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3 毫秒
1.
研究旨在日粮中添加菊粉和单宁对湖羊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断奶湖羊公羔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菊粉、0.1%菊粉+2%单宁、0.1%菊粉+2%单宁+4%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饲养75 d后屠宰,采集瘤胃内容物用于测定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和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试验Ⅱ组中乙酸/丙酸值显著提高(P<0.05);试验Ⅲ组中异丁酸比例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Ⅱ、Ⅲ组中OTU数量、Chao1指数显著降低(P<0.05)。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占总菌门的95%以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显著提高了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厚壁菌门、螺旋体门和纤维杆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Ⅲ组中理研菌科RC9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而瘤胃球菌科NK4A214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沙葱粉或复合益生菌制剂对杜寒杂交羊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液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杜寒杂交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各组饲喂饲粮如下:对照组,基础饲粮;沙葱组,基础饲粮+沙葱粉(沙葱粉添加量为饲粮干物质的0.46%);复合益生菌组,基础饲粮+复合益生菌制剂(复合益生菌制剂添加量为饲粮干物质的4.35%)。饲喂90 d后,随机从每组羊群中选取体重相近的试验羊4只,屠宰后采集瘤胃液,检测瘤胃发酵参数,并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瘤胃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复合益生菌组瘤胃液乙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沙葱组瘤胃液乙丙比下降(P0.05),复合益生菌组瘤胃液乙丙比则升高(P0.05)。2)复合益生菌组瘤胃液香农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沙葱组瘤胃液香农指数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3)在前10种菌门中,沙葱组各菌门相对丰度与对照组存在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复合益生菌组拟杆菌门、疣微菌门和互养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科水平上,沙葱组和复合益生菌组氨基酸球菌科的相对丰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沙葱粉或复合益生菌制剂均可以改变瘤胃发酵类型,并可不同程度地丰富瘤胃液菌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探讨发酵饵料对中华圆田螺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25 g的中华圆田螺6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螺。A组、B组田螺分别饲喂基础饵料和发酵基础饵料。试验期20 d。试验结束,取田螺肠道内容物,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果显示,A组、B组田螺的成活率均为100%。与A组相比,B组田螺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均有所提高,饵料系数降低(P>0.05)。高通量测序得到有效序列共375 141条,序列长度为416~455 bp。将有效序列进行聚类并划分,对OTU进行统计,发现每组样品的OTU覆盖率均在99.9%以上。A组、B组田螺肠道丰富度最高的前6个细菌门类依次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浮霉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A组、B组田螺肠道排名前5的菌属为变形菌属、拟杆菌属、厚壁菌属、软壁菌属和衣原体,与A组相比,B组田螺丰度前5菌属的相对丰度均有提高,其中厚壁菌属和衣原体显著提高(P<0.05)。B组OTU数量、Chao1指数、Simpson指数均高于A组(P>0....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蛋白源日粮条件下添加乳酸链球菌素(nisin)对育肥湖羊瘤胃发酵及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两因子分别为蛋白源[豆粕(SBM)、干玉米酒精糟及其可溶物(DDGS)]和nisin (添加水平为0或30.5 mg·kg-1 DM),两两组合,配制4种等氮等能日粮。选取32只体重(23±2) kg的断奶湖羊公羔,按照随机区组设计,根据体重分为2个区组(低体重组,16只;高体重组,16只),每个区组的湖羊随机分配到4个组并分别饲喂对应日粮,单栏饲喂。试验预饲期1周,正式期9周,试验期结束时每组从高、低体重区组中各随机选取3只湖羊(共24只)进行屠宰,采集瘤胃内容物,提取微生物基因组DNA,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和Real-time qPCR方法分析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除Ruminococcaceae NK4A214 group和Unclassified 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外,日粮蛋白源与nisin对其他所有测定指标(瘤胃发酵参数、瘤胃菌群数量、瘤胃细菌多样性及相对丰度等)均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日粮添加nisin对所有测定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饲喂豆粕湖羊相比,饲喂DDGS湖羊瘤胃乙酸、氨态氮浓度及总支链脂肪酸(BCVFA)浓度显著降低(P<0.05)。