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应用Ea玫瑰花环抑制试验检测奶牛血清EPF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人淋巴细胞玫瑰花环抑制试验,对河南省奶牛育种中心20头奶牛进行了EPF活性检测。结果表明,18~30月龄初配妊娠母牛血清RIT值为12.84±0.59(n=6),31月龄~5岁经产妊娠母牛RIT值为13.01±0.36(n=8),两者差异显著(P〈O.05):母牛在妊娠6~28d的RIT值为12.58±0.26(n=6),妊娠1~2个月的RIT值为13.13±0.34(n=6),妊娠3~4个月.RIT值为13.60(n=2),三者相互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妊娠与空怀奶牛的RIT值分别为12.96±0.46(n=14)和8.48±0.29(n=6),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经产牛血清EPF活性高于初配妊娠母牛;在6~28d、1~2个月、3~4个月3个妊娠期,母牛血清中EPF活性增加;未妊娠奶牛血清中不存在EPF活性,妊娠母牛的RIT〉12。说明应用人淋巴细胞玫瑰花环抑制试验进行奶牛的早期或超早期妊娠诊断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妊娠相关糖蛋白(PAG)检测试剂盒在人工授精(AI)后28~32 d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上的应用效果,试验采集49头AI后28~32 d奶牛血液样品,分离血清并应用PAG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采血当天利用兽用B型超声诊断仪(B超)进行妊娠检查,并于AI后第35天用B超复检。结果表明:AI后28~32 d,PAG检测试剂盒检测奶牛早期妊娠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92.0%、95.8%、95.8%、92.0%、93.9%,与B超检测方法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为0.632。说明PAG检测试剂盒可以高效应用于奶牛的早期妊娠诊断中。  相似文献   

3.
选取273头荷斯坦奶牛,在人工输精后的28d和75d分别采用牛妊娠相关糖蛋白(PAG)ELISA和直肠检查的方法进行妊娠诊断,比较PAG ELISA和直肠检查法的结果,旨在评价PAG ELISA对配种28d的奶牛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表明,PAG ELISA法妊娠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100%、75.5%、86.5%、100%和90.5%,与75d直肠检查结果相同,可用于母牛的早期妊娠诊断。妊娠诊断对于母牛保胎、分群管理及提高繁殖效率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应用兽用B超仪对224头奶牛在配种后30d内进行了B超扫描早期妊娠诊断,探索了应用兽用B超诊断奶牛早期妊娠的准确率,描绘了奶牛妊娠典型影像图特征。结果表明,奶牛配种30d内应用B超早期妊娠诊断,比直肠检查方法提前30d以上,诊断准确率达98.83%。本试验为牛场应用B超仪进行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应用兽用B超仪对224头奶牛在配种后30d内进行了扫描早期妊娠诊断,探索了兽用B超诊断奶牛早期妊娠的准确率,描绘奶牛妊娠典型影像图特征。结果表明:奶牛配种30d内,应用B超法进行早期妊娠诊断,比直肠检查方法提前30d以上,诊断符合率达98.83%。本实验为牛场应用B超早期妊娠诊断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为评估DG29定量ELISA检测技术在奶牛妊检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利用DG29检测技术对180头配种后28d及以上母牛进行妊检。结果检出空怀47头,怀孕133头。其中怀孕牛中11头的蛋白浓度低于该妊娠阶段的正常值,存在流产风险,即怀孕*(可疑)。在配种后60d利用B超进行复检,与B超诊断结果相比,DG29检测技术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100%(122/122)、81%(47/58)、92%(122/133)、100%(47/47)和94%(169/180)。提示DG29检测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应用于牧场可以降低空怀成本,增加收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使用B超对75头妊娠44~108d的奶牛进行胎儿性别诊断,主要以形态学上脐带根部区域是否存在生殖结节为判定标准。除1头妊娠44日龄母牛因胎儿小和1头妊娠81日龄母牛子宫下垂没有取得诊断结果外,其余73头均取得了诊断和产犊结果。结果表明:总的1次诊断准确率为87.7%(64/73),诊断结果为雄性的准确率(97.0%)显著高于诊断结果为雌性的准确率(80.0%)(P≤0.05)。在首次性别诊断后10d,随机挑选10头进行2次诊断,其准确率为100%(10/10)。台式(6/8MHz线阵探头)和便携式(5MHz凸阵探头)B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无差异(P>0.05),每头牛诊断平均需3min左右,但便携式B超使用更为简便。对诊断为雄性胎儿的6头奶牛进行了人工流产,均在流产10d后恢复到正常泌乳曲线,首次观察到发情的时间平均为流产后36.2d,平均配妊时间为流产后46.3d。研究表明,奶牛胎儿性别诊断的最佳时间窗口为妊娠61~80d,其诊断准确率较高(2次检查准确率为100%),人工流产后对奶牛的生产性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8.
