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检测反刍动物饲料和动物源性饲料中牛羊源成分,掌握动物饲料安全情况。[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法)对反刍动物饲料产品(预混料、精料补充料、全价配合料等)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鱼粉、肉粉等)共计300个样品进行了牛羊源成分检测。[结果]牛羊源性成分检测合格率为99.33%。其中,反刍动物饲料产品260批次,牛羊源性成分合格率为99.23%;动物源性饲料产品40批次,均未检出牛羊源性成分。2个阳性样品均为牛源阳性。[结论]反刍动物饲料产品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反刍动物饲料和动物源性饲料中牛羊源成分。[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反刍动物饲料产品(预混料、精料补充料、全价配合料等)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鱼粉、禽肉粉、猪肉粉、羽毛粉等)共计131批样品进行了牛羊源成分检测。[结果]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牛羊源性成分。[结论]该次抽检的反刍动物饲料产品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中暂无牛羊源成分污染,但仍应加强对反刍动物饲料和动物源性饲料中牛羊源成分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含有牛羊源性成分的动物源性饲料的使用,一直被认为是疯牛病(BSE)传播的主要途径;对反刍动物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进行检测是防范疯牛病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反刍动物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的DNA进行定性检测,该方法的检测限为0.1%,同时利用该方法对部分省区的863批反刍动物饲料样品进行了牛羊源性成分的筛查检测工作,取得了宝贵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监测新疆反刍动物饲料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中的牛羊源性成分,掌握动物饲料安全情况。方法:2006~2011年应用实时荧光PCR法对新疆15地(州、市)的4432批反刍动物饲料及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进行牛羊源性成分的抽样检测。结果:结果表明,2006年共有4批产品被检出含有牛羊源性成分,其涉及所有抽检产品类别和饲料生产、经营、使用3个环节;2007~2011年的抽检合格率均达100%。结论:说明新疆的反刍动物饲料和动物源性饲料的牛羊源性成分呈现下降趋势,反刍动物饲料逐步向安全生产及使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荧光定量PCR进行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的快速筛选研究,其可以快速的检测饲料中是否含有牛羊源性成分,避免了常规检测中大量阴性样品造成的巨大工作量,并首次对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推导出定量计算公式,且灵敏度比常规的PCR检测方法高100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法可对含牛羊源性成分饲料进行快速筛选。本文通过优化PCR条件,将原有的三步法简化为两步法,筛选时间由最初的116min减少至67min,并应用于170份饲料样品的检测。经过筛选,排除了166份阴性样品中的162份样品,占97.6%;被怀疑为阳性样品的8份样品中,有4份样品最终被确认为阳性样品。此方法的应用,将提高饲料中牛羊源成分检测的速度和灵敏度,加强了防止疯牛病传播的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7.
实时PCR对陕西省7个地市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反刍动物饲料产品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原料)进行了牛羊源成分检测调查.结果表明,235家反刍动物养殖场(户)合格率为98.72%,53家饲料生产企业合格率为96.22%,40家饲料经营企业合格率为100%;合计抽查328家饲料企业(场、户),总合格率为98.47%.400批次反刍动物饲料产品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合格率为98.75%.其中反刍动物饲料产品364批次,合格率为98.63%;动物源性饲料产品36批次,合格率为100%.而其中不合格的5批次产品中2批次样品牛羊源性成分均检出,3批次样品仅检出牛源性成分.  相似文献   

8.
为了贯彻落实《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加强对鱼粉等动物源性饲料和反刍动物饲料产品的监督管理,农业部组织在部分省(区、市)进行了牛羊源性成分的监督检测。一、检测结果本次监督检测共抽检鱼粉等动物源性饲料和反刍动物饲料样品4024批次,检出牛羊源性成分样品133批次,检出率为3.30%。鱼粉检出率为6.55%,其中进口鱼粉检出率为7.28%,国产鱼粉检出率为1.61%,产地不详的鱼粉检出率为12.5%。疯牛病疫区国家或产地不详的骨粉、肉粉、肉骨粉样品检出率为33.3%。反刍动物饲料样品检出率2.53%,其中配合饲料(含自配饲料)、精料补充饲料…  相似文献   

9.