qPCR结果显示,饲喂不同蛋白源日粮湖羊瘤胃总菌、真菌及甲烷菌数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但相对于饲喂豆粕湖羊而言,饲喂DDGS湖羊瘤胃内原虫和嗜氨梭菌(C.aminophilum)数量显著降低(P<0.05)。Illumina-MiSeq测序结果表明,饲喂DDGS湖羊瘤胃内细菌Chao1指数和ACE指数显著升高(P<0.05)。不同日粮处理组在门水平上的优势菌门均为Bacteroidetes及Firmicutes;在属水平各处理组的主要优势菌属为Prevotella 1、Christensenellaceae R-7 group和Ruminococcaceae NK4A214 group。饲喂不同蛋白源湖羊瘤胃细菌在门水平上并未产生显著影响(P≥0.14);在属水平上,饲喂DDGS湖羊瘤胃PseudobutyrivibrioRoseburia丰度均显著高于饲喂豆粕湖羊(P<0.05),而Butyrivibrio 2以及Ruminococcaceae UCG-005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饲喂豆粕湖羊(P<0.05)。综上所述,使用DDGS作为日粮蛋白源改变了湖羊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菌群结构,原虫和C.aminophilum数量的降低可能是导致瘤胃氨态氮浓度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日粮添加30.5 mg·kg-1 DM的nisin对育肥期湖羊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菌群结构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探究猫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和酶制剂对猫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常规和粪便菌群的影响。试验将18只英国短毛猫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A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复合益生菌+0.5%酶制剂,B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6%复合益生菌+0.6%酶制剂,试验期为63 d,测定猫生长指标、血常规指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粪便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等指标。结果表明:(1)对照组第63天白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5)。(2)A组和B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体重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和A组相比,B组猫的粪便情况显著变好(P<0.05)。(3)随着复合益生菌比例的增加,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4)试验第63天,A组和B组猫粪便菌群Chao1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观测样本指数均高于对照组。(5)与对照组相比,A组和B组拟杆菌门和纲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3组间其他菌群的相对丰度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猫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和酶制剂可提高猫营养物质表观...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对肉鸽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选取72对种鸽和144只1日龄乳鸽,乳鸽称量初始体重后随机分成4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对种鸽及6只乳鸽。各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对照组补饲保健砂,Ⅰ组补饲保健砂+复合菌Ⅰ(6×107 CFU/g嗜酸乳杆菌+6×107 CFU/g乳双歧杆菌),Ⅱ组补饲保健砂+复合菌Ⅱ(6×107 CFU/g乳双歧杆菌+6×107 CFU/g粪肠球菌),Ⅲ组补饲保健砂+复合菌Ⅲ(6×107 CFU/g嗜酸乳杆菌+6×107 CFU/g粪肠球菌)。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Ⅱ组显著提高了肉鸽的28和56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Ⅱ组显著提高了28日龄肉鸽的胸腺指数(P<0.05);Ⅲ组显著提高了56日龄肉鸽的脾脏指数(P<0.05)。3个复合菌组提高了28和56日龄肉鸽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上所述,保健砂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可提高肉鸽的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并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肉鸽的免疫力,其中乳双歧杆菌和粪肠球菌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日粮精粗比对湖羊瘤胃发酵和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择40只体重相近、体况良好且健康的湖羊羔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半),各试验组羊分别饲喂精粗比70:30(A)、60:40(B)、50:50(C)和40:60(D)的全混合日粮,试验期为70 d。结果表明:1)试验B组的氨态氮、丙酸、丁酸和戊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试验D组(P<0.05)。2)4组共产生875个OTU,其中共有OTU为725个,占总OTU数量的82.86%,试验A和D组分别含特有OTU为6和1个。试验A组的细菌门数量和香浓指数显著高于试验C和D组(P<0.05),而辛普森指数则显著低于试验B和C组(P<0.05)。试验C组细菌多样性与试验A和B组差异显著(P<0.05)。