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饲料工业》2019,(19):15-19
研究旨在筛选杏鲍菇菌糠最佳发酵菌种及条件,评价其作为饲料原料的安全性。以杏鲍菇菌糠饲料为研究对象,依据国家饲料卫生标准,检测其重金属、霉菌毒素、农药残留、有害微生物含量等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梯度含水量(低50%、中60%、高70%)与三组不同微生物发酵剂(乳酸菌、乳酸菌-酵母菌、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试验设计,设置对照组不发酵,每隔24 h测定概略养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干物质)、有氧稳定性、霉菌毒素。结果表明,发酵前后的杏鲍菇菌糠饲料各项安全性检测指标均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当杏鲍菇菌糠饲料水分含量为60%时,采用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发酵剂发酵,营养水平各项指标最优,与对照组相比,粗蛋白质含量平均提升27.12%,粗纤维含量平均降低19.52%,粗脂肪含量平均提升38.92%,干物质含量平均下降3.41%。其有氧稳定性也高于其他组,生物毒素含量降低,AFB1、OTA、DON含量较未发酵前平均降低4.77%、40.42%、4.65%。研究表明杏鲍菇菌糠发酵饲料符合国家饲料安全标准,且经微生物发酵后的杏鲍菇菌糠营养水平提高,霉菌毒素有所降低,以杏鲍菇菌糠饲料水分含量为60%与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发酵剂发酵最佳。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使用杏鲍菇菌糠制备低聚木糖饲料的工艺。试验以杏鲍菇菌糠为原料,低聚木糖产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杏鲍菇菌糠预处理条件及酶解条件对低聚木糖产量的影响,并对低聚木糖产量影响较大的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法进行优化。结果显示:适宜的预处理工艺为:预处理温度50℃、H2O23%、Na2CO34%、液料比2.5 mL/g、预处理时间3 h。适宜的酶解工艺为:木聚糖酶400 U/g、纤维素酶400 U/g、甘露聚糖酶400 U/g、液料比4 mL/g、酶解温度50℃、酶解初始pH值6.0、酶解时间4 h。此条件下,酶解物料中低聚木糖产量达97.67 mg/g。研究表明,该工艺为杏鲍菇菌糠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究杏鲍菇菌糠与豆粕、麸皮复合发酵基质的适宜发酵条件,并研究其对山羊的饲喂效果。试验1,以杏鲍菇菌糠为主要原料,添加不同比例的麸皮和豆粕(4%和4%、4%和2%、2%和4%、2%和2%),发酵剂使用有效微生物群(EM)原液,将发酵混合原料含水量调节至30%左右,在常温下厌氧发酵12 d后对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的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含量进行评定,并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取最优组合进行饲养试验。试验2,选用60只马头山羊(羯羊),随机分为5组,包括3个试验组和2个对照组,试验组饲粮中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比例分别为30%、45%、60%,对照组未发酵杏鲍菇菌糠比例分别为30%和60%,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试验期为45 d,包括5 d预试期和40 d正试期。结果表明:1)豆粕和麸皮添加比例分别为4%和2%的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发酵品质最佳,且黄曲霉毒素B1含量较低,与未发酵杏鲍菇菌糠相比,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降低了8.78%、11.56%和18.88%,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分别提高了19.32%和8.29%,黄曲霉毒素B1含量低至3.03μg/kg。2)各组山羊的生产性能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添加比例的增加,试验羊的体增重及平均日增重有减少的趋势,料重比和饲料成本有增加的趋势;与未发酵杏鲍菇菌糠添加比例为30%时相比,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添加比例为30%时体增重、平均日增重及干物质采食量提高,料重比降低。结果提示,使用EM原液发酵杏鲍菇菌糠,在发酵基质中添加4%的豆粕和2%的麸皮有助于提升发酵品质;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在山羊饲粮中添加比例以30%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平菇抗性强,栽培条件简单,栽培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便于推广,因而栽培量逐年增加,菌糠、菌渣也越来越多.在养猪生产中,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大部分,降低饲料成本即降低了养殖成本,为此进行了平菇菌糠饲喂育肥猪的试验.  相似文献   

5.
