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加深对映山红花色形成机制的认识,以7 个不同花色的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株系为材料,研究了映山红花瓣花色苷的组成。分别利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和国际照明委员会表色系统对映山红花瓣的颜色进行了描述;通过UPLC-Q-TOF-MS 技术鉴定了7个映山红株系花瓣中花色苷的种类,并结合标准曲线法进行了相对定量分析。7个映山红株系按花色可分为3个组:红色组、紫红色组和紫色组。在映山红的花瓣中共鉴定出了11种花色苷成分,分别为:矢车菊素3-O-阿拉伯糖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飞燕草素3-O-阿拉伯糖苷、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锦葵素3-O-阿拉伯糖苷、锦葵素3-O-葡萄糖苷、芍药花素3-O-阿拉伯糖苷、芍药花素3-O-葡萄糖苷、牵牛花素3-O-阿拉伯糖苷和牵牛花素3-O-葡萄糖苷。红色组花瓣中主要含有矢车菊素类糖苷与芍药花素类糖苷,紫色组花瓣中主要含牵牛花素类糖苷和锦葵素类糖苷,且红色组花瓣总花色素含量远高于紫红色和紫色花组,这表明在红色系中可能存在一些转录因子上调花色素生物合成途径或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珠芽发育进程中矢车菊素的积累动态,为卷丹百合珠芽中花青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卷丹百合珠芽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珠芽不同发育时期的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含量。[结果]卷丹百合珠芽发育从肉眼可见(2 mm)到成熟脱落大致经历91 d,在此期间大致可分成"鱼雷期""胎儿期"和"球形期"3个时期。测定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的最佳色谱条件为Agilent ZORBAX SB-C_(18)柱、流动相A(0.04%甲酸水溶液)∶B(乙腈)=95∶5、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520 nm、自动进样10μL、柱温35℃,采用梯度洗脱。珠芽中矢车菊素的积累伴随珠芽发育呈"双峰"递增趋势。第21天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含量达到第1个高峰;在91 d时达到第2个高峰,之后缓慢下降。[结论]91 d是采集珠芽提取矢车菊素的最佳时间,此时珠芽中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含量达344.76 mg/kg。  相似文献   

3.
HPLC法测定黑米中花青素的主要成分及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晓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4854-4855
[目的]为准确鉴定黑米提取物中花青素的成分和含量提供一种有效的测定方法。[方法]用HPLC法测定黑米提取物中花青素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结果]在黑米提取物的1%盐酸甲醇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紫外和可见光区各有一个较强的吸收峰,其波长分别为270和520 nm。黑米提取物的4个批次产品在13.551 min附近均有峰检出,它们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3.722、13.633、13.517和13.518 min,其平均保留时间为13.598 min,与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标准品的保留时间比较吻合。黑米提取物中矢车菊色素的平均含量为41.8%。3个浓度的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的平均回收率为104.5%。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的峰面积的RSD为1.56%(n=5)。[结论]黑米中花青素的主要成分是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该测定方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花色是植物的重要观赏性状,花色苷在花色呈现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对花色苷种类及其含量进行分析,可以为解析花瓣呈色的机理奠定基础。  方法  本研究以映山红亚属3个杂交组合的双亲及其子代共36份样品为对象,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定性定量检测花瓣中花色苷的组分,并分析花色苷在亲子代中的分离变化规律。  结果  本研究中共检测到17种化合物,其中芍药色素3-O-半乳糖苷、飞燕草素3-半乳糖苷、锦葵素3-O-半乳糖苷和矮牵牛素3-半乳糖苷首次在映山红亚属植物中检测到。映山红亚属植物中的花青素以矢车菊素和芍药色素为主,且主要以阿拉伯糖苷的形式存在。其中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芍药色素与映山红亚属花瓣的红色着色相关。飞燕草素3-阿拉伯糖苷、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锦葵素3-阿拉伯糖苷和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映山红亚属花瓣的紫色着色相关,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与花瓣紫红色着色相关。花色苷的分离分析结果表明,矢车菊素类和芍药色素类糖苷表现出超亲遗传的特性,锦葵素3-阿拉伯糖苷、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表现出偏向父本遗传的特性。  结论  本研究从花色苷种类和含量角度解析了映山红亚属花色呈色机制,同时也为花色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不同质量浓度脱落酸(ABA)和乙烯利(ETH)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及花色苷的影响,本研究以宁夏玉泉营产区2002年生酿酒葡萄‘蛇龙珠’为试材,对葡萄喷施100、200、300mg·L-1脱落酸和400、500、600mg·L-1乙烯利,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质量分数及总酸、单宁、总酚、总花色苷和类黄酮质量浓度,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花色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可有效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总花色苷、类黄酮质量浓度及PAL活性,其中300mg·L-1 ABA处理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果皮中共检测到花翠素3-O-葡萄糖苷(Dp)、花青素3-O-葡萄糖苷(Cy)、3′-甲基花翠素3-O-葡萄糖苷(Pt)、甲基花青素3-O-葡萄糖苷(Pn)、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Mv)、甲基花青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Pa)、二甲花翠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Ma)、甲基花青素3-O-(6-O-对香豆酰)葡萄糖苷(Pc)和二甲花翠素3-O-(6-O-对香豆酰)葡萄糖苷(Mc)9种花色苷,且300mg·L-1 ABA可极显著提高葡萄花色苷质量浓度,其中4种主要呈色花色苷Pt、Mv、Ma和Mc较对照分别提高49.42%、35.60%、26.27%和37.74%。