3)在门水平上,试验A组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螺旋菌门(Spirochaetae)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试验C和D组(P<0.05)。在属水平上,试验A组毛螺菌科_ND3007(Lachnospiraceae_ND3007)、密螺旋体属_2(Treponema_2)、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厌氧支原体属(Anaeroplasma)、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假丁酸弧菌属(Pseudobutyrivibrio)、未培养瘤胃杆菌属(Uncultured_rumen_ bacterium)和罗斯氏菌属(Roseburi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试验D组(P<0.05),而毛螺菌科_XPB1014(Lachnospiraceae_XPB1014)和未培养拟杆菌目_BS11(Uncultured _Bacteroidales_BS11)的相对丰度则分别显著低于试验C和D组(P<0.05)。综上所述,高精粗比日粮能够提高湖羊瘤胃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促进瘤胃的发酵。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日粮精粗比对湖羊瘤胃发酵和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择40只体重相近、体况良好且健康的湖羊羔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半),各试验组羊分别饲喂精粗比70∶30(A)、60∶40(B)、50∶50(C)和40∶60(D)的全混合日粮,试验期为70 d。结果表明:1)试验B组的氨态氮、丙酸、丁酸和戊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试验D组(P0.05)。2)4组共产生875个OTU,其中共有OTU为725个,占总OTU数量的82.86%,试验A和D组分别含特有OTU为6和1个。试验A组的细菌门数量和香浓指数显著高于试验C和D组(P0.05),而辛普森指数则显著低于试验B和C组(P0.05)。试验C组细菌多样性与试验A和B组差异显著(P0.05)。3)在门水平上,试验A组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螺旋菌门(Spirochaetae)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试验C和D组(P0.05)。在属水平上,试验A组毛螺菌科_ND3007(Lachnospiraceae_ND3007)、密螺旋体属_2(Treponema_2)、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厌氧支原体属(Anaeroplasma)、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假丁酸弧菌属(Pseudobutyrivibrio)、未培养瘤胃杆菌属(Uncultured_rumen_bacterium)和罗斯氏菌属(Roseburi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试验D组(P0.05),而毛螺菌科_XPB1014(Lachnospiraceae_XPB1014)和未培养拟杆菌目_BS11(Uncultured_Bacteroidales_BS11)的相对丰度则分别显著低于试验C和D组(P0.05)。综上所述,高精粗比日粮能够提高湖羊瘤胃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促进瘤胃的发酵。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饮水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对岭南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270只21日龄健康快大型岭南黄羽肉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喂基础饲粮+300 g/t 15%金霉素和40 g/t 50%维吉尼亚霉素,益生菌组饲喂基础饲粮+复合益生菌(饮水),其中,复合益生菌制剂为1:1:1配伍的罗伊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各菌种添加量为1.0×106 CFU/mL,试验期5周,全程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 ①22~42日龄,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和抗生素组的料重比(F/G)均显著降低(P<0.05);22~56日龄,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和抗生素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提高(P<0.05),且益生菌组死淘率最低,均一性优于对照组与抗生素组。②42日龄时,抗生素组回肠Observed Species指数、Shannon指数和Ace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益生菌组(P<0.05),盲肠Observed Species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益生菌组(P<0.05);③益生菌组在厚壁菌门、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上占有优势,而其他各菌门、各菌属中抗生素组都呈现出较高的相对丰度,益生菌组与对照组表现出相同的趋势。[结论] 饮水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可以显著改善22~56日龄岭南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有效降低死淘率,整体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接近抗生素组,有部分高效替抗功能;在肠道微生物方面,益生菌组整体上表现出与对照组更大的相似性,说明饮水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添加单宁与饲用纤维素酶对湖羊生长育肥期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为单宁和饲用纤维素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更好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选用3月龄生长发育良好、平均体重(19.85±1.45)kg的肉用湖羊3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3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加入0.1%单宁(单宁组)、0.1%饲用纤维素酶(纤维素酶组)和0.1%单宁+0.1%饲用纤维素酶(混合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湖羊。