗无性混合群体,早期均有选择增益。在3年生时,从45个参试无性系中初选出的14个无性系,其树高早期选择增益达3.4% ̄48%,比对照融水种源群体无性系苗生长量高46%以上。而选择了融水、会同,江华优良种源超级苗无性混合群体造林,分别比当  相似文献   

6.
乔木柳四个无性系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柳树是平原地区重要的绿化造林树种,其中乔木型柳树被广泛用于营造用材林、防护林及风景林。现有柳树人工林产量很低,如湖滩地(江苏洪泽湖)15年生垂柳(Salix babylonica)人工林平均树高仅6.3米,平均胸径7.5厘米,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仅1.2立方米/公顷;生长较好的林分,22年生平均树高12.8米,平均胸径17.5厘米,材积年平均生长量只有4.6立方米/公顷;江滩地17年生早柳(S. matsudana)人工林,年平均材积生长量只有5.57立方米/公顷(湖北黄岗赤壁林场长江江滩);生长较好的早柳人工林,14年生年平均生长量也只有7.5立方米/公顷(山东泰安汶河河漫滩地)。在国外,优良的无性系年平均材积生长量可高达20立方米/公顷。南斯拉夫选育的白柳(S. alba)无性系7年生,年平均高生长为2.06米,胸径生长为2.54厘米,苏联乌克兰林业与农林土壤改良研究所选育的爆竹柳(S. fragilis)×白柳优良无性系,4年生树高6.8米,胸径18.8厘米;白柳×爆竹柳优良无性系,4年生树高7.2米,胸径17.3厘米。因此,选育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7.
我省苏北平原地区利用河堤、圩堤营造杉木幼林,普遍生长繁茂,并已相继郁闭成林.引种实践表明;河堤杉木林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11年生可达苏南良好立地22年生的生长水平.7—9年生树高年平均生长量0.60—0.84米,胸径0.9—1.2厘米,完全能  相似文献   

8.
杉木不同种源地上干材与生物量的地理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平均解析木测定材料研究表明,杉木不同种源地上干材生长和生物量有显著置信的差异。变异具有纬度和温度(热量)影响为主,冷暖变化明显的地理效应趋势,并可用线性回归模型表示,在较差立地条件下,9年生时,广西融水,湖南江华,贵州锦屏,四川犍为等优良种源,比当地同龄对照杉木生长量高,高径比大,冠径比小,树皮率低;每百平方米林分地上部分和干材部分的生物量(鲜重,干重)分别增加22.42%-32.19%和38.  相似文献   

9.
用平均解析木测定材料研究表明,杉木不同种源的地上干材生长和生物量有显著置信的差异。变异具有纬度和温度(热量)影响为主,冷暖变化明显的地理效应趋势,并可用线性回归模型表示。在较差立地条件下,9年生时,广西融水、湖南江华、贵州绵屏四川犍为等优良种源,比当地同龄对照杉木生长量高,高径比大,冠径比小,树皮率低;每百平方米林分地上部分和干材部分的生物量(鲜重,干重)分别增加22.42%-32.19%和38.01%-77.19%  相似文献   

10.
<正> 杉木林速生丰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只有良种良法,才能达到速生丰产之目的。 1972年春,我们在景宁林业总场鹤溪分场驮岙头营林区营造了杉木速生丰产林、优良母树子代林,并进行了不同整地方式、苗木质量、间伐强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3年生杉木丰产林,平均树高为9.47米,平均胸径13.9厘米,每亩平均蓄积达13.97立方米,分别比对照高 7.5%、4.4%和13.2%;12年生杉木优良母树的子代林,平均树高11.13米,平均胸径16.2厘米,每亩平均蓄积13.974立方米,加上间伐量5.063立方米,总量为19.037立方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调查区的文学调查、资料收集、标准地各测树因子的计算,并用“林分解析法”研究杉木林分生长过程结果表明:27—34年生的杉木林分平均直径在171.6—22.3cm,平均高20.9—23.7m,每公顷蓄积量300.9—754.9m~3,在8-26年,不同龄阶胸径的年平均生长量每年1cm以上。在6—18年,不同龄阶胸径连年生长量每年1cm以上,最高达1.59cm;不同龄阶树高连年生长量每年在1m以上,最高达1.22m.胸径和树高速生期始于第6年,高峰期在第10年。林分生长量在24年才开始下降,速生期较长,可作为杉木大径材培育基地。  相似文献   