研究得出,ABA和ETH处理可显著改善‘蛇龙珠’葡萄果实品质,其中300mg·L-1 ABA处理可极显著促进葡萄成熟及果皮花色苷质量浓度的积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花色苷与葡萄酒年份及产区的关系,为葡萄酒感官品鉴提供依据。【方法】以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为标准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对来自不同产区的45款不同年份酿制的红葡萄酒的花色苷组成及其质量浓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在45种不同年份酿制且来自不同产区的红葡萄酒中,共测定出花翠素-3-O-葡萄糖苷、花青素-3-O-葡萄糖苷、3′-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甲基花青素-3-O-葡萄糖苷、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甲基花青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二甲花翠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甲基花青素-3-O-(6-O-对香豆酰)葡萄糖苷、二甲花翠素-3-O-(6-O-对香豆酰)葡萄糖苷等9种花色苷,其中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和二甲花翠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为主要单体花色苷,分别占总花色苷的50%和15%,是葡萄酒的主要2种呈色物质。葡萄酒花色苷与其年份和产区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不同酒样单体花色苷组成及质量浓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与酒样的生产年份、葡萄品种、产区均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苹果梨花色苷组分及套袋梨解袋后花色苷含量变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套袋苹果梨果皮花色苷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成功测出苹果梨果皮中三种花色苷及含量,其中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含量占总含量的90%,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含量较少,芍药素-3-O-半乳糖苷含量最低;套袋苹果梨解袋后果皮明显着色,且花色苷含量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不同红梨品种果皮中花色素苷组分及含量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7个红梨品种成熟期梨果皮中花色素苷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成熟期梨红色果皮中花色素苷主要由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芍药素-3-半乳糖苷和芍药素-3-葡萄糖苷组成。其中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含量最高,占花色素苷总量的66.37%,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芍药素-3-半乳糖苷分别占总花色素苷的11.43%和9.70%,而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与芍药素-3-葡萄糖苷的含量较少。西洋梨、白梨、秋子梨中以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和芍药素-3-半乳糖苷为主,分别占花色素苷总量的72.72%和16.04%;而砂梨主要以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和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为主,分别占花色素苷总量的59.66%和22.08%。结论: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是梨花色素苷的最主要成分。不同栽培种的红梨花色素苷组分存在差异。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优异红皮梨品种,如秋子梨的‘官红宵’,白梨的‘洋红宵’,砂梨的‘弥渡玉梨’‘弥渡红梨’和‘丽江甜中古’,以及杂交品种‘八月红’‘红香酥’等。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不同红梨品种果皮中花色素苷组分及含量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7个红梨品种成熟期梨果皮中花色素苷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成熟期梨红色果皮中花色素苷主要由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芍药素-3-半乳糖苷和芍药素-3-葡萄糖苷组成。其中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含量最高,占花色素苷总量的66.37%,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芍药素-3-半乳糖苷分别占总花色素苷的11.43%和9.70%,而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与芍药素-3-葡萄糖苷的含量较少。西洋梨、白梨、秋子梨中以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和芍药素-3-半乳糖苷为主,分别占花色素苷总量的72.72%和16.04%;而砂梨主要以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和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为主,分别占花色素苷总量的59.66%和22.08%。结论: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是梨花色素苷的最主要成分。不同栽培种的红梨花色素苷组分存在差异。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优异红皮梨品种,如秋子梨的‘官红宵’,白梨的‘洋红宵’,砂梨的‘弥渡玉梨’‘弥渡红梨’和‘丽江甜中古’,以及杂交品种‘八月红’‘红香酥’等。  相似文献   

10.