杏鲍菇菌糠具有粗蛋白含量高、收集方便、四季供应、成本低等优点,作为新型非常规饲料资源在养羊业中的应用潜力巨大,但其纤维素、木质素含量较高单独饲喂肉羊,适口性差,羊不肯吃。本文根据菌糠的的营养成分和肉羊不同阶段生长需要,设计不同添加比例菌糠或发酵菌糠的全混合日粮(TMR),分别在波尔杂交公羊育肥期和湖羊母羊育成期进行了饲喂试验。结果表明,50%发酵菌糠组和60%发酵菌糠组波杂公羊育肥期的日增重(ADG)分别为188.7g/d、186.79g/d,高于对照组日增重182.98g/d。湖羊育成期母羊的饲喂结果表明,干杏鲍菇菌糠(45%)组日增重为118.11g/d,低于中药渣组的159.06g/d。表明杏鲍菇菌糠在羊日粮中可替代部分常规饲料,可显著降低羊的饲料成本,且发酵后的营养价值及饲喂效果较好,在波杂山羊育肥期以50%的发酵菌糠添加比例为宜。  相似文献   

6.
为挖掘食用菌糠饲料在肉牛产业中的应用潜力,本试验以7种常见食用菌(白灵菇、猴头菇、滑子菇、金针菇、平菇、杏鲍菇和榆黄菇)的菌糠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种菌糠及其青贮发酵后的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金针菇菌糠的营养价值在7种菌糠中相对较高,猴头菇、金针菇和平菇的综合净能相对较高(5.16~5.36 k J/g DM)且发酵前后无显著变化;除滑子菇青贮菌糠和杏鲍菇青贮菌糠外,其余青贮菌糠均获得中等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7.
杏鲍菇菌糠配制波尔山羊全混合颗粒日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分析和探讨利用杏鲍菇菌糠加工波尔山羊全混合颗粒日粮的可行性和效果。结果表明:菌糠经发酵处理后霉菌总数降低了62.9%,黄曲霉毒素减少了60.0%,呕吐毒素减少了44.9%,玉米赤霉烯酮未检测出;粗蛋白含量提高了11.98%,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分别降低8.81%和11.69%;结果显示杏鲍菇菌糠经过发酵处理后主要卫生指标和品质得到显著提高,可作为养殖山羊的优质粗饲料使用。同时,对波尔山羊羔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结果还表明,在配合日粮中杏鲍菇菌糠的适宜用量为12%~20%;食用杏鲍菇菌糠配制的全混合日粮颗粒饲料后,波尔山羊羔羊的日增重达到0.122~0.137 kg,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正常。本研究对开发反刍动物饲料新资源、产品以及提高菌糠资源循环利用率和减少环境的污染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菌糠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脂肪、蛋白质和多糖等营养物质,经过加工处理可作为畜禽良好的饲料来源。文章将菌糠的营养价值、加工方法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菌糠饲料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菌糠的营养价值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菌糠是指以棉籽壳、锯木屑、稻草、玉米芯、甘蔗渣、农作物秸秆和工业废物(如酒糟、醋糟、造纸厂废液及制药厂黄浆液等)为主要原料栽培食用菌后的废弃培养基。菌糠中含有大量的食用菌菌丝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是畜禽良好的饲料。因此。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关于菌糠在猪、牛、羊、家禽、兔中的应用研究,本文对菌糠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以山芋藤、花生秸和玉米秸3种农作物秸秆,分别与棉籽壳、麸皮组成复合培养基,经杏鲍菇生产获得菌糠。将3种菌糠分别以20%的比例添加入肉羊配合饲料中,通过60d育肥试验,菌糠配合饲料试验组的增重情况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成本与效益比较显示,玉米秸菌糠配合饲料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只羊多收益3.3元。试验表明,秸秆经食用菌酶解后,营养成分显著提高;3种菌糠均能以20%的添加比例在肉羊育肥生产中加以利用,可起到节本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山芋藤、花生秸和玉米秸3种农作物秸秆,分别与棉籽壳、麸皮组成复合培养基,经杏鲍菇生产获得菌糠.