本课题研究旨在针对人工输精后的28~45 d的奶牛,分别采用PAG-ELISA方法和B超检测进行早期妊娠诊断,比较实验结果,评价PAG-ELISA检测方法对配种28~45 d的奶牛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表明,PAG-ELISA妊娠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3.2%、100%、100%、97.4%和98.1%,Kappa为0.952。PAG-ELSIA检测方法和B超妊娠诊断结果符合率高,可用于母牛的早期妊娠诊断。  相似文献   

9.
用抗孕酮单克隆抗体S3B2D4A6和羊抗鼠IgG分别固定于硝酸纤维膜,并与胶体金标记的抗孕酮单克隆抗体S3B3E1G1及其它试剂,应用层析式双抗体夹心法原理研制奶牛早孕诊断试纸,在北京10家奶牛场进行临床检测试验,对1559头荷斯坦奶牛乳汁中孕酮含量进行临床符合验证。结果表明。该试纸条灵敏度高,最低检出量达5~8ng/mL。与无关抗原均无交叉,且批内、批间变异小;检测1559头奶牛。孕牛1316头,其中试纸检测结果阳性1274头。可疑32头。复测阳性22头,孕牛阳性临床符合率96.8%;复测后阳性总符合率达98.5%。阴性对照243头,其中试纸检测结果阴性236头。可疑6头。复测阴性2头。阴性临床符合率为97.1%。复测后阴性总符合率97.9%。结论:北京万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奶牛早孕诊断试纸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奶牛早期妊娠诊断。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旨在探讨干扰素刺激基因15(Interferon stimulated gene 15,ISG15)、2′-5′寡腺苷酸合成酶1(2′-5′-oligoadenylate Synthetase 1,OAS1)和S-腺苷甲硫氨酸基区域蛋白2(Radical S-adenosyl methionine domain containing 2,RSAD2)对奶牛早期妊娠诊断的价值,为其在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36头青年母牛分别于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后0d、18d、21d、28d采集外周血,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ISG15、OAS1和RSAD2在18d外周血总白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相对于0d)进行了分析;分别利用化学发光法和ELISA技术对血清孕酮(18d、21d)和牛妊娠相关糖蛋白(pregnancy-associated glycoprotein,PAG),(28d)进行了检测。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综合评估了三个候选生物标志物单独或联合检测在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中的统计学指标,并与孕酮检测和PAG检测的诊断效能进行了同步比较分析。对ISG15、OAS1和RSAD2三者的分析结果表明,ISG15与RSAD2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7%和100%,具有最优的诊断价值;以血清中孕酮含量作为参考指标时,AI后21d妊娠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18d相比较优,分别为88.9%和94.1%,但诊断效能不及ISG15、RSAD2二者联用;PAG ELISA最早于AI后28d可做出诊断,且相对于ISG15-RSAD2联用其诊断的特异性较低,为94.12%。综上所述,利用ISG15和RSAD2基因不仅可望在AI后18d成功实现妊娠诊断而且具有最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研究结果为下一步建立奶牛新型早期妊娠诊断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