以黑豆皮为研究材料,分析鉴定黑豆皮中所含花青素的成分及组成,并对纯化所得黑豆皮花青素(Black soybean coats anthocyanins,BSCA)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结果表明,BSCA的主要成分是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占总样品含量的比例为64%,其含量为10.02 mg/g;所含其他成分分别是飞燕草素葡萄糖苷(D3G)占6.7%,矮牵牛素葡萄糖苷(Pt3G)占3.4%,矢车菊素占20.5%。体外化学方法检测结果表明,BSCA具有较强的DPPH与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细胞抗氧化活性(Cellular antioxidant activity,CAA)法研究表明,随着BSCA作用浓度的增加,Hep G2细胞内的荧光值降低,其抗氧化性增强,并且BSCA可不同程度的促进SOD,CAT,GSH-Px,GSH指标的升高和MDA含量的减少。MTT检测结果发现,BSCA对3种癌细胞都具有潜在的抗增殖作用,且呈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可见黑豆皮花青素(BSCA)可作为抗氧化保健产品,对人体起到潜在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花色是梅花(Prunus mume)极其重要的观赏性状,类黄酮是梅花花瓣中的主要色素,但目前关于梅花类黄酮化合物的组成及其与花色关系的研究较少。研究梅花类黄酮化合物可为梅花花色形成机理以及梅花类黄酮资源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4个代表花色的梅花品种盛花期及两个品种花色变化关键时期花瓣作为试验材料,首先采用RHSCC比色卡比色法和色差仪测定不同品种各时期花瓣的花色表型,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对各品种不同开花时期的类黄酮组成进行定性、定量研究,进一步通过Duncan检验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不同花色品种间差异代谢物以及开花过程中与花色变化相关的类黄酮代谢物。【结果】在梅花花瓣中共鉴定出25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红色‘白须朱砂’和紫红色‘虎丘晚粉’的主要成分为花青素类化合物,‘白须朱砂’和‘虎丘晚粉’间矢车菊素及其衍生物含量存在差异。从大蕾期到盛花期,‘白须朱砂’红色逐渐变浅,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芍药花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也逐...  相似文献   

12.
减肥加镁对冬瓜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化肥减量配施镁肥对冬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冬瓜生产提供科学施肥方案。【方法】采用华南地区主要大型冬瓜品种铁柱二号为材料,以广东地区冬瓜种植户平均化肥施用量(N 490 kg/hm~2、P_2O_(5 )360 kg/hm~2、K_2O 420 kg/hm~2)为对照(CK),比较化肥减量(N 350 kg/hm~2、P_2O_(5 )180 kg/hm~2、K_2O 375 kg/hm~2)情况下增施镁肥(MgO 30、60、90、120 kg/hm~2,分别为Mg1、Mg2、Mg3、Mg4 4个镁水平)处理对冬瓜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Mg3处理冬瓜中部横径、下部横径、单果质量和产量分别比CK显著增加11.60%、18.15%、24.60%和24.57%。Mg4处理降低了冬瓜果实各部位的果肉硬度。与CK相比,减肥加镁处理可明显提高冬瓜果实表面光泽度,其中Mg2、Mg3和Mg4处理分别提高17.54%、9.00%和24.44%;显著增加冬瓜果皮色泽度,Mg3处理效果最好,其中L值比CK降低4.97%,a值增加53.78%,b值降低47.74%;显著提高冬瓜果实的花青素指数,Mg2、Mg3、Mg4处理均增加2.78%;有效降低冬瓜果实的叶绿素指数,Mg3和Mg4处理分别降低5.09%和10.03%;有效提高冬瓜的经济效益,Mg2、Mg3处理分别提高25.92%、36.07%。施肥处理未对冬瓜果实内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类黄酮指数造成明显影响。【结论】化肥减量配施镁肥处理能够显著提升冬瓜的产量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不同品系草原龙胆的花色素苷组成、含量及与花色表型之间的关系,以12个草原龙胆(Eustoma grandiflorum)品系花瓣为研究材料,采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RHSCC)和国际照明委员会CIE L*a*b*系统描述花色,定性定量分析花瓣中花色素含量并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色素苷组成。结果表明:通过花色描述12个草原龙胆品系可分为4个色系:蓝紫色系、粉紫色系、橙红色系和白色系。定性分析中,所有草原龙胆品种的花瓣色素提取液中均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不含或含有少量类胡萝卜素类物质。除两个品种外均含有花色苷,但不同品种之间花色苷组分和含量存在差异。