为鉴定和区分饲料及动物产品中牛、山羊、绵羊源性成分,根据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种间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3对特异性引物与TaqMan探针,通过对荧光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筛选,建立了三重荧光PCR方法,在同一个荧光PCR反应中完成3种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用该方法对16种不同源性的动物DN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能特异地鉴别检测出牛、山羊和绵羊源性成分,且敏感性比现行国标PCR法高100倍。该方法适用于饲料、肉制品、奶制品等动物源性产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快速、灵敏检测反刍动物饲料中的牛羊源成分,试验采用双重荧光PCR方法,根据线粒体环氧酶2(Cox2)和细胞色素b(Cytb)基因,分别设计牛羊特异性引物序列,基于SYBR荧光PCR技术,分析熔解曲线,根据吸收峰的位置不同,定性识别牛羊源成分。结果表明:试验测得单重牛PCR产物熔解曲线吸收峰对应的熔解温度为(76.0±0.5)℃,羊PCR产物熔解曲线吸收峰对应的熔解温度为(81.5±0.5)℃,且双重体系吸收峰与单重对应的熔解温度吻合,说明试验可行。试验检测牛成分的灵敏度为0.01%,检测羊成分的灵敏度为0.1%。该方法可以同时定性检测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成本较低,节省时间,可以应用于高通量的实际检测样品,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实验采用磁珠提取肉制品及饲料中的核酸,并利用常规PCR和实时荧光PCR技术建立鉴定动物源性成分的方法.通过对磁珠核酸提取法与商品化核酸提取试剂盒进行比较,证明磁珠核酸提取法具有方便、快速、灵敏、安全及可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将磁珠核酸提取法与实时荧光PCR技术相结合,对猪、牛、羊、鸭、鸡等动物源性成分进行鉴别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完全适用于动物源性饲料及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鉴定工作,为确证肉及肉产品的成分和来源,预防疯牛病的传播及物种的鉴别提供了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PCR方法定性检测"是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组织的A类能力验证计划.通过对本次能力验证计划的实施和对结果的分析研究,了解了国内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PCR检测领域的整体水平以及各实验室在检测中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山羊和绵羊源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根据山羊、绵羊线粒体中的cyt b基因序列,利用ABI primer express 3.0和DNAStar软件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对引物和探针浓度、Mg2 浓度、dNTP浓度和Taq酶用量以及反应条件等因素的优化筛选,建立了能同时鉴别山羊和绵羊源性成分的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所建方法灵敏性高、特异性好,对17种不同源性的动物DNA和50份不同来源的样品DNA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表明引物与探针能特异地鉴别检测出山羊和绵羊源性成分.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适用于饲料、肉制品、奶制品和生皮等动物源性产品的山羊和绵羊源性成分鉴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饲料及动物性食品中的山羊和绵羊源性成分的双重荧光PCR方法,应用于动物源性饲料及动物性食品的快速检验.方法分别根据山羊、绵羊线粒体种间保守序列,设计合成针对山羊和绵羊的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通过荧光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筛选,建立可同时检测饲料及动物性食品中的山羊和绵羊源性成分的双重荧光PCR方法.结果本研究所建立的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可同时快速检测饲料及动物性食品中的山羊和绵羊源性成分,应用本方法检测山羊肉和绵羊肉模板的检出限均为10-5,与相应的单重荧光PCR方法的检出限一致,比国标法(GB/T20190-2006)的灵敏性高100倍.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强,适用于饲料、肉制品、乳制品等动物源性食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建立SYBR Green Ⅰ熔解曲线法对饲料中牛、羊源成分进行检测,以SYBR GreenⅠ为荧光染料,通过优化PCR反应体系,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在随机抽检的145批样品中,与国标法(GB/T20190-2006)相比,SYBR GreenⅠ熔解曲线法的准确性达到了100%,此方法可作为饲料中牛羊源成分检测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贯彻落实《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加强对鱼粉等动物源性饲料和反刍动物饲料产品的监督管理,农业部组织在部分省(区、市)进行了牛羊源性成分的监督检测: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麝属动物源性成分进行有效鉴定,根据麝属动物线粒体DNA(mt DNA)序列,使用分子生物学软件Oligo7.0设计了特异性引物,用来建立PCR检测麝属动物源性成分的方法。结果显示:使用麝特异性引物优化的PCR体系可以对两份麝样品进行扩增,凝胶电泳均出现特异性条带。方法特异性好,只扩增麝属动物样品,16份其他物种的样品均为阴性结果。方法灵敏度较高,可检测到100个拷贝DNA的数量级。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应用于动物组织及其加工产品中的麝属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双重荧光PCR法,检测动物产品中猪、牛源性成分。[方法]分别针对猪、牛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种间保守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与探针,通过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筛选,建立了双重荧光PCR方法,在同一个荧光PCR反应中完成2种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进行评估。[结果]对16种不同的动物DNA进行检测.仅猪、牛源性成分收集到相应的典型的S型扩增曲线,对猪、牛二联模板的检测,可同时收集到相应模板的扩增曲线.其余14种动物源性成分未发现扩增曲线。双重荧光PCR对猪肉、牛肉模板的最低检出限均为10^-5,与相应的单重荧光PCR方法的检出限一致。[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适用于肉制品、奶制品、饲料等动物源性产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以鸡组织为材料,提取鸡组织的线粒体DNA,以鸡12SrRNA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PCR反应扩增片段230bp;用13种畜禽和水产动物线粒体DNA验证该PCR引物的特异性,结果只有鸡线粒体DNA为阳性;PCR-DHPLC检测灵敏度在DNA水平上达到了2.04mg/L;在随机采集的22份饲料样品中,检出8份鸡源性成分样品。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PCR-DHPLC方法可特异、灵敏地对饲料中的鸡源性成分进行快速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20.
饲料中鱼源性成分真实性鉴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旨在建立标准化的饲料中鱼源性成分的PCR检测方法,以形成行业标准推广使用.应用鱼源性引物对35种鱼类、24种非鱼类动物和10种植物样品进行PCR检测,只在35种鱼类中出现224 bp特异扩增条带,在其他的非鱼类动植物DNA中未出现扩增条带.实验表明,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检测限为0.1 ng DNA和0.1 %(W/W).应用该方法对上海口岸进口的100个鱼粉样品进行检测,均能检出鱼源性成分.研究建立的标准化饲料中鱼源性成分PCR检测方法能应用于日常检验检疫工作,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