试验期70d,其中过渡期7d,预试期7d,正饲期56d。试验结束后,采集湖羊瘤胃液,提取细菌总DNA,进行PCR扩增后用Illumina Hi Seq 2500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1)12个湖羊瘤胃微生物样品测序共获得957 440对序列,平均每个样品产生55 997条clean tags,过滤嵌合体后共产生502 965条effective tags;各组湖羊瘤胃微生物样品的AvgLen均在419~420之间;(2)各组间湖羊瘤胃微生物的Ace指数和Chao1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单宁组、纤维素酶组和混合组湖羊瘤胃微生物的香农指数显著提高(P<0.05);纤维素酶组湖羊瘤胃微生物的辛普森指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3)在门水平上,单宁组湖羊瘤胃内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单宁组、纤维素酶组和混合组湖羊瘤胃内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较对照组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4)在属水平上,单宁组湖羊瘤胃内普雷沃菌属-1(Prevotella_1)丰度降低,与对照组、纤维素酶组差异均显著(P<0.05),但与混合组差异不显著(P>0.05);单宁组和纤维素酶组湖羊瘤胃内瘤胃菌属(Rumen_bacterium)丰度较对照组和混合组提高,且与混合组的差异显著(P<0.05)。综合试验结果,在湖羊日粮中同时加入单宁和饲用纤维素酶可以提高湖羊瘤胃内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影响瘤胃菌群结构,缓解单宁对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菌落的抑制;同时混合添加可以缓解单独添加单宁对纤维素分解的抑制作用;在门水平上各组湖羊瘤胃内优势菌群均为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在属水平上各组湖羊瘤胃内优势菌群均为理研菌科-RC9(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细菌(Bacterium)、普雷沃菌属-1和瘤胃菌属。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酵母培养物与活性酵母对湖羊瘤胃细菌结构与组成的影响,试验以72只湖羊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基础日粮,CON)、酵母培养物A组(基础日粮+1%酵母培养物,YCA)、酵母培养物B组(基础日粮+1%酵母培养物+1.0×109 CFU/g活性酵母,YCB),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6只羊,采集血液及瘤胃液,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YCB组湖羊瘤胃液戊酸比例极显著高于CON组和YCA组(P <0.01),氨态氮浓度显著高于CON组(P <0.05);(2)各组间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 0.05);(3)3组瘤胃液样品聚类后共得到1996个OTU,共享823个OTU,各组间α-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P> 0.05);(4)各组测序数据量足够大,可以反映样品中绝大多数的微生物物种信息;(5)在门水平上,共注释到3个优势菌门(丰度>1%),包括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6)在属水平上,共注释...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丁酸梭菌与地衣芽孢杆菌配伍(复合菌)、粪肠球菌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42 g左右的1日龄健康AA+白羽肉鸡1 360只,随机分成10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400 g/t丁酸梭菌制剂、1 000 g/t枯草芽孢杆菌制剂、1 000 g/t地衣芽孢杆菌制剂、400 g/t丁酸梭菌制剂+1 000 g/t地衣芽孢杆菌制剂、1 000 g/t粪肠球菌制剂。试验期43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复合菌能显著提高末重、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添加粪肠球菌降低末重、平均日增重(P>0.05),增加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复合菌能提高白羽肉鸡毛利润,其增加值为枯草芽孢杆菌组>复合菌组>丁酸梭菌组>地衣芽孢杆菌组>粪肠球菌组。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比较研究日粮中添加单宁与饲用纤维素酶对湖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屠宰性能及器官发育的影响。选取3月龄生长发育良好、平均体重(18.36±1.65) kg的肉用公湖羊7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CK)和3个处理组,每组18只湖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加入0.1%单宁(T)、0.1%饲用纤维素酶(FC)和0.1%单宁+0.1%饲用纤维素酶(M),试验共94 d,其中过渡期7 d,预饲期7 d,正饲期80 d。结果表明:①FC组和M组湖羊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CK组(P<0.05),FC组湖羊料重比(F/G)显著低于CK组(P<0.05),各组间湖羊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3个处理组湖羊的白球比显著低于CK组(P<0.05),球蛋白、总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K组(P<0.05);各组之间湖羊的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FC组湖羊宰前活重显著高于CK组(P<0.05),FC组和M组湖羊胴体重显著高于CK组(P<0.05),M组湖羊屠宰率显著高于CK组(P<0.05),T组湖羊背膘厚显著低于CK组(P<0.05),FC组和M组湖羊GR值显著高于CK组(P<0.05),各组间湖羊的净肉率、骨肉比和眼肌面积均无显著差异(P>0.05)。