在10个品系草原龙胆花瓣中共检测到6种花色苷成分,推定成分为:飞燕草3,5-二葡萄糖苷、飞燕草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香豆酰葡萄糖苷-5-O-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乙酰-葡萄糖苷、天竺葵素3-O-香豆酰葡萄糖苷-5-O-乙酰葡萄糖苷及矢车菊素3-O-香豆酰葡萄糖苷-5-O-丙二酰葡萄糖苷。相关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品种草原龙胆花瓣颜色的呈现与花色苷种类有关,花瓣色彩度与花瓣中花色苷总含量成正相关。研究结果为草原龙胆新品种培育、花色改良育种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艳红’、‘金色秋天’均是从红花槭实生群体中选育得到的良种,其秋叶分别呈现艳红色和金黄色。为了揭示红花槭秋季叶片变红或变黄的生化水平代谢机制,以这两个无性系良种为试材,分别在5个不同发育阶段对叶片中的叶绿素、花青素苷、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的含量及叶片pH值进行测定,并对变色后的花青素苷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在转色期,两者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金色秋天’在转色末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仅为0.06 mg·g-1;在相同时期,两者叶片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其含量随变色过程呈下降趋势;两者可溶性糖的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转色中期达到峰值;叶片pH值变化不显著;分光光度法检测表明,变色后,‘艳红’的花青素苷含量上升约3倍,而‘金色秋天’的花青素苷含量上升幅度较小。液相色谱(HPLC)分析表明,两个良种叶片中花青素苷均以矢车菊素为主,占95%以上,另含少量飞燕草色素;叶片转色后,‘艳红’中的矢车菊素含量是‘金色秋天’的2.6倍。结果显示,叶绿素含量的降低与矢车菊素类花青素苷的合成是红花槭叶片秋季呈色的主要决定因素,其中红叶的形成与矢车菊素含量的倍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应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矢车菊-3-O-葡萄糖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矢车菊-3-O-葡萄糖苷能使BSA发生内源荧光猝灭,属静态猝灭机理。25℃和30℃下,矢车菊-3-O-葡萄糖苷与BSA的静态猝灭速率常数分别为3.7×104 L.mol-1,4.1×104 L.mol-1,结合常数为1.1×105 L.mol-1,1.5×105 L.mol-1,结合位点数为1。根据Fò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矢车菊-3-O-葡萄糖苷与BSA之间的作用距离约为5.6 nm,能量转移效率为0.085。热力学分析表明矢车菊-3-O-葡萄糖苷与BSA存在疏水相互作用,矢车菊-3-O-葡萄糖苷对BSA构象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黑莓花色苷色素提取方法比较研究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莓花色苷组分进行了HPLC分析,得到4个组分,据相关文献推测其可能为矢车菊3-O-葡萄糖苷,矢车菊3-O-阿拉伯糖苷、矢车菊3-O-丙二酸酰葡萄糖苷和矢车菊3-O-草酸酐酰葡萄糖苷.比较研究了果胶酶酶解-柠檬酸水提法、酵母发酵提取法、柠檬酸酸化乙醇提取法对黑莓花色苷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酶酶解能显著增加黑莓原汁中花色苷含量(P<0.05),但采用果胶酶酶解-柠檬酸水提时,果胶酶的添加量对花色苷提取得率无显著影响.酵母发酵法不能显著提高黑莓花色苷溶出率(P>0.05).柠檬酸酸化乙醇法优于柠檬酸水提法.因此,柠檬酸酸化乙醇法为最适提取黑莓花色苷色素的方法.采用响应曲面法对黑莓花色苷柠檬酸酸化乙醇法提取过程中的乙醇浓度、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进行了优化,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 g :4.4 mL,温度35.4 ℃,乙醇浓度42.8%,时间1 h.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以黑果花楸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蜗牛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对黑果腺肋花楸果实酿酒过程花色苷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纤维素酶处理对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浸出率最高,含量达520.48毫克/升,比对照提高20.56%;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含量达40.69毫克/升,比对照提高29.36%;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含量达157.7毫克/升,比对照提高33.19%;总花色苷含量达718.88毫克/升,比对照提高23.83%,半纤维素酶处理显著提高了黑果腺肋花楸果实酿酒过程花色苷的浸出率。  相似文献   

18.