将3种菌糠分别以20%的比例添加入内羊配合饲料中,通过60d育肥试验,菌糠配合饲料试验组的增重情况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成本与效益比较显示,玉米秸菌糠配合饲料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只羊多收益33元.试验表明,秸秆经食用菌酶解后.营养成分显著提高;3种菌糠均能以20%的添加比例在肉羊育肥生产中加以利用,可起到节本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平菇菌糠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沿黄奶牛养殖带的确立,奶牛养殖以成倍的速度增长,饲料问题已成为农区奶牛养殖户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以前肉羊育肥应用试验的基础上,为了探索菌糠废料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特进行了本试验。1材料与方法粉碎的玉米芯和玉米秸秆50 kg、棉籽壳50 kg、麸皮5kg、玉米面3 kg、尿素0·5 kg,加水130~150 kg润料,后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后,进行装袋接种栽培,收3~4茬菇后,进行挑选。挑选菌丝白,无污染的菌袋,经清理粉碎后作菌糠饲料。但要注意在栽培过程中,不得使用高毒性、高残留的农药,以免危害人畜安全。选择胎龄接近、…  相似文献   

13.
杏鲍菇菌糠对荷斯坦牛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研究杏鲍菇菌糠对9~12月龄生长期荷斯坦奶牛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选择9~12月龄生长期荷斯坦奶牛60头,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原日粮和添加杏鲍菇菌糠全混合日粮,试验期60 d,分别测定采食量、日增重、体高、体长等生长指标,并分析经济效益。[结果]结果表明,菌糠饲料适口性好,试验组采食正常,两组间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生长性能指标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饲料成本较对照组减少5.87元/(头·d)。[结论]杏鲍菇菌糠替代部分粗饲料饲喂9~12月龄生长期荷斯坦牛对其生长性能无影响,且显著降低饲料成本,具有现实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取90只乌鬃鹅,随机分为5组,每组18只,用精饲料饲养2周后,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不同杏鲍菇菌糠比例日粮,预饲期7 d。杏鲍菇菌糠添加量试验I组12.70%、试验II组17.20%、试验III组21.70%和试验IV组35.00%,从22日龄起连续喂养至70日龄。常规检测杏鲍菇菌糠营养成分,分别于4个时间点,即4、6、8和10周龄时记录试验鹅体质量变化,计算不同杏鲍菇菌糠饲料配方成本及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在杏鲍菇菌糠营养成分检测结果中,杏鲍菇菌糠中含粗蛋白10.30%、粗纤维26.50%、粗灰分9.75%、粗脂肪1.35%、钙3.82%和磷0.32%,未检出黄曲霉毒素、铅、汞及镉等重金属元素;测定试验鹅4、6、8及10周体质量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6周龄时各试验组鹅平均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10周龄时试验I组和试验II组平均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间比较,试验IV组平均体质量显著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全期日增质量试验I组和试验II组日增质量显著降低(P0.05);经济效益方面,对照组、试验I组、试验II组、试验III组和试验IV组的利润分别为22.68、15.73、15.69、19.16和21.03元/只。结果表明:用12.70%~35.00%杏鲍菇菌糠替代基础日粮饲喂乌鬃鹅,饲养早期(28~42日龄)替代用12.70%为宜,但12.70%和17.20%替代基础日粮在饲养后期乌鬃鹅生长性能较差,21.70%和35.00%替代基础日粮在生长后期乌鬃鹅未受到影响;饲养后期杏鲍菇菌糠替代比例越高(35.00%),饲料成本越低,利润越高。  相似文献   

15.