④除各处理组湖羊蹄重均显著高于CK组(P<0.05)外,各组湖羊头重和毛皮重、肝脏重、肺脏重、肾脏重、心脏重及蹄器官指数、内脏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试验结果,在日粮中同时添加饲用纤维素酶和单宁可以提高湖羊的平均日增重和屠宰率,降低料肉比,提高湖羊的免疫力,对器官发育无不良影响。本试验结果可为单宁和饲用纤维素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复合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和血清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96头35~37日龄的断奶仔猪(长×大),平均体重为(9.70±0.88)kg,将其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3个组分别饲喂不含抗生素和益生菌的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菌制剂的试验饲粮(复合菌组)和基础饲粮中添加吉他霉素的试验饲粮(抗生素组)。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整个试验期,饲粮中添加复合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试验第35天,饲喂复合菌制剂的仔猪粪便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3)试验第14天,饲喂复合菌制剂的仔猪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35天,饲喂复合菌制剂的仔猪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但是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整个试验期,不同组间血清白蛋白、尿素氮、肌酸酐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4)试验第14天,饲喂复合菌制剂的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35天,饲喂复合菌制剂的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菌制剂能降低断奶仔猪粪便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增强断奶仔猪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犬源复合益生菌对脾气虚犬盲肠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犬源复合益生菌对脾气虚犬盲肠菌群的影响。选取24只1岁龄比格犬,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脾气虚组、自然恢复组和益生菌治疗组,每组6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脾气虚组、自然恢复组和益生菌治疗组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同时每天按照10 mL/kg BW的剂量灌喂番泻叶水煎液,连续灌喂7 d,建立脾气虚模型。在试验第7天,采集脾气虚组犬盲肠内容物;对照组和自然恢复组犬继续饲喂基础饲粮7 d,益生菌治疗组犬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每天按照1×10~9CFU/只的剂量灌服犬源复合益生菌7 d。在试验第14天,随机从对照组、自然恢复组和益生菌治疗组各选4只犬采集盲肠内容物。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及QIIME测序软件对各组犬盲肠内容物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1)对照组与益生菌治疗组盲肠菌群的ACE指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均高于脾气虚组与自然恢复组,而Simpson指数则低于脾气虚组与自然恢复组。2)益生菌治疗组盲肠菌群中拟杆菌门、纲、目、科以及芽孢杆菌纲、属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脾气虚组(P<0.05),其他菌群在不同分类水平上的相对丰度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犬源复合益生菌不仅能够使番泻叶诱导的脾气虚犬盲肠菌群多样性恢复至正常犬水平,而且还能够提高盲肠菌群中有益菌拟杆菌、芽孢杆菌的占比,对脾气虚犬盲肠菌群结构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处理的全株玉米青贮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00只湖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组湖羊饲喂无添加剂的全株玉米青贮,试验组湖羊分别饲喂经有机酸(有机酸组)、益生菌(益生菌组)、菌酶制剂(菌酶组)处理的全株玉米青贮。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肉羊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菌酶组肉羊的末重显著高于有机酸组及益生菌组(P<0.05)。各试验组肉羊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菌酶组肉羊的粗蛋白消化率显著高于益生菌组(P<0.05),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有机酸组和益生菌组(P<0.05)。各试验组肉羊瘤胃的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菌酶组肉羊瘤胃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益生菌组和菌酶组瘤胃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机酸组、益生菌组、菌酶组肉羊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代谢物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组织形态和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试验选择612只1日龄体重相近[(37.10±0.10)g]的健康快大型白羽肉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包括34只肉鸡。