不同黑大豆种质资源种皮花色苷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不同黑大豆种质资源种皮中花色苷的组成、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酸性甲醇浸提60个黑大豆种质种皮中的花色苷,通过与标准品对照,用HPLC法分析其种皮花色苷的组成及含量,同时用pH示差法测定各种质的总花色苷含量,采用氧自由基清除能力(ORAC)法测定各种质种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从60个黑大豆种质中共检测到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葡萄糖苷、芍药素-3-葡萄糖苷和锦葵素-3-葡萄糖苷6种花色苷组分。其中有44个品种中检测到上述全部6种花色苷组分,而其余16个品种只含有其中的4-5种。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是所有受试黑大豆种质中含量最高的花色苷组分。不同黑大豆种质间各单体花色苷和总花色苷含量及其ORAC值抗氧化能力差异均较大,其中总花色苷含量的变幅为98.8—2 132.5 mg/100g,ORAC值的变幅为212.5—1 834.6 μmol TE/g,且各种质总花色苷含量与其ORAC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 = 0.62, P<0.001)。采用快速聚类法将60个黑大豆种质聚成营养和花色苷活性成分含量差异显著的三大类群。【结论】不同黑大豆种质种皮花色苷组成基本相同,但其各花色苷单体及总花色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花色苷是黑大豆种皮抗氧化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种植地域对“华墨香5号”黑米中花青苷和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在武汉、西安、陵水、宁波等14个地区种植了该黑米品种,通过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不同种植地域来源的“华墨香5号”样品中靶向代谢物,以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域种植的“华墨香5号”黑米中花青苷和酚酸类化合物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来自西安地区样品检出量最高,含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2.855 mg/g、芍药色素-3-O-葡萄糖苷0.491 mg/g、原儿茶酸0.088 mg/g;黄石地区样品检出量最低,分别为0.865、0.162、0.048 mg/g。表明黑米中花青苷和酚酸类化合物积累显著受到种植环境影响,为生产高营养价值黑米,需针对特定品种筛选合适的种植地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换锦花Lycoris sprengeri花色苷组成成分及其理化因子对换锦花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测定换锦花花色苷成分,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ADA)技术研究温度、光照、pH和金属离子浓度等理化因素对换锦花花瓣花色苷呈色变化规律的影响。  结果  ①矢车菊素、天竺葵素和飞燕草素是换锦花花色苷主要成分。②温度低于30 ℃、避光和pH≤3.0时换锦花花色苷溶液比较稳定;高温、强光和高pH会使花色苷降解,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降解程度越大;Al3+、Fe2+、Cu2+、Fe3+均使花色苷溶液颜色发生变化,Ca2+、Zn2+、Mg2+和K+对花色苷呈色影响不大,但金属离子浓度为0~0.01 mol·L?1时对换锦花花色苷有一定的增色效应,Fe2+浓度越高增色作用越明显。③高温、强光和pH的变化对换锦花花色苷主要成分质量分数有一定的影响。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质量分数随着时间、光照和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则呈相反趋势,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在光照和温度不同条件下较稳定。随着pH增加,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质量分数逐渐降低,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逐渐增加。  结论  换锦花花色苷的主要成分是矢车菊素、天竺葵素和飞燕草素;高温、强光和高pH对花色苷有降解作用,可导致花色苷之间结构的转变。图7表1参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