<正>菌糠是指栽培各种菌类以后剩下的废料。这些废料均含有大量菌丝体、蛋白质及其它营养物质,被称为"菌糠蛋白",经适当加工处理,可以作为饲料或添加剂,替代一部分饲料用粮及其它营养元素,用于猪、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研究发酵杏鲍菇菌糠营养价值和对肉牛的饲喂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头6-7月龄雄性日本和牛三代牛并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3种不同饲粮,以牛场TMR日粮为对照组(n=6),组Ⅰ(n=7)、组Ⅱ(n=7)分别在TMR日粮中添加发酵杏鲍菇菌糠、新鲜杏鲍菌糠替代30%精料,预饲期7d,正试期70d,检测各组营养水平、肉牛生长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考察。[结果]发酵杏鲍菇菌糠粗蛋白含量和综合净能为11.21%、4.85 MJ/kg,新鲜杏鲍菇菌糠粗蛋白含量和综合净能为10.75%、3.48 MJ/kg。组Ⅰ日增重水平高于组Ⅱ,低于对照组,三组差异不显著(P>0.05)。组Ⅰ总蛋白(TP)、球蛋白(GL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白蛋白(ALB)显著高于组Ⅱ(P ≤ 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发酵处理提升了杏鲍菇菌糠的营养价值和风味,并且饲喂效果良好,可作为优质替代饲料用于肉牛饲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杏鲍菇菌糠对西门塔尔杂种肉牛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选择生长期西门塔尔杂种肉牛60头,分为2组,分别饲喂全混合日粮和替代青贮玉米全混合杏鲍菇菌糠日粮,试验期50 d,测定采食量、日增重、体高、体长等生长指标,并分析经济效益。[结果]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采食正常,两组间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生长性能指标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饲料成本较对照组减少2.29元/(头·d),差异显著(P0.05)。[结论]杏鲍菇菌糠替代部分粗饲料饲喂生长期西门塔尔杂种肉牛对其生长性能无影响,且显著降低饲料成本,具有现实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棉籽壳菌糠毒量分析及对动物毒性测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培过食用菌的棉籽壳俗称棉籽壳菌糠,过去都被栽培户弃置野外。菌糠中含有大量的菌体蛋白(包括各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酶、有机酸和食用菌分解代谢产物。我们分析了平菇菌糠、凤尾菇菌糠和生棉籽壳的营养成分,认为,食用菌在棉籽壳中的固氮、分解纤维素、合成菌体蛋白这一系列生物转化过程,使原来营养价值低的棉籽壳变成了含有蛋白质、多种糖类、酸类和生物活性物质的东西,如果将这些养分作饲料,过猪腹后还田,这不仅可挖掘农村的饲料潜力,开发饲料资源,使数量大,分布广  相似文献   

19.
在产棉区,棉籽壳由于量多价低、易配料装袋和出菇效果好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食用菌栽培,食用菌栽培后废弃的培养料就是棉籽壳菌糠。棉籽壳菌糠营养物质丰富,但适口性差,限制了其在饲料中的利用,往往被菇农废弃田间地头或烧掉,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实际上,通过合理加工调制,棉籽壳菌糠会成为动物的良好饲料。菌糠与原料相比,疏松多孔,质地柔软细腻,一般呈灰白色,具有浓郁的菌香味。在电子显微镜照片上,粗料表面的角质层、硅细胞组织和微纤细的结晶结构均被破坏。1 棉籽壳菌糠的营养价值通过分析,棉籽壳菌糠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经适当加…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菌糠作为一种新兴的非常规饲料,产量大、营养价值高,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文章介绍了菌糠的营养价值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阐明了菌糠作为饲料在安全性、加工利用及饲喂效果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剖析了菌糠饲料化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菌糠目前只能替代部分常规饲料,但发酵处理可以提高菌糠饲料营养价值和消化利用率,且可抑制有害物质产生等建议,为食用菌菌糠饲料化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