对照组(CG)为基础饲粮+200 g/t枯草芽孢杆菌,试验组1(EG1)和试验组2(EG2)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 g/t和200 g/t枯草三十七肽,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 与CG相比,EG2的出栏均重、平均日增重(ADG)和欧洲效益指数(EPI)均显著提高(P < 0.05)。(2) 与CG相比,EG1和EG2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 < 0.05),EG2的空肠绒隐比(V/C)显著提高(P < 0.05),EG1的空肠、回肠和盲肠及EG2的回肠和盲肠V/C提高9.69% ~ 59.19%(P > 0.05)。(3) 与CG相比,EG1和EG2盲肠中产短链脂肪酸的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和毛螺旋菌科(Lachnospiraceae)相对丰度提高,产乙酸、乳酸等代谢产物的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相对丰度也提高|EG1的物种多样性显著高于CG(P < 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枯草三十七肽可显著增加肉鸡出栏均重、平均日增重和欧洲效益指数,提高肠道绒毛高度和绒隐比,改善盲肠微生物多样性,增强肉鸡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健康。 [关键词] 肉鸡|枯草三十七肽|生长性能|肠道组织形态|盲肠微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旨在研究不同饲粮条件下湖北黑头羊瘤胃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选取15只健康的湖北黑头山羊公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3只,分别饲喂花生藤(A组)、苜蓿(B组)、苜蓿+花生藤(C组)为粗饲料来源的颗粒型全混合日粮以及进口苜蓿草颗粒(D组)和新疆苜蓿草颗粒(E组),试验期共45 d,其中预试期15 d。在试验结束后第1天,经口腔抽取瘤胃液抽提基因组DNA,采用Illumina Miseq PE300平台对瘤胃细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97%相似性水平下,5组样品共产生851个操作分类单元(OTU),共享295个OTU,占瘤胃液细菌总OTU数目的34.67%,D组在各组中α多样性指数指标(Ace指数、Chao1指数和Shannnon指数)最高,而3组颗粒型全混合日粮中A、C组高于B组(P<0.05,P<0.01);2)瘤胃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无壁菌门(Tenericutes)为各组优势菌门,D组中的拟杆菌门显著高于B组(P<0.05),而厚壁菌门显著低于D组(P<0.05),而A、B、C组间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3)普雷沃氏菌属1(Prevotella_1)、1种未鉴定的属(Unidentified genus)、理研菌属RC9(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为优势菌属,其中D组普雷沃氏菌属含量较高,A组与C组,D组与E组的遗传距离更接近。综合得出,苜蓿草颗粒品质和颗粒型全混合日粮中精料含量能影响湖北黑头羊瘤胃细菌的多样性;全苜蓿饲粮条件下湖北黑头羊瘤胃存在独特的细菌群落结构,细菌多样性最高。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对56日龄白羽王鸽生长性状、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同一天孵化并出雏的种鸽108对,随机分成对照组、复合益生菌组和抗生素组三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对种鸽及12只1日龄乳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复合益生菌组饲喂基础日粮+复合益生菌,抗生素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组28~56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复合益生菌组胸肌率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腿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腹脂率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复合益生菌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胸腺指数显著高于抗生素组和对照组(P0.05);复合益生菌组白球比和尿素氮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可以改善白羽王鸽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屎肠球菌对商业鸡场中罗斯308肉鸡的生长性能、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屎肠球菌在大规模商业鸡场中的实际应用价值。选取1日龄罗斯308肉仔鸡93 180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以整栋鸡舍作为1个重复,每个重复15 5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益生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0.15 g/kg的屎肠球菌,试验期为41 d。结果表明:益生菌组肉鸡平均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与成活率较对照组均有一定提高(P>0.05),且耗料增重比有一定降低(P>0.05);在经济效益方面,益生菌组毛鸡收入提高了0.29元/只,每只鸡的利润比对照组提高了0.35元,欧洲效益指数也提高了2.7%;在肠道菌群方面,益生菌组的Chao1指数和ACE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无显著差异,2组间肉鸡肠道菌群结构差异不显著(P=0.11);对照组与益生菌组肉鸡肠道菌群在门水平上丰度排名前5的菌门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益生菌组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丰度高于对照组(P<0.05),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