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向嘉敏 《河北农机》2023,(1):136-138
水稻在我国众多粮食作物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水稻种植对保证粮食生产安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近年来,频发的气象灾害给水稻种植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对此,本文围绕着水稻种植展开,阐述并分析了影响水稻种植生长的气象条件,并探究合理的气象服务方式,因此预防灾害问题后出现,保障水稻良好收播,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针对水稻栽培中的水资源管理问题,介绍了水稻栽培水分需求分析,以及全球水资源状况和水稻生产所面临的挑战;阐述了节水灌溉技术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探讨了土壤水分管理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最后总结水稻栽培中的新技术,如精准灌溉、土壤墒情监测、农业遥感等,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农户更加科学地管理水资源,提高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对水稻生产至关重要,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来保障水稻的生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将沼肥应用于农业生产,可以促进沼肥资源化利用、节约农业生产成本。研究沼肥代替化肥施用对水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生产中,植株生长与产量因素主要受肥料中大量元素的影响较大;沼肥中大量元素的含量不足以满足水稻的高产需求,如果单独施用沼肥将降低水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水稻生产在我区农业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水稻插秧机的使用量不断上升,为水田生产向机械化进步提供了保证。在机械插秧的同时配套侧深施肥技术,能够在减少作业工序的同时,优化水稻生长条件。因此,针对水稻机械插秧配套施肥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同步施肥技术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关系,说明了在水稻经济效益提升上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麦草全量还田种稻,可以提高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用量,解决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但在生产实践中秸秆大量还田也造成了水稻前期生长不良,特别是对分蘖和根系生长的抑制,从而影响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6.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也叫水稻钻心虫,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它在水稻不同的生长时期造成不同的危害,每一时期的危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都很大。  相似文献   

7.
水田耕整地是指对水田耕作层土壤进行加工整理,为水稻秧苗的栽植和生长创造良好土壤条件的耕作技术。介绍黑龙江省水田耕整地机械化技术实施与机具选择要点,为推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和实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持续的生产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饮食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理念。水稻覆膜插秧种植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杂草生长、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是水稻绿色栽培的新思路模式。因此,为我国水稻覆膜栽培模式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为发展水稻绿色生产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及装备。此项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有机水稻种植效率,对稳定我国优质粮食产量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水稻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耗水量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稻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耗水量与产量关系的4年坑测资料,结合之前9年的盆栽法试验成果,分析了水分胁迫对水稻耗水量及产量的影响,找出了水稻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敏感指数,建立了水稻水分生产函数模型,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获取水稻的相关生长信息可以动态监控和实时掌握水稻的生长情况,是实现水稻生产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基础。为此,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了集水稻生长过程数据采集、视频信息传输、后台数据分析处理和水稻生长精准调控等功能于一体的水稻生长信息动态监控系统。根据该系统,对植物工厂中种植的4种水稻作为试验田进行研究,选择株高、有效穗数和叶绿素含量这3种性状作为监测对象,并与人工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发现该系统可有效监测水稻的株高、有效穗数和叶绿素含量等数量性状,结果表明:系统可实现水稻生产中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水稻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1.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产量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入水平,同时也影响人们的日常饮食。我国水稻产量的提升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意义重大。但是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气象灾害的侵袭,主要的气象灾害有低温冻害、大风、暴雨和洪涝。为了降低气象灾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本文主要分析了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以及影响水稻种植的主要气象灾害,同时提出了气象灾害的具体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2.
当前,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已成为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的瓶颈,特别是对双季稻地区而言,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更是成为了重要的制约因素和发展难点。影响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因素诸多,但经济效益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影响经济效益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水平的高低和经营规模的大小。本文以湖南双季稻地区水稻生产育插秧机械化作业的试验调查数据为例,对不同水稻育插秧机械化配置方案的经济效果与经济水平、经营规模的关系作一技术经济分析,以供发展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泰州市姜堰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现状、薄弱环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技术应用进行研究,探讨了该地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工艺技术路线、农机与农艺结合的关键技术、机械装备选型、机械作业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4.
旋耕机作业会对土壤物理性质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为探明旋耕机在水稻田中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选取了水稻生长季节内的田间土壤样本,分别对旋耕机处理区和对照区的土壤进行物理性质的测试和比较。结果显示,旋耕机处理区的土壤容重和抗压强度明显高于对照区,而土壤的孔隙度和持水能力虽高于对照区,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旋耕机的操作还导致土壤粒径分布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使得土壤的整体结构发生了变化。综合分析表明,旋耕机的使用对水稻田的土壤物理性质有一定的影响,应该在实际操作中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5.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联合收获机是提高水稻机械化收获的重要装备,工作参数与工作效率直接影响水稻收获质量。在水稻收获过程中根据水稻生长状态,对水稻联合收获机的动态参数,如机器前进速度、割台高度等工作部件参数进行及时调整,提高水稻联合收获机作业效率,实现收获路径优化。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一种水稻联合收获机辅助导航系统,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如导航技术、信息采集技术与控制技术等,并进行田间验证。研究结果以期为提高水稻联合收获机工作效率,降低驾驶员劳动强度提供一种新的解决途径与方法,对于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水稻植保机械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作为我国及东南亚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保证其生长和生产安全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植保作业在水稻生产和生长过程里发挥重要作用,水稻植保机械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能否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目前我国水稻植保机械存在诸如植保机具及喷药部件不先进、施药技术落后、农药利用率低、施药安全性差、缺少市场规范等问题。本文根据水稻植保机械的应用现状及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盆栽试验,采用D311试验设计方法,研究黑土和黑钙土两种土壤类型中灌水下限和氮、钾肥施用量3种因素对水稻耗水规律以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作在黑土和黑钙土中生长全生育期的耗水规律基本相同,但是水稻每日耗水量和各生育期耗水量均有差异;对于黑土提高水稻的水分生产效率可通过增加施氮量来实现;增施氮肥同时降低灌水下限是提高黑钙土稻作水分生产效率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地调查和计算分析,水稻生长过程中稻田地表长期存水这一特性对地下水循环的影响是:增加了地下水的补给,减小了其排泄。以豫北沿黄水稻种植区为例,在总结以往均衡计算成果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定量计算和分析了水稻种植区对均衡计算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进行地下水资源均衡计算时如果考虑水稻种植的影响,资源量将比以往的计算结果增加8%左右,而且增加量均为可采资源量。  相似文献   

19.
节水灌溉的水稻干物质积累C-R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水稻干物质模型的研究进展和Chapman-Richards模型的数学结构以及该模型在描述林木生长和不同生物种群生长过程中的应用,并根据国家“863”节水农业专项子课题现场试验资料,用Chapman-Richards模型模拟了水稻干物质积累过程。结果表明。用Chapman-Richards生长方程来模拟控灌水稻干物质积累过程中,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并根据模型参数对水稻生长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侧深施肥插秧机施肥量对水稻栽培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生产满足人们对稻米的需求,应合理使用化肥,归还土壤养分,提高土壤供肥能力的作用,因此试验研究了侧深施肥插秧机的施肥量对水稻栽培的影响。试验于2016年在黑龙江东北农业大学阿城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以龙粳46为试验品种,试验处理共分为常量侧深施肥、减10%侧深施肥、减20%侧深施肥、减30%侧深施肥和全量侧深施肥5个水平,以常规施肥为对照进行试验,探讨了水稻侧深平衡施肥技术对水稻生长特性、光合作用、产量和水稻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实现水稻合理施肥、提高水稻产量、保障粮食的安全生产及节本增效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