12.
深山含笑、乐昌含笑优良种源扩繁栽培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山含笑、乐昌含笑优良种源栽培试验表明,产自浙江建德的深山含笑、乐昌含笑种源生长快,抗寒性好,苗期能适应-7℃极端自然低温,无寒害发生。其中深山含笑3年生开花株率达40%,4年生达90%;杜英与深山含笑异龄混交生态复合栽培模式的生长量比全光照高15%。乐昌含笑4年生平均树高达4.7m,平均胸径达7.0cm,比同龄深山含笑树高高42.4%,胸径大100%,目前尚未开花。这2个树种的种源已显示出较好的绿化应用潜力。2001—2004年已扩繁深山含笑苗木126.54万株,乐昌含笑苗木42.66万株。同时,总结出了这2个树种的育苗栽培系列技术。  相似文献   

13.
在优良种源区内,利用融水糠杉优良种源群体,选择和建立采种林分基地。运用数量化回归分析,建立采种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的生产力预测方程,提出优良林分立地分类方法和指标,对采种林分的选择进行立地控制。在立地控制的基础上,提出采种林分选择的方法和指标,建立1354公顷采种林分,年产种子1.2~4.0万公斤。采取疏伐技术措施,林分种子产量可提高64.8%。  相似文献   

14.
广西杉木第二代良种林分生长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广西10年生杉木第二代良种林分生长量,分析杉木第二代良种在广西不同区域的适应性及增益效果,将良种林分生长量与行业标准及广西地方标准规定的杉木中心产区低限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杉木第二代良种林分生长量在不同试验点间差异显著;3个试验点的良种林分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极显著高于对照林分,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平均增益分别为47.2%、50.8%和215.8%;10年生良种林分的树高、胸径、年均蓄积生长量和蓄积量均达到行业标准规定的杉木中心产区16年生时的低限指标要求,年均蓄积生长量和蓄积量达到广西地方标准规定的杉木中心产区15年生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赤桉(Eucaly ptus camaldulesis Dehn)种源试验在弥勒县进行。经对幼林阶段生长量,年生长节律,抗性等的观测和方差分析,用多指标综合评定法对赤桉各种源的树高、胸径生长情况和抗性进行了综合评定。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种源的树高生长量比对照(当地种源)大28—33%,胸径大22—31%,且适应性强,可在与试验点气候条件相似的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杉木优良种源造林及丰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4年的多点多重复试验研究,选出了适合贵州山地的优良杉木种源。并在杉木边缘产区和杉木一般产区进行了丰产林营技术的研究,林木5年生时:在边缘产区的毕节试验林与当地普通林分比较,树高增加84%,胸径增加106%;在一般区的湄潭与《贵州省杉木丰产林标准》比较,树高超过49%,胸径超过83%。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南平市王台公社溪后大队,有株128年生的杉木,树高26米,胸径95.5厘米,材积8.93立方米。当地群众将它称为“杉木王”。1976年以来,我们又在顺昌、南平、建瓯等地发现9株大杉木,其中树高达30米以上、胸径达1米以上、材积达15—20米以上的有5株。这些大杉木树龄都在百年以上,南平5号大杉木已有260年生。目前大杉木虽已平顶,但每年在2—3级侧枝上抽出大量新梢,长达5—10厘米,生产仍非常旺盛。这些大杉木多生长在村旁或乡村附近,经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杉木优良种源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省1976年和1979年两次全国性杉木地理种源全分布区试验9年和6年研究结果表明:南岭山地的融水、锦屏、江华、会同、建瓯种源及本省遂川、武宁、黎川、铜鼓等种源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据9年材料估计,融水、锦屏等10个优良种源的树高生长量的遗传增益为15.36%─34.65%,胸径为17.63%─39.07%,材积为27.4%─60.74%.研究结果给本省各生态区分别提出了适宜推广的优良种源(区).  相似文献   

19.
1.大叶相思是我省引种成功的优良树种,在6年生以前年平均生长量树高可达2米,胸径2厘米,每亩收获薪柴4000—4800公斤,年平均800公斤。热值为4800—4900大卡/公斤。 2.窿缘桉是用材、薪柴、蒸油,栲胶多用途优良树种,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繁殖容易,6—10年生年生长量树高1.5—2米,胸径1.2—15厘米。热值为4822大卡/公斤。 3.刚果12号桉是用材、薪柴、  相似文献   

20.
在吴县太湖孤山丘陵进行的55个产地杉木种源造林试验表明,种源间生长性状,扩性、适应性状有显著的差异,纬度和经度是生长性状地理变异的主要因子,种源选择增产效果显著,11年生时,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福建南平,四川洪雅、荥经,广东乐昌,广西那坡、浦北,广东信宜等种源丰产性好,适应性、扩性较强,小径材材积比本省对照增加41.16—96.90m8/hm2,表型增益、遗传增益分别达43.5%—109.6%和13.3%—31.3%,可供当地营造杉木短轮伐(12—15年)小径材建材林选用。广西融水种源丰产性最佳,适应性强,是可以推广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